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給孩子點小任務
美國專家建議:應讓孩子們飼養小動物、種點花草,讓孩子們在喂養小動物、給鮮花澆水及施肥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培養他們的耐心與責任心,並將這種感情遷移到對待其他人和事物上。事實證明,這種教育方法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能夠促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
96.媽媽的愛是無價的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一天晚上,當妻子在廚房準備晚餐的時候,兒子拿著一張寫滿字的紙走向媽媽。他的媽媽在圍裙上擦幹雙手後開始讀那張紙:
割草4.00美元
這星期整理我的房間2.00美元
為你到商店買東西1.00美元
當你去購物時照管我的小弟弟0.50美元
倒垃圾0.50美元
獲得良好的成績6.00美元
給花澆水以及修整花園4.00美元
總計應獲得18.00美元
媽媽看著兒子滿懷希望地站在那兒,腦海中思潮翻滾。隻見她拿起鋼筆把兒子已寫過的紙翻過來,在上麵寫道:當你在我腹內生長,我懷著你那10個月是無價的;我陪著你一起熬夜的那些晚上,為你求醫、祈禱,這是無價的;這些年來你曾造成的惱人境況和所有的淚水,那是無價的;那些恐懼的夜晚和將來麵臨的煩惱,是無價的;為你準備玩具、食物、衣服甚至為你擦鼻涕,是無價的;兒子,當你把以上所有的累加起來,真摯的愛的全部價值是無價的。
當兒子讀完他媽媽寫的話後,他雙眼含淚,直直地看著他媽媽說:“媽媽,我真愛你。”然後拿出鋼筆在他的“賬單”上用大寫字母寫道:“全部付清。”
當孩子想當然地向父母索取時,往往不會想到父母曾經以及現在為他們付出的一切。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生命之愛,是不可償還的。孩子每天應該做的,就是感激與珍惜,擁有與努力。
用餐,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時機,也是家人溝通的最佳場合。
在用餐時,父母可以借此機會教導孩子對辛苦耕耘的農夫和煮飯做菜的家人心懷感激。不要讓孩子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農夫是為了討生計才種菜栽稻,而自己吃得心安理得。
在日本,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用餐前,一定要雙手合實,說聲“我領受了”,然後才動筷。吃完以後,也必然會說:“今天的飯菜真好吃,謝謝媽媽。”再離開餐桌。
出外用餐時,也要教育孩子,不要認為自己出了錢就是大老爺,仍然要懷著感激的心。
如果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知道“一日三餐來之不易”的道理,長大後,不論他置身何種環境,大家一定會對他有好感,樂意和他相處。
要培養孩子感恩的心,父親應該起帶頭作用。假若父親邊看報邊吃飯,吃完飯也不表示好不好吃,就一聲不吭地離開餐桌,負責烹飪的人當然會覺得沒有趣,也提不起勁來做更好吃的東西。
快樂地用餐,不但能營養身體,更能滋潤心靈。所以用餐時,大家不但要感恩,也該談些愉快的話題。
97.家務勞動讓孩子學會感恩
讓孩子幫父母做家務,比要孩子坐下來念書更有助於孩子的智力發展。
——一位教育專家
家務勞動也可以讓孩子學會感恩。如果父母有意識地讓孩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但可以強化孩子的勞動觀念,還可以使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同時也能培養孩子的美德。孩子小的時候,對勞動的態度、對勞動者的態度是品格形成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愛勞動的觀念的形成光靠理論說教是不夠的,更多的要讓孩子通過自身對勞動的體驗而產生。
可想而知,如果孩子不親自體驗家務勞動,那他可能永遠也不會甩掉下麵這些弊端:
(1)不理解父母的艱辛,不珍惜勞動成果。如果孩子沒有最基本的勞動鍛煉,就不會懂得勞動果實多麼來之不易。假如孩子自己不洗衣服,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也就不會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潔,即使大人告訴他幾百次,他仍然不會注意。
