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樂章

詞作家的風采

在中國近現代的音樂史上,特別是在流行音樂領域,人們往往看重作曲家,忽視詞作家。這種習慣,延續至今,未見根本改觀。

然而,當你把流行歌壇那些紅極一時,直至幾十年曆久不衰的名曲集中在一起,研究它們為什麼受到人們喜愛的時候,你會發現這些歌最大的共同特點是歌詞寫得好,不用吟唱。就是讀一讀這些歌詞,你也會感受到一種藝術的享受。它們詩意盎然,意境深邃,情真意切,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麵而來,使你陶醉,使你深思,使你動情。詞作家們用他們的歌詞,把中國的流行歌壇裝點得五彩繽份,絢麗多姿,為中國的音樂史和文學史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財富。

流行歌壇的著名作曲家多是詞作家

登上流行歌壇著名作曲家排行榜的作曲家們,除了嚴工上沒有留下詞作,其他人都是能作曲也能寫詞,顯示了他們藝術上的深厚功力。

黎錦暉時代曲歌詞的大師風範

在中國的流行音樂史上,黎錦暉不僅用他譜寫的旋律開創了流行音樂崛起的曆史新紀元,九年間他撰寫的幾百首時代曲歌詞,也開一代新歌風,洋洋灑灑,熱鬧非凡,可供欣賞,可資借鑒,應予繼承。

(一)詩的意境,詩的情懷,是黎錦暉歌詞最使人傾倒之處。他以《毛毛雨》為題創作中國第一首時代曲,是他胸中有詩的神來之筆。

自然界的毛毛雨,似有似無地從天空飄落時,人們感受到的是它的輕柔與溫馨。黎錦暉寫《毛毛雨》時,是否想過他要讓自己創作的新型愛情歌曲,像“毛毛雨”一樣能夠給人在清新的感受中得到心靈的淨化和撫慰呢?也許他並沒有如此清晰的意識,但在客觀上,他的時代曲帶給人們的正是這種情感上的享受和共鳴。

看到《毛毛雨》一詞,很多人自然地會聯想到杜甫的名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歌詞開頭的“毛毛雨下個不停,微微風吹個不停,微風細雨柳青青,哎喲喲,柳青青……”又正是南宋僧人誌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麵不寒楊柳風”的意境。胸中有詩情的人,不需要刻意追求,詩的情懷便會在筆下自然地流淌出來。《毛毛雨》本是民歌韻味十足的愛情歌曲,黎錦暉以之提倡和讚美愛情要“心心相印”,不以金錢為轉移,後麵的歌詞也略顯直白,由於他用了“毛毛雨”這樣的歌名,竟把人們帶入了無限想象的空間,不僅這首歌的意境升華了,更使中國的流行音樂史在詩的意境中開篇,“一首歌名,無限詩情”,這就是黎錦暉的大手筆。

黎錦暉文學功底深厚,諳熟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從《詩經》開始的曆代詩詞歌賦。不知道有多少古詩詞的名篇、名句他可以倒背如流,隻見多首名篇名句出現在他的詞作中。可以想象在他構思詞作時,這些名篇名句就會在他的筆端湧動,自然地流淌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和詩意。

和《毛毛雨》同時創作,一起走紅的《人麵桃花》直接把唐代詩人崔護《題都城南莊》的原文“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作為這首歌的第一段歌詞,接下來又借題發揮寫了三段詞。這種寫法,在中國這樣詩的國度,也極受歡迎。

黎錦暉把前人的詩詞,整首的或大段的寫進他的歌詞的,還可列出多首—

朱淑真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被黎錦暉用來寫在《我怎麼舍得你》的開頭;南唐後主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被黎錦暉引來作為《飄泊者》的第一段和第四段;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黎錦暉在他的《一封快信》的開頭引用時,改成“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昨夜夢太長,醒來時不早”,使之和這首歌幽默風趣的風格更協調。李清照的名作《聲聲慢》,被黎錦暉拿來,一字未改地寫了一首也叫《聲聲慢》的時代曲。

細讀黎錦暉的歌詞,古詩詞的名句和意境隨處可見—

“獨在異鄉為異客”、“別時容易見時難”、“少小離家老大回”(《歸程》);“我也不愛瘦,我也不愛肥,我要愛一位,像你這樣美”(仿宋玉詞);“我一看見你,靈魂兒天上飄”采《西廂記》張生的話(《桃花江》)。

介紹這些情況,意在說明黎錦暉的文學功底深厚,像他自己所說,四歲上學,讀的第一部書是《詩經》,少年時開始閱讀唐詩、宋詞、元曲以及《西廂》、《紅樓》、《聊齋》……這樣的熏陶和積累,影響到他的歌詞創作,是極其自然的事情。

黎錦暉的時代曲歌詞多達幾百首,引用古詩詞名篇名句的隻是一部分,大量充滿詩情畫意的歌詞是他自己的原創—

夜長漫漫,細雨潺潺,獨自把琴彈。彈出相思調,淚濕羅衫。萬裏關山,柔魂莫度,好夢闌珊!

—《拒絕》

青苑芳草,綠過柔條,轉眼韶光漸老!風在飄飄,雨在瀟瀟,越叫心中悄悄,青春無限好。願月長圓,願花長好,任憑它水樣流年,不斷地滔滔,春花秋月何須了!

—《風雨琴歌》

漫漫長夜,閑愁難寫,凝望中天月已斜。逝水東流,殘花都謝,真個是流水落花春去也!

—《追回春來》

黃昏時候雨紛紛,路上行人、樓上情人,一到黃昏欲斷魂。路上行人問:葡萄酒哪杏花村……雨打梨花深閉門,鄰女不知離別恨,琵琶調,送情人……

—《黃昏》

黎錦暉自己寫的歌詞,仍然不時出現前人的“詞”或“句”,說明他所受影響之深,他把前人的詞、句極自然地揉進自己的歌詞,這也是一種功力和文學上的修養吧!

