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士兵雖然對江州有頭臉的人物都熟悉,但是聽見劉舉人的名號,也愣了一下,一時沒想起來是哪家,官差也見慣了,慢悠悠的道:“就是先前的小三元,未及弱冠的劉延寧劉秀才,他這次非但中舉,還是解元,連欽差大人都誇的少年英才。江州城還真是人才輩出,指不定咱們府裏要出個真正的三元了!”
官差一邊恭維著江州城,臉上尤帶著自豪的表情,劉解元這等人才,小小的江州困不住,就是整個洪州府也困不住。未及弱冠的解元,百年來洪州府也才出這一個,等劉解元走出省府,再報名號,就不是江州,而是洪州府了。
是以,劉解元也是他們整個洪州府的希望和驕傲。
官差的一段話說出來,百姓們更是嘩然了,守城士兵裏的將領聽見消息,立刻派了士兵給官差們帶路:“劉秀……不,劉解元並未回鄉,他還在城內,也許這會兒還在江先生府中,兩位大人先去劉家,我派人去江先生府上送個信。”
劉延寧是江州的名人,雖然他回家後一直很低調,隻兩點一線,但他的動態也被有心人看在了眼裏。
守城將領立刻派人去江家,與此同時,江州出了個年輕解元的消息,也迅速在城內擴散,劉延寧還沒有到家,他們已經打聽到劉家的地址,過去瞧熱鬧了。
也有些是直接跟在報喜的官差後邊過去的。
報喜的官差既然知道劉解元可能不在家,為了避免撲個空,便預留了足夠的時間,騎著駿馬慢悠悠的晃進了城,身後跟著一長串百姓,而且隊伍越來越長,他們也不著急,悠悠然打馬走過長街,幾乎在整個主城刷足了存在感,才終於到了劉延寧他們的院子。
江府得到消息,雖然江遠辰不在家,但也沒有亂,管家井井有條的安排馬車,送劉延寧兄妹先回家,江景行和曹聲揚聽見劉延寧成了解元,驚喜之餘也難免想圍觀,便一起坐車走了,管家緊接著又派人去通知江遠辰,心想愛徒成了解元,三爺應當也是驚喜的,叫他早點知道這個好消息也好。
李氏那邊同樣,官差還沒到,她已經知道兒子中舉了,倒不是守城將領安排的人,而是消息通達的金氏出去轉了一圈,得到這個消息,趕緊過來給李氏報信。
“侄媳婦趕緊準備起來,官老爺就快到了,後邊還跟著許多人瞧熱鬧呢!”
猛然得到這個好消息,李氏也慌了手腳,一時愣道:“準備什麼?”
金氏被她問住了,她兒子連秀才都還沒考上,自然不知道要如何準備,於是趕緊跳掉這個話題,“延寧還沒回來嗎?”
李氏點頭:“他們兄妹都在江先生那兒。”
“這可不行,人家官老爺來報喜,延寧怎麼能不在?剛好梅子她爹這會兒在家,我叫他跑一趟,去江先生那兒把延寧請回來。”金氏說著,轉身就要回去找她丈夫。
這個關鍵時刻,李氏也沒有過多客氣,感激的把金氏送到門口:“多虧了嬸子惦記著,否則我一個人還不知道怎麼辦。”
“這般大的喜事,你一時慌了神很正常。”金氏剛安慰了李氏一句,就聽見不遠處的動靜,金氏臉色微變,“糟了,官老爺這麼快到了?”
李氏也跟著緊張了一下,不過等她看到駕車之人,就放鬆了,笑道:“駕車的是江先生府上的人,想來江先生也聽到消息,送延寧回來了吧。”
果然馬車在院門口停下,車夫朝李氏抱手:“劉太太大喜。”
劉延寧現在是舉人,社會地位不一樣了,劉大爺已經有資格稱一句老太爺,李氏自然是太太了。
不過李氏乍然聽到別人這麼稱呼自己,也愣了一下,連忙擺手:“使不得,使不得。”
車夫向李氏報喜的時候,車簾已經掀開,三個俊秀的少年陸續從車上下來,最後才是被親哥牽著下車的劉青。
站在旁邊的金氏見到三個風姿各異的少年,眼神也被晃了一下,不過今天的主角是劉延寧,她這個年紀穩得住,立刻上前朝劉延寧笑道:“延寧啊,真是大喜,城裏邊都在說你中舉了,還是解元呢!你娘驚喜的都不知道該做啥了,幸好江先生也知道了,送了你回來,不然等官老爺過來報喜,可要亂套。”
劉延寧客氣的向金氏道了謝,把眾人迎進院子的時候,便朝金氏也拱了拱手:“金奶奶是延寧的長輩,平日對延寧照顧有加,希望金奶奶不要見外,隨我們一道進屋吧。”
金氏聞言眉開眼笑,她早早的來劉家,就是為的這句話,官老爺馬上就來報喜了,縱然不是為她兒子,也不妨礙她替兒子沾沾喜氣,指不定下回官老爺報喜的就是他們家呢!
隻可惜兒子還在書院,不能親自過來。
金氏高興又帶了些遺憾的跟著眾人進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