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商戰幽默——遊刃商場戰無不勝的殺手鐧
幽默讓你的商路四通八達
借幽默的梯子登高樓
幽默是一個獲得別人認同的捷徑,現在的商界人士越來越了解幽默具有破冰的功能。幽默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應該是人們在商戰中登高的階梯。
幽默可以借對方的話來為自己服務。借梯登樓幽默術是借別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樓。反映在商戰中,就是借助對方,巧妙地為自己服務,二者巧妙關聯,並且出乎對方意料,幽默就油然而生。
借梯登樓幽默術多用於商戰中鬥智性的場合。對方不懷好意,對你進行故意挑釁或詰難,甚至直接讓你難堪。這是經常會碰到的情形。此時,你一定要冷靜,不讓對方的目的得逞。你可以抓住對方言語裏的漏洞,作為一種過渡,並借此說出令對方感到難堪或意外的話,來反擊對方。對方攻擊性的話,成了你“上樓”——反攻擊的“梯子”,一反一正中,包容了許多不和諧的因素,這便是借梯登樓幽默術的奧秘。
借梯登樓有一個要點是,這借來的梯子一定要穩穩當當地把樓和地麵連接起來,而且這梯子必須要能上到樓上去,梯和樓要吻合,收到的效果才顯著,才能順利地“登上樓”,幽默才能產生。
借梯登樓幽默術的功能很多,不一定都用於攻擊性的戲語,一般性的調笑也可以派上用場。隻要你抓住對方話語中的某個詞語或某種意義,就勢發揮,表達出自己的意思,讓對方意料不到,造成對方預期的失落和發現的驚異,幽默就隨之而生。你呢?因為借助對方不懷好意的話,或回擊對方,或調侃對方,借對方的梯子,登自己的樓,當然是一舉兩得。
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以柔克剛的說法,不尚發力而尚順勢借力,即借用對方的反應力。“高人能順勢借力,收發自如;庸人則枉費力氣,處處受製。借力的手段也有高低之分。其低者,借他人之力,分化瓦解,不戰而勝;其高者,借時勢之力,順勢而為,勢不可擋。”就包含這個道理。
在生活中,幽默也可以通過借力的方式產生,我們可以巧妙地利用對方的話來為自己服務,這也是所謂的“借別人的梯子,登自己的樓”。
這種方法多用於應對攻擊性的話語。當對方從某一角度、某一方麵對你進行嘲諷、侮辱時,你可以抓住其話語中的某個破綻,順著對方的邏輯推下去,從而得出一個令對方無地自容的自然結論。這樣既能使自己脫離困境,又能給對方有力的回擊。下麵就是一個典型的“巧借人力,順勢而為”的幽默故事:
有兩個貴族青年,騎著高頭大馬在路上趾高氣揚地行走著,迎麵走來一位駝背的老婦人,手裏牽著兩匹瘦骨嶙峋的小驢子。
兩位年輕人打趣地向老婦人“致敬”:“早安,驢媽媽。”
“早安,我的孩子們!”老婦人答道。
老婦人巧妙借用對方話中的“驢媽媽”這個詞語,順其之勢,取其神髓,再把自己要說的話經過刻意地加工,平和而又幽默地回擊了兩個貴族青年的侮辱,在和緩的氣氛中,既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又對兩個貴族青年予以溫和的批評和教育。
“巧借人力,順勢而為”的關鍵在“借”和“順”兩個字上。首先要在別人的話語中發現可借之物,把握其內在的精神,然後順著這種內在的精神,運用可能前後並不協調的話語,表達出乎對方意料的意思,幽默也就輕鬆產生了。我們來看達爾文是怎樣運用這種技巧的:
有一次,達爾文應邀出席一次盛大的晚宴。宴會上,他的身邊正好坐著一位年輕美貌的小姐。
“尊敬的達爾文先生,”年輕美貌的小姐帶著戲謔的口吻向科學家提問,“聽說您認為人類是由猴子變過來的?”“當然不是,我所指的是古代的猴子。”達爾文聳了聳肩膀說。
“是這樣啊!那麼我也應該是在您的論斷之內的吧?”小姐問。
“那是當然!”達爾文望了她一眼,彬彬有禮地回答,“我堅信自己的論斷。不過,您不是由一般的猴子變來的,而是由長得非常迷人的猴子變來的。”