(二)情感真摯、熱烈,以情動人,是黎錦暉歌詞的又一成功之處。

黎錦暉的時代曲,愛情是第一主題。當時,寫愛情已是闖了禁區,而他筆下的愛情又總是火辣辣地直抒胸臆,毫不掩飾,把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妹妹我愛你》是黎錦暉1927年創作的,和《毛毛雨》一起在“中華歌專”的校園裏傳唱。這首歌原是一首兒童歌曲,又名《可愛的洋囡囡》,以一個布娃娃作為讚美對象,曾發表於1927年248期的《小朋友》上。經灌錄唱片和舞台演出,竟演變成黎錦暉一首著名的愛情歌曲。兩段歌詞約三百字,他用了18個“我愛你”。反複重疊的“我愛你”,造成一種咄咄逼人的氣勢—不許說、不許唱的“我愛你”一詞,黎錦暉就是要說、要唱,既是真情實感,就痛痛快快地表達。

在反複吟唱“我愛你”的同時,在他的歌詞中也開始使用“擁抱”、“親吻”之類的字樣,他還把歌名就定為《開始的一吻》、《最後的一吻》、《一身都是愛》、《說愛就愛》、《求愛秘訣》、《戀愛明星》……要知道,當年黎錦暉這樣寫愛情歌曲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今天再讀他的愛情歌曲,我們感受到的是他愛的真誠、愛的勇敢、愛的轟轟烈烈。也許正是這種表達愛的方式,給那些“想說愛你不容易”的人們,以情感上的共鳴和勇氣吧,這首《妹妹我愛你》,當年比《毛毛雨》更走紅。本是同時出版,1929年2月《毛毛雨》再版,5月時《妹妹我愛你》就印到了第五版。

當然,黎錦暉大量的愛情歌曲,多有一個含蓄的、富有詩意的歌名,像《鸞鳳和鳴》、《燕帶春來》、《月下花前》、《夜深深》、《峨嵋月》、《十裏長亭十杯酒》等,這些歌名也是黎錦暉與眾不同的傑作。

黎錦暉寫愛情,也寫親情和鄉情。他寫的親情、鄉情都很感人。

1927年,黎錦暉以《落花流水》為題,寫了一首思念母親的歌,他把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寄托給落花與流水—

好時候像水一般不斷地流。春來不久要歸去也,誰也不能留。離恨別愁,付與落花流水空悠悠。想起那年邁的慈母,白發蕭蕭已滿頭。暮暮朝朝,朝朝暮暮總是眉兒皺,淚兒流,心兒憂。年華不可留,誰得千年壽,我的老母。花喲,你跟著流水這樣流啊,流(啊)到我的家;水喲,你帶著落花,到我家門前停下,將花交給我那年邁的媽媽。讓她的白發加上幾片殘花,笑一個(喲)青春的笑吧。花呀,水呀,勞你們的駕呀!

……

這首歌是黎錦暉飽含深情之作,1928年由黎明暉灌錄唱片後十分走紅。

1929年,上海文明書局發行的黎錦暉《愛情歌曲》16首裏麵有一首《歸程》,這首歌詞黎錦暉把一個踏上回鄉之路的遊子,想到雙親、情人、朋友時的萬千思緒,融彙成一種“近鄉情更怯”的情懷,寫盡了“獨在異鄉為異客,久離家,如今已向歸程發,心情反倒亂如麻”的心緒,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文章不是無情物”,黎錦暉的歌詞以情動人,說明他的情感豐富、真摯,他對“時代曲”寄托了無限深情。

黎錦暉的詞作,有詩意、有激情,還有濃濃的生活氣息。他善於觀察、提煉,從生活中捕捉靈感和形象,在娓娓道來中把你帶入特定的生活場景,走進了他的歌詞所描繪的生活之中。

《秋之晚景》是被黎錦暉歸入“兒童歌曲”一類的,這首歌詞的意境和氛圍,使我們感受到了身臨其境般的生活氣息—

夕陽紅著臉兒慢慢地沉下,西山的浮雲化做一片晚霞。小牧童兒趕著牛羊結隊歸家,樹林中的倦鳥,一聲一聲喧嘩,睡呀,睡呀!炊煙散啦,晚飯爛啦,大家歸去吧!

繁星閃著眼睛靜靜地懸掛,秋風兒飄飄扇動一陣兒柔沙。老漁翁扛著釣竿獨自歸家,石縫裏的叫蟲一聲一聲喧嘩,睡呀,睡呀!涼露降著,明月亮著,大家安睡吧!

你經曆過這樣的生活嗎?如果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曆,你是否羨慕那位小牧童和老漁翁,遠離城市的喧囂和紛爭,享受的寧靜和安逸呢?如果你被這樣的生活所吸引和陶醉,這就是黎錦暉的歌詞所營造的生活氣息產生的藝術魅力。

《睡的讚美》,據說是黎錦暉專門為周璿創作的,這是一首姐姐唱給弟弟的催眠曲。一開始,黎錦暉就把你帶進了姐姐哄弟弟睡覺的床邊:“睡呀,小弟弟,你不要害怕,姐姐在這裏呢!”多麼自然,多麼親切。如果你也是一位姐姐,是不是有過這樣哄弟弟睡覺的經曆?這位姐姐希望弟弟進入夢鄉,她告訴弟弟:“夢的世界是安靜的,夢的世界是美麗的。”夢境的安適和美麗什麼樣子,姐姐開始為弟弟描述:“裏麵有紅花,在園中開放,裏麵有綠草,在場上乘涼。小鳥在樹上歌唱,蝴蝶在花間舞蹈,還有那小小的船兒,在綠波上漂搖。暖和的太陽,甜蜜的花香,他們都在等著你呢,你為什麼不去玩一趟!”黎錦暉筆下的夢境,是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濃濃的生活氣息撲麵而來,這樣的歌,孩子們喜歡聽,喜歡唱,大人也被這美的夢境所折射的美好生活所吸引。周璿1935年灌錄了這首《睡的讚美》的唱片,迅速在歌壇走紅,成為一首極受歡迎的時代曲。

《秋之晚景》和《睡的讚美》,在黎錦暉的作品中算是兩首小歌,而這兩首小歌的歌詞,卻充分顯示了黎錦暉詞作的高水平和大手筆。

黎錦暉詞作的生活氣息,還表現在他那些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詞作中。此類歌詞都比較長,一首《夜花園裏》他寫了七百四十多字,把兩個“賣文”為生的男女主人公,沒錢交房租,被房東趕了出來,餓著肚子跑到公園裏度過一夜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描寫得栩栩如生。

房東命令我們搬走,好,我們索性趁此涼夜悠悠,並肩攜手,隨意遨遊,把良夜名園勝景,留到天明任情享受!(白)我們遊園,當然不是消遣,有超過快樂的情感!(唱)痛苦的箭,已將我的心房穿透!(白)痛苦哇!痛苦有什麼要緊呢!(唱)咳!我想快樂,自然不難受,痛苦也不見得那麼難受。假如痛苦真難受,為什麼多數的人,總喜歡將痛苦常常留在心頭!

