米伽爾一直把這個實驗進行了下去。這些孩子長大後,那些吃到一顆糖果的孩子易孤僻、易受挫,麵對壓力時逃避,沒有耐心。而那些得到兩顆糖果的孩子多是事業的成功者。
法國傑出的思想家盧梭曾經說過:“從孩子開始對事物有分辨力的時候,就應該教會他忍耐和選擇。”作為父母,要及早培養孩子抵製誘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免疫力”。
(1)測試孩子的抵製力
可以給孩子一道智力測試題,當他正確回答後,仍不要做出任何對與錯的反應,而是反問他:“真是這樣嗎?”這時,觀察孩子的表現,如果孩子說“不對”或猶豫不定時,說明孩子的信心不足,麵對誘惑容易陷入其中,如果孩子十分肯定地回答,說明他對誘惑的抵製能力還是較強的。
(2)讓孩子學會說“不”
給孩子創造機會來拒絕別人,培養孩子做事有主見、不被他人左右的性格。在別人給孩子東西時,讓孩子說:“我不要。”當有人提出和孩子一起去花園摘花時,讓孩子說:“我不去。”
(3)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
一般來說,對誘惑抵禦力差的孩子,自主意識差,自我控製能力不足,有“隨風倒”、“猶豫不定”等毛病。所以,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對於一些事情讓孩子果斷拍板。即使判斷錯誤,也不要抱怨孩子。還要幫助孩子提高分辨能力,認識到欲望過強對人的危害性。
(4)控製孩子的占有欲
對孩子的要求不能樣樣滿足,孩子的東西要學會與他人分享。減弱孩子的占有欲,提高孩子的自我克製能力,孩子就不容易被外邊的一些誘惑所吸引。
67.敢於嚐試方能成功
最好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
——愛因斯坦
從前,有一位國王,決定出一道題考一考他的大臣,以便從中選拔出智慧、勇敢的人擔任要職。他把臣子們領到一扇奇大無比的門前說:“這是我們王國中最大的門,也是最重的門。請問,你們當中誰能把它打開?”
大臣們都知道,這扇門過去從沒打開過,所以,他們認為這門肯定是打不開的。於是,一些大臣望著門不住地搖頭;另一些人則裝腔作勢地走上前去看一陣,但並不動手,因為他們不想當眾出醜;還有人甚至猜想,國王或許另有用意,所以,靜觀其變才是最穩妥的態度。
這時,有一位年輕的大臣向大門走了過去,隻見他雙手猛力向大門推去,門被豁然打開了。原來,這扇門本來就是虛掩著的,沒有鎖也沒有插栓,任何人都能輕易地推開它。
這個大臣最終得到了國王的獎賞,並獲得了重要的職位。
這個大臣之所以能被重用,正是因為他敢於嚐試不怕失敗的行動。
其實,失敗是孩子的權利,父母應該允許孩子失敗,在西方國家,父母就非常尊重孩子的這種權利。當小孩子摔倒了、打架了、光著腳跑出去了,大人都不去管,讓他們自己體驗,他們才會知道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中學生參加夏令營,父母也不幫孩子整理行裝,該帶什麼東西,由孩子自己掌握。孩子付出了一些代價後,就會學會如何為外出做準備,如了解當地的天氣,帶上必要的物品等。另外,他們的父母更多地關注孩子生活的快樂、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對孩子施加期望過高的壓力。他們知道,活的輕鬆、灑脫、自然的人,一般具有不過分看重功名的心態,他們反而容易獲得成功。這些西方父母的成功經驗,同樣適用於我們中國的父母們。
我們知道,失敗並非一定是壞事。父母應該這樣思考:“孩子從失敗中學到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失敗能使孩子勇敢地麵對挫折。”孩子經過自己努力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要比從別人那裏簡單、機械地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更具實用性,作用也更大,將會讓他們受用終生。縱然失敗,孩子從失敗中獲得的東西,也會對他以後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
假如父母過度地害怕孩子失敗,不允許孩子失敗,從而剝奪了孩子從失敗中思索、在痛苦中學習的機會,那麼,孩子或許會成為大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可是,他也可能隻是成為一個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的人。當父母隻讓孩子走一條沒有失敗的、安全的道路時,他們的依賴性就會增強,自己解決疑難問題的勇氣和能力就會下降。
允許孩子失敗,這樣的心態反而會讓你的孩子更輕鬆、更從容,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在絕大多數父母看來,孩子的想法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他們總是想幹一些幾乎無法實現的事。此時,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想法加以嘲笑或阻攔,無疑會束縛孩子的想像力,不利於孩子的個性發展,隻會把孩子培養成對父母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完全喪失開拓進取的精神。要想使孩子增長才幹,就不要怕孩子失敗,不要怕孩子受到挫折,應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去實踐,給他們嚐試的機會。
