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秦雯打小學的針織刺繡, 到了現代也學了不少年, 要說出個什麼針法, 要弄出什麼效果還真不大難得住她, 但這紡紗織布的活兒她還真沒怎麼做過。上一世她很小就被賣了, 跟的主子都是直接教刺繡的, 至於織布什麼的,大多是直接買了料子或者由莊子進上。
到了這一世更是如此,有了網絡, 如今隻要這世麵上有的布料, 便有可能買到,不論什麼顏色、什麼花樣, 基本上隻要出得起價錢,就能織染出來。她的閨蜜衛依家本身就是做布料生意的,這些事兒她就沒操心過。
所以秦雯還真不太會女紅中最基礎的那個紡紗織布, 她甚至不太明白為什麼要去薅孔雀毛。
“我是江南織造出身,”那個被大家稱為老趙的老爺子笑著說, “當年複原定陵的孔雀龍袍的時候, 我還是個跟著師傅打下手的小學徒, 到現在我也都成老師傅了, 這孔雀裘還真就做了那一回, 可惜了。”
“江南織造?”秦雯有點好奇,聲音特別, 她看過現代對於《紅樓夢》的介紹, 雖然沒有完全確定作者, 但這個作者與康熙朝的江南織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這是確定的。
“如今咱們其實叫雲錦研究所,”老趙以為秦雯知道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單位了,他爽朗地笑道,“不過我們這些老家夥還是習慣自稱自己是江南織造局的,專門為皇家織布料嘛。”
“我去過雲錦博物館,就在大屠.殺紀念館不遠,我看過師傅們表演織布的樣子,”秦雯頓了頓,“其實我挺小的時候就在科技館看過人表演用大提花機織布的過程,不過每次表演也就十多分鍾,過了好幾年再去看,那塊布也沒多少變化。”
“我們就是在你說的那邊,”老趙示意秦雯下車,一邊往動物園裏走一邊說,“雲錦技術有幾個特點,一個是通經斷緯,就是線要切斷,這個現代機器搞不定,另一個是顏色特別多,這個機器隻能弄那種簡單規則的圖案,像刺繡那樣跟畫似的那種機器也搞不定,還有機器能搞定但是一直沒怎麼用的,一個是金銀線的打造,一個就是這孔雀線的拈製。”
“老趙,這邊!”動物園的一間辦公室旁邊,一個中年人的招呼打斷了老趙對秦雯的介紹。
“這是王館長,負責雉禽部分的,”老趙先低聲跟秦雯介紹了一下,然後才走近那個中年人介紹道:“這是秦雯,燕大的高材生,手藝好得很,我帶她走走流程,往後可能就需要她往你這邊跑了。”
“王館長好,”秦雯連忙上前打招呼,“往後還得麻煩您了。”
“行吧,反正咱們這兒孔雀就這麼多,但凡有尾羽脫落的,我都收這兒了,你們拿走。”王館長和老趙寒暄了一會兒,然後指著架子上一個袋子說。
“那成,以後有的還給我們留著啊!”一邊往外走,老趙一邊說。
“薅孔雀毛?”秦雯有點疑惑有點好笑地問道,她整個過程中可是連隻孔雀可都沒見著。
“有人幫我們薅過了,”老趙特別理直氣壯地說,“這邊動物園你可能要多跑跑,還有幾個養孔雀的地方,就直接聯係就成。”
“要用這麼多啊?”聽著這位從出了動物園開始就沒停過地電話,秦雯問道。
“嗯,咱們國家用彩禽的羽毛織衣服的時間很久了,至少唐朝就已經下令不許再穿彩禽羽毛織的衣服了,那時候的雲貴都能把鳥兒逮絕種了,可想而知當時人多能捕殺。”老趙停下打電話的手,和秦雯說道,“和西方基本上用整隻尾羽來做裝飾不同,我們習慣於將羽絨和蠶絲拈到一起,然後織成各種各樣的料子,用來裁製衣服。而孔雀裘所用到的孔雀羽其實隻有尾羽中間那點子‘珠絨’,你別看我們帶了一車尾羽,其實根本不夠上機織兩下的,能用的羽毛太少了。”
回到研究院,從剿繭抽絲開始,秦雯跟著這些老師傅們學著拈金銀線,拈孔雀羽,在普通的織機上練習織普通的布,開始可以嚐試著坐到提花機旁,嚐試著自己織一片雙色的庫金緞時,老趙遞給她一塊孔雀裘的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