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1 / 3)

卷四

雍正和他的寵臣們

雍正之所以如此器重胤祥,把整理財政的大權交給他,是因為他深刻了解他這個弟弟的為人,即使胤祥的權勢蓋天,他也會忠誠於自己,克盡為臣之道,他是不會得勢囂張的。

雍正朝中,像鄂爾泰這樣的政治家的出現非常難得。他本人有功於清代曆史的發展,同時他的出現也表明了雍正的用人之道,在君主的絕對獨裁中,能容納建不世之功的人物。

張廷玉和鄂爾泰,一個恭廉默做,一個進取不掇,但都忠於雍正。雍正也能很好的駕馭他們,讓他們各盡其所能。也體現了雍正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思想。

雍正和胤祥

雍正之所以如此器重胤祥,把整理財政的大權交給他,是因為他深刻了解他這個弟弟的為人,即使胤祥的權勢蓋天,他也會忠誠於自己,克盡為臣之道,他是不會得勢囂張的。

在眾兄弟中,雍正始終與胤祥保持著親密的關係,即使是胤祥被康熙圈禁的時候,兩人的交往依然密切,雍正陪父皇康熙外出時,胤祥給雍正贈詩傳情,直到雍正登基,還保存著胤祥的這些詩,有三十多首,可以說雍正和胤祥,在康熙時就是一對患難兄弟。雍正當政後,他們又成為了一對密邇無間的君臣。

雍正繼位,立即重用被圈禁多年的胤祥,任命他為總理事務大臣,封怡親王。元年設立會考府,命胤祥全麵負責此項事務。胤祥同時奉命管理戶部三庫,戶部事務,成為雍正朝中的頂梁柱,雍正之所以如此器重胤祥,把整理財政的大權交給他,是因為他深刻了解他這個弟弟的為人,即使胤祥的權勢蓋天,他也會忠誠於自己,克盡為臣之道,他是不會得勢囂張的。

雍正上台後,推行新政,革除舊弊,發號施令的方式多種多樣,有時親自進行,發布口諭;書寫朱諭、朱批,有時利用大學士或親重大臣頒布旨意。能夠轉傳聖旨的人,在朝中都有極不尋常的地位。如,雍正二年冬,年羹堯進京陛見,此時他正為雍正寵信,於是雍正讓他給官員傳達自己的旨意。胤祥是被經常用作傳旨的親王。雍正不僅讓胤祥轉傳旨意,而且特別通知某些官員,有什麼事情,有什麼不方便直接向皇上說的話,徑直向怡親王說,同怡親王商量,再由怡親王報告皇帝,聽取旨意,也就是說胤祥經常代表皇帝聽取某些官員的報告。又代表皇帝發布命令。奉諭旨出納王命,是參與處理最高級政務的表現。加之胤祥與雍正關係最密切。其他王公大臣不能不注意他的態度。

雍正前期,胤祥以相當多的精力從事整頓財政,發展生產的事情,雍正對他非常滿意,贈他的詩中說:“經理謀以需讚畫,疇谘水土奏豐穰”後來雍正還曾說:“怡親王之在戶部。諾岷之在山西,李衛之在滇省,實係公忠體國滌弊清源,勞績茂著。”充分肯定了胤祥在理財方麵的功績。的確,胤祥在整頓國家財政方麵起到了重要作用。雍正初期,胤祥以親重大臣的身份主持會考府的清查經濟。雍正任命的會考府主管人是胤祥、隆科多、大學士白潢、吏部尚書朱軾,清查涉及到吏部所管轄的官員,所以隆科多、朱軾要參加,胤祥兼管戶部,戶部三庫事務,實際是會考府的主持人。雍正對他說:你若不能清查,最後朕要親自清查。這句話既表示了他的決心,同時也是表示把這件事交給胤祥負責,辦不好就要拿胤祥是問。會考府查出戶部錢糧的虧空,責令有關官員賠補,雍正催逼得很急,恨不得一二年內虧欠官員都能補交欠帑,胤祥認真領會雍正的意圖,對實際情況透徹分析采取了許多靈活多變的做法,有時向雍正請求延緩賠償時間。即使這樣,由於觸犯了貪官和本身並無貪贓而負有主管責任的官員的不滿,胤祥被攻擊是苛刻斂財的人,但他還是堅決地執行雍正指令。

在此項事務中,胤祥不僅在追查欠款上做得很出色,深得雍正的讚賞,而且體察民情,追查弊端,向雍正提出了許多建議,並為雍正采納,如:取消加色,加平等不合理收費。原來戶部收納地方錢糧時,在規定數量之外,要加征所謂銀兩成色不足的“加色”費,分量不足的“加平”費。這是巧立名目地多征多要,目的是貪汙,它無疑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胤祥此項建議深得民心,同時雍正又接受胤祥在戶部增加三庫主事、庫大使,以增強處理業務能力的建議。