由於缺乏真實的勞動體驗,許多孩子不懂得珍惜所擁有的物品,認為那是本來就該有的,而不知道那是父母的辛勤勞動換來的,漸漸地就會看不起體力勞動,產生“隻有沒文化的人才會幹體力活”的觀念,而更看不起從事體力勞動的勞動者,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對他的健康成長非常不利。
(2)隻能說、不能做,認知能力低下。對孩子來說,勞動實踐是學習知識、了解認知社會的重要途徑。日常的家務勞動鍛煉對孩子來說正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如果在他的記憶中隻有書本知識,而沒有運用這些知識指導實踐的體會,就很難激發他進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熱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能說、不能做,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夠,因為,畢竟沒有實踐,再多理論也隻是紙上談兵。
(3)獨立意識弱。孩子的勞動習慣與自立、自理能力是連在一起的。據權威機構分析表明:家務勞動時間與兒童的獨立性有顯著關係,即兒童勞動時間越長,其獨立性越強。我們無法想像一個孩子沒有勞動的機會,在家裏什麼活兒都不幹,當他離開父母的時候,怎麼能夠在複雜的社會中遊刃有餘。因為勞動畢竟不是光靠抽象的理解就可以勝任的,要想真正掌握,需要經過一個由理論到實踐,從不知道到十分明了的實踐鍛煉過程。
(4)缺少愛心。孩子缺乏家務勞動,便體會不到父母勞動的艱辛,對父母為家庭、為自己的付出不以為然,認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當然的。這就在無形之中為雙方的體諒和溝通設置了障礙,也使得父母終日辛勞而不得解脫,難以得到孩子應有的情感回報,讓人心生“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感慨。倘若讓孩子在家做一些家務,則可以幫助他們學會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方法和手段,理解“不當家不知柴米價,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的古訓。
那麼如何讓孩子幹家務呢?
下麵提出的幾個方法也許可供父母們參考一下:
(1)製作日常工作表
一個學齡兒童可以做的日常工作包括:把玩具從房間的地板上撿起來,收拾碗筷,倒垃圾,給寵物喂食。但是怎麼合理安排這些工作呢?可以和你的孩子共同製定一個工作時間表,內容是在不同的時間他要完成不同的家務,而且他必須按時完成。完成後可以給予適當獎勵。這個表要相當詳細和精確,包括完成任務的具體時間。當時間表完成後,要謄寫一遍,這樣看起來非常整潔而且正式,然後貼在家中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大家互相監督。你甚至還可以留下一些空格,以便隨時提意見。
家務勞動的真正數目,以及完成每一件家務所需要的時間,應該適合孩子的年齡,要留給孩子充足的自由時間。如果事情太多,要想全部而圓滿地做好就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若太少也不合適,因為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有益的影響。
(2)安排一些為家庭服務的任務,培養責任感
除了“把自己的房間打掃幹淨”之類為自己服務的責任外,這個表還應該包括一些為家庭服務的任務,比如“洗碟子”、“把報紙訂一下以便於重新使用”等。這些任務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在指定為家庭服務的家務時,要注意征求孩子的意見。每次都要讓孩子做一些他自己願意做的工作,即使它意味著改變了你平常做這些事的方式,隻要有可能,就要對孩子的主動精神給予鼓勵。
如果你的孩子想做某件被認為超出他能力的事,盡量把這件事拆成幾部分,然後讓孩子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當孩子已經可以全部完成這項工作的時候,也可以把拆開的幾部分合起來。你會驚奇地發現,隻要給他合適的機會,孩子會表現得非常能幹,在特定的條件下,你可能為孩子的能力感到無比驚訝。
(3)同孩子一起做家務
同孩子一起工作能夠促進彼此間進一步的了解,在交往中學習如何合作,建立更加牢固的情感紐帶。
一起工作的情況下對孩子要特別有耐心。記住你的目標不僅僅是成功地完成這些任務,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和孩子之間長期良好的夥伴關係。如果在給了孩子足夠的嚐試機會之後,他們仍然無法解決,那麼不妨巧妙地結束這一切,等待一段時間,試著一起做做其他的家務。你選擇的家務,應該是你感覺完成把握較大的工作。
