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2 / 3)

這些視覺上的幽默,每個人都看見了。他們的姿勢、身體動作,就是最好的無聲幽默。

不過動作不要太誇張,除了極少數情況,太誇張的動作會吸引聽眾隻注意看你的動作,而忽略了演講的內容。

口說的幽默常常會分不清“他”和“他”。因此,有必要在講到“他說、他說”時,把頭從這邊轉到那邊,表示人物的變換。

有時,配合頭部的轉動,在對話中插入人名或稱呼,會使聽者更清楚說話的人物。

還有一個最簡單,卻是最有效的視覺幽默:微笑。要利用你的微笑。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在演講時不利用微笑的話,就好像你有一百萬元存款擱在銀行裏,卻沒有存折可以把這筆財富提出來一樣。

即興講演的幽默

“即興”在詞典上的解釋是說,不假思索或隨興而起的說話或舉動。事實上許多即興之言,都是經過計劃和準備的結果。幽默力量其實並不像表麵上看來那樣全憑一時偶發的靈感。

要在即興演講中表現幽默,你最好事先收集一些“即席”的笑話或趣聞、妙語,在演講中靈活運用,可以使你的演講更為生動、有特色、合時宜。有一句妙語卻這樣說:“一個即興的人就是指花了一整晚的時間去背偶發的笑話的人。”事實上你我聽到的許多即興之言,都是經過計劃和準備的結果。幽默其實並不像表麵上看來那樣全憑一時偶發的靈感。

你要發表一個成功的演說,要想和聽眾打成一片,就要花時間去收集一些笑語、故事、趣聞或妙語。這些幽默的小東西會使你進入他們的思想和興趣之中。

收集的過程也是創造的過程。持之以恒,並養成這種有趣味的習慣,那麼在談吐中,切題的思想、妙語就會自然而然地從大腦中躍出來。這時你就能夠表現自發的機智,在任何場合都能贏得他人的尊重了。

任何偉大的即興演說家,都是通過這種努力獲得成功的。他們一旦上了台,就會妙語連珠,使聽眾如癡如醉。

英國首相狄斯雷利,有一次演講完畢,有個年輕人向他祝賀:“你剛才真的講了一篇很棒的即席演說!”

“年輕人,這篇即席演說我已經準備了20年!”他回答說,計劃並準備你的“即席”故事,你的“即興”笑話。

大主教席恩說:“我將不再為你禱告了。一個人總得有幾件事自己來做:要自己擤鼻涕,自己去做愛,自己說禱詞。”

創造即興演說,也是要你自己做的。自己發揮並運用你的幽默力量,不僅是偶爾為之,也不是隻逢演講時,而是在任何適當的機會都用。努力去做,不久,切題的思想、妙語和趣味短文,都會自自然然地從你的心思裏躍出來,那時你就真的能夠表現自發的機智,在演說中、在日常生活上都贏得他人的尊重了。

當你突然心生有趣的靈感時,多半值得說出,而且一說再說。

善於即興表演的費爾德,有一次在表演中,突然“砰”的一聲倒在地上。

費爾德馬上解釋:“老鼠!”

這時觀眾盡情地大笑,以後費爾德的即興妙言,在同樣這類戲的表演中經常出現。

在演講開始之前,設法和聽眾打成一片,這時就需要發揮幽默力量。幾句簡單的談話就能使你進入他們的思想和興趣中。你要事先收集一些“即席”的笑話或趣聞、妙語,可以使你的演講更為生動、有特色、合時宜。

你也不妨虛構一些。當聽眾包括各色人等時,演說家兼作家亞特?費提喜歡用這樣的方法:

“我剛才在大廳裏碰到一個朋友,”我對她說,“羅麗塔,你的結婚戒指戴錯了指頭。”

“哦,”她回答說,“因為我嫁錯郎了。”

當你愈了解你的聽眾和他們的遭遇、心情,你也就愈能有效地以適當的方式來認同他們。維琴尼亞州的演說家兼作家、製片人波威爾,以他個人運用幽默的實例來說明這一點。在他的《行政演講——學得的技巧》一書中,提到這個故事:

