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培養孩子感恩的心態
87.感謝花開
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麼出色,都是難以成為有用之材的。父母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可以立足社會,成為人生的強者,就必須培養他們感恩的心態——感恩父母、感恩社會、感恩大自然、感恩每一個人。
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盈盈地道謝。浮誇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它道謝的。
——泰戈爾
關於感恩,一位母親說:
女兒睡覺前,除了要給她講一個故事外,她自己也有一個任務,即要回憶自己一天來所經曆的人和事,並要在心中默默感激三個人、三件事。
這個“任務”是我安排的,我想讓她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並真心地感恩。一個常常感恩的人,才會惜福,才會快樂,心靈才會圓滿溫潤。
這天晚上,女兒在鋼琴邊發呆了許久,我以為她困了,便叫她上床睡覺。可她似乎沒有什麼反應,顯然她在深思什麼,我便提醒她今天“感謝過了”嗎?
女兒為難地告訴我,今天她謝過了為自己剪指甲的奶奶,為她上鋼琴課的老師,為她們班做衛生的鍾點工以及老天沒下雨……可是,還少一件事需要感謝,想來想去,她不知還要謝什麼,正傷腦筋呢。
我建議說,隻要讓你快樂的事,都值得去感激。這時,女兒歪著頭問我,媽媽種的茉莉在陽台上開花了,這事令她最開心了,那麼香,那麼美,她要謝謝花開了!
想不到女兒如此有心,而且詩意盎然。
我也被她感動了。而最初,是花感動了她。
6歲的女兒,己開始會感謝花開;等到秋天,她就會感激碩果;到了冬天,她一定會覺得富饒滿足。
心懷感念,我們會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幸福。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們感激的人和事,是它們讓我們擁有了現在的—切。想到生命中有這麼多的事物在支撐著我們,我們該知足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抱怨孩子們不聽話,孩子們抱怨父母不理解他們;男朋友抱怨女朋友不夠溫柔,女孩子抱怨男孩子不夠體貼;在工作中,也常出現領導埋怨下級工作不得力,而下級埋怨上級不夠理解自己,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能。總之,很多人對生活永遠是一種抱怨,而不是一種感激,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快樂生活的。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感激之心,這樣他們長大之後,就會時時懷有感恩之心,少有抱怨。
教孩子學會感恩,要讓孩子從感謝父母開始。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是來自父母那最簡單的衣食,最質樸的關懷,也無不傾注著父母對他們的愛。向孩子講述自己的奮鬥經曆,讓孩子知道父母艱辛的付出,讓孩子懂得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理解並愛父母。
一位父親是這樣教孩子學會感恩的: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學會記日記,專門記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讓孩子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學會珍惜所擁有的一切。如今孩子長大了,在家是好孩子,在學校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孩子的記憶中,留下的大都是美好的東西。
雖然孩子的家境並不算好,但孩子並不抱怨,因為他已經擁有了父母很多很多的愛,擁有了很多很多點點滴滴的美好。現在孩子仍堅持寫日記,日記中大多仍是那些閃光的東西。孩子總能保持著平和的心態,不和別人攀比,並且懂得為別人著想,有著寬容、分享的胸懷。孩子的這種優秀的品格,是和父母從小就進行的感恩教育分不開的。
孩子會從最初感激父母開始,學會感激老師、感激同學、感激哪怕是送給他一個微笑的陌生人、感激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一位母親是這樣培養女兒感恩和分享的心的。每年孩子生日,母親總是要帶她到醫院去看望當年的產科醫生,感謝醫生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是他高明的醫術才迎來孩子的第一聲啼哭。每當孩子取得好的成績,父母不是先誇獎她,而是首先提醒孩子,她的好成績離不開同學和老師的幫助,應該感謝他們。