第二段詞,黎錦暉把他的人物放在“風吹、葉落,愈顯出一片深秋蕭索”的悲涼氣氛中,男主人公在河邊對妻子說,“且讓我獨自在河邊靜坐,盡一夜功夫思索,創作一兩篇小說”,“你呢,且任意走向那熱鬧的場所,或者能遇見朋友經過,一定邀你去嚐嚐咖啡鮮果。這時候餓餓沒有什麼……明天將稿換了錢來,仍舊能夠照常過活。”妻子聽了丈夫的話,“如刀插在心窩,無言可說,有淚滂沱……獨自跑到林中深深藏躲。”“號哭吧,哪裏哭得出來呢!”“我想大笑固然是快活,大哭也不見得沒有快活,假如哭沒有快活,為什麼愛哭的人,總是比那愛笑的人多!”

最後一段詞,寫黎明來臨時,妻子回到河邊卻不見丈夫人影,隻有文稿散落地上。此時,忽傳河裏撈上一具屍骸,妻子嚇得魂飛天外,待跑到河邊細看,自殺的人原來不是她丈夫,而她的丈夫卻在一旁歎息說:“悲慘的心情願死神快來攜帶。死了吧,我們也不妨試試看。我想生存固然是愉快,死也不見得沒有愉快。死,假設沒有愉快,為什麼死去的人總是不願再活回來?”

寫這樣的歌詞,作者的心情應該是沉重的,黎錦暉寫出了“賣文為生的清流”們的艱難,以及他們在饑腸轆轆時,盼望能遇上兩位朋友,請自己喝杯咖啡,吃點水果的“希望”,還有他們對“痛苦與快樂”、“哭與笑”、“生與死”的苦澀的“幽默”,說明黎錦暉對這些知識分子的心態了如指掌,這就是黎錦暉筆下的人物和生活。這樣的“生活氣息”是悲涼的,但它卻是客觀存在的。

(三)黎錦暉時代曲的民族風格與韻味,這是他的強項,是他的時代曲火爆走紅的重要因素。

黎錦暉自幼熱愛民間音樂和中國傳統的戲曲、曲藝與民間文學。1914年開始,他係統深入地觀摩、研究京劇、曲藝,還經常跑到當時北平的天橋與城南遊藝場,觀摩民間藝人的演出,廣交戲曲、曲藝界和民間藝人的朋友,廣泛搜集民歌民謠、民間小曲,他對中國戲曲和民間文學的積累與功底,達到了很少有人能夠達到的大師水平。他用民歌的形式和風格寫成的歌詞十分精彩,這裏全文轉錄兩首供欣賞。

鮮花新婚

鮮花美,鮮花香,鮮花齊放好時光。鮮花姐,鮮花郎,鮮花麵上透紅光。月月紅,紅女士,又嬌又媚做新娘。繡球花懸兩鬢,剪秋羅,做新裝。萬年青,青博士,大搖大擺做新郎。雞冠花,大禮帽、剪絨花,做西裝。喇叭花,喇叭長,滴答滴答奏新腔。金鈴花金鈴響,丁當丁當又丁當。鮮花喜,鮮花忙,鮮花夫婦禮華堂。鮮花酒,鮮花觴,鮮花賓客賀鴛鴦!證婚人,牡丹花,她是花中皇後娘。介紹人臘梅花,主婚人秋海棠。眾來賓,笑洋洋,葡萄仙子柳秋娘。瑞香姐(女:呃!),百合郎!(男:呃),嫩茉莉(嬌:呃!),小丁香(幼:呃!),玫瑰露,透瓶香,金盞花兒進杯觴。鮮花同賀鮮花喜,花花世界美名揚。

這首《鮮花新婚》,黎錦暉使用了18種花名,他把鮮花擬人化,給它們安排的角色又使每一種花有了性格特色,有了在花的王國裏的身份、地位。這場“月月紅”和“萬年青”的婚禮,高雅、氣派、熱鬧非凡。這首歌詞的意境和水平超過了評劇《花為媒》中的《報花名》。

圈 兒 信

欲寫情書可不識字,煩個人兒使不的。無奈何,畫個圈兒為表記,這封書惟有我情人知此意。

相思欲寄從何寄?畫個圈兒替。話在圈兒外,心在圈兒裏。我密密加圈,你須蜜蜜知儂意。單圈是我,雙圈是你。整圈兒是團圓,破圈兒是別離,還有那說不盡的相思,把一路圈兒圈到底。

用畫圈兒或其它記號寫信,是一則民間流傳很廣的幽默故事,不知是黎錦暉把這則故事改寫成了歌詞,還是民間流傳的各種版本都是由黎錦暉的歌詞演變而來的?

(四)黎錦暉歌詞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五四”精神,促使歌曲廣泛流傳。

黎錦暉創作時代曲的年代,中國經過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要求民主、自由、個性解放,成為時代的主旋律。黎錦暉的歌詞,特別是他以愛情為主題的歌詞,多是反對愛情、婚姻上的封建專製,反對愛情上的金錢萬能和商品交換原則,主張婚姻自由,讚美真摯的愛的。在當時,這些主張都是時代的呼聲。從《毛毛雨》開始,這種精神貫穿在他許多歌詞的創作過程,他的歌因而極受年輕人的歡迎。

文明結婚

少年朋友聽根由,自己的身體自己有,不能不自由,不能不自由,一生的幸福自己求。少年哪,少年哪,自己的幸福自己求。

少年朋友聽端詳,婚姻大事不比尋常,自己作主張,自己作主張,陌生的男女怎麼配鴛鴦,少年哪,少年哪,陌生男女怎麼配鴛鴦。

……

這首歌是黎錦暉1921年根據揚州小調寫的,他自己認為不是成功之作,原因是它的歌詞是“說教式”的,人們不喜歡。但到1928年春天,黎錦暉灌錄時代曲唱片時,這首歌也錄了唱片,黎錦暉把它歸入“民眾歌曲”一類,以示它和自己1927年前後開始創作的時代曲有所不同。唱片發行後,這首歌因為歌詞唱出了年輕人的心聲,很是流行。

1931年,黎錦暉用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寫了一首男女聲對唱歌曲《銀漢雙星》。歌中的織女,麵對她的統治宇宙的父親,勇敢地鼓勵牛郎:“……不怕怎樣罪過臨頭,你難道不應自由?封建勢力豈能長保守!腐化思想已經難久留,向前走,牛!革命吧,何必擔憂;犧牲吧,何必發愁。”

這首歌,黎錦暉讓天上的織女鼓勵牛郎和玉皇大帝作鬥爭,他反對封建專製主義,從人間反到了天上。唱這樣的歌會由衷地舒暢和自豪,這樣的歌給人以力量和勇氣,自然受到歡迎。

(五)愛國主義主題,讚美英雄和英雄主義,是黎錦暉歌詞時代特征的最高境界和突出表現。

勇士凱歌

拚著血,拚著頭,求得自由!為著人類利益,齊來奮鬥!為著世間正義,更要追求!同胞,快快向前,快快向前走。向前走吧,打倒敵手,往前猛進,除去仇讎,救我國,那管肉搏,救我族,拚個死活……

