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3 / 3)

看到這一幕後,杜朗恍然大悟,原來幸福是這麼簡單。平凡的生活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源泉。

瑞土著名的心理學家米納專門探討兒童的內心世界,她的一本著名的《天才兒童的苦惱》

寫盡了兒童的悲哀。米納所指的“天才兒童”,並非一定是天生具有特別天賦的孩子。米納認為,我們所有人在兒童時代,都要具有特別的才幹,才可以應付父母對我們的各種要求。而父母們的各種要求來自何處?正來自父母內心強烈的成就焦慮。因為在父母們看來,如果不把孩於培養成為最優秀者,就是父母的失職,孩子將來就無法在這個社會上“很好”地生存。可是,當孩子“很好”了以後,他就一定很快樂嗎?很幸福嗎?

米納還認為,成人的困擾大部分與兒時的經驗有關。父母的愛並非無條件的,很多時候都與賞識不能分割。孩子為了獲得父母的愛,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要凡事達到父母的期望,否則就會失去父母的賞識,失去他們的愛。漸漸地,孩子學會再也不以自己的感覺為感覺,隻求得到父母的賞識。

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對整個世界也具有同樣的心態,他們需要站在世界的巔峰,受到全人類的讚歎,他們當然也對自己萬分欣賞。這些人一旦從高峰跌下或經曆做人必經的正常階段,如生、老、病等,就會陷入低潮,因為他們無法忍受一個不是十全十美的自己。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為一個形象而活,很少有人會真的讓自己接觸內心真正的感覺,尤其是令我們失去“好孩子”形象的感覺。我們的自我評價,大部分都是根據自己的成就、美貌或突出之處,很少會安於做個平凡而深知自己七情六欲的人。因為我們從孩童時候就知道,為了要獲得父母的愛,我們需要突出自己。於是,父母眼裏的“好孩子”會焦慮,為了要保持一貫的好孩子形象,父母眼裏那些不算好的孩子更加焦慮,因為他們為了獲得父母的賞識,總在焦急地盼著何時能突出自己。

米納在書再版時重新寫了一篇序,強調父母對孩子的暴行,除了肉體之外,還有更大部分是微妙的心理控製,而且這種控製,是不自覺地一代一代傳下去的。

單從我們的名字,也可以看到上一代放在我們身上的壓力。中國人起名,不是揚名聲、顯父母,就是超凡脫俗,總得有過人之處。一位年僅八歲的小朋友名叫超人,在下意識中知道,超人的路並不好走,因此,一有機會,她就會放聲大哭。

她能夠哭泣是件好事,至少可以讓她心中的壓力有個出路,但是,慢慢地,她會學會怎樣控製哭泣,那時候,她將會把自己的感覺藏得很深。

有趣的是,人的情緒處於低潮或神經緊張的狀態,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內心強烈的感覺無法流露所致。

著名心理治療專家查夫基認為,極度沮喪的人,大部分都是無法接受自己或生活中的不完美之處。因此,他的心理治療,常刻意地把“不必完美”的觀念灌輸到病人的意識中。他先讓病人放鬆,然後十分溫和地用聲音把病人帶入催眠的境界:我要你思想集中,找尋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之處……做人的不完美之處……不但要想,還要去欣賞這些不完美……

事事追求完美,是我們不少人一輩子鑲在頭上的緊箍咒,那金剛圈子一天不除下,我們一天得不到自由。

心理醫生建議超人的爸媽,為女兒起個新名字,叫小花貓也好,小黃狗也好,八歲的孩子應與動物為伍,又跳又叫。一個孩子過早背上征服世界的使命,擔子實在太重了。

怎樣警惕父母和孩子的成就焦慮,讓孩子擁有知足的心態從容自然地長大?建議如下:

(1)不追求十全十美。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對孩子提過高要求。有些父母也許剛開始並沒有給孩子提多高的要求,但他們的“胃口”卻挺大,孩子差的時候就要求孩子好,當孩子好一些了就要求更好,這樣芝麻開花節節高,要求也一步步躥了上去,其目標是希望孩子十全十美。孩子都是很敏感的,盡管口頭上不對孩子提過高要求,但這樣沒有止境的“欲望”,孩於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他會在無形中變得焦慮。所以,成年人不要追求十全十美,希望孩子永遠爭第一的心態未必對孩子有利。

(2)不對孩子進行過分栽培。像小超人的父母那樣,給孩子準備了全世界各種語言寫成的書籍,連上廁所也要培植音樂細胞,這樣做,本身就是一種焦慮行為,即使父母什麼也不對孩子講,孩子也會從中體會出焦慮的情緒。父母隻需幫助孩子成長,不要太刻意地去栽培孩子。

