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讀者肯定有過和我一樣的經曆。幾許困苦與無奈,逼迫我們科學地、理性地經營管理錢財,通過對現金流出計劃、風險管理計劃、投資計劃等的合理製定,較好地控製錢進錢出行為,以便提高生活質量。
7.學生時代的理財
考入大學了,人生從此翻開新的篇章。對於許多大學生來說,上大學也許是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掙脫家庭的束縛,也是第一次要自己獨自麵對、解決生活上的問題。許多大學生都有這樣的經曆:學期開始大手花錢,到了月尾或學期末,便常常以方便麵度日或到處借債。這就是沒有計劃用錢的後果。花錢和學習一樣,需要有計劃。大學生需要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念,做好理財的計劃,這樣才能更好地學習和生活。
1.明確年度花錢比例
假如你的父母一次性地給你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費用,那麼你就要好好規劃這些錢應該怎麼用。
首先是確定這些錢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比例。大三、大四要實習和找工作,比例要適當加大。另外,還要考慮到大學裏需要添置的一些大件的物品和大項的開支,例如電腦和旅遊等。做好大學四年的規劃後,每年、每個學期、每個月也相應做好計劃,特別是在日常的生活花費上,要做好計劃,學習、日常必需品、交通、電話、夥食、衣服等方麵要事先做好計劃,否則會超支。
對於這一點,廣東工業大學的王震雨同學有自己獨到的經驗。他說,他父母通常會一次性給他一年的生活費,他會把那些不急著用的錢分三個月或半年的定期存入銀行,這樣既可以控製自己不亂花錢,在有急事用錢時又不至於拿不到錢,又可以從中賺點利息。同時他還把其中一部分拿去股市投資,並非真的想賺錢,隻要不虧就行,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的鍛煉來建立或找出一種較好的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
王震雨同學坦言,自己大學二年以來的生活都過得很有計劃,每個月的電話費約50元左右,學習資料費50元,吃飯200元,交通30元,日常必需品50元,娛樂每年300到500元,當然這些都是大概的數字。
2.自我補充“糧草”要慎行
勤工儉學、兼職、假期打工在大學裏很流行,而用人單位也比較樂意用大學生,因為大學生的素質普遍比較高,工作起來也比較容易上手。在各大高校裏常常會提供一些勤工儉學的機會,但這些工作通常會優先考慮那些家庭經濟有困難的同學。另外,有很多商家會和高校的學生會或學生團體聯合招聘兼職人員,有些商家則直接在校園裏貼出招聘廣告。學校和學生團體提供的兼職機會都是可信的,而商家自行招聘的廣告就要小心看清楚,有些是不可信的,特別是那些要交費用的工作,十有八九是騙錢的。大學生通常所做的兼職有家教、問卷調查、發傳單、賣報、化妝品或手機公司的業務員、翻譯、保姆、模特兒等等。
大學三年級的孫元同學是公認的賺錢和學習兩不誤的高手。她同時在兩家房地產公司做兼職,自己的生活費用已不用家裏負擔。由於工作表現好,工作過的單位有什麼事做都會通知她。她說,剛開始兼職的機會是師兄師姐介紹的,剛進大學時,經常找師兄師姐請教,關係較好,於是有兼職的機會就叫上她。她很感激他們的幫助,並且希望有一個好的循環,所以有機會她會介紹師弟師妹去做。雖然工作很忙,但她從未放棄學習,知道自己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所以到考試的階段就會辭職專心學習。
3.特殊理財途徑
