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把每件工作當作藝術品去完成(2 / 3)

好奇心是一切工作動力的源泉,沒有好奇心,就不可能有持續的進取,那種靠金錢來驅動的人最不可靠。

想一想,無論你做的是管理的工作,還是在做研發的工作,也無論你正處在20歲的青春年華,還是已經是60歲的遲暮之年,不妨檢驗一下自己,對於自己工作的領域,是不是還有一點好奇心?還有一點探索的欲望呢?

沒人能阻止你的好奇,沒人能阻止你問問題,也沒有人能阻止你選擇卓越。在每做一件事情時,不妨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是這樣呢?能不能有有些改進和創新呢?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呢?”

有的人把工作看作一成不變的,對於他們來說,工作可能是件枯燥乏味的苦差事,有的人卻認為工作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所以他們往往能夠找到一些積極改善的機會。

原則二:“Dimostrazione”

“Dimostrazione”用英文解釋就是“Put your answers to work”,意思是“工作要靠執行來論證”。執行,是達·芬奇非常看重的一個工作方法。任何奇妙的構思,最後都要靠畫筆來實現,“不要過分信賴自己的記憶力,以致於對寫生的工作不屑一顧,我覺得那些說自己能夠記住一切形態和效果的畫家純屬賣弄無知”,對於達·芬奇而言,靠記憶、靠空想,不如靠雙手來行動,所以,在達·芬奇的創作生涯中,他每次都會畫上無數張草稿,不停地篩選,不斷地改進,最後選擇最滿意的一張進行加工。在達·芬奇看來,畫家僅僅有構思、有觀察、有記憶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去動手畫,在畫的過程中得到啟示和靈感。

“執行”這幾年更是風靡於企業界,“我不在乎你想了什麼,我隻關注你做了什麼,做的效果到底怎麼樣”,這句話已經成為高級經理們或者總裁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執行能力和水平已經成為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標準,也是實現企業戰略和個人目標的關鍵。

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執行。你是不是一直苦惱於自己(或者企業)的計劃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調整,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實現?你是不是一直感覺自己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做事情總是虎頭蛇尾?你是不是發現自己的工作進度永遠慢別人一拍,今天的任務要到明天才能完成?如果這些問題困擾著你的話,那說明你的執行能力可能出現了問題,在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引起足夠的警覺了!

原則三:Sensazione

“Sensazione”在意大利語裏意味著感覺、悟性。“悟性”對於達·芬奇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達·芬奇許多構思和色彩都來源於他觀察大自然和其他事物所得到的啟示。《蒙娜·麗莎》中蒙娜·麗莎微微斜視的柔和明亮的眼神,輕盈的笑顏,這種非人工的線條和韻味,就來源於達·芬奇觀察微風吹起湖水漣漪的形態中得到的靈感,而且與一般隻會畫畫的畫家不同,達·芬奇不僅留下了《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傑出的繪畫作品,他在繪畫、雕塑、建築、解剖、發明等多個領域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成就,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他能夠在這些領域融會貫通,把解剖、數學等方麵的知識運用到繪畫中去。

這一切,都源自於達·芬奇非同尋常的悟性!

就日常工作而言,“悟性”就是對工作的感悟能力、對工作的敏感度。悟性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意識,一種學習的意識、總結的意識、競爭的意識、創新的意識,具體來講,悟性可以是一種預知力,比如對未來的市場走向、行業的發展趨勢有一個比較準確的預見(這對公司高層領導特別重要);悟性可以是一種領悟力,比如能夠從客戶或他人的談話中洞察出更深的東西,即善於聽客戶的“弦外之音”;悟性可以是一種鑒別力,例如在商務談判中,能夠從紛繁複雜的環境中發現事情的根源,抓住最本質的東西,發現對方的真實意圖和信息;悟性可以是一種思考力,比如與客戶打交道不是簡簡單單的打打招呼聊聊天,而是能夠針對不同的客戶找到不同的方法,對各種類型的客戶都能夠應對自如

然而,在工作領域裏,“悟性”和“技巧”往往被混淆。許多人認為隻要通過幾天的培訓,掌握了某些方麵的技巧就可以在工作領域中運用自如,就可以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了,其實,所謂“技巧”的東西都是膚淺的,都是細枝末節的,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們缺的不是技巧,而是悟性,即那種靈活變通、融會貫通的能力:“技巧”可以在短時間內學來,悟性卻需要自己長久的感知、思考和總結;“技巧”所發揮的作用有限,時間很短,悟性卻可以讓人終身受用。

原則四:Sfumato

達·芬奇另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原則,用比較形象的意大利語來說 ,就是“Sfumato”。“Sfumato”本意是說在素描中,明暗或色彩中的色階有層次地調和的渲染層次,這是一項極需要耐心和注重細節的工作,達·芬奇用這個詞,正是用來說明細節對於工作的重要性。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無論多麼傑出的作品,多麼偉大的工作,都是由一個個細小的部分組成,傑出與平凡之間的差異,往往就是細節之間的差異,隻有把每一筆都畫好了,一點點地積累起來才能夠有最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