(4)盡量讓孩子自己完成
讓孩子看看他的疏忽導致的後果。比如,如果他忘記了擺桌子,就一直等這項工作完成後再進餐;如果他沒有倒空垃圾袋,那讓它們一直待在地板上,直到他把它們收起來。
以上這些方法可以靈活運用,父母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興趣、脾氣,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方法,逐步讓孩子熱愛勞動,認真地幹好家務。
對於沒有勞動要求的孩子,家長可以慢慢地培養,有意識地叫他去做一些家務活,比如幫助媽媽摘摘菜、掃掃地等。在幹的過程中要一邊教一邊鼓勵。對於教孩子幹活一定要有耐性,千萬不要苛求,切忌打擊孩子的積極性。也許孩子不慎弄髒了牆壁或其他東西,甚至打碎了用具等,不要馬上批評,而是要幫助孩子糾正勞動中不夠正確的動作,教給他如何做得更好。如果家長不注意培養孩子勞動過程中的積極進取的精神並保護他們的積極性,他就會再也不願意幹家務勞動了。讓孩子做家務勞動不是目的,隻是一種手段。父母應注意不要讓家務勞動成為兒童生活中的負擔,重要的在於養成習慣,形成勞動的觀念。
美國哈佛大學的專家們分析說,讓孩子從小做家務,有助於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珍惜勞動成果、珍惜家庭親情、尊重他人的優良品質,他們長大以後自然比那些“四體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這些專家在對紐約地區456名少年兒童做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發現,愛幹家務的孩子與不幹家務的孩子相比,長大後的失業率為1∶15,犯罪率為1∶10,前者比後者的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這些調查證實了家務勞動與孩子成才之間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也啟發我們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認識勞動對孩子的影響。
98.讓孩子學會感恩
因為有了感謝之心,才能引發惜物及謙虛之心,使生活充滿歡樂,心理保持平衡,在待人接物時自然能免去許多無謂的對抗和爭執。
——鬆下幸之助
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故事:一些天真的孩子說,媽媽愛吃魚頭,爸爸愛吃魚尾巴,而他們愛吃魚身子。其實,哪有隻愛吃魚頭、魚尾巴的父母呢?父母是為了讓孩子多吃魚肉,才選擇了魚頭和魚尾的。
經常能夠聽到父母們的埋怨,埋怨孩子不懂事,埋怨孩子不知道體諒父母們的辛苦,埋怨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工作壓力。可是,試想,如果父母們都像上述父母所做的那樣,對孩子隻是一味地奉獻、一味地關愛,而不讓孩子了解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了解父母內心的真實感受,那麼孩子就很難懂得感恩。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吃魚肉時真誠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其實也很想吃魚肉,但是爸爸媽媽不舍得吃,爸爸媽媽希望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吃,希望自己的孩子營養充足,快快長大。這樣,孩子就會知道父母的苦心,才會因此而感恩。
中國台灣一所師範學院的教授莊貞銀在這方麵有一些特別的做法。她一般不給孩子買衣服及上學用品,而是讓孩子自己去買,並讓孩子記錄下所花的錢。孩子吃飯的飯盒也要自己清洗,衣服破了讓孩子自己縫補。在飲食方麵,莊女士家也一直實行餐盤式的分餐製,將飯菜平均分在盤中。而且莊女土也從不給孩子特別多的飯菜,經常讓孩子吃八分飽。這和當前一些父母經常拚命想給孩子吃飽喝足,並且講求精致美味食物的做法大相徑庭。
莊女士認為,她這樣做,正是為了讓孩子懂得感恩。因為孩子在自己去買衣服和做記錄的時候,他知道比較衣服的價錢,知道父母為他的穿著花了多少錢,知道這些都是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血汗錢。在吃飯方麵,之所以平均分配,是為了讓孩子懂得父母也是需要好食物的,況且,食物來之不易,不能讓孩子隨意揮霍。
怎樣讓孩子懂得感恩,教出懂事的孩子?在這裏提出下列建議:
(1)不要對孩子付出太多、幹預太多,不要為孩子“打理”一切事物。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那麼孩子就會漸漸習慣父母的包辦代替,就會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很難再感謝父母對他們所做的一切了。
(2)不要讓孩子擁有的東西來得太容易。有些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總想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盡管父母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孩子卻會覺得這一切都很容易,以為自己本來就應該擁有。
(3)給孩子一些經受挫折的機會。“孩子想要星星就一定給他星星,想要月亮就一定給他月亮”,父母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應該讓孩子自己去爭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當孩子通過一些努力獲得所需的時候,他才會知道在父母的愛和保護下是幸福的。
(4)父母可以經常給孩子講一講自己的工作艱辛。其實,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都是摸爬滾打過來的,都很不容易。但是,父母們卻愛給孩子一張笑臉,給孩子一種超脫的環境,父母們總怕艱難的生活現實會給孩子壓力。如果父母們能經常告訴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惱,那麼孩子會在體諒和感恩中漸漸長大。
在抱怨孩子不知感恩時,家長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1)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可是這種愛對不對呢?是不是盲目的呢?
父母對孩子總是無私奉獻,關愛備至。特別是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大人更是把孩子當“小祖宗”來養,孩子就是一家人的“太陽”。孩子高高在上,父母卑躬屈膝;孩子嬌寵霸道,父母任勞任怨。
人們常常讚美父母的這種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可是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果愛僅僅是給予,孩子就不會懂得感動,懂得珍惜父母的愛,回報父母的愛。
不懂得愛父母的人,也不懂得愛別人。在愛的包圍中長大的孩子,“身在蜜罐中不知蜜甜”,容易養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狹隘、專橫的性格。他們將來走入社會,對別人的幫助和關愛也會覺得理所應當,不會有感恩之心。
所以,一味地愛孩子,而不教會孩子去體諒,去珍惜父母的愛,以及如何關愛別人,將是一種盲目的愛。
(2)感恩會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嗎?
可能有人對小孩子不知感恩不以為然,認為小孩子還小,長大了就懂了。“不養兒不知父母恩”,有人小的時候不懂得父母的恩情,等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深刻體會到當年父母對自己的恩情。但是,是不是每一個人有了養兒的親身體驗,就懂得對父母感恩呢?不盡然。有太多步人成年為人父母的人,仍然在金錢和物質上依賴年老的父母,甚至把父母當做義務“保姆”使喚,毫無羞愧之心地在那裏“啃老”。
很不幸,在獨生子女家庭,家長對孩子的感恩教育意識非常薄弱。孩子簡直就是被父母的愛心淹沒了,小孩往往被兩代大人寵著。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被培養成以自我為中心一族,心裏隻有自己。
不孝的子孫往往就是因為當初沒有受到感恩教育,把親人的愛視為理所應當,等到長大了,也很難對父母的愛心存感激。因為習慣和性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
(3)感恩是單純對父母嗎?
培養孩子感恩的心,不僅是對父母感恩,同時也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讓他們懂得如何關愛別人,並對別人的關愛加以回報,更是讓孩子學會珍惜美好的事物,對別人的關愛和幫助心存感激之情。
感恩教育不僅具有個人意義,更具有社會意義,有著巨大的社會效應。如果家長在愛孩子的同時,幫助孩子樹立愛心,教會他們知道感恩,這個社會會更和諧,人與人之間會更懂得相互尊重,相互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