有一次,他被安排在一個保險公司總裁的早餐會上擔任主要演講人,這個早餐會是在每周日上午7點鍾開。這位總裁精力充沛,他在前一天晚上舉行晚宴,狂歡跳舞直到淩晨3點鍾。對他來說,四個小時的睡眠已經太充分了。他想看看公司裏的銷售力量能否和他的精力旗鼓相當。

不巧當時旅館裏的熱水係統發生故障。天快亮時,這批帶著昨夜宿醉的好漢正準備梳洗,衝個熱水澡,好強打精神應付今晨的早餐會。然而他們發現沒有熱水。早餐桌上,他們發現沒有咖啡、紅茶及其他需要熱水的飲料。波威爾說,他當時麵對的是一群“煩躁、不快樂、不舒服,而且快瘋了”的聽眾。

利用他對當時情況和聽眾心情的了解,波威爾假裝不知情地說他的開場白:“我第一次看到,保險公司總裁在周末晚上開那樣吵吵鬧鬧的狂歡會,但是似乎每一個人都吵不‘熱’!”聽眾的挫折感因此解決了,每個人都在笑自己的不悅以及場麵的荒誕:簡單得隻有幾個字的幽默,因為對準當時的情況而發,於是解除了大家鬱積的情緒——造成聽眾在演講中反應熱烈。

把自己放在波威爾的立場。至少,把你自己放在講台上。已經有人介紹過你了,然後呢?你對介紹辭的立即反應,會把你帶進演講的開場白,把握好你的開始。

摸準聽眾的心

每個人都有登台講話、發表見解的機會,都有可能因為各種因素、根源、關係而被請上台去充當演講人,麵對那些熟悉或陌生的麵孔滔滔不絕、激揚陳詞……

演講的主題成千上萬,迥然相異,演講的對象、環境、目的、氣氛也五花八門,各不相同,如何運用幽默應付自如以致戰無不勝?怎樣一開口便獲得期待中的“讚同反應”?這的確是值得每一個可能邁上講台者深入思考的問題。

通常對那些翹首盼望著你去演講的家鄉或母校以及行業內的聽眾,本身自然存在著一種貼近感,你容易憑借親情鄉情獲得讚賞,但即使這樣,人們也不希望聽到一篇艱澀幹巴、毫無趣味和文采、內容淺薄的演講。而對那些生疏的甚至懷有某些敵對情緒的原本不相幹的聽眾來說,你的每個思想、觀點、情感都會受到近乎苛刻的揣度、挑剔,即使你笑容滿麵、談吐機智,也常常難逃被轟下台的命運。

這裏,以幽默啟動是不言而喻的。需要特別關注的是:如何在短時間內贏得笑靨。這對爭取整個演講的成功格外重要。

在演講開始之前,你除需要事先收集一些“即席”的笑話、趣聞、妙語,使整篇講詞處於最生動協調、嚴密而雄辯的狀態外,還應當設法和聽眾打成一片,以幽默使氣氛輕快,鬆弛緊張情緒,特別是對不喜歡你觀點的聽眾,必須在講前就排除部分障礙,淡化反感。

講壇上的能言善辯、論據充分、觀點明確固然重要,這是一個演講人所必備的基礎條件,但作為一位優秀的演說家,隻有這些是不夠的,他要學會用幽默來豐富他的演說,使其演說更吸引觀眾,而得以雄霸講壇、盡展個人風采。這些講台上所必備的幽默就是雄霸講壇的幽默。

每一個人都有上台講話的機會,也許是在宴會上、學校裏、單位裏、座談會上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即使當時你不認為自己是個演講人,但是事後回想起來,你會想到自己確實幾次上台講了話。瞻前顧後,你會發現你有更多的機會在公眾麵前講話。空洞無物的長篇大論,遠比不上切中要點的小篇精要內容充實。但僅僅隻是內容充實也不見得一定會取得最後的成功,要想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調動大家響應的積極性,必須還要借助於幽默的力量,以使你雄霸講壇,比如演說中穿插幾個與主題有關的小故事,或在介紹自己的時候來一段精彩的自嘲幽默等等。這些幽默可以事先精心做好準備,按照演說順序登台露相,也可以在演說過程中,靈機一動地即興發揮,當然,這更需要奇妙的想像力了。