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嚐試著幹一件事時,會竭盡全力去幹好,幹成功,這就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勇氣和耐力。如果家長擔心孩子幹不好而橫加幹涉,要求孩子按家長的意願去做,甚至越俎代庖,替孩子幹,那麼,孩子一旦離開家長,將很難獨立做事。要相信,當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時,即使最終失敗了,他也會從失敗中得到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以後遇到挫折困難,也會從容應對。
父母的做法就是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在嚐試中獲得經驗,學會運用已有的經驗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也能提高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勇於剝去自己身上的泥土,才能展現自己的智慧。人在逆境裏比在順境裏更能堅強不屈,遭厄運時比交好運時更容易保全身心。
——雨果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個人身上都有遮掩自己優點的泥土,這泥土不過是各種醜陋的缺點和惡習,隻有勇敢地剝去這層泥,才能展現優秀的自己。
某一天,上帝宣旨說,如果哪個泥人能夠走過他指定的河流,他就會賜給這個泥人一顆永不消失的金子般的心。
這道旨意下達之後,長時間內沒有人敢於冒這個險。過了很多年,終於有一個小泥人站了出來,說他想過河。
“泥人怎麼能過河呢?你不要白日做夢了。”
“你知道肉體一點兒一點兒失去的那種感覺嗎?”
“你將會成為魚蝦的美食,連一根頭發都不會留下……”
盡管很多人都勸阻他,然而,這個小泥人卻決意要過河。他不想一輩子隻做這樣一個小泥人。他想擁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必須先過地獄——就是他將要去經曆的河流。
小泥人來到河邊,猶豫了片刻,便把他的雙腳踏進了水中。
頓時,一種撕心裂肺的疼痛籠罩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腳在飛快地溶化著,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東西在遠離自己的身體。
“快回去吧,不然你會被毀滅的!”河水咆哮著,小泥人沒有回答,隻是默默地往前挪動。一步,又一步……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選擇,使他連後悔的資格都不具備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個殘缺的泥人;在水中遲疑,隻能夠加快自己的毀滅。而上帝給他的承諾,似乎比死亡還要遙遠。
小泥人以一種讓人無法想像的方式向前挪動著,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
魚蝦貪婪地啄著他的身體,鬆軟的泥沙使他每一刻都搖搖欲墜。有無數次,他都差一點葬身於波浪之中。小泥人真想躺下來休息一下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會永遠安眠,連痛苦的機會都會失去。他隻能忍受,奇妙的是,每當他覺得自己將要死去的時候,總有什麼東西能夠使他堅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過了多久——簡直就到了讓他絕望的邊緣,他突然發現,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釋重負,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的衣衫玷汙了天堂的潔淨。他低下頭,開始打量自己,卻吃驚地發現,他已經什麼都沒有了——除了一顆金燦燦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長在他的心上。
在人生道路上,隻有勇於在磨難中剝去自己身上的“泥土”,才能令自己身上金子般的智慧展現出來,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孩子正處於一個可塑性極強的時期,超強的模仿力和較弱的判斷力總讓他們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對是錯,無意間就會形成種種毛病。我們培養孩子勇敢的心態時,要強調讓孩子勇於認識自己的不足,並花大力氣改正、去除缺點。
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一點小毛病沒什麼大不了的,沒必要因此而委屈孩子。於是就不聞不問,任由孩子自由發展,結果形成了一種讓父母尷尬的現象:你會慢慢發現你的孩子可能聰明伶俐,學習很棒,隻是總會有類似不講禮貌、任性貪婪、不文明、動作粗野甚至撒謊、不尊敬長輩等等讓人頭痛的問題困擾父母。因此,為了不讓這種令人遺憾的缺點影響孩子將來的發展,家長必須讓孩子正視自己的缺點,努力改正不足之處。
這個過程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點辛苦,這就需要孩子敢於麵對,敢於吃苦。“想要一塊土地不長野草,就必須在這塊土地上種滿莊稼”,隻有剝去身上的泥土,才能展現出孩子最真實的美好。
68.愛的嗬斥可以趕走一個天才
放手讓孩子去做事。