美貌的小姐還不肯罷休,她又以自己的容貌為題材,想再次為難達爾文一下,她說:“猴子的臉也能變得這麼美嗎?”達爾文卻借她的美貌做出回答:“當然不是所有猴子的臉都能變得這麼美,自然是迷人的猴子才能變成這樣。”
美貌的小姐想戲謔一下達爾文,以自己的美貌為手段去懷疑達爾文的進化論,意思是:“猴子能變得這麼美嗎?”達爾文卻借她的美貌為梯子:“你不是美嗎?自然是迷人的猴子才能變成這樣。”巧妙地登上樓,維護了自己的進化論,詼諧風趣。並且巧妙地維護了自己的進化論,而不失紳士風度。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遇到流氓地痞找碴兒或者偷搶我們的東西,這時候如果我們孤身一人,無人相助,就可能發生危險,尤其對於女性朋友,更是要多加小心。在被流氓之類糾纏之時,如果你能急中生智,幽默一把,就很可能順利借得人力,從而擺脫他們的威脅。
下麵是一個女孩憑借幽默和機智擺脫無理糾纏的故事:
晚自習後,一個女學生在教室裏被幾個流氓學生糾纏,她踉蹌地奔出狹窄的教室,跑到外頭,一麵拔腿狂奔,一麵大聲嚷叫:
“哇!不好了!發生火災了!發生火災了呀!”
立馬引來很多的人,那幾個流氓學生自然不敢當著那麼多人的麵大膽妄為,她也就得以順利脫險。
現在,很少有人會見義勇為,所以就算她扯破喉嚨大喊“救命”,恐怕有人挺身出來救她的可能性也很小。可是她幽默機智地喊一句“哇!不好了!發生火災了!”聽到話而不奔出來看看的人就很少了,她也就可以趁機溜之大吉。這種技巧不但能幫我們脫險,有時候還能幫我們抓住犯罪嫌疑人,避免損失。
兩個打工妹在某個城裏租了一間平房居住。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潛入她們的房間偷東西,卻不小心把她們驚醒了。她們想抓住小偷,又怕打不過;喊人,別人又未必會管這“閑事”。
這時候,一個女孩看到她們房子的門口放著附近鄰居家的幾輛轎車,就大聲喊道:“有賊偷車了,趕緊起來啊……”有車的鄰居都慌忙起來看是否自家的車被偷了。最後,在眾人的努力下,小偷被抓獲了。
以上的例子分別說明了“巧借人力”的幽默技巧既能給不善的嘲諷以有力的還擊,還能在危險時化險為夷。
其實,“借梯登樓”幽默術還能幫我們取得事業上的成功、生活中的安寧和工作中的順利等等。
以幽默化幹戈為玉帛
人與人之間思想不同是必然的現象,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頂著不同的腦袋,但是,當發生意見相左的時候,要會用技巧,使得氣氛不至於弄僵,也避免讓雙方的對話進入死胡同,變成意氣用事。
英國有所大學的外籍學生為了磨煉辯才,時常舉行辯論會。有一次,辯論的主題是“文化差異和思想認同的關係”。兩隊人馬爭辯得臉紅脖子粗。主張文化差異對思想影響不大的主辯是個美籍學生。她侃侃而談,以美國是各種民族的大熔爐為例,除了言語、衣著和食物有些不同之外,思想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否則豈不天天鬧革命。她說完之後,贏得了響亮的掌聲。
這時,一位英俊的中東學生站了起來,對這位美籍女生說:“你確定文化差異對你的思想沒多大影響,是嗎?”
“那是當然!”美籍女生回答。
“這麼說,你絕對能接受我們的文化?”
“是的!”
“那太好了,我注意你很久了,你絕對有資格成為我的第三個太太。”中東學生開心地說。
有些人的個性霸道,不願接受和自己不同的想法,即使是大多數人所作的決定。在這種時候和他講道理是沒用的,甚至會中了他的圈套,把事情鬧大。反向思考的幽默技巧,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協助你將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有個旅行社舉辦了一場國外旅行的行前說明會,但是有一位旅客有意見,他想要遊湖不願爬山。這位旅客大聲嚷嚷,弄得現場氣氛很不好:“你說了這麼多有關山上風景多麼秀麗,怎麼就沒說一下,萬一我們由山上掉下來的時候怎麼辦?