推丁入畝是雍正推行新政的一項,胤祥在其推行中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當初山東巡撫黃炳提出把人口稅攤入土地稅中征收,雍正未加詳細考慮,沒有準奏,還責備了黃炳一番,一個月後,直隸巡撫李維鈞也提出了此類想法,雍正才把這個奏章交與了胤祥主持事務的戶部商議。戶部審議的結果是可行,同意李維鈞的提議,胤祥為攤丁入畝投了讚成票。雍正一麵擴大討論麵,一麵命李維鈞提出實施細則,進行試點推行。大凡新生事物一產生,必遭到一群人的反對,而反對者即是利益受損者,把人口稅攤入土地稅,損害了官紳和地主的利益。李維鈞的壓力很大。胤祥奉命主動支持李維鈞,使李維鈞放心大膽地做好實行的準備工作,起初李維鈞怕與親王相近有朋黨之嫌,有些畏懼,雍正明確指示他。若有為難的事情,可以秘密同怡親王商量。不久攤丁入畝製度被雍正確定下來,並由李維鈞在直隸率先推行。

雍正深悉朋黨之害,嚴令不許結黨亂政,年羹堯與隆科多的覆滅均與此有關,但官僚為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升遷,總想找個權臣作靠山。雍正明白此類事情是為官的正常心理,與結黨亂政不同。為了更好地駕馭群臣,尤其是疆吏和地方官。雍正利用胤祥做中間人,聯係他們,要胤祥轉遞一些官員的奏折,還特令一些大員私下與胤祥接觸。二年十二月,雍正指示河南總督齊蘇勒說:朕知道你同怡親王沒有往來,現在令你與他親近交往。這是朕的主意,不必害怕,保證對你有利無損。為了讓齊蘇勒放心大膽地去結交胤祥,雍正對胤祥做了這樣的評價:“王公廉忠誠,為當代諸王大臣中第一人,爾其知之。”齊蘇勒於是放棄顧慮,放心大膽地向胤祥靠攏了。齊蘇勒得到胤祥的關照,勤於政務,治理黃河很負責,最終死於任上,獲得雍正的表彰。在打擊年羹堯的時候,雍正為了拆散直隸巡撫李維鈞與年羹堯的關係,又一次指令他同怡親王胤祥聯係:“諸王大臣中秉公為國家愛惜人才者,惟怡親王一人,卿倘有不便達朕趟屑之隱情,怡親王盡能照拂,並可為卿周全,卿何不樂為此不擔幹係之坦途耶!”雍正的話說得很明白。與別人勾連,就有朋黨之嫌,與怡親王交往,訴說隱情,還可以得到關照,是得到皇帝恩寵的坦途。同為雍正寵臣的田文鏡,深知胤祥在雍正心中的分量。主動向胤祥靠攏,派人去致敬,胤祥與雍正商量此事,雍正認為還不到時候,就諭知田文鏡:現在讓怡親王代你轉奏事情,還不行,因為你推行新政,被朝野所注視甚至攻擊,如果此時與怡親王結交,必然會被其他人指責為結黨營私,對雙方皆不利。隻有待你立下功勞,站穩腳根,朕會下密旨,讓怡親王關照你,那時候,就不會有不必要的麻煩了。像田文鏡這樣的人也需要胤祥的照顧。可見胤祥的作用何其大。胤祥作為皇帝的代表,與許多官員商議國事,乃至他們的私事,可以疏通聯絡臣下與皇帝的感情。這是使疆吏絕對忠於皇帝的好方法。雍正無精力做的或不便做的,胤祥出頭為皇帝解決了。胤祥成為了雍正駕馭臣下的有力工具。

胤祥為人謙和,身居重位,卻從不嫉賢妒能“為國薦賢之處甚多”為雍正廣求人才,向雍正推薦胤禮便是極具膽識的舉動。康熙第十七子胤禮一直被雍正認為是胤禩黨人,原因是隆科多曾向雍正彙報,康熙去世那天夜裏,隆科多護送大行皇帝遺體,在西直門大街遇見胤禮,胤禮是從大內值班後往暢春園去,隆科多告訴他先君命雍正繼位的事,胤禮聽了大驚失色,回府之後再也沒有出來,雍正繼位,懲罰胤禮到遵化守康熙陵。胤祥更了解胤禮,他向雍正舉薦,稱其“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雍正采納了胤祥的意見。雍正二年冊封胤禮為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務。幾年之後因他實心報國,操守清廉。賜給他親王俸祿,並按親王編排侍衛。不久晉封他為果親王。以後雍正又用他管工部、戶部一庫、戶部事務,任宗人府宗令,辦理苗疆事務。使胤禮成為雍正王朝赫赫有名的凜不可犯的貴族。同時,雍正在宗室中多了一個親信兄弟,對改變他在兄弟問題上的不利形象很有好處。雍正之所以有此一舉兩得的做法,用雍正的話說是“朕之用果親王者,實賴怡親王之陳奏也”。