當然,還有一些特殊的理財途徑,如助學貸款、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等。困難補助、助學金、獎學金都是無償的。困難補助和助學金都要通過個人申請(這一點尤其要提醒新生及家長注意),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屬實後,再通過班級評議、院係初審、填辦《申請表》、學生處初審和最後審定、院係填辦《報領表》、班級協辦發放手續,最後記賬、整理存檔的手續。當然,各個高校可能有所不同。而獎學金的依據是綜合測評,內容包括學生的品德行為表現、學業表現和文體表現三個方麵。獎學金金額每個學校也不同。一般學校獎學金的種類有:優秀新生獎學金、先進個人獎金、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學年綜合獎、社會工作貢獻獎、學習進步獎;各項獎學金如六級英語考試成績優秀生、單科競賽省級以上獎、國家重點單位和特困地區就業獎學金等。
對於困難的同學,還可以考慮貸學金,但要注意還款計劃。貸學金包括學校貸學金和銀行貸學金兩種。學生申請貸學金,原則上為每年6-7月份,由學生向所在係提出申請(新生在入學後兩周內),經主管學生工作的係領導和輔導員審核後,報學生處審批,還要提供經濟擔保人的承擔還款保證,畢業時需要歸還款項和一定利息(按照國家規定一般貸學金的利息比市場低一倍,主要由國家貼息,也有些地區在校期間無利息,畢業後利息為市場利息的一半)。
4.抓住機遇,創立事業
大學生已經具備了成年人的身體條件和腦力要求,而且能接觸到社會上最前沿的思想,在大學這座知識殿堂裏的熏陶,有的學生由於智慧和勤奮已經具備了捕捉機會的頭腦。現在,大學生創業已經不是什麼新名詞了。擁有知識的大學生在這個知識爆炸的社會,必然有祖輩所不具備的優勢,他們朝氣蓬勃,敢想敢幹,欲與天公試比高。
但是,我們也看到了輟學創業者的結局,在我國80%的學生創業公司在一年內倒閉,成功經營或轉讓的是極少數。他們在創業之初說:“那個叫比爾·蓋茨的家夥讀了半年哈佛不上了,揣著900美元下海,搞了個叫微軟的公司,如今已經是世界首富,我們比他還年輕呢!又遇到改革之契機,信息之年代,哪能等,怕白了俺的頭,到40歲也和老蓋比比。”當學生公司麵臨人員流失、資金短缺等問題,他們便無路可退,後悔不已。
其實現在的環境還沒有到那種新點子、新技術馬上就能得到市場肯定、為你提供資源的地步。而創業者們創業之初便是抱著把公司賣了,或幹脆上市融資,結果公司不景氣,倒是融化了自己的資本。
所以輟學創業要慎之又慎,切不可一時衝動造成終生遺憾。
8.社會新人的理財
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人們稱他們是“快樂的單身漢”。因為這個時期是一生中最浪漫、最無拘無束了。無牽無掛無拖累,掙多少,花多少,一人吃飽了一家子不餓。花錢圖痛快、舒服,甚至有的年輕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其實這都是一種沒有遠見的想法。
另外,有些年輕人在消費方麵還沾染了一些壞習慣,如吸煙、喝酒、賭博等耗錢無益的事,這些不好的習慣,勸告年輕人,不會的千萬不要再去學,已會的應力求戒除。因為一個成功的人和一個失敗的人,在他們之間,唯一不同之點,就在於他們不同的習慣。良好的習慣,是一切成功的鑰匙,壞的習慣,是通向失敗的敞開的門。
從投資理財的角度來分析年輕人,由於他們才工作不久,手中的資金有限,希望達成的目標又很多,因此,理財方麵總有起頭千萬難的感歎。
從參加工作到結婚前的這段時期,我們可以稱之為理財的成長期。這期間,理財的目標可以放在多充實、吸收有關理財的知識方麵和強迫儲蓄兩個方麵。
在充實理財知識方麵,除了多留意報紙、雜誌的理財資訊外,還要看一兩本個人理財方麵的書籍。另外,也可以參加一些各個專業領域的機構,經常免費舉辦的理財投資講座活動。如果你對某一個投資領域有興趣,就可以直接向提供這方麵理財服務的機構索取有關資料,也可以去找尋這方麵相關的書籍。
至於強迫儲蓄,在前幾篇已經講過。總之,對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來說,儲蓄和投資可以說是積累財富的兩大支柱,沒有錢拿什麼做資本呢?
