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同學沉默了好久,一位同學回答說:“無論我們的學習多忙,時間安排得多滿,如果要調整一下的話,還是可以多做很多事情的。”這位同學真是聰明,這是一堂時間管理的課,看來他一下子就回答到了點子上。
教授聽後,很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道:“答案不錯,但並不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最重要的信息。”說到這裏,這位教授故意頓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學掃了一遍說:“我想告訴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將大的鵝卵石放進罐子裏去,你也許以後永遠沒機會把它們再放進去了。
工作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它們可能讓我們束手無策,不知道該從哪兒下手。其實為什麼不按重要性和緊急性的不同組合把這些事情也分作“ 鵝卵石”、“碎石子”、“沙子”、“水”等幾類,然後按照先後順序放進罐子裏呢?排好處理的順序,先把最重要的事情處理好。
我們有時候總是說工作很忙,行程安排得非常滿,所以我們沒有時間去做其他本來該做的事情(諸如和久別的朋友聯絡一下,看一下最新出版的書等等),其實,行程就猶如教授那支罐子,如果安排得當的話,還是可以多放些東西進去的,關鍵是你願不願去安排,會不會安排。
在人生旅途中,不同的年齡階段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任務和需要達成的目標,通常說哪一年齡段就應該完成哪一年齡段的事情,我們沒有必要幻想超越年齡去做一些事情,去幻想達到一些不現實的目標,一步一步地走好,就能享受人生中各個階段的樂趣。
時間關鍵在於管理,要善於安排,巧於管理。
時間是寶貴的,因此需要進行積極有效的管理,也許是中國人最早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吧:“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一句最耳熟能詳的名言。3000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曾經站在河岸邊對著湍急的江水喟然長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當他見到他的一位弟子時間管理不善,用白天的時間睡覺的時候,給了那位弟子全方位的否定。可見,一個人是否會管理時間在別人眼裏是多麼的重要。
成功可謂是人人都追求的目標吧,一個人之所以成功,時間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關鍵因素,我們想要成功,就需要把時間管理做好。
設立明確的目標
達·芬奇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每做一件事情都有明確的目標,所以他才會在做事的過程中集中精力,不會因為其他的東西迷醉自己的眼睛。譬如打靶,一定要有一個靶,才會讓人努力去射中標的,同樣的,人生也隻有有了目標,才不會為周圍的環境所拖累,從而一心一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耶魯大學曾經對這個問題作過專門的研究,他們發現隻有3% 的學生為自己訂下了比較具體的目標,而經過長時間的跟蹤調查發現,這3%的學生,其成就遠超過其餘97%學生的總和。成功需要目標,然而有些人卻不願意為自己設定目標,“設定了目標,要是最後沒有達到,豈不是會讓我有失敗感嗎?”“我每天過得好好的就可以了吧,幹嘛要設定目標把自己弄得那麼累呢?”“我每天都很忙,還需要設定目標麼?”有這些想法的人,他們的人生,就如同迷失在大海中的航船一樣飄泊不定。
那麼應該怎樣來設立目標呢?總的來講,目標的設定有以下幾個原則:
目標要具體不要抽象:“我要成功”,“我要掙很多很多的錢”這類大而空的目標沒有一點意義。 “我要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我要成為經濟學方麵很有名的教授”,“我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推銷員”,“我要成為班主任”等等,這類目標就比較具體了,因為它指示了你以後人生的方向。當然,具體不是瑣碎,你也沒有必要把目標定到我的收入要達到多少錢這種程度上,目標最重要的就是指引方向,達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
目標要切合實際,要有實現的可能:設定目標時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把目標定在能夠達到但又不是能夠輕易實現的程度。目標定高了,就等於空想,還不如做一個夢來的直接;目標定低了,就沒有鞭策作用了。
目標要有階段性,要有時間表: 有經驗的長跑運動員,會把3000米的賽程分成若幹個階段,比如500米一個階段,在跑的過程中,它都以500米為奮鬥方向,跑完一個500米後再向下一個500米衝刺。同樣,對於一個長遠的目標也應該把他分成若幹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個預計的時間表,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才不會感到迷茫,而且才有可能不間斷地檢查和調整自己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