負責說明會的導遊心想,我已經說過,這山都開好了道路,很好走,這人分明是來找碴兒的。他很不高興,但是念頭一轉,忽然說:“如果您不小心滑落下來,請務必記得向右看,右邊的景色奇異,會讓您終生難忘。”
旅客們一聽,都哄堂大笑,那人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運用幽默手法可以使你化幹戈為玉帛,贏得主動。幽默可以使棘手的商業談判友好地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有段時期,蘇聯與挪威曾經就購買挪威鯡魚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在談判中,深知貿易談判訣竅的挪威人,開價高得出奇。蘇聯的談判代表與挪威人進行了艱苦的討價還價,挪威人就是堅持不讓步。談判進行了一輪又一輪,代表換了一個又一個,還是沒有結果。
為了解決這一貿易難題,蘇聯政府派柯倫泰為全權貿易代表。柯倫泰麵對挪威人報出的高價,針鋒相對地還了一個極低的價格,談判像以往一樣陷入死胡同。挪威人並不在乎僵局,因為不管怎樣,蘇聯人要吃鯡魚,就得找他們買,可謂“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而柯倫泰是拖不起也讓不起,而且還非成功不可。情急之餘,柯倫泰使用了幽默法來拒絕挪威人。
她對挪威人說:“好吧!我同意你們提出的價格。如果我的政府不同意這個價格,我願意用自己的工資來支付差額。但是,這自然要分期付款。”
堂堂的紳士能把女士逼到這種地步嗎?所以,在忍不住一笑之餘,挪威方同意將鯡魚的價格降到一定標準。柯倫泰用幽默法完成了蘇聯政府前任貿易代表們曆盡千辛萬苦也未能完成的工作。
報刊、出版社的編輯與撰稿者之間也是一種合作關係。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許諾給紐約的一家出版社寫一本小說,卻遲遲沒有交稿。出版社編輯一再催促均無結果後,便往傑克?倫敦住的旅館打了個最後通牒式的電話:
“親愛的傑克?倫敦:如果24小時內我還拿不到小說的話,我會跑到你屋裏來,一拳揍到你鼻梁上,然後一腳把你踢到樓下去。我可從來是履行諾言的。”
傑克?倫敦回答說:
“親愛的迪克:如果我寫書也能手腳並用的話,我也一定能履行自己的諾言,按時將書交到你的手裏。”
編輯與作家之間的玩笑說明了他們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而作家為自己不能交稿所做的辯解更是巧妙。
《福爾摩斯探案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爾,曾當過雜誌編輯,每天要處理大量退稿。
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說:“您把我的小說退了,可是您並沒有把小說讀完。因為我故意把幾頁稿紙粘在一起,您並沒有把它們拆開,您這樣做是很不負責任的。”
柯南道爾回信說:“如果您用早餐時,盤子裏放著一隻變味的雞蛋,您為了證明這隻雞蛋變味了,大可不必把它吃完。”
一家雜誌的編輯收到一封來信:“親愛的編輯:我希望和您達成一項默契,您如果刊用了我的稿子,您將得到稿費中的一半,希望能得到您的首肯。”
編輯回信說:“您的意見很好。我希望錢都由您支付,每行五元。當您把稿子和錢寄來以後,我將把它刊登在廣告欄裏。”
因為合作關係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處理事情應該平等協商,相互提意見,表示不同看法也應客氣委婉些,不能傷了和氣。以幽默語言來表達是比較高明的辦法。
歌唱家狹諾?帕蒂拉舉行獨唱音樂會,那位鋼琴伴奏自顧自彈得很起勁,以致琴聲經常蓋住歌聲。帕蒂拉雖然幾次向他暗示,可他全然不加理會。
演唱會結束以後,帕蒂拉與自己的合作夥伴——鋼琴家親切握手,並謙虛地說:“先生,今天我很榮幸,能參加您的鋼琴獨奏會。”
歌唱家用幽默語言表達出了對合作夥伴的不滿,又照顧了對方的麵子,是一種巧妙而得體的化解衝突的方法。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語言是很好的溝通工具,利用詼諧幽默將幹戈化為玉帛,無疑是最好的手段。
風趣幽默對緊張關係的潤滑作用,無不反映在人與人之間的生活上。積極樂觀的態度,是一種同情心和愛的表現。
在一次重要談判中,雙方以前未有過任何接觸,氣氛略顯沉悶。這時甲方的代表開口了:“劉經理,聽說你是屬虎的,你的廠在你的領導下真是虎虎有生氣呀!”“謝謝,借你吉言。唉,可惜我一回家,就虎威難再了!”“咦,為什麼呀?”“我和我的夫人屬相相克啊,我被降住了!”“那麼你妻子…”“她屬武鬆!”這一幽默雖有刻意營造之痕跡,但這並不妨礙它在緩和氣氛中的作用。
人們在說話交流過程中有時由於言語不合,或者話題轉入令一方或雙方難以應付的內容,氣氛就會突然變得尷尬、沉悶。這時適當運用幽默語言,對於避免和消除尷尬都很有效果。
比如在商店、酒店等服務性行業經常會發生一些令人尷尬、難以應付的事情,使顧客和店方的關係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一次,一位女士怒氣衝衝地闖進一家食品店,向營業員喝道:
“為什麼每次我兒子在你這兒稱的果醬都缺斤少兩?”
