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實幹是一種品質——隻要想得到,就一定做到最好(1 / 3)

第五章 實幹是一種品質——隻要想得到,就一定做到最好

1.盡心盡力,盡善盡美

事實上,麵對激烈的競爭,你應該不斷地超越平庸、追求完美,你需要製定一個高於他人的標準。羅文在送信給加西亞的時候,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比他人更高的標準:不推脫、不敷衍、盡全力。這樣的人是一種非常優秀的人,他們不僅僅會做別人要求他們做的,而且會做得非常完美。

無論是個人的生活層麵還是在事業生涯上的表現,我們隨時都需要百分之百的投入才能夠有望傑出。相反,如果你沒有投入全部的精力,頂多隻能夠做到差強人意或僅僅完成工作中規定的任務,並不能完成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目標。

“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全力以赴。”羅素·H·康威爾說,“成功的秘訣無他,不過是凡事都自我要求達到極致的表現而已。”

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而且他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必然都會全力以赴、追求完美。

齊格·齊格勒說:“成功是能力極致的發揮。”

約翰·伍登也有類似的名言。“成功,”他說,“就是知道自己已經傾注全力,達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最極致的境界。”

法國著名小說家巴爾紮克有時因為寫一頁小說,會花上一星期的時間,而一些現代的寫作者,還在那裏驚訝巴爾紮克的聲譽是從哪裏來的。許多人做了一些粗劣的工作,借口是時間不夠,其實按照各人日常的生活,都有著充分的時間,都可以做出更好的工作。如果養成了做事務求完美、善始善終的習慣,人的一生必會感到無窮的滿足。而這一點正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分水嶺。成功者無論做什麼,都力求達到最佳境界,絲毫不會放鬆;成功者無論做什麼職業,都不會輕率疏忽。

在美國某個城市,有一位先生搭了一部出租車要到某個目的地。這位乘客上了車,發現這輛車不隻是外觀光鮮亮麗,司機先生服裝整齊,車內的布置亦十分典雅。

車子一發動,司機很熱心地問車內的溫度是否適合?又問他要不要聽音樂或是收音機?

車上還有早報及當期的雜誌,前麵是一個小冰箱,冰箱中的果汁及可樂如果有需要,也可以自行取用,如果想喝熱咖啡,保溫瓶內有熱咖啡。這些特殊的服務,讓這位上班族大吃一驚,他不禁望了一下這位司機,司機先生愉悅的表情就像車窗外和煦的陽光。不一會兒,司機先生對乘客說:“前麵路段可能會塞車,這個時候高速公路反而不會塞車,我們走高速公路好嗎?”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地開車,不打擾您了。”從一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服務方式的?”這位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司機說他曾經經常抱怨工作辛苦,人生沒有意義。但在不經意裏,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的態度,大意是你相信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你覺得日子不順心,那麼所有發生的事都會讓你覺得倒黴;相反的,如果今天你覺得是幸運的一天,那麼今天每次所碰到的人,都可能是你的貴人。就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聲:“希望下次有機會再為您服務。”結果,這位出租車司機的生意沒有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他很少會空車在這個城市裏兜轉,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定好他的車。他的改變,不隻是贏得了更好的收入,而且更從工作中得到自尊。他真的從平庸中走了出來,並且走向了優秀。

這種竭盡全力、追求完美的工作態度,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全心全意、追求完美,正是敬業精神的體現。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全心全意、盡職盡責,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生活的原則。

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能讓工作變得完美的人,需要極高的品質。高品質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人們抱著堅定的信心,通過誠心誠意的努力,投入心血智慧以及技能後所得到的結果。它代表的是眾多選擇當中的明智抉擇,因此,你做出抉擇之後,就會傾注全力達到這樣的標準。

這時,才能、環境、幸運、遺傳以及個性都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打算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所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怎樣達到這樣的境界。

拒絕平庸、追求完美要求我們首先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努力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比昨天更好,把團隊的業績做得比以前更好,把公司的經營做得一年比一年更好。追求完美就不允許等待。