戰地之花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美人跨上千裏馬,戰馬如飛上戰場。刀光劍影閃電現,彈珠炮屑落飛蝗。戰罷歸來鼓餘勇,高談歡宴樂如狂……戰士們,聽我唱,上戰場,憑氣壯,假如敵人揮刀斬下我的頭,我提起頭來再向前闖。

這位女戰士豪氣衝天,這樣的歌詞昂揚、激越,鼓勵人們一往無前。

在當時,軍隊裏沒有女兵,婦女不可能火線殺敵。女英雄的颯爽英姿卻不斷出現在黎錦暉的詞作中,像《紅顏軍士》、《火線西施》、《嫁給勇士吧》、《好姊妹衝鋒》……這些歌詞抒發著黎錦暉對英雄人物和英雄行為的無限崇尚和滿懷激情。寫女英雄更是他蔑視封建傳統觀念的維新思想的具體體現。

黎錦暉的生活空間廣闊,生活閱曆豐富,他的幾百首時代曲歌詞,題材涵蓋了人生、社會、情感、生活的各個領域,從人間到天上,從夢境到現實,似乎任何事物都可以進入他的歌詞,信筆揮灑、洋洋大觀。他的時代曲詞作的數量,迄今為止,在流行歌壇沒有第二位詞作家能望其項背。他為這幾百首時代曲所列的標題,有詩情畫意的,有幽默風趣的,有一本正經的,甚至有不看內容不知什麼含義的……這本身就是一筆寶貴的文學財富,充分顯示了黎錦暉作為一位詞作家的大師風範。

黎錦光可以稱“王”的時代曲歌詞

(一)姚莉久唱不衰的《清流映明月》。

1939年,剛剛在歌壇走紅的姚莉,灌錄了黎錦光為她寫詞譜曲的《清流映明月》—

我的愛人喲,我的愛人喲,你是天空的明月,我是地上的清河。清流映明月,終於激動了我的情波。明月落在西山邊,烏雲藏在山中間,無情的寒風,吹動了烏雲,竟將那明月遮掩。從今以後,明月清流,無從相對欣歡,隻剩悲痛傷感。可憐那清河,終於遺恨綿綿。

這首歌,黎錦光把天上的明月和地上的清河比喻為一對相愛的戀人。豐富的想象,獨特的視角,天上地下,任意揮灑,盡情地表達愛之深切。

(二)幽默風趣的《賣梨膏糖》。

1938年,黎錦光為王人美寫了一首《賣梨膏糖》,歌詞就是民間流傳的幽默故事—

賣梨膏糖,賣梨膏糖!小小的、方方的、甜甜的、香香的糖。初到貴處我沾光,一來看朋友,二來拜同行。(白)到底是賣什麼玩藝兒?(唱)藥草膏、藥草糖,吃到肚裏冰冰涼涼,冰冰涼涼。諸位若是不相信,送包給你們大家嚐一嚐。年老的、年輕的,男子漢、大姑娘,要是吃了我的糖,身健體壯又漂亮。(白)殘廢的人又怎麼樣?(唱)啞吧吃了我的糖,跑上高台唱二簧;聾子吃了我的糖,去聽那啞吧的新腔;癱子吃了我的梨膏糖,連蹦帶跳去幫忙;瞎子聽了這消息,嘿,睜眼要看我的梨膏糖。

這首歌經王人美灌錄唱片後,有人當“歌”唱,有人當“故事”講,喜劇的效果帶給人們的都是歡樂。

(三)健康、美麗,俏皮又含蓄—黎錦光筆下嚴華與周璿的愛情。

1939和1940年,黎錦光為嚴華和周璿寫了兩首男女聲對唱的愛情歌曲,迄今為止仍可說是男女聲對唱的愛情歌曲中的經典。

叮 嚀

女:我的年輕郎,離家去南洋,我們倆離別,頂多不過二春光。

望郎莫悲惶,不必太心傷,沿途多保重,再會之期並不久長。望情郎不要多悲哀,總要辛苦去求財,胡鬧花天無正業,等到老來苦難挨。望郎要心安,賭博不可貪,世上多少少年郎,全因賭博做人難。

男:我的年輕妹,嬌柔又美慧,我們倆離別,兩春不到就可再會。

望妹莫牽掛,細心來理家,凡事要謹慎,省儉度日別亂花。望情妹切莫吸鴉片,鴉片香煙費金錢,萬一不幸吸上癮,有傷身體精神散。望妹要心安,等郎在家園,郎會早日回家轉,早定佳期共團圓。

周璿和嚴華都是和黎錦光一起在歌舞界闖天下的好友,彼此熟悉得像家人一樣,黎錦光了解周璿、嚴華的思想境界,才能寫出他倆暫時分離時彼此叮嚀的這些情真意切,細膩健康,充滿生活氣息的語言。

探 情

男:小姑娘呀,小姑娘,什麼花兒好哇,什麼花兒香?

女:我愛梨花白如霜,桃花紅似俏姑娘。

男:牡丹花富貴相,少年郎比秋海棠。

女:我愛茉莉朵朵香,許多的花兒比不上。

男:月月紅放紅光,羞答答的像新娘。

女:你愛什麼花兒好,就是什麼花兒香。

男:小妹妹呀,小妹妹,什麼鳥兒好哇,什麼鳥兒美?

女:我愛鴛鴦成雙對,共棲共遊不分飛。

男:群雁高飛排成隊,多麼的令人感佩。

女:紫燕雙飛同去同回,互相憐愛永不背。

男:比翼鳥,多諧詼,隻見詩人來寫對。

女:你愛什麼鳥兒好,自是什麼鳥兒美。

積極進取,促人奮進,引人向上的《口哨的安慰》:

整天的工作多辛勞,為了衣食和妻小,

假如要害了病,那倒是真糟糕。

整天的思想進學校,為了將來前程好,

左思右想,又沒有大洋票。

別心焦,快別心焦,忍苦耐勞待來朝,

世上沒有艱難事,隻要你有心不嫌勞。

古時候哥倫布多好,他想尋找大陸島,

曆盡了辛苦,到底讓他找到。

我們不要怕辛勞,哪怕他路遠與山遙,

老邁步向前,終有天能辦到。

我們不要怕辛勞,光明的日子就要來到,

你如果煩躁,不妨吹吹口哨。

這首歌的主人公,為了養家糊口,整天忙碌勞累,生怕自己病倒會使全家衣食無著。他想求學深造,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又苦於沒有經濟條件。麵對如此艱難的生活,他不氣餒,不消沉,鼓勵自己向哥倫布學習,靠不辭勞苦的奮鬥去開創光明的未來。這首60年前問世的時代曲,今天讓它重返流行歌壇,也是一首可以拿獎的好歌。