這位母親從小教女兒學會了感恩,並讓周圍的人都來分享孩子的滿足和快樂。父母和他人對她的關心和幫助,都使她滿懷感激之心。她不僅懂得關心父母,而且還知道關心老師、同學和身邊的人。
在一所學校,一位老師是這樣給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她布置了一道很特別的“家庭作業”,讓全班學生回家給父母洗一次腳。這位老師說,布置這種家庭作業,一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孝敬之心,二是加強孩子與父母的溝通,了解父母的辛勞。
其實孩子能為父母做的事很多,比如幫父母做點家務;父母做事累了,為父母倒上一杯茶;或是給勞累一天的父母捶捶背、揉揉腰等。孩子即使隻是做了一點微不足道的事,父母都會感到高興和欣慰。
所以父母對子女的愛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互動的。孩子不僅僅單方麵接受父母的愛,同時也要回饋父母的愛。隻有學會分享和感恩,將來孩子在社會上才能更好地與周圍人相處和合作。
總結起來,父母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讓孩子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好,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並對美好的事物抱有感激之心,而不是理所當然地接受。
(2)要讓孩子清楚地感受和體會到父母的愛,懂得父母為孩子的成長所付出的艱辛,讓孩子被父母的愛感動,並學會回饋父母的愛,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3)父母要多和孩子交流,不僅關注孩子的物質需要,更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對孩子的精神成長加以幫助和指導。這樣孩子和父母才會更貼心,才會更深刻理解父母的愛。
(4)讓孩子懂得感謝他人的幫助和關心,感恩之心不僅僅針對父母,也包括其他人。
讓孩子學會感恩和分享,有助於養成孩子好的品格,並讓孩子一生受益無窮。
88.為他人的慷慨付出感恩
感恩意味著感受召喚並承擔任務,它是生活的獲得,而不是生活的索取。
——赫舍爾
感激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培養出來的,許多人從未真正感覺到它,因為他們隻注意自己需要什麼,很少注意這些東西是從哪來的。而要想擁有美好的生活,就應培養感恩的心。
一次,古羅馬眾神決定舉行一次集會,邀請全體美德神參加。真、善、美、誠以及各大小美德神都應邀出席,他們和睦相處,友好地談論著,玩得很痛快。
但是主神朱庇特注意到:有兩位客人互相回避,不肯接近。主神向信使神秘庫瑞述說了這一情況,要他去看看這是什麼問題。信使神立即將這兩位客人帶到一起,並給他們介紹起來。
“你們兩位以前從未見過麵嗎?”信使神說。
“沒有,從來沒有。”一位客人說,“我叫慷慨。”
“久仰,久仰!”另一位客人說,“我叫感恩。”
正如這個故事揭示的:生活中慷慨的行為總是難以得到真誠的感恩。事實上,我們每個人每天的生活都在依賴著他人的奉獻,隻是很少有人會想到這一點。
世界上最大的悲劇是一個人大言不慚地說:“沒人給過我任何東西!”這種人不論是窮人或富人,他的靈魂一定是貧乏的。
有些孩子對恩義感覺遲鈍,對怨恨卻十分敏感。這類不知感恩喜歡怨天尤人的人,必定會走厄運,而且感覺人生充滿不幸。這種孩子對別人的要求特別高,喜歡用自己的思考模式來規範他人,結果往往成為不受歡迎的人物。整天抱怨他人,卻不知好好檢討自己。
這種孩子有時會因有人庇佑,而威風一時。但由於他們多半專橫、自私,隻知從別人身上得到好處,卻不知回饋,所以不會受歡迎。急功近利的後果,往往是令幫助他的人感到失望,不再給予支持。這種孩子多半自以為是,從不考慮自己的責任,老是認為別人在算計他,對他不懷好意,想要陷害他。
消極的心態會使這種孩子離開對他有利的人,而和同類型的人在一起,然後逐漸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
對於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表達感激是一種良好習慣,很遺憾,長久以來,東方人對這樣的方式都是不太習慣的。要想讓自己的孩子學會感恩,首先,父母們自己要養成表達感激之情的良好習慣。
凡事開頭難,尤其是習慣的創造,但是嚐試做一次、兩次……你會發現其實並不會太難,難的是你是否願意付諸行動,讓人生不再遺憾。
我們要學會感激別人對我們生活所做的貢獻。當我們以自己的成功為榮時,應該想起自己從先人那兒接受的東西有多少。先人的偉大為我們的生活設定了方向,我們所能做的便是實現先人的理想,在我們為之努力的過程中,便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造就了自我的成功。這便是感恩的魅力。
89.你是上帝的妻子嗎
感恩,即是靈魂上的健康。
——尼采
孩子是最天真和單純的,無論他身處何種境地,對於愛與關懷,他們總會心懷感激。
紐約,12月一個寒冷的日子。一個大約10歲的小男孩站在百老彙一家鞋店的門前,他光著腳,隔著櫥窗呆呆地往裏麵看,身子因為寒冷而顫抖。
一位女士走近男孩,問道:“小家夥,你這麼認真地在看什麼?”