為了達到強迫儲蓄的目的,年輕人可以選擇零存整取的辦法。尤其是單身青年,一切吃、穿、用度皆要自己操持,一日三餐、基本日用品、騎個自行車、坐趟公交車、一本令人心動的小說、一場賞心悅目的電影、一件價廉物美的衣服……錢款進出錢包的頻率相當高,因此一日下來,你會發現你的錢包裏多了許多零錢(人民幣5元以下),此時你可將其零數取出,專門置放一處,以後如法炮製,日日堅持,一月、一季或半年上銀行換成整錢結算一次,此時平常不善存錢的你,便會驚喜地發現每日取出存放的、無足輕重的零錢,已彙聚成一筆可觀的數目。
另外,喜歡冒風險者,並對股票有一定研究的人,不妨找隻本質較好的股票直接投資,每年還會得到固定的配股配息,也不錯。當然,如果擔心風險大而不願投資股票者,今後隨著我國投資基金的品種增加,你可以通過國內外共同基金的方式來投資,就長期而言,都有不錯的業績,尤其通過代辦基金業務的銀行來投資,每個月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是很適合社會新人的。有條件的還可以將資產的一部分作為首付款購買房產,不足部分向銀行貸款,這樣可以強迫不愛存錢的人按期還款付息。
9.不同年齡的理財台階
密藏不露的金錢永遠不會增值,資本的生命在於投資,賺錢的年限應從年輕賺到老。從你第一筆的收入開始,假如已經懂得精打細算的話,距離致富之道也就不是太遠了。這也正是現代財商的題中之義。
人生可以分為單身期、成家立室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五個階段。與此相適應,人們對理財方式也有與之相吻合的理財台階。
1.第一個台階:單身期
(1)重點在於計劃未來。每個人的第一筆收入,相信大部分都來自走出校園以後的第一份工作。學校教育已經發展了個人的心智,已經為進入社會工作打下基礎。此時需要為自己一生設定目標,詳細規劃後半生的計劃。例如40歲前要創業、30歲時要成家立室等。有了目標,做人做事就不會渾渾噩噩,漫無目的。
(2)儲蓄人作為實現理想的手段。獨身期間也是儲蓄的重要時刻。獨身時期的儲蓄為長遠的資本積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若每年都在銀行積存薪金的話,已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如果自己想轉換工作環境、日後進修或者創業,手中有一筆錢是相當重要的。
(3)埋頭工作增加收入。由於獨身期間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刻,最沒有後顧之憂,而精神和體力也是最巔峰時期,所以應該珍惜追求高薪的機會,或者從事兼職副業,以求增加收入。
(4)最宜參與高風險投資。後生可畏,一把刀子可以砍大樹。年輕人玩高風險投資如果失敗,此時仍然承受得起,任何挫折失敗也可以承受和從頭再來。所以,獨身期是適合利用杠杆投資,玩本小利大金錢遊戲的良機。
2.第二個台階:成家立室期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大部分人也會在25至30歲之間步入喜宴,披上婚紗,結束獨身生涯。婚後的支出會較多,理財的重點就略有不同。
(1)功不可沒的預算之道。人生進入成家立室的時期,不同的開銷用度都會增加。如果還要買樓的話,支出大部分用在買樓,隻餘下小額生活費用,生活的負擔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婚後的用錢更應善加預算,否則在獨身期間所立下的理想將無法實現。
(2)房地產不可小視。現代人流行小家庭,傳統的大家庭共住的情況已經很少見。兩口子結婚搬離原來的大家庭,那麼居住的需要是肯定的。假如單位有房分或父母有房留下來都是極不容易的事,否則就是借住,買房或租用。若不選擇租借,就可以自置物業來進行投資(當然目前並非隨便誰就能買得起樓房)。一來免卻租金,二來在期滿以後可以有自己的物業。
(3)節約是理財的開始。應花則花,應省則省。例如同一件東西有的標價4千元,也有標價6千元。如果質量和功能大同小異,價錢較相宜的會是家庭的首選。省下金錢就可以用作很多不同的用途。