黎錦光寫人物的歌詞,有一首《賣花翁》,特別值得欣賞。

賣花翁,賣花翁,以花為糧如蜜蜂。朝賣一株紫,暮賣一株紅,屋破見青天,盎中米常空。

賣花得錢送酒家,沽酒盡時還賣花。饑寒不畏懼,風雨不回家,去年今日後,從此不見他。

短短的兩段詞,把一位生活貧困,無兒無女的賣花老人那種樂觀豁達的性格和形象,表現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去年今日後,從此不見他”一句,含蓄地交待了老人悲涼的結局,使你多麼希望老人還能“賣花得錢送酒家”,再多享受幾天他唯一的樂趣啊!

1945年之前,黎錦光詞作的最高成就,是他1944年創作的《夜來香》。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淒愴,月下的花兒都入夢,隻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我愛這夜色茫茫,也愛這夜鶯歌唱,更愛那花一般的夢,擁抱著夜來香,吻著夜來香。夜來香,我為你歌唱,我為你思量,我為你歌唱,我為你思量。夜來香,夜來香……

娓娓道來的感愛和衷心讚美,詩的語言、詩的意境……黎錦光1944年寫這首歌詞時的藝術感覺,達到了很高的境界和品位。

嚴華時代曲歌詞的詩情和真情

(一)感人至深的《秋江憶別》。

《秋江憶別》,寫一個在秋日的江邊送別女友的人,一年後舊地重遊時觸景生情。深深的懷念、無限的悵惘,被嚴華描寫得感人至深,催人淚下。

荷花枯焦,在水麵漂流,黃花朵朵,含笑在枝頭。太陽才下山,又月上柳梢頭。黃昏時候,舊地又重遊……

江邊,荷花枯焦了,菊花還在開放,已是深秋時節。太陽下山,明月初升的黃昏時分,他來到了送別女友的地方—

想起當初別離我的知心友,我的姑娘,我怎麼能夠舍得讓你走!如今留下孤單單的一個我,我的姑娘,我怎麼能夠忍住淚不流!

讀到這裏你是否也要流淚了呢?

當年月夜攜手江心蕩小舟,如今分散可還能聚首?去年今日別離時候淚兒流,千言萬語還記在心頭!

不盡的思念,難忘的離別時刻,字字真情,誰能不為之心動!

春殘夏去又到秋,我的姑娘,你怎麼直到如今還不回頭?落花流水向東流,我的姑娘,你可別像那流水永不回頭!

歌者從心底發出的呼喚,仿佛就在我們耳邊回響,使人蕩氣回腸,久久無法平靜。

(二)西子湖上的神仙伴侶—嚴華和周璿。

1936年的深秋時節,嚴華和周璿訂婚後去杭州旅行,他倆蕩舟在西子湖上。良辰美景,情意綿綿,真實的感受,真實的心聲,嚴華寫下了傳世名曲—《扁舟情侶》。

把槳點破了湖心,點破了湖心的平靜。小船兒緩緩向前行。湖兩旁的楊柳,搖曳輕輕,好像歡迎我倆來臨……

多麼自然,多麼平實!剛剛訂下終身的一對情侶,蕩舟在西子湖上,用充滿幸福的口吻,開始向你訴說他們內心的感受……

我倆偎傍著唱歌,我倆偎傍著吹琴。唱一曲寶貴的光陰,吹一曲愛侶的甜心。甜蜜的歌聲,甜蜜的琴音,甜蜜的我們!

這感受是什麼?是“甜蜜”。這份甜蜜使他們覺得周圍的一切都是那樣美好—

看,西半天的晚霞,紅炯炯紅炯炯,嫋嫋的炊煙穿過了樹林;聽,寺院裏飄來的鍾聲,晚風帶來了牧童的笛音。好一個仙境,好一幅詩情……

在這樣美好的空間、美好的時刻,他們衷心祝願:

願我們的愛情,像湖水一樣的清瑩;願我們的愛情,像湖水一般的恬靜。

他們陶醉了,他們忘記了一切人世間的煩憂,隻覺得:

我們是湖上的神仙,我們永在湖上流連、流連、流連、流連永在詩情畫意的仙境!

情景交融,詩情畫意的歌詞使無數唱者和聽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隻羨鴛鴦不羨仙了。

(三)嚴華唯一的一首電影曲歌詞—《送君》。

送君送到百花洲,長夜孤眠在畫樓,梧桐葉落秋已深,冷月清光無限愁。

送君送到百花亭,默默無言難舍情,鳥語花香情難舍,萬分難舍有情人。

送君送到百花江,好花哪有百日香,天邊一隻失群雁,獨自徘徊受淒涼。

送君送到百花路,心比黃連還要苦,失意淚灑相思地,天也感傷雨如注。

句式的工整,用詞的嫻熟,韻腳的準確,沒有中國古典詩詞深厚功底的人,是寫不出來這樣的歌詞的。

嚴華時代的電影歌曲,多由編劇、導演或專為電影寫歌詞的人來寫,嚴華留下的31首電影歌曲,隻有這首“送君”是他自己作詞的。

1938年—1941年5月,是嚴華在流行歌壇作詞、譜曲、灌唱片最活躍的時期,他連續寫了三十多首時代曲歌詞,除一首《想郎》由黎錦光譜曲外,都由他自己譜曲成歌,此期間,他的時代曲詞作,數量上超過了黎錦光。這些歌詞,雖沒有超過1938年以前他創作的三首經典歌曲的歌詞,卻以濃濃的感情色彩取勝,也是他的成功之作。

送 情 郎

送情郎,送情郎,一送送到大路上,暫時的離別你可別心傷,就兩年三年不見那又何妨。隻是一個人,遠在他鄉,自己的身體留心保養,別人的是非可別亂講,更小心謹慎凡事不要荒唐。

