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辦政經塾:發揮餘熱培育人才
政治、企業、宗教雖然彼此不同,但是目的相同,就是以仁慈之心造福眾生。因此,為迎接21世紀的到來,積極培育高級政治經濟人才,把他們造就成具有仁慈心的領導人物,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
——(日)鬆下幸之助
基於對培養人才和建設鬆下公司企業文化的重視,鬆下幸之助除了指示公司成立各種名目的、不同期限的、脫產和不脫產的進修班、研修班等,還總是擠出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並擔任講師,在這些人才培訓的進修過程中,最重要也是影響最大的就是——鬆下政經塾。
以“為國舉才”為出發點,以“為全日本培養清廉政治家”為目標,曆經幾十年,到今天,已是桃李滿天下,成績斐然。
20世紀70年代末,日本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但隨著國際化浪潮奔湧而至,當時日本領導人培養體製等各種體製不斷崩潰,政治詬病叢生,有抱負、有見識的政治家越來越少。鬆下幸之助高瞻遠矚,預見到日本未來的社會危機,認為為避免未來的困難局麵,“日本有必要培養致力於建設新國家的領導者”,於是投資70億日元於1979年建立了鬆下政經塾,並於1980年開始正式招生。
鬆下政經塾在設立之初采取五年製寄宿式教育模式,後因經費不足等原因,時間縮短為3年。在校3年期間,學員們同吃同住、共同研修。學校不設專職的教師。研修的基本方針就是由學員自己就理想國家的運行模式提出各種設想,並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在與同學進行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我們先來看看鬆下政經塾的塾規、塾訓和學員守則。
鬆下政經塾塾規:
熱愛國家,熱愛人民,探索建立在新的人生觀之上的政治、經濟理念,為人類的繁榮、幸福以及世界的和平做出貢獻。
鬆下政經塾塾訓:
虛心學習、潛心鑽研、探求本質、不斷進步。
鬆下政經塾學員守則:
持之以恒、自主研修、事事鑽研、開拓進取、團結協作。
課程設置:基礎課,除政治經濟學科目以外,還設有國際政治、國際經濟、國際文化、英語,此外還有佛學、茶道、劍道、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古代文學等。從課程的設置上我們可以看出鬆下政經塾培養人才,不僅著眼於政治、經濟等專業知識,尤其注重學生文化道德的修養和堅忍意誌的鍛煉。專業課以自我研修為主,強調理論與社會現實的密切結合。例如,21世紀日本在世界的地位;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能保持多久;水稻與國計民生;儒教對企業的影響;社會發展與家庭的變革;日美貿易摩擦之我見;如何看待中國的巨大市場。
在招生方麵,鬆下幸之助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即使合格學員少也會為其開課。鬆下政經塾招收年齡在22~35歲之間的大學本科畢業生,入學前要參加筆試,之後要麵試,並交字數在1600字左右的小論文。
應試合格者,不需繳納學費,入學第一年每月還可領取20萬日元零用金,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製訂研修計劃,等待學校進行審查。第二年和第三年時,每月可領到25萬日元,學員根據自己的研修計劃利用該資金開展各種實踐活動。另外每年還有100萬~150萬的活動資金補助費。
相對來說,入學不難,但要完成三年的課程,則需要下非常大的工夫。學員每天早上先要打掃庭園,然後跑步,還要學習茶道、書道、劍道,並要修習坐禪,體驗日本傳統文化精髓。
最嚴厲的一項訓練是學員無論男女,必須在24小時內步行三浦半島一周,全程約一百公裏,這項訓練的目的是要挑戰人類體能與精神的極限,能通過這項挑戰的學員,未來在其工作領域上都能不畏困難、無往不利。
資金來源:鬆下政經塾設立100億日元的教育基金,其中一半由鬆下幸之助本人捐助,另一半由公司撥款。
辦學目的:鬆下幸之助一生求才、愛才、惜才,自己投資興辦學校,但他不要求學成結業的畢業生一定要留在鬆下公司,他鼓勵學生投入更廣闊的世界經濟大市場,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為社會服務,甚至獨立創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