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Connessione:成功的基石是關係(2 / 3)

具有藝術天才的達·芬奇尚且重視關係,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更是離不開人際關係了,尤其是在當今這個聯係錯綜複雜的時代,每個人都離不開他人,離不開社會,人或者群體都有滿足其社會需要的心理狀態,人際關係正反映了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係或心理上的距離,好的人際關係,無論對生活還是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用心去建設人際關係

良好的人際關係是成功的基石和潤滑劑,很多成功的人士都告訴我們:一個人事業的成功,隻有15%由專業技能所決定,85%則與個人的人際關係和處事技巧有關,這就需要我們用心去建設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帶有明顯的情緒體驗色彩,它會以自己的感情為基礎來建立。不同的人際關係引起人們的情感體驗是不一樣的,親密的關係會引起人們愉快的體驗,而對抗的關係會讓人煩惱。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就在於要給雙方一種比較愉快的情感體驗。這裏有一位企業培訓師講述的親身經曆的故事:

那是今年春天的一個周末,我去某IT公司做演講,演講完後,這家公司的營銷副總陪我吃飯,我們聊的很投機,更為重要的是,我發現這位營銷副總和我一樣,也是戶外發燒友,經常去野外玩玩。

“你讀《戶外時代》嗎?”他問我,“這是一本很有味道的雜誌,不僅有許多戶外的知識,而且那些和我們一樣的戶外發燒友寫的文章很有味道。”我當時對這本刊物並不了解,但在他給我介紹了雜誌的風格和內容之後,我就打算以後開始訂閱。

但是事情並沒有在此結束,我回到家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一本上一期的《戶外時代》,毫無疑問,是那位副總寄過來的,而且他還給我附了一張便條:“這本書的第30頁有訂閱單,你把它撕下來寄給報社即可訂閱,希望你會喜歡它。”

這位副總的周到細心讓我異常的感動,我想這個人肯定有不少忠誠的客戶。這件小事也讓我深受啟發,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這麼幹過:與朋友或客戶談到書籍時也開始運用類似的技巧。如果我發現有一本非常棒的書他們很感興趣,但他們暫時還沒有讀過,就自己訂購一冊給他們寄去,還附上我的推薦評語。這樣一個如此簡單的建設人際關係的行為,確實給我帶來了很多的客戶和朋友,而且還因為談論書的原因而加強了雙方的聯係和了解,看來即使是最細小的事情,隻要用心去做,也能建設好的人際關係。

建設人際關係的四個關鍵

待人誠實守信

達·芬奇說:“人的美德的榮譽比他的財富的榮譽不知大多少倍。”誠實守信就是人最重要的美德。達·芬奇之所以能夠受到周圍人的愛戴和追捧,就在於他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交際藝術的真諦,不是說出對方願意聽的話,也不是給別人許多承諾,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換句話說,不要承諾你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對你產生不切實際、無法滿足的期望;不要隨口應承、大包大攬。成為一個言而有信的人,這就是誠實。

誠實就是忠誠老實,不講假話,不歪曲事實,不隱瞞自己的觀點,光明磊落,處事實在。守信就是遵守諾言,講信譽,重信用,履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從而取得信任。誠實守信是真、善、美的統一,是為人處事的一種美德。美國德州儀器前總裁瑞德·布希認為選擇高級主管有十個標準,包括創新能力、盈利能力、冒險意願等等,但是,在這十項中,誠信是名列第一的。

當然,誠實首先要真實。現在的社會越來越強調包裝,有些人總喜歡給自己戴上一副麵具,這個招數的問題是,歸根結底,你是裝出來的,你可能一時獲得別人的信任,但是經過長久的交往,當別人發現你表裏不一之後,就很難再信任你了。

建設關係的前提條件是誠實守信。而誠實的最本質的基礎,是相信某個人表裏如一,是一個真實的人。

善於給予,舍得給予

在人際交往中不能總做接受者、受益者,否則再多的朋友也都會離你遠去。要時刻想到“我能為別人做什麼?”而不是“別人能為我做什麼?”

交朋友的最好方法,便是讓自己成為其他人的朋友。所以要想別人對你感興趣,你不妨先對別人感興趣:當你表示出對別人的興趣,希望進一步了解他,不是出於可怕的好奇心,而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提供幫助或服務,那對方就會很感激,覺得榮幸。學會欣賞別人,會增進雙方的關係。所以要想得到別人的尊敬,你不妨首先給予別人尊敬: 與別人交往,都應本著平等待人的原則對待他們,心存自大或心存自卑是交往的大忌。交友時把人分為三六九等是錯誤的。跟每一位朋友都保持友好的關係,盡量不要被人認為你是屬於哪個圈子的人,這無意中縮窄了你的人際關係網絡,對你沒好處。虛心聽取和接受別人意見,多跟別人分享觀點和看法,即使你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要尊重別人的想法,隻有這樣,你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