(3)寬容孩子的不完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當孩子身上存在一些不完美的東西時,隻要無傷大雅,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沒有太大障礙,不妨和孩子一起去理解和寬容那種不完美。同時,在和孩子聊天的時候,也可以和孩子講一講那些不完美的人的成功軌跡,讓孩子了解任何一個人身上都並存著美和不美的地方。

(4)給孩子無私的愛。多數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當孩子達到了父母要求的標準,父母就慈眉善目,對孩於喜愛有加;若孩子沒有達到預定目標,愛也會被大打折扣。父母最好調整心態,取消愛的條件,當他成功時你愛他,當他不能讓你榮耀的時候你也愛他。這樣,孩子就不會為了得到你的愛而過分焦慮了。

8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隻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貝多芬

一位成功大師在—次演講中,向聽眾們提了這樣—個問題:有一個年輕人開著一輛高貴的名車在郊外兜風,這時他發現了三個攔車的人,一個是身患重病的老人,一個是對他有救命之恩的醫生,一個是他追求好幾年的夢中情人。而那輛跑車隻能搭載一個人,這時年輕人應該搭載哪一位呢?聽眾中許多人選擇了重病的老人,也有人選擇了醫生,也有少數人選擇了情人。就在人們爭論不休的時候,這位大師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車鑰匙交給醫生,讓他送老人去醫院,而年輕人留下來陪夢中情人在郊外漫步。”

這是個非常完美的答案,但需要以放棄名車為代價。

人生太短暫,需要錯過和失去的東西有很多,即使是再完美的收獲,也伴著許多失落。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知足,學會放棄。放棄是一種睿智、一種超脫、一種氣質。我們要讓孩子學會放棄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難以實現的目標,放棄那些無意義的拚爭和沒有價值的索取,放棄那些影響生活快樂的憂慮和煩惱。懂得知足,學會放棄,才可以輕裝前進,才能擺脫煩惱、擺脫糾纏,不至於終生背著負擔走路。

曾為英國首相的勞侖·喬治有一個習慣——隨手關上身後的門。一天,有一個朋友來拜訪他,兩個人在院子裏一邊散步,一邊交談,他們每經過一扇門,喬治總是隨手把門關上。

朋友很是納悶,不解地問喬治:“有必要把這些門都關上嗎?”

喬治微笑著回答:“哦,當然有這個必要,我這一生都在關上我身後的門,這是必須做的事。當你關上身後的門時,也就是把過去的一切留在後麵,不管是美好的成就,還是讓人懊惱的失誤,然後,你才可能重新開始。”

人生的同一段時間隻能有一個目標,如果孩子不知滿足,不懂得放棄,既想向那個目標奮進,又想著把這個目標抓住,結果隻能在生活的海洋裏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永遠不知道自己將停在何方。

教孩子懂得知足,學會放棄,首先家長應學會放棄。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多一門知識就多一份選擇職業的空間,於是上午讓孩子學鋼琴,下午讓孩子學奧數,晚上讓孩子學美術,星期天也要馬不停蹄地讓孩子學英語。希望自己的孩子樣樣全能,處處勝人一籌,不想失去任何一個孩子可以得到鍛煉的機會,相信每種成績的取得都會對孩子有幫助。家長的用心可謂良苦,但得不償失。他們望子成龍心切,舍不得放棄任何一個鍛煉孩子的機會,孩子就隻能隨著父母的心思疲於應付。殊不知,孩子學得越多,可能輸得越慘,什麼都想得到,結果卻什麼也得不到。

也許很少有人把花季少女同“積勞成疾”一詞聯係起來,但是,長春的“十佳少年”女中學生周曉旭,卻因疲勞過度,在昏迷8天後離世。在她的日記裏充滿了這樣的字句:“我恐怕自己考不進去400名,會永遠抬不起頭來”、“我一定要努力改過,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上去”、“我要再不努力學習,以後可是要吃大虧的”……

再看看她留下了什麼:“十佳少年”稱號、20多枚書法、美術、攝影比賽的獎章和獎牌!

像曉旭這樣被父母安排忙於學這學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據南京一家報紙報道,南京一名五年級的學生竟有各種證書44份,而另一名小學生有證書27份。這些孩子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甚至放學後來不及回家,就趕到另一所學校,有時晚上隻睡兩三個小時。這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是有害無益的。

其次,讓孩子學會知足懂得放棄,幫助孩子選擇目標是關鍵。什麼樣的目標最適合孩子,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由孩子決定,家長隻能幫助參謀,不能把自己認為最適合的目標強加到孩子身上。

法國的一家報紙曾進行過一個智力比賽,一個氫氣球上坐著三位科學家,他們分別來自農業、生物和天文三個領域,三個科學家對人類都有著傑出的貢獻。氫氣球在升到高空後出了故障,超重開始下落,氫氣球的下方是大海,要想使氫氣球不墜落到海裏,必須把三位科學家中的一個人丟下去,把誰扔下去呢?

