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2 / 3)

“她怎麼樣?”商人急切地問。

“她向我投來了含情脈脈的一瞥!”樵夫繼續進,“這一瞬間的目光,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經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間的永恒。”

商人看著幸福無比的樵夫,心中說道:

“真正的富翁應該是他,我才是個名副其實的窮光蛋。”

父母對孩子最大的心願,莫過於渴望孩子一生快樂幸福,為此父母可以付出一切努力。於是,他們從小教給孩子各種技能、知識,希望靠著這些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收獲幸福。

這樣的愛本無可厚非,隻是父母逼著孩子學習的同時,是否忽略了孩子的心態問題。當我們苦口婆心、費盡氣力讓孩子專心學習的時候,孩子會怎樣認為?也許家長的急切會讓一個孩子懷疑學習的目的,更有甚者會認為自己的努力都是為了父母,自己並不能看清其中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知識與成長,是為了了解社會和世界,學習是為了體驗掌握知識的充足感和學習的快樂。有些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隻有學習才能讓你上大學、才能找到好工作、才能賺大錢……”父母過多的功利心態隻會加重孩子的浮躁心態,孩子還小,暫時還體會不到父母口中的種種好處,如果在孩子求學的十幾年裏,天天這樣嘮叨,無疑是對孩子精神的折磨和摧殘。等孩子長大成人後,也不會因知識給他帶來的財富就知足、快樂和幸福。因為在他努力了十幾年後得到的回報遠遠不能彌補孩子多年來缺乏的快樂和希望。

因此,我們必須提醒家長,當你不斷提升自己對孩子的要求時,更應注重他們內心的快樂感,隻有讓孩子在現有的生活和學習中,獲得快樂的體驗,為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感到滿足,才能培養起孩子知足的心態,並在今後的生活中時時能找到快樂和幸福。

81.沒有馬是遺憾,沒有腳是苦難

知足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

——蘇格拉底

不要等你的孩子失去童真和快樂時,才後悔自己用“馬”換走了孩子的“腳”。

有個人特別羨慕別人騎馬,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馬。在他看來,騎馬是那麼瀟灑,那麼威風,而用腳走路真是太麻煩,太沒有意思了。

有人告訴他,如果想得到馬,必須用雙腳來換。那人聽了之後,立刻毫不猶豫地獻出了自己的雙腳。於是他得到了一匹馬。

騎上馬真是太令人興奮了。正如他所想像的那樣,馬在草原上奔馳,仿佛在天空中飛翔。這種感覺讓他沉醉,他慶幸自己的選擇。

但是,人總不可能生活在馬上,騎了一陣子後,他開始覺得疲倦,漸漸變得興趣索然了。於是,他想下馬,可是沒有了腳,他站都站不穩,一切都需要別人幫助。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所麵臨的是一種什麼樣的困境。

這種交易的愚蠢看起來一目了然,道理也十分簡單,但生活中卻仍有不少父母執迷不悟,用孩子天真燦漫的童年去換取一時的虛榮和名氣,用健康去同夢想中的神童交易,用對孩子的苛責去換取他人羨慕的眼光……

孩子就像一本深奧的書。家長如果希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就得讀懂這本書。隻有悉心觀察、認真分析、綜合把握、找準特點、因材施教,才能收到教育孩子的預期效果。

孩子是家長的希望,家長常常把孩子的未來當成自己的未來,把孩子的成功看成是自己成功。因為家長的期望太高,難免要求太嚴,因此孩子進步一寸,家長就喜歡用一尺的標準,對孩子的進步縮小並否定;孩子退後一步,家長則用十倍的失望來放大。其結果是隻看到孩子的進步小,沒有看到孩子在進步;隻看到孩子的錯誤,沒有看到孩子的優點。最終孩子被弄得垂頭喪氣,丟失了興趣,沒有了信心。

家長這一切的確是“為了孩子好”,但就在不自覺之中,家長親手掐去了孩子心目中最珍貴的希望之芽,澆滅了孩子頭腦中最活躍的創造之火。孩子覺察不到家長的好,反而對家長隻是“好無奈”、“好反感”,甚至拒絕、敵視。

孩子們之所以遠離家長,是因為家長眼裏有太多的期望和挑剔;孩子們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他們難以承受失敗之重。孩子們並不清楚家長在“為他好”,即使知道,也不能很好地控製自己的行為,於是他們一旦抓住機會,就會從家長的籠罩中掙脫出來,企圖找回真實的自己,自由的自己。

當然,為了這種真實和自由,孩子可能會付出極其慘重的代價,可是這種代價他們在以後的人生中才能慢慢感悟到。家長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減少或避免這種遲到的感悟。