“我曾經請求上帝賜給我一雙鞋子,我想知道這裏麵有沒有。”男孩回答。
女士牽起他的手,走進店內。她讓店員給男孩拿來半打襪子,然後她又問店員,可否打來一盆熱水,再拿一條毛巾。店員欣然照辦了。
她把小家夥帶到店堂後麵,脫下手套,跪下,將男孩的腳放進熱水裏,為他洗腳,然後用毛巾擦幹。
這個時候,店員拿著襪子回來了。女士取出其中一雙為孩子穿上,又為他買了一雙鞋,再把剩下的幾雙襪子包起來交給男孩。
在鞋店門口,女士拍著小男孩的頭說:“小夥子,你現在覺得舒服一點兒了嗎?”
當她正要轉身離去的時候,小男孩在後麵拉住了她的手,抬頭注視著她的臉。
他的眼中含著淚水,用顫抖的聲音問這位女士:“你是上帝的妻子嗎?”
我們這些每日忙忙碌碌的大人,整天心憂萬分。在操勞與奔波中,內心隻剩下職責和義務,對於內心最深處的感情卻日漸麻木。雖然難免會受人恩惠,但那一聲“謝謝”卻已經是相當麻木而缺少溫情的習慣語言,真誠的心意大概早已被生活所磨滅。隻有孩子,他們能夠極其敏銳地捕捉到生活中每一片美的花瓣、愛的碎片,隻要給他們一點點溫情,他們就會發自內心地喜悅。
其實,孩子是最知感恩的人,即使他現在沒有半分回報的能力,但他們都能給你一顆最真摯的感謝之心。現在很多父母不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知感恩,不懂回報,卻往往忽視了孩子善良的天性。因為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給予孩子太多愛的同時也給予孩子太多的壓力,我們在強調種種愛孩子的本意上,並沒有平等地對待孩子,錯過了,也忘記了保護孩子原本敏感的內心。試問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得到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時候,誰還會為此表現感謝呢?
在對孩子付出愛的時候,向孩子表示你的愛;給予孩子物質的時候,告訴孩子父母的辛苦;在父母忙碌的時候,讓孩子體會你的辛苦。如此,孩子自然越發深愛為他付出的父母,從內心深處萌發對父母的感謝之情,更明白自己所得的一切都包含著愛與關心。
90.哪裏有愛,哪裏就有財富和成功
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
——羅曼·羅蘭
有愛才有感恩,世間的一切都源自於愛,起乎於真誠的心。
一位夫人打開房門,看到三位銀須飄然的老者坐在她家門前的台階上。雖然夫人與他們素不相識,但還是禮貌地上前打招呼:“你們一定餓壞了,進屋去吃點東西吧。”
“你家男主人在嗎?”老人們問。
“在呀。”夫人答道。
“那你先去征求一下他的意見吧。”老人們回答。
夫人回屋裏將此事告訴了丈夫。丈夫說:“快去告訴他們,請他們進來吧!”於是她又出去邀請他們。
“可是,我們不一同進去。”老人們說。夫人感到疑惑。
一個老人指著一個同伴說:“他名叫財富,”又指著另一個同伴說,“他叫成功,我是愛。”他接著說,“我們隻進去一個人,你去和丈夫商量一下,看你們願意讓哪一位進去。”
夫人把老人們的話告訴了丈夫,丈夫十分驚喜,說:“既然如此,我們就邀請財富老人吧,快去請他進來!”妻子不同意,說:“親愛的,為什麼不邀請成功呢?”這時他們的女兒插話了:
“我想,邀請愛進來不是更好嗎?一家人擁有愛是最好的。”
“那就聽女兒的話吧!”丈夫對妻子說。夫人出去告訴三位老人:“我們商量過了,請叫‘愛’的老人跟我來吧!”