一時間,答案像雪片似的飛進報社,最後隻有一個孩子答對了。他的答案是:把最胖的科學家扔下去。

這個故事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成功的最佳目標未必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也許學會知足和放棄,對孩子當時來說是一種痛苦,甚至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是,對孩子今後的事業、一生的幸福而言,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86.什麼都想要,就會什麼都得不到

知足常樂,終身幸福;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俗語

傳說,有一天,玉帝駕著雲彩下凡辦事,從雲朵上下來時,一時沒站穩,把身邊的一隻驢給砸倒了。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玉帝決定滿足它一個願望,想變成什麼就變成什麼。

那隻驢太高興了,這根本就是求都求不來的好運啊,一定要變一個最完美的動物。它想啊想,覺得哪個動物都很好,可再一想,又覺得哪個動物也不好。它覺得,鹿的角最美麗,駱駝的頸最漂亮,牛的蹄最有力,可要變成它們其中的哪一個,又都覺得有一點不甘心。

於是,貪心的驢子問玉帝:“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組合一種動物嗎?”

早已等得不耐煩的玉帝馬上答應了。

驢子說:“我想要鹿的角,駱駝的頸,還有牛的蹄。”

玉帝聽了,按照它的要求草草變完,就趕緊辦自己的事去了。

於是,驢子就變成了角似鹿、頸似駱駝、尾似驢、蹄似牛的“四不像”,所有動物都認為它太怪異,沒有誰願意接近它。它後悔極了,可是,已經沒有辦法回複原貌了。

孤立無援的“四不像”難以生存,最後成為國家保護動物。

聰明的人能從吃虧中學到智慧,悟透人生。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有“吃虧是福”一說。這是中國哲人總結出來的一種人生觀——它包括了愚笨者的智慧、柔弱者的力量,領略了生命含義的曠達和由吃虧退隱而帶來的安穩與寧靜。與這樣貌似消極的哲學相比,一切所謂積極的哲學都會顯得幼稚、不夠穩重、不夠圓熟。

而不能吃虧的人,即什麼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麼都得不到。培養孩子的吃虧精神就是培養孩子知足的心態。

信奉“吃虧是福”這一信條的人,同時也一定是“和平主義”的信仰者。林語堂在 《生活的藝術》 中對所謂“和平主義者”這樣寫道:

“中國和平主義的根源,就是能忍耐暫時的失敗,靜待時機,相信在萬物的體係中,在大自然的動力和反動力的規律運行之上,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著便宜,也沒有一個人永遠做‘傻子’。”

“撲滿”,就是我們常常說的用瓷或泥做的儲蓄罐。在小時候,我們常將父母給的一些零用錢放進去,當這個儲蓄罐滿的時候,我們就將這儲蓄灌打破,而將其中的錢取出來。然而,當它是空的時候,它卻可以保全它的自身。

所以,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孩子明白福禍常常是並行不悖的,“福盡則禍亦至,而禍退則福亦來”,我們應該采取“愚”、“讓”、“怯”、“謙”這樣的態度來避禍趨福,這也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一部分。

“吃虧”也許是指物質上的損失,但是一個人幸福與否,往往取決於他的心境如何。如果我們用外在的東西,換來了心靈上的平和,那無疑是獲得了人生的幸福,這便是值得的。

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占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而一個人一旦有了驕狂的態勢,肯定會侵害別人的利益,於是便起紛爭,在四麵楚歌之下,又焉有不敗之理?

“吃虧是福”它的前提,一個是“知足”,另一個就是“安分”。“知足”則會對一切都感到滿意,對所得到的一切,內心充滿感激之情;“安分”則使人從來不奢望那些根本就是不可能得到的或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沒有妄想,也就不會有邪念。表麵上看來“知足”、“安分”會使人有不思進取之嫌,但是,這些思想也是在教導人們成長為一個對自己有清醒認識的人。因為,一切的禍患,不都是在於人的“不知足”與“不安分”,或者說是不肯吃虧嗎?

人們總是相信一切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改變,但也有些人認為,人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這兩種不同的思想放在一起,就產生出中國傳統思想中一種不朽的東西,即寧肯吃一些虧,以換來非常難得的和平與安全。而在此和平與安全時期,我們可以重新調整我們的生命,並使它再度放射出絢麗光芒。

即使在西方,也有這樣一種凡事皆不可過貪的思想。比如,總是充滿寓意的希臘神話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伊卡羅斯藉裝在身上的蠟翼飛得很高,但是在接近太陽時,熾熱的陽光烤化了翅膀,他也墜海而死。而他的父親卻飛得很低,安全抵家。

一個人往往會隨年齡之變化而使自己的思想更為成熟,但隻有從孩提時期開始培養,才能種下知足的種子,更多地減少人生中的錯誤。這就需要每一位家長重視對孩子知足心態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之路上順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