(4)夫婦同心治家。從前男主外、女主內的年代,婦女大都依靠丈夫而生活。但現代的婦女外出工作已經十分普遍,婚後公一份、婆一份,夫婦雙薪的情況下,工作賺錢收入的增加,可以解決不少經濟的問題。
(5)適度考慮投資。如果生活的開支用度已經解決得差不多,自己有一份儲備作為急需之用以外,預算中尚有遊閑資金的話,就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下投資,以免白白使資金閑散。股票、債券等投資項目,進可攻、退又可以守,是這階段最適宜的投資熱點。如果自己的工作繁忙,沒有時間進行理財投資,可以完全信賴單位信托基金,任由基金經理代你去入市投資。
(6)事業發展壯大期。婚後不久,中年的威脅迫在眉睫。在35歲以後,人在少年時代所訂立的理想大多脫離現在的實際環境,可能理想早已提早完成,也可能連邊也未沾得上,理想和目標都需稍加修訂,重新定位。這段期間,家庭的負擔較為集中在孩子身上。而此時又有一定的事業和經濟的基礎,要發展自己的事業就應把握這個時期。
3.第三個台階:中年期間
(1)投資流動性。中年期間手中有多餘錢投資的話,要先行重視投資的流動性或變化性。因為自己投資的黃金機會正是這一段時間,不去搏擊的話,此生也可能再無機會。故此,為求多次嚐試適合自己的個性和認識的投資,在選擇投資工具之時就不妨注意投資的流動性,以求較易脫手變成現錢,尋找另一些發財機會賺錢投資。
(2)預算子女支出。如果自己望子成龍,要自己的子女入讀私立的貴族學校,花費和支出就會相當大,而且,小孩身體變化很大,衣服會隨變胖變高變得不合身。學習用具、食品、開發“智力”的用品或用來學習的體育用品、音樂器械、電腦等等也是不小的開支。故此,若在此時期為子女做一個教育計劃基金,每月定時定刻為子女的未來攢積一筆錢,就可以免卻日後的雪上加霜。
(3)尋找新機會和新事業。中年人的目標是發展自己的事業,積極尋求機會,開闊自己的眼界,重新訂立自己今後幾年的發展方向,對於自己的未來會有一定的幫助。
(4)合理避稅理財。收入增加,資產豐厚。稅務支出會在此時令人困擾,但是如果懂得巧妙安排的話,稅務支出可以省卻不少。這在少年時候不會有問題,那時年輕,掙錢不多,交稅不多,沒有什麼好理由要去避稅。但中年事業發展之時,稅務反而成了要留意的理財的重點。
4.第四個台階:家庭成熟期
人到了將近55歲,臨近退休時期,子女也都已經日漸成長,房產、地產、公司按說該有的也許都有了,可以說是達到無求少欲的境界。如果年輕時候精於理財的話,現時的社會經驗和早年的投資,收入和資產應該會是人生中的最高峰。而理財的策略又有所不同:
(1)用錢掙錢。年輕時的資金不足,家庭開銷又大,社會經驗又不足,所以賺錢仍然以勞力賺錢為主力,要汗流浹背才可以糊口。由於已臨近退休年齡,已經沒有了年輕人的行動和體力,但是有的卻是資產。此時的理財策略已經轉換為由錢掙錢,來代替人力掙錢,以逸代勞,繼續建立和擴大自己的資產。
(2)囤積退休金。子女完成教育,家庭已經走向成熟的階段,固定的開銷已經減少。人生至此,已經不會再如青年時期的胡亂花費,此時就應有較多的錢用來儲蓄。為防止年老時無錢用,在家庭成熟的時期最好為自己晚年的退休作好準備。現時子女的經濟能力並不一定可以代養父母,養兒防老已經是落後的理財觀念。因此,你就要求自己,做一個經濟獨立的人。
(3)投資安全取向。人臨近退休年齡,才來一次性賭博或在投資市場露臉,一旦賠掉,就沒有回轉的餘地。因此,投資的方式就需要以安全性為主要考慮。例如債券、物業收租投資等等,都可以穩健地為自己帶來固定收入,也屬穩健的投資項目。原來投資之事,也要看年齡的。先查考一下自己的出生年月日,再去決定投資的取向。
(4)尋找適時機會。在年輕時家庭支出大時,沒有心情去進行風險大的投資活動。因為一子錯,滿盤皆錯。但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家庭責任已經減輕不少。既然手中有多餘的錢,信貸能力也是一生中最高點,此時就可以再度嚐試高風險的投資,專家指出,大本小注的情況是最容易贏錢的。如果資金不足的話,根本沒有錢去平均價位或守下去。資金若是自己錢財的大部分,就更加沒有止蝕的勇氣,因為止蝕就等於認輸投降。不過人值壯年,資金最多,小注投資隻占資產淨值中很少的比例,大本小注會為你帶來不少提早退休的機會。