聽眾們的反應是笑聲不斷,很快就集中精力,充滿興趣地繼續向下聽。這種聽眾效應就是丘吉爾所應用雄霸講壇的幽默的緣故。

即興的幽默表現也是雄霸講壇的一個秘訣,它貴在不假思索或是隨興而起的激情。

當你在演說過程中突然心生有趣的靈感時,多半值得說出來,這往往會產生奇效。善於即興表演的費爾德有一次在做演說時,有一位聽眾故意發問責難他,最後大叫:“嗬,你這個白癡。”“這位先生,你小心一點!”費爾德回答說,“你正說到我喜歡的人。”過了一陣,會場突然“砰”地一聲響,費爾德馬上解釋說:“小心,老鼠!”聽眾盡情大笑——幽默的力量幫助費爾德贏得了聽眾。

雄霸講壇的幽默並不是一蹴而就由感而發的,它需要對幽默的深入理解和長期的的實踐積累,當你演說的時候,深厚的功底就會使你妙語連珠、幽默橫溢。這種幽默極具煽動性。

演講中的形體幽默

幽默不僅僅是以語言的形式展現給觀眾,有時我們還可以用一些視覺的形式作為輔助方式。

運用視覺的笑話和故事情節往往可以幫助你從聽眾那裏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如果你手中有一些具體的東西,隻要它是和幽默有關的,那都可以拿出來給聽眾們瞧瞧。當你覺得需要把視覺和聽覺的幽默彙合在一起時,你就要盡量使用那些出人意料且富於機智巧妙的東西。這種方式的運用能使會場的氣氛輕鬆愉快。

利用視覺的笑話可以從聽眾中得到額外的收獲。你拿些什麼具體的東西,隻要是和幽默的觀點有關的東西,給聽眾看。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幾天前我在芝加哥很榮幸能為一家大飯店的員工俱樂部演講——那是什麼大飯店?等等,我這裏有。”

於是你把手伸進外套口袋裏,摸出一把銀匙,拿起來“讀”,“哦,是希爾頓大飯店!”或者“財神大酒店”也未嚐不可!

注意:當你要將景象和聲音融合在一個笑話中時,盡量使用些出人意料並富於機智的東西,要讓在場的每一位都能看見你的“錦囊妙計”!

錦囊妙計能使當時的氣氛輕鬆愉快,並且產生很好的效果。另外,還可以用彩色幻燈片來加強幽默力量,並在放映中以錄音來說明圖片。這些工具幫助你成為一個“教娛家”。圖片中大多是常見的現象,以迎合聽眾的需要和目的。

一位化學教授給他的學生們上課,他拿出一個小試管,然後用指頭醮了些試管裏的液體,接著他把手指放到嘴裏吮吸。

最後,他對學生們說:“這個試管裏麵裝的是尿,為了考驗大家獻身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現在請你們每個人把它蘸一點放到嘴裏,”

學生們先是緊皺眉頭,但由於教授已經先做了,隻好一個個地吮吸。

等大家吮完後,教授走上講台:“我很佩服大家獻身科學、勇於探索的精神,但卻不敢苟同你們的粗心,因為我放到嘴裏的指頭並不是伸到試管裏的指頭。”

視覺幫助的最主要一點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夠看清你的姿勢和動作,並能夠通過你的這個簡單的動作,領悟出幽默的含義。一些相聲演員在這方麵表麵得相當出色,他們往往利用一些滑稽的動作配以幽默的話讓人們哈哈大笑。

不過,在表演的時候還要注意動作適度,不能過分誇張。動作過分誇張的話,可能會使聽眾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講演者的動作上而忘了演講者的演講本身。

一個學生在學校練習演講,他讓同學們注意他的動作和講話,以便給予批評指正。

他講完之後,一個同學說:“我倒是喜歡聽你講的話,可不喜歡你的動作。”

“為什麼?”

