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你也能成為達·芬奇
到處都是“達·芬奇”
世界上並不是隻有一個達·芬奇,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內都可以像達·芬奇一樣偉大。實際上,這個世界正是由無數個“達·芬奇”構成的。
一天,一個神父去修建教堂的工地上察看,順便和工人們聊聊天。他看見一個工人正在一遍遍地敲一塊石頭,他走過去問他在幹什麼,這個工人馬上說:“你沒看見嗎?我正在敲石頭啊,真有點無聊。”神父繼續走,看到另一個工人也在做同樣的工作,就問他同樣的問題,這個工人說:“我在工作賺錢啊,真有點累人。”神父又見到第三個工人,問他同樣的問題,結果這位工人激動地說:“我在蓋一座偉大的教堂啊,以後肯定會有很多人來這裏做禮拜,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激動的事情啊,想到將來這麼多人要來使用和欣賞它,我真是一點也不敢馬虎,而且幹起活來也特別帶勁,我真想把我的名字也能刻在教堂上,讓每個來參拜的人都能知道我。”
對於同一件工作,每個人的看法不同,有的把它當作不得不去完成的任務,有的把它當作謀生的手段,有的卻把它當作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去雕琢。當然,不同的工作心態,自然會有不同的感受,正如這三個工人,一個感覺到無聊,一個感覺到勞累,而隻有第三個工人感覺到工作很有意義和價值。
對於第三個工人來講,他就是一個“達·芬奇”,他知道他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在哪裏,因此他工作起來愉快而有幹勁。其實,無論你處於什麼階層,什麼背景,幹什麼工作,來自何方,你都可以從平凡變成卓越,你都能成為像達·芬奇一樣的人,讓你的人生變得有價值,從此與眾不同。
達·芬奇的身影無處不在,不僅如此,“達·芬奇們”還各有各的精彩與特色。
工作負責的“達·芬奇”
一位博士曾經講過這樣一個經曆:某天,他到意大利某名牌鞋店去買鞋。不料最合腳的尺碼已經賣完了,於是他就選了一雙小一號的,但有一點緊。反正鞋穿穿就會鬆的,這位博士這麼想到,於是掏錢要買。但是沒有想到售貨員拒絕賣給他,問其理由,原來是她觀察到顧客試穿時表情不對勁,那位售貨員說:“我不能將顧客買了會後悔的鞋子賣出去,這會關係到本店以後的聲譽。”他聽到這句話之後非常的吃驚和感動:“要是在一般的店裏,隻要你自己願意買,服務員還巴不得多賣給你幾雙呢,哪管你合適不合適啊,這個售貨員是個負責而值得信賴的人。”於是他便預定了一雙鞋,還把地址給了這位售貨員。果然不到一個星期,這個售貨員就給他寄來了一雙他想要的鞋,而且裏麵還夾有一張意大利威尼斯的明信片。“真有點讓人喜出望外。”這位博士很是感慨。
不錯,這真是工作認真的員工,對於她來說,每做成一筆交易,便是公司得到顧客信賴的體現,所以她不會做對顧客不負責任的交易。在這一刻,她就是達·芬奇。
積極主動的“達·芬奇”
有一天下午,芝加哥來了一個大主顧。這天正好是7月3日,這位主顧必須於7月5日動身前往歐洲,但他在動身之前需要訂一批貨。這要等到第二天才能辦好,但第二天恰好是美國的國慶節,當然是放假的日子,不過商店方麵答應第二天由一個店員來提供幫助。
要這樣訂貨的話,購貨方必須把貨物一樣樣的看過,然後售貨員再確定對方的購貨單,最後將對方要購進的貨物準備好,這是一件很花費時間和精力的事情。
商店老板首先是讓一個青年店員來陪這位主顧,但他卻推托說他的父親非常愛國,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在國慶日這天還為微薄的工資四處亂跑。這當然是一種推托之詞。他真正想做的不過是為了能夠去看球賽而已。
於是,年僅14歲的戴約瑟告訴那個店員說自己願意代替他做,結果戴約瑟在大家都休息的節日裏,幹了整整一天的活。
上帝並沒有虧待一個積極進取主動工作的人。他不久就被提升了,到了17歲的時候,他便是一個出色的售貨員了。
沒過幾年,戴約瑟已經是一名享有盛譽的房地產經紀人了!
自覺自願是一種極為難得的美德,它能驅使一個人在不被吩咐應該去做事情之前,就能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這個世界願對一件事情贈予大獎,那就是自覺自願。有了這種自覺自願的心態,你就能隨時準備把握機會,展現超乎老板要求的工作表現,以及擁有“為了完成任務,必要時不惜打破成規”的智慧和判斷力;有了這種心態,你才可能在平時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勇於負責,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漂亮地完成任何老板交待的任務;有了這種心態,你才可能在平時的工作中非常賣力,無論你的老板是不是在你的身邊。戴約瑟便是這樣一個人,他無疑是一位積極主動的“達·芬奇”。
敢於推銷自己的“達·芬奇”
達·芬奇曾經主動給米蘭國王寫信,告訴國王自己能夠設計武器和橋梁,並且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差事,敢於推銷自己,是達·芬奇的個性所在。
約翰·衛斯理便是這麼一位敢於推銷自己的“達·芬奇”。
約翰·衛斯理從西部工學院結業後,決定利用他所學的商業技巧,推銷他的專長和服務。他先想好適合自己的職務以及希望的待遇。然後在所有廣告費用符合預算的日報,都刊登以下內容的廣告:
“務實的主管先生:你是否願意讓一個電機係畢業生,以不支薪的方式工作一個月,用以表現他的能力?我是電機係畢業的高材生,對公司非常忠誠,做事可靠、有耐心、平易近人,能與同事和睦相處。我充滿熱誠,並且不斷地充實自己。”
廣告刊登之後,收到數百封的回函。美國鋼鐵公司的一位主管寫給他:“你下星期三到紐約總公司來見我,如果你真的那麼優秀,可以一塊把行李帶來,準備和我一起到工廠上班。”
衛斯理見到鋼鐵公司的主管之後,立刻遞上一份裝在牛皮紙袋中的已經打印好的資料,非常詳細地介紹自己,包括教育背景、籍貫、嗜好、經曆等個人資料,還附有一張近照及一份谘詢人的名單。
在一個月的試用期裏,衛斯理積極地投入到公司的工作,經常主動地為這位主管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議,而且主動地要求一些任務,一個月後他不僅得到了這份工作,而且由於他的出色表現,公司還給他補發了第一個月的工資,而且從第二個月起,他拿到了一份比那些和他同時進公司的同事高1/4的薪水。
或許大家現在都在感歎求職難,但是很多人卻沒有想過像衛斯理那樣主動地采取行動,積極地推銷自己。其實隻要你敢於推銷自己,展示自己,所有的困難都會消失,工作的成效就會體現出來。
工作熱情的“達·芬奇”
什麼是工作?工作是為了什麼呢?或許很少有人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其實工作是一個包涵了諸多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和創造力的詞彙。美國的著名企業家克羅克說:“生活是漢堡包,工作就是漢堡包裏的肉。”美國的亨利·福特曾說:“熱情就是戰士,它具有堅強的意誌,穩定的品德,熱情蘊藏在進步的底部,有了它無往而不勝,缺了它則一事無成。”有了這種對工作的熱情,你肯定能在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業績。這裏就有一位工作很有熱情的“達·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