營業員沒有慌亂,仔細想了想,猜中了其中的原因。於是禮貌地回答:
“夫人,你為什麼不稱稱你那個可愛的小寶寶,看他是否身體加重了?”
這位母親一愣,繼而恍然大悟,怒氣全無,心平氣和地對服務員說:“噢,對不起,誤會了。”
做商戰談判中的幽默大師
君子雄辯 幽默助陣
在商業談判中采用幽默方式,能夠緩和緊張形勢,製造友好和諧的氣氛,從而縮短雙方的距離,淡化對立情緒。
每個商人在商業活動中都不可避免地會與別人接觸。個人的,團體的,或為企業,或為金錢,或為地位,或為榮譽,這樣你就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談判的參與者。
在許多人心目中,談判是很莊重嚴肅的。其實,談判中采用幽默姿態可以緩和緊張的形勢,促成友好和諧的氣氛,也就縮短了雙方的心理距離,鈍化了對立感。
因此,幽默能使你在談判中左右逢源。談判時具有幽默心理能使你情緒良好、充滿自信、思路清晰、判斷準確。
一位房產商對一個機關大院的破禮堂有興趣,準備買下來重建一個多功能的娛樂場所,但雙方辯論了很長時間,還是沒有達成共識,後來這個房產商得知此單位是急需要這筆錢的,他不再步步緊逼,他對人家說:“如果你們沒有其他選擇的話,就來找我吧。”
他如願以償,這筆生意按他的設想成交了。
他認為,做生意好比追求女性,如果你狂熱地追求她,她會揚長而去;而當你幽默地激她一下時,她卻會跟著你走。
談判中要使自己進退自如,沒有幽默感是難以如願的。
運用幽默技巧同樣可以消除與顧客之間的緊張感,使整個交際過程輕鬆愉快,充滿人情味,使產品順利推廣。
在一家豪華商店,一位男顧客指著一個瓶子問女售貨員:“小姐,這種清涼飲料好喝嗎?”
“當然好喝。不信,您隻要嚐上一杯就會上癮。”
顧客沉思了一下,說:“好吧,那我就不買了,省得以後麻煩!”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幽默是從內心湧出的,它更甚於從頭腦中湧出的。在商業活動中,幽默的作用很大,如果使用得當,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利益,但如果使用不當,會適得其反。
從實際效果上看,富於幽默感的人一定充滿活力,他會有多方麵的興趣愛好、廣泛的交往、充沛的精力和開闊的胸懷。
不論你從事什麼行業,也不論你是董事長、經理或是普通商人,幽默都能助你一臂之力,擁有了幽默,你也就擁有了一具所向無敵的事業“推進器”。
運用談判的幽默力量就是在談判中采用幽默姿態,可以從而縮短雙方的距商,淡化對立情緒,加快合作關係的達成。
讓談判氣氛帶有幽默味道
適度的幽默對建立良好的氣氛有兩大好處:讓談判雙方精神放鬆,進一步密切雙邊關係。這樣就可以營造一個友好、輕鬆、誠摯、認真的合作氛圍,對談判雙方來說,都是具有實質性意義的。
1943年,英國首相丘吉爾與法國總統戴高樂由於對敘利亞問題的意見產生分歧,兩人心存芥蒂。直接原因是戴高樂宣布逮捕布瓦鬆總督,而此人正是丘吉爾頗為看重的人物,要解決這一件令雙方都頗為棘手的事,隻有依靠卓有成效的會晤了。
丘吉爾的法語講得不是很好,但是戴高樂的英語卻講得很漂亮。這一點,是當時戴高樂的隨員們以及邱吉爾的大使達夫?庫柏早就知道的。
這一天,丘吉爾是這樣開場的,他先用法語說道:“女士們先去逛市場,戴高樂,其他的先生跟我去花園聊天。”然後他用足以讓人聽清的聲音對達夫?庫柏說了幾句英語:“我用法語對付得不錯吧,是不是?既然戴高樂將軍英語說得那麼好,他完全可以理解我的法語的。”語音未落,戴高樂及眾人都哄堂大笑。