追求完美就要有刻苦敬業、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以及過人的精力。我們每一個員工都應該超越自己,拒絕平庸。所以我們要有突破傳統、嚐試新事物和克服困難的勇氣,還要有膽識承受壓力。隻有精益求精,才能追求到完美。

無數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隻有做不成事的人。作為一個優秀員工,凡是別人已經做到的事,我們即使麵臨的困難再大,也一定要做得更好;凡是別人認為做不到的事,我們即使遇到挫折,也要繼續拚搏直至取得成功;凡是別人還沒有想到的事,我們不僅應該想到,而且一定要敢為人先,迅速行動。

2.工作無小事

希爾頓飯店的創始人、世界旅館業之王希爾頓是一個非常注重“小事”的人。希爾頓要求他的員工:“萬萬不可把我們心裏的愁雲擺在臉上!無論飯店本身遭到多大的困難,希爾頓飯店服務員臉上的微笑永遠是顧客的陽光。”正是這小小的永遠的微笑,讓希爾頓飯店遍布世界各地。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

在小事上認真的人,做大事才會卓越。有位智者說:“不關注小事或者不做小事的人,很難相信他會做出什麼大事。做大事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由做小事的成就感積累起來的。”可惜的是,許多人在生活中往往忽視了它,與那些能夠改變其人生的小事情擦肩而過。

漢瑞從一家名牌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跨國公司。他外表氣宇軒昂,工作業務方麵的技能也很優秀,更可貴的是他工作起來特別努力,所以很受老板的器重,認為他是一個可塑的人才,決定把他送到美國培訓一年,回來後委以重任。

在出發的前一天,老板很偶然地發現漢瑞將掉在辦公室地上的廢紙踢向一邊,而不是撿起來扔進垃圾筒內。這可是舉手之勞啊!於是,老板便在這一天特別留意他的一舉一動,發現他用完餐後,不但不擦桌子,還把餐具隨便亂放,不擺放在指定地點,甚至還隨地吐痰……

老板對他感到十分失望,這樣一個連最基本的工作細節都不注重的員工,怎麼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呢?又怎麼能對企業高度負責呢?於是,老板臨時改派另一名員工去培訓,而他則留在了平凡的崗位上,後來,漢瑞被公司辭退了。

不要討厭做小事情,也不要小看小事情。很多時候,小事不一定就小,大事不一定真大,關鍵在做事者的認知能力。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常常對小事嗤之以鼻,不屑一顧。其實,連小事情都做不好的人,做大事是很難成功的。細微之處見精神,有做小事的精神,就能鑄就做大事的氣魄。生活中任何一件小事都能體現一個人的智慧和美德。而我們常說的細節,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關注細節,就是留意身邊的小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工作中越是細小的東西,越能體現你對工作的認真、敬業程度,越能檢驗你對公司的忠誠和為人的品質。

華盛頓·卜克年輕的時候到一所學校去請求入學。同他會見的是一位校中的女職員,因為看見他的衣衫襤褸,不肯收他。他獨自坐在那裏幾個小時之久。那位女職員看見感覺很稀奇,便告訴他說校中有一間屋子,需要人洗刷,問他能否做這件事。卜克高興極了。他殷勤地洗刷地板,擦拭桌椅,把那間屋子清理得沒有一點兒塵垢。過了一些時候,那位職員來到這間屋子裏,拿出雪白的手帕擦拭桌椅,白手帕上竟沒有一點兒汙穢,便允許卜克入校讀書。卜克視這件事為他一生中的快事。那個職員就是要借著這件微小的工作試驗一下華盛頓·卜克的人品,看看他是否謙卑,是否殷勤,是否忠心於小事。如果他想“能否被收留還沒有把握,誰甘心先做這種義務的苦工呢?”因此不肯打掃這間屋子,或是雖然打掃,卻是草草了事,並不打掃得幹幹淨淨,那個職員能否收留他呢?這個在小事上忠心的青年人後來果真成就了大事,興辦了黑人的教育事業,得到了人們的愛戴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