——胡雪岩
有一位母親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
一天,她帶著五歲的孩子找到一位著名的化學家,想了解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知道來意後,化學家沒有向她曆數自己的奮鬥經曆和成才經驗,而是要求她們隨他一起去實驗室。來到實驗室,化學家將一瓶黃色的溶液放在孩子麵前。
孩子好奇地看著它,顯得既興奮又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終於試探性地將手伸向瓶子。這時,他的背後傳來了一聲急切的斷喝,母親快步走到孩子旁邊,孩子嚇得趕忙縮回了手。
化學家哈哈大笑起來,對孩子的母親說:“我已經回答你的問題了。”母親疑惑地望了望化學家。化學家漫不經心地將自己的手放入溶液裏,笑著說:“其實這不過是一杯染過色的水而已。你的一聲嗬斥雖出自本能,但也嗬斥走了一個天才。”
孩子本來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喜歡冒險,並從中獲得了積極探索的精神和勇氣。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對自己及周圍的環境是不了解的,他們隻有通過各種活動,不斷積累各種成功或失敗的體驗,才能對自己的能力有所認識。孩子總喜歡躍躍欲試,做點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腳還夠不著自行車蹬子,就想去騎車;從來沒有下過水,就想跳到水中去遊泳,這都是因為孩子有強烈的好奇心,想親身弄明白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例如,對大人來說,一個紅玻璃杯子並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但在孩子眼裏,它卻是一個無頭緒的、不可思議的紅筒,他擺弄過來擺弄過去,其間他的想像力會得到極大地激發,各種好玩的、有趣的幻想會冒出來。一般來說,周圍的一切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的、令人激動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逐漸熟悉了這些東西,知道了它們在生活中的應用狀態,習以為常,也就不再對他們感興趣了。
因此,孩子好奇心的範圍在不斷擴大,在外界許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就會不斷增強。如大人過於考慮安全問題,讓孩子躲開有危險性的東西,就等於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壓製了孩子能力的增長。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許多孩子常常爬樹或者爬到很高的地方,他們喜歡那種從高處向下看的成就感,因為有飛翔的感覺,可是很多父母每天為此提心吊膽、擔驚受怕。為此,有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大加訓斥,有的幹脆強行把孩子從高處抱下來。孩子們之所以想往高處爬,一定是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去了解它們、認知它們,這是一種好現象。
不能因為危險,就禁止孩子冒險。否則孩子將什麼也不會做。正是由於這種熱衷探索的好奇心和冒險行為,鍛煉了孩子的勇氣,令他們眼界開闊,獲得知識,增長才幹。同時冒險有助於建立自信心,因為勇於嚐試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一旦有了一次成功的記錄後,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定會猛增。為什麼不給他們機會呢?
父母不要輕率地否認孩子冒險的舉動,說些“你做這些還早呢!”、“那可不行啊!太危險!”、“太嚇人,可不能幹啊!”之類的話,這樣做雖然是出於愛的本能,但過多、過於深切的愛反而會阻礙孩子成長,挫傷他們的探索精神和勇氣。
69.如果勇敢,土豆也可以擊沉潛艇
勝者靠的是勇氣而不是力量。
——高爾基
無數事實都證明勇敢者可以造就奇跡。鬆脆的土豆竟“擊沉”了由鋼鐵做成的堅硬無比的潛艇,這聽起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然而這確實是事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驅逐艦“奧班農號”正在所羅門群島附近的海域巡弋。突然前方不遠處一艘日本潛艇浮上水麵。雙方幾乎同時發現了對方,這突如其來的遭遇,使美軍和日軍都驚慌失措,他們各自準備應戰。
日本潛艇雖然裝有魚雷,但因大部分人上了甲板而來不及釋放,“奧班農號”搶先開火,但無一命中。日本潛艇借機迅速衝向“奧班農號”,很快接近艦炮射擊死角——“奧班農號”的左舷。這一突然的變化,使美艦上的士兵急了,來不及拿出輕武器應戰,一些士兵竟慌不擇物,抓起儲存在甲板上小艙裏當菜吃的土豆向潛艇投去。頓時,土豆如急風驟雨,打得潛艇“當當”直響。誰料歪打正著,日本水兵竟以為是美國人投來的手雷,驚恐萬狀,連滾帶爬鑽往潛艇艙內,許多水兵竟然連武器都拋掉了。日本潛艇害怕美艦的手雷和深水炸彈,趕緊下潛,並且邊潛邊加足馬力倉皇逃走,結果一頭撞在暗礁上葬身海底。於是世界海戰史上便出現了這一奇跡——土豆擊沉潛艇。
麵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遭遇,隻有勇於麵對,敢於挑戰和反擊,才能轉危為安。