丘吉爾的這番幽默消除了談判雙方參與人員的緊張情緒,營造了良好的會談氣氛,使談判在和諧信任中進行下去。
在談判開始後,禮貌問候對方,輕鬆地引入談判的話題,講究策略,有利有節,求同存異,必要時運用一些幽默詼諧的語言,調節一下緊張沉悶的空氣,放鬆一下繃得太緊的心弦,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氣氛。
商業活動中,談判雙方剛進入談判場所時,難免會感到拘謹,尤其是新手。在重要談判中,心理上往往會忐忑不安。而談判又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雙方站在各自的立場,為爭取各自的利益努力。但如果你固執地認為,談判就不可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必須唇槍舌戰,那你就走進了一個談判的誤區。如果你總是一副嚴肅的麵孔,以極其認真的態度上來就“言歸正傳”,沒有一點活潑的氣氛,談判場所死氣沉沉、悶不可言,總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就會造成暫停、僵局的次數很多,於是就會出現滿足雙方利益的靈活方案少有建設性的提議,達成協議的日期一推再推的情況。所以你應該主動去營造良好的談判氣氛。某個警匪電影中有這樣一段談判專家與匪徒的對話:
匪徒:“你怎麼來得這麼慢,你們是不是想拖延時間?”
談判專家嬉笑著說:“不好意思,堵車嘛!”
輕鬆愉快的氣氛能緩解談判中的緊張情緒,激發人們的想象力,增進人們的感情。在良好的氛圍下,人們更容易被理解、被尊重,也更容易獲得支持和關注。反之,沉悶抑鬱的環境,很容易滋生猜忌和隔閡。在談判中,不能營造良好的談判氣氛,就好像機器缺少“潤滑劑”一樣,給人很別扭的感覺,也就談不上有效地減少雙方心理障礙,給雙方溝通增加困難,甚至可能使談判進展緩慢。
談判雙方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為達成協議,雙方不可能摒棄競爭,也不可能拒絕合作,那麼合作,就應該有一個良好的合作氣氛,這是從談判一開始就應該考慮並注意的。首先,在談判開始以前,主動熱情地去接觸對方,發掘雙方的共同點,為談判打下良好的基礎。可以就雙方的興趣愛好,雙方曾有過的合作經曆或共同認識的朋友,進行交談,引起雙方心靈“共振”的變化。
全國著名笑星趙本山主演的電視連續劇《一村之長》在上演時引起轟動。後來《中國電視報》上有篇文章談到了攝製過程中導演與演員之間一段愉快的合作關係。
導演與演員原來並不認識,在確定了男主角邀請趙本山來擔任後,導演找到了他。初次見麵時,演員穿一件紫紅色夾克衫,比電視小品中要年輕不少。所以導演有些遲疑。
趙本山開口說:“咋的,不像吧?雖然今年34歲,看上去卻像43歲……”不愧是笑星,第一句話就有幽默效果。
導演也是一個風趣的人,他摘下帽子,露出那“地方脫離中央”的禿頂回敬說:“本人雖40有餘,但被人稱為老爺爺,這叫有風無度!”
兩人一起哈哈大笑。合作就這樣在笑聲中開始了。
有一次拍攝踩高蹺的戲。37℃高溫下趙本山穿著厚厚的戲裝,踩著高蹺扭來扭去,辛苦可想而知。突然,他撲到了前麵踩高蹺的人身上,昏了過去。大家全慌了,捏人中,抓心窩,忙了半天,才清醒過來,但仍麵色灰白,大汗淋離,於是導演下令暫停、休息。
這時,隻見趙本山依著卡車站起來了,說:“導演,幹吧!”導演含淚勸阻他,他卻風趣地說:“你這上百號的高蹺隊可不是吹糖人,說有就有,今天不拍完,你就哭吧!”
