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Sfumato:注重每個細節
注重細節才不會製造劣等品
1440——1449年間,達·芬奇用9年的時間精雕細琢出一幅傑作《岩間聖母》。
按照一般人的畫法,這類宗教作品會把聖母畫在聖徒們的環繞之中,但達·芬奇沒有這麼做。他不僅在結構上突破了常規,按照金字塔原理組織畫麵:畫的頂端是聖母美麗的頭,側邊是聖母伸開的溫柔的手,底角是天使和嬰兒,而且在細節的雕琢上也是別具匠心:在畫中,山岩陡峭的梯台、尖形倒掛的鍾乳石,繁茂碧綠的灌木叢都惟妙惟肖,而且在山洞裏,奇形怪狀的結晶體從洞頂上垂下,每一顆結晶體的輪廓都不相同,透過岩石,還能看見藍色的天空,與山洞畫麵不同的地方,顏色的深淺均有變化,用達·芬奇自己的話說,“在這幅畫中,即使是一塊很小的岩石,即使是畫麵相鄰1毫米的光線,即使是聖母的每一根毛發,我都注意到了它們的差異。”達·芬奇這種注重細節的觀念跟他小時候的訓練相關,我們知道,達·芬奇曾經在老師的要求下畫了成千上萬隻雞蛋,當然,這絕對不是簡單的複製,達·芬奇需要捕捉出每隻雞蛋形狀的差異,特別是在不同時間段內通過雞蛋的陰影等反映出來的光線差異,正是由於這種對於細節的苛刻追求,才使達·芬奇具有超乎尋常的觀察能力,也才使他的繪畫功力高人一籌。
當然,不僅僅是做藝術需要注重細節,其實做任何工作都必須注意細節,因為就像任何物質都是由一個個細小的原子構成,一項工作也是由一個個細小的環節組成,隻有把每個環節都做好了,整體的工作才可能幹得漂亮。
對細節應無限熱愛
有一份對大公司的經理們的調查問卷,問題非常簡單,那就是:“在你督促和檢查員工工作時,你最看重什麼呢?”在400份問卷中,有298人直接填寫了“最關注工作的細節”,還有65人提到了工作的細節問題,遠遠高出諸如工作態度、上進心等等。很多經理認為工作態度啊、好奇心啊等等,這都是一些比較抽象而且難以考核的東西,相反如果說一個員工能夠把工作中的每個細節都做好的話,那麼其他方麵肯定也會非常的優秀。工作,必須抓細節,這就是這些經理們共同的理念!
密斯·凡·德羅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建築師之一,在被要求用一句最概括的話來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時,他隻說了五個字:“魔鬼在細節”。不管你的建築設計方案如何恢宏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細節的準確、生動可以成就一件偉大的作品,細節的疏忽會毀壞一個宏偉的規劃。或許,我們一提到建築師,很多人腦海裏都會呈現出一幅很有藝術家氣質的麵孔,而且會認為他們是借助藝術的靈感、浪漫的想象來勾勒出一幢幢傑出建築的線條,很難和密斯·凡·德羅所說的看起來比較單調刻板缺少想象力的一個個細節工作對應起來。
但是剝去那些表麵的現象,最核心的還是一個個的細節問題。
構建偉大建築的“魔鬼”在於細節,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或者傑出的工作也逃不過這個魔方吧。格茨·維爾納30年前在德國白手起家創建了無限的愛日用品和化妝品連鎖超市,如今在德國已經遍地皆是。他最津津樂道的就是他那一套注重細節的經營理念,甚至他還會為注重細節做出一些特別“古怪”的行為。有一次維爾納走進一家分店時,他要求分店經理拿掃帚來。這家分店的經理把掃帚遞給維爾納,非常疑惑地說:“維爾納先生,我不明白您要它做什麼?”維爾納指著地下的燈光說:“您看,燈光的亮點聚在地上,什麼用處也沒有。”於是,維爾納用掃帚柄撥了一下上麵的燈,讓燈光照在貨架上。
這樣的小事也要由大老板過問,並且親自動手,豈不把他累死?可就是這樣一個大老板現在已經擁有1370家連鎖店、兩萬名員工,2002年的銷售額高達26億歐元。維爾納解釋他注重細節的用意時說:“這樣做給人留下的印象遠比下達批示深刻得多。當然,我不可能每天到所有的分店跑一圈,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但是,‘商業教皇’布魯諾·蒂茨說得對:‘一個企業家要有明確的經營理念和對細節無限的愛’。”
細節就是凡事都有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