送情郎,送情郎,再送送到十裏塘,塘長不及你情愛長,你眼淚像塘水樣汪洋。別心傷,我的情郎,吩咐的言語記在心房,年高的雙親不大健康,你兩年三年可要轉回家鄉。

送情哥,送情哥,最後送到萬裏河,河水洋洋長又闊,乘船可要留意惡風波。離別苦,謹記心窩,忍不住兩行眼淚滂沱,家中還有雙親陪伴我,你此去孤單寂寞可奈何。

這首歌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表達了細致入微的關懷,生活氣息撲麵而來,真情在字裏行間流淌。這樣的歌詞,在流行音樂史上的地位和價值,可以和嚴華的三首經典平起平坐。這首《送情郎》問世的時間,在以“送別情郎”為題材的時代曲中是最早的,和《扁舟情侶》灌錄在同一張唱片的AB兩麵。1939年黎錦光寫的《叮嚀》,模仿了《送情郎》,至少也是從《送情郎》受到啟發,兩首歌堪稱姊妹篇。

嚴華寫歌詞,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他沒有寫過黎錦光《賣梨膏糖》那樣喜劇色彩的歌詞,隻在他1941年和周璿分手前,寫了一首輕鬆歡快的《麻將經》,由他用民歌《王大娘鋦大缸》的曲調改編成歌,由笑星韓蘭根和周璿對唱,流行一時。

麻 將 經

(女)閑來無事真煩惱,(男)撮撮那麻將解心焦。(女)沒撮那麻將先說好,(男)平和斷麼一般高。(女)三元四喜十三老,(男)杠上開梅花海底撈。隔壁的周姑娘生得好,(女)韓大哥心裏亂七八糟。明鬥那七索鬥二餅,莊家的一色一個人兒包。(男)周姑娘推牌忙開口,(女)猴兒你七索為何不鬥?四七索平和跟著走,(男)周姑娘嘴裏罵個不休。

嚴折西的歌詞從傳統到現代,風格多變

1934年—1939年左右,嚴折西的歌詞是傳統的,有多首歌詞取材於民間廣泛流傳的歌曲。胡蝶灌錄唱片的《月兒彎彎》,是民間流行的《月兒彎彎照九洲》的原詞。他還用這首歌為周曼華改寫成一首《月光普照》。薛玲仙演唱的《喜訊多》,他自己就注明是“民謠風”。王人美的《盼郎歸》,周璿獨唱的《賣燒餅》、《淒涼之夜》等都是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民歌、民謠韻味的歌曲。

盼 郎 歸

陣陣風,冷颼颼,吹起了那滿池春水起波皺,吹散了我滿懷春情心更憂。花殘落,水東流,送郎遠征到埠頭。夜正長,漏無休,剩姐孤眠在繡樓。哎喲哎得兒喲!剩姐孤眠在繡樓。女子拆開不成好,秋心合看卻成愁。秋為姐兒愁,姐思情郎愁更愁。

淒涼之夜

一陣淒涼一陣歎,望一回明月怨一回蒼天。碧紗櫥開一扇來閉一扇,紅綾被暖一半來寒一半。

一陣淒涼一陣歎,想一番情人添一番愁煩。剔銀燈明一霎來暗一霎,聽更鼓輕一遍來重一遍。

賣 燒 餅

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窮苦的朋友,饑餓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出汗的朋友,出力的朋友,快來買我的餅。賣那香的甜的餅(高喊:“賣餅呀!”),賣那療饑治餓的餅(高喊:“賣餅呀”!)吃了我的燒餅,耐饑耐餓長精神,工作更起勁。賣燒餅,賣燒餅,賣香的甜的餅,你也吃餅,他也吃餅,都來吃我的餅”。

30年代末至40年代上半葉,嚴折西描寫愛情的歌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有了一定的深度和思索。《人海飄航》和《讓我走》,前者充滿青春活力,表現了兩個相戀的年輕人彼此鼓勵,積極進取;後者基調雖低沉,卻反映了歌者不甘沉淪,要去開創人生新天地的可貴精神。

人海飄航

(女):我的少年郎,聰明又體壯。他給我無上的勇氣,又給我無限的新希望。(男):我的俏姑娘,伶俐又膽壯,她給我無上的勇氣,又給我無限的新希望(女):我倆駕著一葉扁舟(男):去向那人海飄航。(女):我把著舵,(男):我搖著槳,(女):不怕狂風,(男):不怕駭浪。(女):同舟共濟,(男):甘苦共享。(合):同心合力,我們倆無恐慌。(男):我的俏姑娘,伶俐又膽壯。他給我無上的勇氣,又給我無限的新希望。

讓 我 走

讓我走吧,讓我走。這裏春光蕩漾,我是滿懷淒惶,難以舒暢。讓我走吧,讓我走,與其這樣淹息,不如灑開大步向前直闖!記得同在陰暗的一隅,地獄裏建著天堂!如今夜寂鶯藏,憑添無限悲愴!讓我走吧,讓我走,不管雨暴風狂,隨著人生巨浪,任我漂蕩。

《讓我走》由白光灌錄唱片,是白光當時十分走紅的一首歌。

1945年末至50年代上半葉,嚴折西的歌詞已查到的超過了90首,這段時間是嚴折西歌詞創作的高峰期。細讀這九十多首歌詞,印象極深的感受是:詩化的語言更加流暢,更有意境。這一特色首先表現在他那些富有詩意的歌名上—《藍色的悠思》、《想思的綠燈》、《遙遠的愛》、《滿天星》、《褪了色的夢》、《夢中的你》、《飄》、《月夜覓芳蹤》、《惱人的夜雨》、《啼痕》、《細雨迷蒙盼黃昏》、《歸燕牽愁腸》、《秋雨催相思》、《萍水相逢》、《堤邊柳》、《江南春已老》……這些歌名是詩的語言,又極其自然、流暢、高雅,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和耐人尋味的意境。

《藍色的悠思》

晚風微寒,夜鶯深藏,春去徒留淒惶。北鬥依稀,殘月昏黃,暮色分外蒼茫。這裏已茁長了漫天的荒草,無言的小河裏,蘆葦低低唱。夜長漫漫,你在何方,旦夕不能相忘。

這首歌1946年由“百代”灌錄唱片,姚莉演唱,2004年已收入新加坡的李寧國先生經修複後出版的《中國上海三四十年代絕版名曲》第5輯(姚莉專輯)姚莉在這本專輯中說:“我好喜歡這首《藍色的悠思》,歌詞寫得好優美,旋律扣人心弦……”

秋雨催相思

秋夜的雨,枕邊的淚,心事重重守空幃。半明的燈垂垂的簾,夜冷心如灰。窗外的秋蟲,鳴聲淒悲,思念情郎,不知哪天回。

這首歌由白雲演唱,百代公司1948年出版唱片。

馬來風光

一片蔚藍天空,飄著海洋的風,那微微風,吹得我們樂呀樂無窮,像在那夢中。看那猩紅落白,映著海水在動,在飄飄動,看那椰樹默默立在靜中,是多麼生動。(男)我的妹呀輕輕唱,悠悠微風吹動紗籠;(女)我的郎呀郎,你彈著琴呀多麼興致濃。(合)我們孕育在這偉大自然的溫柔懷抱中,我們享受人生真趣,快樂無盡窮。