在危機中隱含著擺脫危機的可能性,關鍵是能否勇敢地麵對挑戰。如果“奧班農號”上的士兵看到日艇就驚慌失措,因為手中沒有武器就放棄抵抗舉手投降的話,土豆永遠不可能擊沉潛艇;如果日本潛艇不怕敵軍,不怕犧牲,他們也不會葬身海底。這個奇跡的關鍵之就在於勇氣。因此,一個人能否成功,或者說能否擺脫困境,拋開客觀原因不說,這裏麵還有一個心態問題。在同樣的客觀條件下,一個怯懦者,他的遭遇可能會很不理想;而一個勇敢者,就會麵對一切不幸和打擊,在危險中尋找到擺脫困境的機遇。人定勝天或許有點絕對,但是任何一個對麻煩輕言放棄的人,注定與成功無緣。一個人隻有在戰勝了自己的怯懦之後,才有可能把你對成功的追求堅持到勝利為止。
作為父母,如果不能培養孩子勇敢之心,那孩子必定隻會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投降或做逃兵,不可能擁有輝煌的人生。為了孩子未來的幸福,一定要從小培養他麵對困難永不放棄的勇氣和精神。
70.永遠躲在安樂窩裏就無法品嚐冒險的快樂
父母必須讓孩子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成功往往是與艱難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來的。
——芭巴拉·羅斯
有一天,吉米的父親淹死在海裏。出海歸來的漁民來到吉米家,對他母親說,吉米父親的船被海浪吞沒,他遇難了。然而,他們想盡辦法,把他的船弄了回來。
聽說父親死了,吉米和母親悲痛欲絕,痛哭了很長時間。但第二天,吉米就把船交給修船人,不到一個星期,修船人就把船修好了。
晚上,吉米到市場去買網,碰到了地主的兒子。吉米同他關係很不錯,隻要碰到他,總要攀談一會兒。地主的兒子問道:“怎麼,你又買網了?”
“是的,明天我將駕著已經修好的船去捕魚,你去嗎?”
“什麼?出海?不去,我害怕。”
“害怕?有什麼怕的?”
“當然是怕大海,我聽說,你父親上星期淹死了。”
“是這樣,那又怎樣?”
“你不害怕嗎?”
“有什麼好怕的呢?我是漁民的兒子,漁民是不怕大海的。”
“現在請你告訴我,你祖父是幹什麼工作的。”
“他也是漁民。”
“他是怎麼死的?”
“他出海捕魚,遇上了狂風惡浪,再也沒有回來。”
“你曾祖父呢?”地主的兒子驚奇地問道。
“也死在海裏了。他更加敢於冒險,他駕著船,繞過科倫坡,到印度東海岸去采珍珠,他潛入水裏,再也沒有上來。”
“奇怪,你們是怎麼回事?一個個都死在海裏,卻還要下海捕魚。”地主的兒子驚歎不已。
現在該吉米問地主的兒子了。他搔搔頭,問道:“我聽說你父親最後去世了,他死在哪裏?”
“他是在家裏睡覺時死去的。他已經年紀很大了,當仆人去叫他起床時,發現他已經斷氣了。”
“你祖父呢?”
“他也活了很大年紀,最後病死在家裏。”
“你的曾祖父呢?”
“我聽說,他臥病很久,也是死在家裏的。”
“我的老天爺!他們都是在家裏死的,可你現在還住在那個家裏,難道你不害怕嗎?”
如果永遠躲在安樂窩中,就無法品嚐奮鬥與冒險的快樂。
冒險精神在嬰孩以至兒童時期,是由無知而產生的一種行為。由於好奇而嚐試,是人的正常本能。年紀漸長,遭遇的挫折把人們刺得痛苦,有些人便不再冒險,以為這樣就會避開挫折。事實上,把冒險精神收藏起來,人生同樣會受到各種形式的挫折。
從人成長的一般規律來看,逆境、挫折的情境更容易磨礪意誌,造就人才。在逆境中經過挫折、千錘百煉成長起來的人,更具有生存力和競爭力。因為,逆境中奮鬥的人既有失敗的教訓又有成功的經驗,更趨成熟。他們能把挫折看成一種財富,深諳隻有失敗才可能成功,因此更具有笑對挫折、迎難而上的勇氣。
要想讓孩子具備勇敢麵對挫折的能力,必須從小磨煉他們的心理承受力。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曆史上,那些高門望族的子弟依賴祖蔭,過著優裕閑暇的寄生生活,他們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有的坐吃山空,傾家蕩產;有的昏庸到老,遊手好閑,大都沒有什麼出息。人生在世,理應是“幼則仰食父母,長則反哺雙親”,這樣才能顯示出一個人的尊嚴和價值。
人身依賴關係是封建土壤上的產物,是以喪失人的個性和創造性為代價的。隨著時代浪潮的衝擊,依賴的觀念也越來越沒有市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鄙視。況且,在當今這樣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裏,一個缺乏自我獨立精神的人,將無立足之地。時代呼喚著獨立精神,社會將越來越崇尚獨立人格。
父母不必事事包辦,許多事情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做得很好,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放心地讓孩子做自己的事,讓孩子認識到“我能行”,就能夠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和勇氣。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事先假定孩子什麼也做不好,什麼也不用做,總是阻止他們自己幹,事事都要替他們代勞。殊不知,這樣會讓孩子慢慢地對自己失去信心,放棄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
其實,孩子有時也很反感父母過分的保護。有個孩子曾說:“我期望父母不要總是事無巨細地過問,總是過於細致地表現出關心,這樣會使我在夥伴麵前沒麵子,好像我是個低能兒。其他小朋友能做的,我卻不能做,這是多麼不公平!”