“愛”朝屋裏走去,可是另外兩位老人也跟在後麵。夫人不解地問“財富”和“成功”:“剛才我邀請你們一起進來,你們說不能一同進屋。現在我邀請的是‘愛’,你們怎麼又願意來了呢?”老人們一同回答說:“難道你們不知道嗎?哪裏有愛,哪裏就有財富和成功!”
感情熏陶、人格培養、藝術修養等等都屬於精神教育方麵的問題。對一個人的能力來說,父母最應看重孩子愛的能力,因此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父母一定希望孩子成為這樣的人——能愛人,也被人所愛,具有愛的能力,心中充滿了感情。一個人如果沒有愛的能力,他的人生就得不到幸福。愛的情感需要我們去愛護、尊重、學習和包容,這種情感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很微妙也變化無窮,它最溫柔也最激烈,最脆弱也最堅強,最有力也最精妙。它像音樂和魔法師一樣影響著孩子們的心靈,撥弄著孩子們的心弦,使他們對愛撫、真誠的感受越來越敏銳。對愛的教育要貫穿孩子的一生。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天才,他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意大利語、拉丁語等六國語言,並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自16歲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化學教授後,他一生都在著名大學中任教,有口皆碑。然而他能取得這番成就,並不是由於他的天賦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後被認為是個有些癡呆的嬰兒,他的成功全賴他的父親老卡爾·威特對他教育有方。
老卡爾·威特在小卡爾已經成年後都不忘對他進行愛的教育。當小卡爾·威特快要結婚時,他父親還特別寫來一封信,強調這個問題:“你快要結婚了,但在結婚之前,我建議你們彼此要把對方好好了解,好好審視,以確信你們是否能永遠相愛。愛不僅僅是幸福快樂的泉源,當愛給我們帶來最大幸福和快樂的同時,還要求我們承擔婚姻的責任。因此,我要反複強調這個問題。‘婚姻給人們帶來的不是最大的幸福,就是最大的痛苦。美滿的婚姻是一座天堂。’這是伏爾泰說的話。要想長久維持婚姻中的愛情,你們就必須在日常的生活中互敬互愛,為對方創造幸福,要知道,結婚就意味著承擔責任。這一點不單是對你,就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極為重要的。卡爾,你早晚會有孩子。我希望你能讓你的孩子在愛中成長,就像我對你做的那樣,就像當年,我並沒要求你跟我一起早起為你母親摘花,但你跟著我一起做了,這是因為我的行為讓你明白了它所表達的情感,以及帶給媽媽的感受。因此,愛是人對人的一種美好義務,它意味著用心去感受別人的哪怕最細微的精神需要,而這種用心去感受的能力是不能言傳的,隻有通過父母的行動去教育孩子這才是愛的教育。這便是培養愛的情感。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父母不能給孩子一個好榜樣,對孩子愛的教育隻會是一席空話;如果父母不能做到互敬互愛,孩子就不能學到愛人與接受別人的愛。因此當你有孩子時,一定要注意你的行為,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91.我把走路也作為禮物送給你
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種寶藏。
——洛克
愛是最珍貴的感謝和回報。
在夏威夷一座偏遠的小島上,一位老師對一群小學生解釋,為何人們在聖誕節要互贈禮物。
老師說:“禮物表示我們的關愛和對耶酥降臨的歡喜,也表示對愛我們的人的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