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就是服務,服務就得以質為重,而不該由量取勝。這些都是經營者必須明白的。
鬆下幸之助被尊稱為日本企業界的“經營之神”,他一生中有許多經營管理方麵的小故事,由此可見其經營之道。
一次,鬆下電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采取筆試與麵試相結合的方法。計劃招聘10人,報考的卻有幾百人。經過一周的考試和麵試之後,通過電子計算機計分,選出了10位佼佼者。當鬆下幸之助將錄取者一一過目時,發現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麵試時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未在10人之列。這位青年叫神田三郎。於是鬆下幸之助叫人複查考試情況,結果發現神田三郎成績名列第二,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導致神田三郎落選。鬆下幸之助立即吩咐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錄用通知書。第二天公司派人轉告鬆下幸之助先生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取而跳樓自殺。錄用通知書送到時,他已死了。
聽到這一消息,鬆下幸之助沉默了好長時間。一位助手在旁自言自語:“多可惜,這麼一位有才幹的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不,”鬆下幸之助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誌如此不堅強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鬆下幸之助認為,堅強的意誌是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他曾給自己的部下講述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並以此來激勵他們克服困難。鬆下幸之助說:“當我們決定完成一項事業時,就要堅定信念,決不能以‘沒辦法’為停頓的借口。身為一個領導者,雖然不一定要學習古人臥薪嚐膽的刻苦方式,但每天仍要不忘激勵自己,始終如一,這才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鬆下幸之助是中國企業家的第一個膜拜對象。其經營哲學是:“首先要細心傾聽他人的意見。”在中國企業家還不知道好企業究竟什麼樣時,他的經營思想和方法深深地啟蒙了早期的中國企業家們。
張瑞敏及其海爾集團就是典型。張瑞敏說,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能找到的隻有鬆下幸之助的書,在質量管理方麵借鑒的都是鬆下的東西。張瑞敏開始熱衷於鬆下幸之助的管理哲學。“我們必須從過去的以量取勝轉變為以質取勝,在管理上下工夫才是海爾獲得成功的出路。”
1985年,海爾從德國引進了世界一流的冰箱生產線。一年後,有用戶反映海爾冰箱存在質量問題。海爾公司在給用戶換貨後,對全廠冰箱進行了檢查,發現庫存中有76台冰箱存在各種問題。時任廠長的張瑞敏決定將這些冰箱當眾砸毀,並提出“有缺陷的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的觀點,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震動。
砸冰箱砸醒了海爾人的質量意識,砸出了海爾“要麼不幹,要幹就要爭第一”的精神。在1988年的全國冰箱評比中,海爾冰箱以最高分獲得中國電冰箱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在海爾的發展中,質量始終是海爾品牌的根本。
1994年,張瑞敏在生產班組管理上首次提出“日事日畢、日清日結、日結日高”,後來被稱為“OEC管理法”,這借鑒了鬆下“日事日畢、日清日結”的管理模式;在渠道建設方麵,海爾率先在國內家電業搞專賣店也與鬆下公司類似;海爾強調服務取勝,推行“真誠到永遠”、24小時服務等服務理念和措施來提高服務品質,這同樣深受鬆下“服務第一,銷售第二”、顧客至上的經營觀影響。所以業內人士評價,無論管理形式還是經營理念,海爾與日本企業走得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