《馬來風光》的曲譜原是馬來西亞的一首民歌,經嚴折西填詞,姚敏、姚莉灌錄唱片後紅極一時。後來,馬來西來用這首民歌作了國歌,但和嚴折西的詞沒有關係。唱片灌錄模版的時間是1943年10月12日,正式出版唱片的時間是1945年8月。

花 之 戀

那沉靜的庭前,繁茂的枝葉,遮掩著月兒的光輝,一陣陣甜蜜的花兒香,直透入我的心肺。這就是那丹桂,可愛的丹桂。你品兒高潔又甜美,使人深深地陶醉,使我不願入睡。我悄悄地徘徊,悄悄地徘徊,總在你的周圍,總在你的周圍。啊,可愛的丹桂,你品兒高貴又甜美,使我深深地陶醉,使我不能入睡。

這首詞由黎錦光譜曲,白虹演唱,百代公司1947年出版唱片,是廣泛流傳的名曲。

用詩的語言寫歌詞,是嚴折西的傳統和強項,1945年以後他越來越習慣於用直白的語言寫歌詞,風格發生了很大變化。

1946年,嚴折西為周璿寫過一首《許我向你看》,歌詞是:

許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我苦守著一個共同的信念,今天才回到你的麵前。許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我度過了多少寂寞的春天,今天才伴在你的身邊。你的麵貌還像當年,我的苦痛已積滿心田。你不讓我吐露一言,隻能對你多看一眼。許我向你看,向你看,多看一眼。我度過了多少寂寞的春天,今天才伴在你的身邊。

這首歌從歌名到歌詞,都具有現代派詩人的詩風,但他寫出的此類歌詞不多,沒有形成一種風格,隻能說他在追求時尚。

嚴個凡詞作的獨特風格

瘋狂樂隊

齊東嗆,齊東嗆,瘋狂樂隊鬧洋洋。鋼琴彈出了新花樣,銅鼓敲來怪緊張。喇叭吹成爵士腔,薩克斯、銅管音鏗鏘,鬧洋洋,鬧洋洋,齊卜龍東東個東嗆。

這樣的歌詞在時代曲的歌詞裏,是絕無僅有的。當年的時代曲詞作家,由於都寫風花雪月、郎情妹意,常常彼此重複,唯有嚴個凡的這首歌詞特立獨行,沒有第二個人如此選材。

1936年南洋巡演歸來,嚴個凡詞作的立意和選材還是與眾不同。他最先推出的三首歌詞,讓我們看到,30年代下半葉的嚴個凡,是一個有思想又善於思考的人。

青山綠水

那巍巍峨峨的青山呀,它簡直是一個沉默的大漢。那崗巒起伏的青山呀,它挺著胸膛聳著肩,迸出堅強的筋肉,握緊粗大的拳頭,站定穩健的腳步,展開莊嚴的容顏,它像在競武場中準備決死奮鬥,經千萬年沒有絲毫改變。

那漣漪涓涓的綠水呀,它簡直是一個絕世的佳人,那細流淙淙的綠水呀,它唱著歌彈著琴,柔順溫和的氣質,清白純潔的胸襟,微風激動笑窩深,波紋蕩漾舞輕盈,它像在娛樂場中給人無上安慰,曆千萬年永遠這樣年輕。

嚴個凡的這首歌詞,讚美高山的巍峨、堅定、勇敢;流水的美麗、溫柔、可親,和那些隻知吟唱相思調的詞作比起來,就顯出了他觀察生活時站得高,視野更加開闊,筆下才有了與眾不同的意境。盡管遣詞造句有不夠通順和表意不盡之處,這首詞在時代曲詞作中仍屬優秀之作。

看護小姐

白衣白帽顯聖潔,看護小姐堪欽敬。任包紮、試體溫,早晨忙碌到夜深。膿腥血臭都忍受,饑寒飽暖尚殷殷。獻一身,救眾人,南丁格爾的真精神。

猩紅十字表真摯,看護小姐具赤心。調飲食,喂藥品,夜裏忙碌到早晨。呻吟苦痛憐不幸,床前侍護慰病情。有勇氣,能犧牲,南丁格爾的真精神。

又是一首讚美高尚品格、美好心靈的詞作。

《青山綠水》和《看護小姐》是嚴個凡最早由百代公司灌錄唱片的兩首歌,歌詞首先捕捉的是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他本人的心靈由此可見一斑。

這兩首由他自己譜曲的歌推出不久,他的又一首歌詞由讚美轉向批判。生活中存在著的不健康現象,他覺得應該批判,就提筆寫了這首歌詞。

青 年 忙

有一位青年,說來真是荒唐,一天到晚忙而又忙。你們可曾知道他忙些什麼正經,聽我仔仔細細表一表端詳。一忙忙,日上三竿才起床,二忙忙,拿著洋書滿街逛。三忙忙,一天功課管他娘,四忙忙,打個電話找對象。五忙忙,電影院裏把愛情講,六忙忙,心裏老惦著彈性姑娘。七忙忙,布勒斯步跳得狂,八忙忙,安琪兒身上灌迷湯。九忙忙,法幣孝敬勇難當,十忙忙,不覺已經大天光。

讚美與批判相輔相成,嚴個凡寫這樣的歌詞,是他希望生活更加美好吧!作為時代曲的著名作曲家,他也寫以愛情為題材的時代曲歌詞,而且寫出了蜜意濃情,很有韻味。

記 得

記得我第一次和他相見,是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天。小鳥唱得婉轉,桃花開得鮮豔。我倆手相牽,踏著芳草地,情意綿綿。此情此景,何等悠閑,何等悠閑。

記得我第二次和他相見,是在一個涼風習習的夏天。柳上蟬聲悅耳,桐下綠蔭宜人。我倆肩相並,坐在荷池畔,促膝談心。此情此景,何等歡欣,何等歡欣。

記得我第三次和他相見,是在一個月光皎潔的秋天。天上疏星閃閃,四野蟲聲啾啾。我倆駕小舟,任它隨綠波溶入中流。此情此景,何等優遊,何等優遊。

記得我第四次和他相見,是在一個白雪飄飄的冬天。階前凍雀覓食,庭心臘梅吐蕊。我倆臉相偎,並立倚窗前,情話娓娓。此情此景,何等甜美,何等甜美。

這首詞嚴個凡從春寫到冬,把每一個季節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和一對戀人的心態融為一體,寫出了他們的悠閑、歡欣和甜美,娓娓道來,很有意境。不合理之處是,一對戀人一年隻見了四次麵,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恐怕少見。

去年今年

彎彎的楊柳低垂在堤邊,輕輕的燕子掠過湖水麵,是暖洋洋的一個初夏天。扁舟慢慢漂蕩在碧波間,伊人緊緊偎傍在我的胸前,溫情軟意歡娛樂無限。叮嚀細語還在耳邊,婀娜倩影如在眼前。今年的景物依舊像去年,伊人的芳蹤如今已不見,一腔愁懷叫我怎排遣!