5.第五個台階:退休期
65歲的人,人生的路程已經走了一大半,已經是安享晚年之時。沒有收入的話,一般人認為就沒有理財的需要。不過,正是在退休後沒有收入,隻有支出的情況下,才更需要理財。如果在年輕時積存有大約10年的生活費用,已足夠安享晚年。如果子女教育基金尚有結餘,子女沒有動用這一筆錢用來進修的話,這筆錢的用途就可以稍為改變,用於養老。
(1)合家享受人生。對很多公務員來說,晚年才是真正享受人生的時間。此時可以把手中的錢用在不同的享受之上,比如社會交誼或者一些做手工、養寵物用來打發時間、無需拚命節儉,不懂享受,贏得吝嗇之名。因為賺錢的樂趣,始終不如花錢那般開心和痛快。
(2)保持收支平衡。沒有工作,利息是主要靠資產所帶來的固定收入,例如租金收入、利息股息收入等。由於這些收入有限,並不如工作的收入,故在個人消費上要力求節省,以達到收支平衡,使退休金可以慢慢用。
(3)正確對待遺產安排。任何人都要為自己撒手人世做準備,將自己的錢留給自己的親友。預早考慮遺產分配的問題,做好計劃,自然心安理得。如果明知自己的大限將至,趁早把資產轉讓,就可以完全或部分免卻遺產稅。更可以讓子女親友安心,免去不必要的猜忌和不睦。
人生如此,誰也脫離不了錢財瓜葛。理財的主要任務,不外乎是控製儲蓄和消費及借貸,沒有儲蓄,則沒有資本的累積,老來要靠救濟金生活或生活上有求於人,什麼尊嚴麵子都沒有。借錢投資可以為你帶來更大的財富,但也可以令你損失錢財。年輕時尚且輸得起,但老年時就要懂得收斂。按照不同年齡的理財要義,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穩步登攀,就會步入致富的殿堂。
10.購房的四個步驟
購買房產是一項金額巨大的投資,在作出決策前,必須詳細調查欲購房屋的情況,了解購房所涉及的法律問題和購房所應辦理的各種手續。
1.製定購房預算
購房者在購買自住房屋時,必須根據自身家庭的儲蓄、可獲得的各類貸款以及向親友借款等因素,來估算自己的實際購買能力,最終確定所要購買的房屋類型、麵積和價位。購房者在製定購房預算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1)估算家庭可動用資金。
(2)考慮欲購房屋的麵積。
(3)調查有關物業管理的各項支出。
(4)衡量家庭償還貸款的能力。購房者一方麵要考慮可以獲得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另一方麵也需考慮家庭償還貸款的能力。
(5)確定購房時的稅費支出,包括房產稅、契稅、印花稅、土地使用稅和一些行政事業性收費等。
(6)準備必要的谘詢服務費用。
2.收集購房信息
購房者可從以下幾種渠道獲得購房信息:
(1)媒體廣告,包括報刊雜誌上的廣告、廣播電視廣告和招貼廣告等;
(2)親友介紹;
(3)開發商或代理商郵寄、發送的宣傳品;
(4)售樓書;
(5)現場廣告牌;
(6)現場展示樣板房;
(7)房地產交易展示會;
(8)直接與房地產營銷人員進行交流;
(9)其他途徑,包括向房地產交易所、谘詢公司等處查詢關於房地產交易的各種資料。
3.查詢商品房的合法性
房地產商在銷售商品房時應具備“五證”:即《國有土地使用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或《商品房銷售許可證》。
4.進行實地調查
購房者根據所收集的購房信息,看中了某一處房屋後,一定要對欲購房屋進行實地調查,眼見為實。購房者在觀看、考察房屋時,務必全麵仔細。在查看房屋的內部時,要對房屋的建築麵積、使用麵積的大小,房屋的建築質量,裝修標準、裝修質量、房屋的附屬設備是否完備,房間的隔音效果如何,天花板、牆壁、地麵、門窗是否有損壞,內部設計是否合理等方麵進行仔細考察。對房屋外部進行查看時,要注意房屋的位置、朝向、外觀造型、樓梯、電梯、走廊等情況。另外,還要對戶外景觀、周邊環境、交通條件以及各種公共配套設施的設置等情況進行了解。在實地查看過程中,購房者無法調查的情況,或在某些方麵存在疑問,購房者還可以直接向現場的售樓人員詢問,真正做到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