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把每件工作當作藝術品去完成(3 / 3)

一些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細節往往能夠反映一個人深層次的素質與修養。對於細節,你絕對不能掉以輕心,隻有把事情做細,你才有成功的可能。否則,你就很有可能在細節上吃虧。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故事:臨近黃河岸邊有一個村莊,為了防止水患,農民們築起了巍峨的長堤。一天,有個老農偶爾發現堤上的螞蟻窩一下子增加了很多。老農心想:這些螞蟻窩究竟會不會影響到長堤的安全呢?他要回村去報告。路上遇上他的兒子,老農的兒子聽了以後不以為然,說:那麼堅固的長堤,還害怕幾隻小小的螞蟻嗎?於是便不顧老農的要求,拉著老農一起幹活去了。不幸的是當天晚上風雨交加,黃河水暴漲。咆哮的河水從螞蟻窩開始滲透,將長堤撕開了口子,最後完全衝毀了整個長堤,淹沒了沿岸的大片村莊和田野。

克勞斯比所說:“一個由數以百萬計的個人行動所構成的公司經不起其中1%或2%的行動偏離。”忽視細節,做事粗枝大葉給工作和團隊將帶來無窮的危害。

記住:注重細節,才有創造奇跡的可能!

原則五:“Scienza”

“Scienza”是完美的意思,達·芬奇被稱為近代世界男性中最完美的典型,他不僅儀表堂堂,而且還博學多才,更為重要的是,他每做一件事情,都會追求盡善盡美,所以他寧願花費幾年的時間來做一件作品,而不願意因為時間不足或者個人疏忽而留下任何瑕疵。“注意,99%也是垃圾。”達·芬奇經常會對他的學生和助手說這句話,對結果追求完美,這是達·芬奇一貫的工作原則。

隻有追求完美與卓越的人,才能成為公司或者工作領域中的頂級人物,或者是受人尊敬的人物。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洛克菲勒曾說:“我們認為對員工的最好的要求是,他們能夠自己在內心中為自己樹立一個標準,而這個標準應該符合他們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狀態,並引領他們達到完美的狀態。” 完美的結果來源於對自己的高要求,來源於高標準。

當然,僅僅有高要求還是不夠的,你不能隻是喃喃地對自己說:“我也要做到最好。”完美需要沒有止境的努力和不斷的超越,這必須是一股激情,來不得半點遲疑、虛弱和勉強。這樣的追求必須是強烈的,必須是從心裏麵自發的不可摧毀的想法。隻有強大的追求完美與卓越的信念才會使得在你做每一個事情的時候,隨時都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並對你進行不斷地激勵。如果願望不強烈,很可能一點點小小的打擊都無法承受,更不用說麵臨工作中真正的壓力與失敗。沒有強烈願望的人無法成為最優秀的工作人。而與之相反的是,如果懷有強烈的“我要成為最好”“我要做到最好”的願望的話,你就將贏得一個個的成功,而最終走向事業的輝煌。

原則六:“Corporalitá”

達·芬奇真是個謎,很多人都會問:“達·芬奇精通這麼多領域,他哪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啊?”達·芬奇也不是超人,他每天也隻有24小時,而且去世時隻有67歲。其實,並不是達·芬奇的時間和精力比我們多,而是他善於調整,這恰好是達·芬奇工作的第六個原則: “Corporalitá”,即“Integrate for success ”,善於平衡時間和工作。

“你不妨給自己訂一個可行的計劃,然後嚴格按照進度去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其他的時間呢,你完全可以去聽聽音樂,散散步,或者換個工作做做。”達·芬奇在《筆記》中的一段話講述了他協調工作和時間的秘密,雖然看起來沒什麼很激動人心的東西,但在現實的工作中卻可以做參考。

你是不是感覺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在等著你?你是不是感覺到全身沮喪乏力,精力完全透支?你是不是感覺沒有時間去實現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這些問題困擾著越來越忙碌得的人 。

達·芬奇的處理方法給人們的啟示是:製定一個比較可行的計劃,然後嚴格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工作太多,而是因為你沒有及時完成而累積起來的。每天花一兩個小時去做體育運動、出去散散步、聽聽音樂、徹底放鬆自己的心情。忙碌和輕鬆,都是工作的必需。

原則七:Connession

“Connessione”這個詞成為達·芬奇的工作原則,多少會有點讓人感覺到意外,因為“Connessione”用英語來解釋就是“ Make the break-through connection ”,即重大的突破都是依靠關係。一般人看來,做藝術工作還需要靠什麼關係呢?其實不然,達·芬奇的藝術創作可以說和他善於經營關係有關:達·芬奇在到達米蘭後,一直都深受上流社會的歡迎,他們不僅為他提供了進行創作的資金、畫室,而且還把許多創作的機會(比如為教堂創作的《最後的晚餐》),這讓達·芬奇如魚得水,藝術才華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

其實,在任何工作或業務中,關係的建設都是首要的目標,關係的質量可能決定了機會的多少、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這也是為什麼和老板關係融洽的員工能夠得到更多的晉升和學習機會,為什麼和客戶有較深的了解、和客戶保持密切聯係的人能夠得到客戶的信任和好評的原因。

冷淡的人提供服務總是公事公辦的態度,而隻有在上下級之間、服務人員和顧客之間建立某種關係和交往,才能使管理更加順暢,服務更加人性化。所以無論你是處於什麼樣的位子,經營關係都是一門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