胤祥還以推薦李衛而被雍正感念在懷,李衛在康熙末年任戶部郎中,雍正不知其人,後來胤祥在雍正麵前極力推薦李衛,說李衛人品才能俱佳,可以委以重任。雍正這才把李衛提拔為布政使,雍正三年授為浙江巡撫,成為國家棟梁。經胤祥保薦的人很多,像福建總督劉世明等等。

胤祥忠正不阿又富有遠見,雍正當年任年羹堯為大將軍,平定青海叛亂。長時問未見成功,隆科多便從中生事,阻撓朝廷對年羹堯重用,胤祥針鋒相對,向雍正說:“軍旅之事,既已委任年羹堯,應聽其得盡專聞之道,方能早獲成功。”這一建議,堅定了雍正的信心。挽救了西北戰事,使年羹堯專心於作戰,不久青海便傳來捷報。雍正在推行新政過程中,性情急躁,經常懲治一些官僚,胤祥從中分析利害得失,屢加諫阻,避免了雍正的許多錯誤。追賠戶部積欠時,胤祥也多次奏請,使雍正作了減免決定。

在政事之外,胤祥還主持了皇宮和雍親王府邸遺留事務。雍正三年京畿鬧水災,雍正派胤祥和朱軾去了解災情。十二月命令他們總理京畿水利,胤祥經過實地調查,把直隸各個水係繪製成圖,建議在營田水利府下麵,設立四個營田局,負責直隸全境的水利建設。胤祥和朱軾治河的同時,在直隸倡種水稻,得到雍正的支持。雍正七年雍正發動對準噶爾部的軍事進攻,設立軍機參預軍務,任命胤祥為軍機大臣。

雍正派給胤祥一些看似瑣屑的事務,然而非常重要。胤祥管理雍正親隨侍衛中的漢侍衛,督圓明園八旗守衛禁兵,負責保衛雍正的安全。雍正辦公處養心殿的用物製造,由胤祥負責,他為雍正順利辦公保證物質條件的完備和應用便利。雍正的雍親王府的舊務,雍正皇子的事務亦由胤祥照管,雍正把家事全部交給了胤祥。雍正的陵寢,先後在遵化、房山、易州建設、勘察,最後選定易州,這件事雍正自己管,更要求胤祥負責,胤祥雖然死在雍正的前麵,但卻預先為雍正營建陵寢。雍正的辦公、警衛、家務、兒子及其陵寢,胤祥都要管,他成了雍正名副其實的大管家。

雍正初期的四大總理事務大臣中,胤祥是雍正最信賴也是功績最突出的一個。胤禩心懷異誌,不可能忠心事君。雍正也不敢使用他。馬齊為先朝舊臣,雍正未賦予其多少實權,隻起到樹立新朝形象的作用。隆科多有些功績,但擅作威福,結黨營私,雍正為他費心不少。獨有胤祥忠心為國,一盡輔佐雍正,幫助他穩定政局,推行新政,雍正對此作出了這樣的評價:

輔政之初,阿其那(胤禩)包藏禍心,擾亂國是;隆科多作威作福,攬勢招權,實賴怡親王一人挺然獨立於其中,鎮靜剛方之氣,俾奸宄不得肆其誌。

胤祥忠心事君,同時雍正也給予了他非同尋常的禮遇。元年,胤祥受封為怡親王,雍正為了表示恩寵,要按照自己受封時得到二十三萬兩銀子的事例,賞賜胤祥二十三萬兩,胤祥堅辭不受,不敢比附皇兄,隻接受了十三萬兩。雍正又照前朝慣例支給他六件官物,胤祥也婉詞謝絕。雍正隻好另找辦法加恩,把它兼管的佐領改為他的下屬,加賞侍衛和親軍數額。三年守孝期結束,雍正為了酬謝胤祥總理事物的功勞,獎賞給胤祥一個郡王世爵,由他自己指定一子受封,胤祥謝恩不領。於是雍正給他增加俸祿一萬兩銀子。四年七月,雍正親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匾額賜給胤祥。他解釋說,這八個字是胤祥為人的真實寫照。胤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處處妥貼,能代朕勞,不煩朕決議。”敬是“小心兢業,無纖毫怠忽。”誠是“精白一心,無欺無偽。”直是“直言不隱,表裏如一。”勤為“黽勉奉公,風夜匪懈。”慎乃“一舉未嚐放逸,一語未嚐宣漏。”廉是“清潔之操,一塵不染。”明為“見理透徹,蒞事精詳,利弊周知,賢愚立辨。”雍正倡導群臣向胤祥學習,尤其是他的“敬誠直廉”。