不難看出,父母越是怕孩子冒險,越是阻止孩子做事,孩子越是反感,內心越感到失衡,有時還會產生逆反心理,執拗地去做父母不讓他做的一切事情。
某些成年人看來是危險的、不適合孩子們做的事情,實際上孩子是可以勝任的,但父母出於愛心或因為對孩子的能力缺乏正確的認識,常常阻止孩子去探索新的事物,去熟悉新環境,剝奪了孩子鍛煉自身的機會。
孩子受到意外傷害,是每一個做父母的經常慮及的事。但如果過分地強調危險性,為防萬一,從而犧牲了孩子接受鍛煉的機會,也是不明智的。
父母這樣做甚至可以說是自私的表現。他們當然擔心自己的孩子受傷害,而深層次上的思慮是萬一孩子受到傷害,自己的感情會受到更大的傷害。
實際上,這是父母的一種自我保護。所以,鍛煉孩子的勇氣,實際上是對父母自身勇氣的一個考驗。
要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意外傷害是隨時隨地存在的,有些磕磕碰碰是不可避免的。對孩子來說,不應該逃避各種危險,要學會去麵對、去忍受,因為長大之後的生活環境需要忍受的東西更多,所以從小培養孩子自信、獨立和勇敢的精神是為了他日後更好地工作、生活。
71.成功就在失敗的拐角處
對勇氣的最大考驗,就是看一個人能否做到敗而不餒。
——英格蒙爾
電影明星史泰龍在未成名之前十分落魄,身上隻有100塊美金,甚至連房子都租不起,每天睡在車裏。當時,他立誌要當演員,信心十足地跑到紐約的電影公司應征,都因為外貌不出眾以及說話咬字不清而遭拒。在被拒絕了1500次以後,他寫了《洛奇》劇本,並且拿著劇本四處推薦,又被拒絕了1800次。但是,他不灰心,終於遇到一名接納他的老板,堅持到底的史泰龍如願以償,最後成為名聞國際影壇的超級巨星。
勇氣是走向成功的基礎。孩子在向目標挺進的時候,讓他們別被別人嘲弄的聲音、諷刺的話語、卑鄙的評論所嚇倒。要蒙起自己的耳朵,別去理睬他們,繼續前進。
假使他們在途中遇上了麻煩或阻礙,要讓他們自己去麵對它、解決它,然後再繼續前進,這樣問題才不會愈積愈多。當他們解決了一個問題,其他問題有時也自動消失了。時間能消除許多問題,而他們隻有堅持到底,一個一個解決,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全部放棄。
很快地,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有了很大的轉變,幹勁兒增強了,自信心也提高了,他們會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快活。他們的學習也比過去更好了,人際關係也朝著好的方向轉變。
在他們前進的時候,千萬別對他們說“不”,因為“不”會導致他們決心的動搖,放棄自己的目標,從而前功盡棄,重要的是要鼓勵他們不斷地一步一步往上爬。
我們要讓自己的孩子做史泰龍式的人物,即使失敗一百次,也要做第一百零一次的嚐試,可能成功就在那第一百零一次的時候出現。不能被挫折和失敗嚇倒,因為成功就在失敗的拐角處,隻要他們再努力一點,勇敢一點,就會收獲成功!
但他們苦苦追求成功有時偏偏帶來失敗的結果,也或許是因為孩子有太多的追求、太多的幻想,所以他們的挫折也格外的多。當他們用七彩的夢幻精心編織的彩虹被現實生活撕碎的時候,挫折和苦惱就占據了他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