當然,家長希望孩子從小就有非常突出的表現,這種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家長不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而是強製地進行某些所謂“專長訓練”,苛刻地要求孩子學習成績必須如何如何,讓孩子的“十個手指亂彈琴”,最後導致盲目失調,危害不可低估。

有些家長常常擔心孩子不能成為自己所希望的那樣,這種擔心天長日久,逐漸變成了毫無休止的埋怨。而這些埋怨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孩子慢慢地變得呆板,失去了好奇和天真。如果孩子不再好奇、天真,產生的後果難以估量。

所以,要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保持孩子的童真,父母首先要學會知足,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長。

82.珍惜每一份得到的東西

不要因為失去而抱怨,享受你所擁有的。

——H.斯坦利·賈德

一天晚上,一群遊牧部落的牧民正準備安營紮寨休息的時候,忽然被一束耀眼的光芒所籠罩。

他們知道神就要出現了,因此,他們滿懷殷切的期盼,恭候著來自上蒼的重要旨意。

神果然出現了,他對這些虔誠地信仰著他的人說:“你們要沿路多撿一些鵝卵石,把它們放在你們的馬褡子裏。明天晚上,你們會非常快樂,但也會非常懊悔。”說完,神就消失了。

牧民們感到非常失望,他們原本期盼神能夠給他們帶來無盡的財富和健康長壽,沒想到神卻吩咐他們去做這件毫無意義的事。但是無論如何,那畢竟是神的旨意,他們雖然有些不滿,仍舊各自隨意拾了一些鵝卵石,放在馬褡子裏。

就這樣,他們又走了一天。當夜幕降臨,他們開始安營紮寨時,忽然發現放進馬褡子裏的每一顆鵝卵石竟然都變成了鑽石。他們高興極了,同時也懊悔極了,後悔沒有撿拾更多的鵝卵石。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有許多眼前看似鵝卵石一樣的東西被我們棄如敝履,然而,忽然有一天,當我們需要它們的時候,它們就變成了鑽石,而我們卻不得不為以前丟棄它們而懊悔不已。

因此,要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

現在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早已經把艱苦樸素當成了曆史,他們不僅自己肆意享樂、浪費,還千方百計地讓孩子享受、浪費,美其名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結果浪費有理,揮霍無罪,暴殄天物,不少孩子早已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隨隨便便浪費的習慣。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新世紀的希望。如果他們不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便無法創造更加美好的一切。

生活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也不會永遠停留在現在。中國長期以來流傳著“富不過三代”的說法,很多人批判這是一種宿命論思想。但仔細一想,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而且堪稱“經驗之談”。在傳統的農耕社會,人們長期生活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圈子裏,農業文明是整個社會文明的主體。老百姓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大多也隻能求個溫飽度日,一夜暴富的情景在農耕社會裏幾乎是天方夜譚。大多數老百姓窮慣了,苦怕了,一旦時來運轉,家景亨隆,就很容易嬌慣子女,生怕子女再重複自己以前的生活。殊不知,避免子女重複艱苦生活的關鍵在於培養他們成才,在於讓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從而創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用自己辛辛苦苦創造的財富來滿足孩子的揮霍享受。孩子用著父母創造的錢財,渾然不知稼穡的艱難,一旦父母年老,讓他們自己挑起家庭的重擔,他們才開始犯難。但可怕的不是犯難,而是知難而退。許多孩子不願迎難而上,守著父母給他們創造的家業,繼續逍遙度日,結果到了他們的下一代,日子就不再那麼寬裕了。很多人都在重複著這樣的故事,周而複始,很難跳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富不過三代”似乎也就成了宿命論。

當然,我們已經進入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其優越性遠非自然經濟時代可比,每個人都有不少發財致富的機會。但是,發家致富之餘,也不能忘記向孩子灌輸勤儉節約的意識。我們的機會雖然比先輩多,但我們麵臨的社會競爭更加激烈,孩子如果缺乏勤儉節約的意識,處處揮霍浪費,不尊重金錢,不愛惜有價值的一切,將會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敗得體無完膚,仍難逃脫“富不過三代”的宿命。

遺憾的是許多父母並沒有這樣去要求他們的孩子,他們對孩子的投入非常大方。有些父母寧可自己節約,也要讓孩子享受,他們甚至覺得能夠為孩子提供豐裕的物質生活是一種榮耀。孩子輕輕鬆鬆地用著父母給他們提供的錢財,心安理得,一出出不尊重勞動果實的滑稽戲在上演。比如,一群孩子一邊唱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邊跳著皮筋,把吃剩下的零食扔到一邊……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與其創造財富讓孩子去揮霍,不如讓他們學會勤儉節約,自己去創造財富。這樣,他們的財富才會取之不竭,用之不盡,而不至於坐吃山空。

83.如果不能把握現在,就沒有過去和未來

在時間的大鍾上,隻有兩個現在。

——莎士比亞

一位哲學家途經荒漠,看到很久以前的一座城池的廢墟。歲月滄桑已經讓這座城池顯得滿目瘡痍了,但仔細地看卻依然能辨別出昔日輝煌時的風采。哲學家想在此休息一下,就隨手搬過一個石雕坐下來。

他點燃一支煙,望著曆經滄桑的城垣,想像著曾經發生過的故事,不由得感歎了一聲。

忽然,他聽到有人說:“先生,你感歎什麼呀?”