兩個小時之後,戲拍完了,演員也流不出汗了。即使如此,笑星仍不改其幽默作風,他喘著粗氣躺在村委會的石頭台階上,蒼白的臉上現出頑皮的笑,對導演說:
“導演,再拍一會兒,你就把我直接送到八寶山去吧,這裏離那兒也近。”他的話把周圍的人全逗樂了。
跟這樣幽默的人合作,工作再苦再累,也能在笑聲中順利完成拍攝任務。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處處驚魂未定,疲憊不堪。這段時期,法國政治家阿裏斯梯德?白裏安為維護國際間的和平與合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6年9月,白裏安和德國政治家古斯塔夫?斯特萊斯曼就戰爭善後問題舉行了成功的會談,他倆因此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即使是這樣重大的主題,他們也都是在笑談中進行的。
為了避開外界的幹擾,妥善處理戰後賠款事宜,他們特地選擇法國汝拉省一個小鄉村進行會晤。他們在鄉村的飯店裏共進午餐後,兩位政治家為付賬友好地爭起來。
白裏安站起來說道:“不用爭了,我來付飯錢,你來賠款。”
幽默能將針尖對麥芒的商業談判氣氛衝淡,把人們對金錢貪婪、獨占的欲望平緩,讓人覺得何苦斤斤計較,何不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一個商人沒有一點幽默感,談起話來如同嚼蠟,那麼,他和他的客戶都會感覺十分別扭,有時會由於雙方都看著自己眼前的小利益互不讓步,而使談判或交易陷入尷尬的境地。
製人而不製於人
談判要爭取掌握主動權,要做到製人而不製於人。在談判中,主動權總是操縱在實力最強的一方手裏,對於穩操勝券的主動方來說,“一步主動則步步主動”。所以我們認為,不僅同其他人合作要占主動,競爭中要占主動,就是在談判中同樣要占主動。
在談判中占據主動的方法很多,利用幽默的技巧對對方進行步步引導,可兵不血刃地在談判中占據主動地位。下麵就是一則在日常生活的談判中占據主動的幽默故事。
父親下了班回到家,他的正讀大學的兒子以幽默的口吻問:“爸爸,你可知道人類學家說過,人本來不該是直立行走的?”父親回答:“這又怎麼樣?”他說:“所以把汽車鑰匙借給我吧!”
兒子先發製人,主動向父親發問,一步步把父親誘進自己設的語言陷阱,再提出自己“借車”的要求,使父親沒有理由拒絕,從而取得這次向父親“借車”的談判的成功。
要想最快地達到談判的目的,就需要做多方麵的準備,比較好的方法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多樣選擇方案,從中確定一個最佳方案,作為達成協議的標準。有了多種應付方案,就會使你有很多的餘地。
小男孩:“媽媽,我要養一隻小狗。”
媽媽:“狗多髒啊,寶寶聽話,咱們不養狗。媽媽明天給你買隻漂亮的玩具狗。”
小男孩:“媽媽,我不要玩具狗,沒有小狗,我要一個小弟弟陪我玩也行啊。”
結果,第二天,媽媽就給小男孩買來了一隻小狗。
小男孩主動提出要求,給了媽媽兩個選擇,要一隻小狗或者一個小弟弟。媽媽自然會同意買隻狗給他了。
而且,你可以提出兩種或多種選擇,這些選擇都可以是對方不願意接受的。但是,比較起來,其中總會有一種令對方最樂意接受的。這時候,你改變談判結果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因為你充分了解和掌握了談判的主動權,也就掌握了維護自己利益的方法,就會迫使對方在你所希望的基礎上談判。即使對方不同意其中的任何一種提議,他也會在你提議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解決辦法。
運用幽默的詭辯製勝
運用幽默的詭辯製勝,是指在論辯中運用幽默手法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製勝術,它能直接體現辯手的知識水平、思想素質、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論辯,是探索真理,獲得成功的有效手段。
無論是商場中的你爭我奪,還是論辯場上的唇槍舌劍,你都需要反應機敏,表達流暢。如果還能巧用幽默,那你就一定會辯才高絕,難遇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