“因為你的動作就像是一個得了蕁麻疹、全身發癢的病人那樣。”

所以說,不恰當的身體動作可能會影響演講的效果。

還有一種方法也值得效仿,那就是在演講開始之前,故意用幾句較輕鬆的語句說看看在座有沒有所熟悉的朋友,再配以動作,仿佛真的遇到了老朋友,並向他舉手示意,這種方法往往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記住,要讓每個人都看見了。你的姿勢、身體的動作,就是最佳的視覺幫助,很簡單的姿勢都可能製造視覺幽默。

另外還有一種較為有效的辦法——微笑。微笑是用不完的資源,在聽眾麵前不會利用微笑,那就好像乞丐麵對一桌豐盛的酒席不知如何下筷,未免可惜了。

同樣是演講,有的吸引人,有的討人厭,除了演講人的知名度的暈輪效應,除了演講內容的好壞、新舊外,演講者是否懂得幽默藝術,是演講成敗不可忽視的原因。

將懸念連成環

當你已成功地切入主題後,仍然要製造氣氛,抓住聽眾的注意力。

人的注意力有限,也缺乏廣度。尤其當演講的人以單調而低沉的語調敘述一個主題平淡的問題時,聽眾更容易感到乏味,甚至會昏昏欲睡。有人說:“當他演講完畢,全場一下子蘇醒過來。”

對演講中的開場白來說,製造懸念是一種值得稱讚的方法,它製造一個懸念,吊起聽眾的胃口來,並以此來吸引聽眾對演講給予高度的關注。下麵這演說開頭的一段話,請你讀下去,看看你對這開頭是否喜歡?

“在1982年之前,也正是這一個時候,倫敦出了一本被公認為不朽的小說傑作,很多人都叫它是‘環球最偉大的一本小說’。當該書出版之初,倫敦市民,街頭巷尾,朋友相遇,都要彼此問一聲:‘你讀過這本書嗎?’答案一定是:‘是的,我已經讀過了。’這本書出版的第一天,便銷出1000冊,兩星期內共銷出15000冊;自然,以後又再版了許多次,世界各國都有了譯本。在幾年前,大銀行家摩根以巨大的代價,買到了這本書的原稿,現在這本原稿和摩根的其他的無價寶物,一並陳列在紐約市的美術館中。這一部世界名著是什麼呢?就是狄更斯著的《聖誕節的歡歌》。”

你是否認為這篇演說的開場白很成功?為什麼它一開始就能引起聽眾的注意,並且還使聽眾的興趣逐步增高呢?因為它勾起了聽眾的好奇心,使聽眾的心情,仿佛懸在半空中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有哪個人沒有好奇心呢?如果你在演說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能引起聽眾的好奇心,也就說明已經引起了聽眾的興趣和注意,掌握了抓住聽眾興趣的技巧。

一位刑警隊長向群眾報告破獲盜匪的經過,他開始就說:“盜匪們真的都有組織嗎?是的,他們大都是有組織的。但是他們怎樣組織的呢……”

這位刑警隊長所用的開場白,就是先告訴聽眾一個事實,引起聽眾的好奇心,使聽眾有興趣聽下去,希望聽一聽盜匪組織的真實內幕。

製造懸念的開場白已經特別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如果再在所製造的懸念中加入幽默的成分,相信會使演講如虎添翼。所以,每一個預備當眾演說的人,都應該學習一些立刻抓住聽眾興趣的技巧!

你也可以成為演講高手

每個人都有上台講話的機會,也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場合裏。如果你掌握了演講幽默的技巧,你就能一鳴驚人,使你的演講深刻有力。

成功的演講者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長期的鍛煉,不斷吸取自己每次演講的經驗與教訓,磨煉演講的技巧而成。即使是最出色的演講者,也會不時感到緊張,但是他們學會了如何將這種緊張的能量,轉化為一次有力的演講。

在演講中幽默自己的言語

在演講中,以熱切的語調、真實的細節和充滿戲劇性的情節引出你的幽默力量,在關鍵的那句話說出之前,不妨製造一些懸疑。演講人不能迫不及待地把妙語趣事說出來。因為笑話要發揮趣味的效果,一定要讓聽眾有出乎意料的感覺。因此,要好好講你的笑話、妙語或警句,不要操之過急,過早泄漏天機!