雍正對胤祥十分信賴,直隸總督李紱因為胤祥在直隸督導營因水利事務,上奏請示是否立檔。雍正立即批示說,怡親王辦的事情,哪裏用得著你的府衙來設立的檔案以備查閱。你們這些大臣,朕放心任用,但成百上千的加在一起,也不如對怡親王一人的信賴。你們必須以此勉勵自己,效法怡親王摒棄私心雜念,忠心愛君,才能贏得朕像對怡親王那樣的信任,才能保全為臣一生的名節。正因為胤祥的“純然忠愛”才贏得了雍正的百般信賴。

此外,雍正對胤祥十分鍾愛憐惜。身為皇帝的雍正從不忘記給他這個臣弟過生日,有一年翰林院官員代他寫祝壽詩,詩要表達胤祥“赤心為國,至誠待朕,明敏通達,廉潔正直,上蒼自然重佑錫福錫壽,君臣兄弟永遠吉祥如意。”雍正從不忘胤祥“至誠待朕”的好處。胤祥生病,雍正焦急萬分,立即出錢,設齋醮祈禱。並令廷臣也為他打醮祈神求壽。胤祥病危,雍正親自去探視。趕到後,胤詳已死,雍正悲慟欲絕。第二天親臨奠祭,讚他是“自古以來,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停止上朝三日,穿一個月素服。同日下令,眾臣為怡親王服喪,一個月內穿素服,不要穿朝服,禮服,也不要舉行宴會。雍正即位後兄弟們將名字中的“胤”改為“允”而隻有胤祥死後允許恢複“胤”字。賜諡日“賢”,並把親書的“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置於諡號之上。此外,在北京、天津、揚州、杭州四處為胤祥立祠祀。真是哀榮備至,無以複加。

胤祥的王爵,由他的兒子弘曉承襲。胤祥原來未接受的郡王爵,此時雍正舊話重提,封胤祥的第四子弘晈為寧郡王。這是隻有胤祥才能得到的殊恩。胤祥子弘暾早逝。沒有得到封爵,他的聘妻富察氏未婚守誌,雍正嘉獎她的誌節,特命把弘暾按貝勒的身份安葬,真可謂無微不至。

總之,胤祥克盡臣弟之道,忠心不貳地為雍正既當大臣又當仆人,在雍正前期的政治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為雍正的全力從政提供了較多方便。他更有一個特點是不居功,極其廉抑“每承恩禮,益加謙畏”。這一點,當然為極端強調君權的雍正所喜歡。因此他能保持寵眷不衰。

雍正和鄂爾泰

雍正朝中,像鄂爾泰這樣的政治家出現非常難得。他本人有功於清代曆史的發展,同時他的出現也表明了雍正的用人之道,在君主的絕對獨裁中,能容納建不世之功的人物。

鄂爾泰,字毅庵,滿州鑲藍旗人,二十歲中舉人,進入仕途。此後二十餘年官場不得意,隻出任了內務府員外郎這樣的微職,時屆四十二時作詩自歎“看來四十猶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對前途悲觀失望。

就在這個時候,作為親王的雍正,找鄂爾泰辦事。鄂爾泰卻以“皇子宜毓德春華,不可交結外臣”,予以拒絕,就是這次接觸,使得明察的雍正認識了鄂爾泰,認為他剛直不阿,是忠臣的材料。及至雍正繼位,召見鄂爾泰,稱讚他“汝以郎官之微,而敢上拒皇子,其守法甚堅,今命汝為大臣,必不受他人之請托也。”遂命為雲南鄉試副主考,四個月後越級提拔為江蘇布政使,雍正不計前嫌,以才能用人,表現了君王豁達大度的氣魄,而鄂爾泰也不負重望,在雍正初政的治理整頓中政績突出,故於雍正三年九月升為廣西巡撫。赴任之時,雍正仍覺此人尚可大用,又追其署雲貴總督事務,未幾實授總督,加兵部尚書銜。

雍正所以如此,是有一個十分繁難的擔子要鄂爾泰去挑,這便是雲貴地區的改土歸流。當時雲、貴、川、黔地區仍未盡開發,邊寨山區實行著落後的土司製度。土司各霸一區一地,殘酷地統治當地少數民族,使這一地區日益落後。自雍正二年始,雍正下令西南各省地方官對邊塞土司製進行控製和改革,但由於並無大規模的行動,那裏的土司製毫無改變。有的大土司甚至組織武裝力量,攻擊稍有行動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