他四下裏望了望,卻沒有人,他疑惑起來。那聲音又響起來,是來自那個石雕,原來那是一尊“雙麵神”神像。

他沒有見過雙麵神,所以就奇怪地問:“你為什麼會有兩副麵孔呢?”

雙麵神回答說:“有了兩副麵孔,我才能一麵察看過去,牢牢吸取曾經的教訓。另一麵又可以展望未來,去憧憬無限美好的明天。”

哲學家說:“過去的隻能是現在的逝去,再也無法留住,而未來又是現在的延續,是你現在無法得到的。你不把現在放在眼裏,即使你能對過去了如指掌,對未來洞察先機,又有什麼具體的實在意義呢?”

雙麵神聽了哲學家的話,不由得痛哭起來,他說:“先生啊,聽了你的話,我才明白,我今天落得如此下場的根源。”

哲學家問:“為什麼?”

雙麵神說:“很久以前,我駐守這座城時,自詡能夠一麵察看過去,一麵又能展望未來,卻惟獨沒有好好地把握住現在,結果,這座城池便被敵人攻陷了,美麗的輝煌都成為了過眼雲煙,我也被人們唾罵而棄於廢墟中了。”

往事不可追。昔日的時光不論是好的、壞的都已經過去了。受苦也好,受難也好,都已成為了我們的記憶。偶爾地回憶,可以調劑我們的情緒,豐潤我們的心靈。或感慨於時光的飛逝,或傷悲於昨日的情懷,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沉迷於對往事的懷戀或者悲戚於昨日的傷痛,是不可取的。沒有必要把思想停留在已經消失的歲月中,不能自拔。唐詩有雲: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過去的歲月也許是春風得意也許是痛苦無奈,但一切又有什麼關係呢,日子還不是一樣的這麼一天天過來了。當一切都成為往事的時候,昔日裏的風光無限或者艱難困頓也會隨之遠去,所有的經曆都變成了我們珍貴的人生財富。

同樣,人生是一個充滿了變數的過程,健康和平安隻是相對短暫的,未來具有不可知性。規劃的美好前景未必不會出現變故。因為人們總是寄希望於美好的明天,沒有人會期待一個痛苦的未來。但是人的命運又是多舛的、不可預知的。這不是宿命論,而是客觀規律。天災、人禍、病痛是我們生命曆程中不可預知的威脅,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而我們自己沒有必要為這些潛在的風險杞人憂天,那樣會忽略許多現實的樂趣,看不到眼下的幸福。提心吊膽和憂心忡忡並不會“嚇跑”這些不幸的影子,當它們攤到自己身上時也隻有麵對現實,該解決的解決,該承擔的承擔。未來對於我們而言是一個未知數,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現在珍惜今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授給孩子的。

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讓他們具有較強的感知幸福的能力,從而把握好現在,過好每一天,善待所有的人,不要人為地製造傷害和痛苦。隻有學會用心體會眼下的幸福,感受愛與溫暖,他們才能心情開朗愉快地健康成長。

84.平凡也是一種幸福

不要光讚美高聳的東西,平原和丘陵也一樣不朽。

——菲·貝利

美國教育學家杜朗曾揭示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他是這樣尋找幸福的:

首先,從知識裏找幸福,他認為知識可以給他帶來他想得到的幸福,結果希望破滅了。

然後,從旅行裏找,他認為旅行可以擴大視野,增加見識,可是他得到的隻是疲倦。

接著,他打算從財富裏找,認為隻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享受幸福的生活,可是財富並沒有使他感到幸福,反而讓他嚐盡爭鬥與憂愁的苦。

最後,他決定在寫作中找,他認為寫作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使生活變得充實,結果得到的隻是勞累。

他試用了很多方法,可都是徒勞,直到他打算放棄的時候,他卻發現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有一天,他在火車站看見一位少婦,抱著一名熟睡的嬰兒坐在一輛小汽車裏。這時,一位中年男子從剛進站的火車上走下來,徑直來到汽車旁邊。他深深吻了一下妻子,又在嬰兒的額頭上落下輕輕的一個吻,生怕驚醒嬰兒。然後,一家人開車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