如果使用得當,幽默可以為你的演講增添情趣和趣味,可以創造和諧的氣氛,引導話題,生動地說明某種做法以及證明一個論點。在演講中運用幽默,應當自然,而不勉強。如果你牽強說出一個幽默,你的聽眾可能會思想上開小差。與其效仿別人的風格,不如自己找一個輕鬆的、可以為演講注入生氣的幽默。如果你演講的是一個非常沉重或嚴肅的話題,而且你注意到你的聽眾開始產生厭煩情緒,那麼不妨插入一些幽默,有助於重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

不論你是專業的演說家,或隻是偶爾演講,或是從來沒有在大家麵前講話(不太可能吧),都可以努力去創造、發展並運用你的幽默力量。多方麵尋求策略來幫助幽默力量的成長,你的生活會獲益無窮。

幽默使你的演講深刻有力,也使你本人令人難忘。但你上台前別企望就此會永垂千古,也不要像赴刑場那樣驚慌失措。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人生舞台上“說幾句”。

有個叫貝爾的作家,對政治家們頗有成見,但他受托在一次宴會上介紹一位官員演講。

貝爾說:“我應邀來介紹這樣一個人,因正直而受人尊敬,因人道而受人愛戴,因勇敢而受人欽佩,”

他停了片刻,接著說:“這樣一個領袖,一個有遠見的人,卓越的協調者,偉大的政治家,可惜他可能沒有來!”

人們全都愣住了,目光一下集中到這位官員身上。

這位官員居然麵不改色地站起來,微笑著走向講台。他說:“諸位,貝爾把我介紹得夠詳細的了,我沒什麼可補充的。需要更正的是,我來了,因為他說我勇敢,我就來打腫臉充胖子吧。”

這位老練的官員走到指定的位置上,繼續說:“貝爾把我塞進了蜜蜂桶裏,我希望我的舌頭能不辜負他賞給我的蜜,”

聽眾大笑起來,對他的風趣和勇氣倍加讚賞。

這種人是憑借咄咄逼人的幽默感走上講台的。他抓住了介紹者的抵觸言論,並以幽默的力量化弊為利。

你既然已經上了台,而且頭也開得不壞,那麼接下去要做的便是關心你的聽眾。你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聽眾身上,直到演講完畢。當然,通常一個人的注意力不會集中在其中某一個聽眾身上,注意力在這時會像蜂鳥一樣,在聽眾之間飛來飛去。

要忘掉自己,忘掉一切與演說內容無關的事情。這也許很難,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做得到,但是必須努力去做,否則你無法抓住並保持聽眾的注意力。

我們可能都知道亞利桑那州那個叫老森姆的人。他在講台上度過了40年生涯,一直有辦法從頭至尾使會議廳“滿座”。他全憑幽默的力量,憑著戲劇性效果,一張口就給人以生動、逼真、有趣的感覺,聽眾全被他吸引住了。下麵就是有關他的例子:

森姆說:“對不起,剛才我冒充來賓坐在觀眾席上,”他做了個手勢,“這兒的司儀不知何故突然挑上了我,要我代替今天的主講人,因為主講人遲到了。”他聳聳肩,表示無可奈何,“我又驚又慌又怕,我盡力使司儀相信我不知如何是好,我對他說是結巴,當我一開口講話,我就會變得語無倫次,氣也喘不上來。”

他真的在某個詞上打了結,好容易才擺脫掉,繼續說:“諸位也是又驚又慌,現在的情況很不安定。也許你們在為我感到難過,並且憤憤不平,說司儀不該把我推入絕境。”他最後吐一口氣,說,“好吧,也隻有這樣了,請聽眾們幫我一把,幫我渡過這個難關吧!”

這位老森姆以耍文字遊戲出名,當然他也十分相信幽默的力量。

我們在演說中也可以做點文字遊戲,像老森姆那樣給人以親切的、可笑的印象。

讓幽默牽著聽眾走

在笑聲中啟動,你已創造了演講成功所必需的輕鬆和諧的氣氛。但是,通常人的注意力的穩定性很短暫,如果接下來的是單調的平鋪直敘的話語腔調,乏味隨即便到。因此,對於演講人來說,當你漸入主題範圍時,還應繼續先前的幽默勢頭。

一方麵,讓幽默來強化你的信息,充實並鼓舞你的演講,而另一方麵,進展中的幽默更重大的使命是造成“逼”人的情勢,以緊緊牽著聽眾走。就是說,你在“序曲”中借幽默吸引來的注意,應當設法持續到演講完畢。表麵上,每說一個笑話和其他有趣的事,都似不停地中斷演講,而實際上每次中斷都能恢複或增強融洽,促使演講主題的被領悟。

美國政治家漢弗萊喜好演講,但他真正屬於那種東拉西扯的演講者,往往邁進了門,便失去了幽默和目標。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酒精中毒的醉漢。他找不到可供選擇的單調,甚至連主題也經常丟失,像這樣的演講,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像漢弗萊那樣笨拙。在進展過程中,控製聽眾情緒的方法很靈。比如,在嚴密的論證闡釋已帶來疲勞時,你可以改變一下話題,或者改變演講的方式,以一則笑話或兩句妙語來使聽眾震動,拉回他們正在走失的注意力,這是許多演說家經常使用的一招。

當你談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可穿插的幽默幾乎是現成的:“當今這世界上並非充滿愛。如果你在街上看到兩個人手挽著手,很可能其中一個是強盜。”

通常,簡短的幽默能使你抓住聽眾一直聽你講。不時的詼諧語、起落的笑聲,總是使厭倦的聽眾欲罷不能,“束手就擒”。

時時吸引著聽眾們的趣味,最終又使聽講者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覺,這是那些令人叫絕的進展幽默共同具備的特點。

你可以就地取材說笑話,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富有特點的人或事裏注入幽默的因素,使之成為推進演講時得心應手的材料,以博聽眾一笑。在這方麵,同樣熟悉周圍人的聽眾是好助手,你要讓他們參與演講,跟著演講人重複一句話,或舉手回答問題。帕西?H?懷亭在《如何在演講和寫作中加入幽默》一書中提出忠告說:讓聽眾表決一些事情,或邀請他們幫助解決問題,把聽眾變成“企業裏的夥伴”是消除演講疲憊,巧妙牽動其思緒的高招。當你挑選聽眾來協助你將某個意念戲劇化地表現出來時,聽眾對你的注意便會顯著提升。

所有這一切努力,都意在改善幽默供給渠道,使之暢通無阻,以利於我們在演講進展中牢牢地抓住觀眾的興致和注意力,並最終接受台上的“布道者”的蠱惑、號召。

幽默沒泄氣,演講也不會泄氣。

適時來點呆板術

生活中的一切事情,有的需要一絲不苟地認真對待,有的則不必那樣刻板,需要以一種靈活變通的態度對待。在應該變通的地方如果你仍然拘泥不化,呆板地對待它們,那就會造成一種幽默性的後果。故作呆板幽默術就是認真得過了度,讓人覺得荒謬可笑。需要靈活變通的地方自然有它自己的道理,這是符合一般性規律的。你頑固不化地呆板不變,與現實的真實性就形成了一種反差,這種反差就給言語行為帶來了幽默性因素,產生幽默效果。故作呆板幽默術當然是有意識地以這種呆板的態度來對待事物的,它的幽默機製就如上麵所說的那樣。

在一個博物展覽館裏,講解員正在給觀眾們作講解。

“女土們先生們,請仔細觀看這塊1,500,037年前的恐龍化石!”

“講解員先生,您怎麼知道得這麼確切,連這37年的零頭都未忽略?而據我目前所知,科學家們鑒定的結果遠沒有達到如此精確的地步!”

“因為我是在37年前受聘到這裏當解說員的。當時館長告訴我,這是15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

這位講解員機械呆板地將館長給他說的150萬年的這個數字理解得精確到個位數,他自作聰明地又加上了自己曾經工作過的37年,帶有一定的荒謬性色彩,讓人覺得十分可笑,幽默非常。無獨有偶,還有一則出自孩子口中的與此十分類似的幽默。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們講道:“我們國家的人口形勢非常嚴峻。據最新統計,現在我國的人口已經達到12億。”這時下麵有個學生舉手回答道:“不對,最新的人口統計應當是十二億零一人。因為我鄰居家昨天又添了一個男孩。”這個學生也是把12億這個數字理解成精確到個位的數字,在不該十分認真的地方卻如此呆板,怎不令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