這兩首詞作使我們看到嚴個凡的感情細膩而豐富,頗具藝術家的氣質。

出道早退出也早的詞作家張簧

1934年6月8日,黎錦暉在上海《大晚報》第七版發表了一篇題為《白虹的前途》的短文,開頭就說:“白虹女士現在之傑作為《回憶》、《開始的一吻》、《祝你晚安》等曲……”這就告訴我們,張簧寫詞譜曲的《回憶》,當時已由白虹唱紅。這首《回憶》由高亭唱片公司為白虹灌錄了唱片,在“三大歌星”競選期間,白虹和新華社的歌星徐健,多次在電台演唱這首歌。1934年就已在流行歌壇有名曲流傳的張簧,是明月社出身的作曲家和詞作家中起步最早的。

《回憶》的曲譜至今尚未找到,《大戲考》刊出的歌詞是:

回憶、回憶,太不堪把往事重提起。

兩年前相見,我們倆情愛依依,形和影不分離。

到如今你變計我傷心,沒奈何地失意。

回憶、回憶,你常在我心頭眼底。往事如潮,

在心頭翻攪。誰能知道這前途渺渺。

是你負了我將信約拋,還是我負了你欠些周到。

回憶、回憶,把往事再重提起。

你脈脈深情,還深深在我的心坎裏。

你怎樣愛我,我怎樣待你。

你可曾相憶,我一逕是這樣遲疑。

早在1934年,張簧就能用如此現代的語言,描寫當時“現代人”的情感,十分難能可貴。也許是這首《回憶》的影響所至吧,40年代,東北淪陷區有人用這首歌改寫成一首《憶起你》,歌詞是:

回憶、回憶,憶起我愛的你。自從見著你,我倆情愛依依,我倆朝夕相聚在一起。你曾說過,“我永遠愛你,我永遠愛你”。現在你變計,使我傷心失意。好狠心的你,我失去了你,我的靈魂無主,我的心兒無依,永遠憶著你。

回憶、回憶,憶起我愛的你。自從見著你,我的心已屬你。我從來也未曾忘記過你。往事如潮,在我心回憶,在我心回憶。我的心創痛,有誰能夠來替,有誰能夠替!我失去了你,我前途渺渺,一切缺少勇氣,我永遠憶著你。

這首《憶起你》由當時東北地區的紅歌星季友梅演唱,勝利唱片公司灌錄唱片,曾十分走紅。

張簧在寫這首《回憶》的同一時期,他還寫了多首時代曲歌詞,收入上海新知書局1936年出版的《明月新歌128首》一書的,即有《寶貴的幼年》、《黃浦月》、《夏日之歌》、《紅淚悲歌》、《寶貴的光陰》、《竹林相會》、《海上風光》等9首。下麵兩首可以使我們了解張簧當年的心態和人生理念。

《寶貴的幼年》,勝利唱片,嚴斐唱。

好時光是幼年,幼年一去不複還,好時光是幼年,幼年一去不複還。你要什麼,你要什麼,隻要拚命努力,拚命努力向前去幹。中華民族的複興,國家的強盛都在你的肩!丟了你的愛人,拋去你的情書,拉開你的弓,拔出你的劍,砍斷一切阻礙,努力向前,光明就在眼前。寶貴的幼年,一去不複還,假設虛度,真是可憐。

《寶貴的光陰》,大中華唱片,趙錦霞、張靜唱。

寶貴、寶貴,寶貴的光陰好像東流水。可愛、可愛,可愛的光陰,轉眼又過了一歲。小弟長了一歲,小妹也長了一歲,大家增了智慧,大家增了作為。

寶貴的光陰,流去不流回,好光陰,莫枉廢。寶貴、寶貴,寶貴的光陰好像東流水。可愛、可愛,可愛的光陰,轉瞬又過了一歲!

這兩首歌詞通俗、淺顯,卻反映了年輕時的張簧是一個懂得珍惜時間,拚搏進取的人。

1935年,張簧寫了一首湖南民歌韻味的《竹林相會》由王人美演唱,百代公司灌錄了唱片,歌詞是:

情姐姐提水過塘基,情哥哥拖著走進竹林裏。聽和鳴好鳥情蜜蜜,看雙飛蝴蝶意依依。呀!兩個人玩笑到日偏西。

娘罵女來死妖精,你提水為何去了一早晨,你青絲頭發為何亂,你背上黃泥是哪來的?你裙帶子散了犯蹺蹊!

女告娘來路難行,我提水為何不要一早晨。我青絲頭發風吹亂,我背上黃泥是挨的,我裙帶子散了是肚中饑。

這首詞經張簧譜曲成歌後,曾流行一時。

1937年,張簧從南洋群島回到上海,曾用爪哇民歌的曲譜填詞,寫過一首《恨我的他》;同時為“藝華”影片《女財神》寫過一首《風雨之歌》的歌詞。這兩首歌都發表於1939年出版的《電影名歌一千曲》上。

1937年秋,張簧去了湖南,他的時代曲的詞曲創作至此都劃上了句號。

以古典詩詞風格成名歌壇的高天棲

高天棲的歌詞,最早問世的是1932年他為“天一”影片《芸蘭姑娘》的兩首插曲—《燕雙飛》和《花弄影》寫的歌詞。詩情畫意,意境幽深,在當時這兩首歌受到廣泛的好評,高天棲由此走紅歌壇。由於許多學校把《燕雙飛》作為音樂課教唱的歌曲,使這首歌像學堂樂歌一樣被中小學生廣泛傳唱。

《燕雙飛》的歌詞是:

燕雙飛,畫欄人靜晚風微。記得去年門巷,風景依稀,綠蕪庭院,細雨濕蒼苔。

雕梁塵涼春如夢,且銜得芹泥重築新巢傍垂幃。棲香穩,軟語呢喃語夕暉。

差池雙剪,掠水穿簾去複田。魂縈楊柳弱,夢逗杏花肥,天涯草色正芳菲。

樓台靜,簾幕垂,煙似織,月如眉。豈奈流光速,鶯花老,雨風摧,景物全非。杜宇聲聲喚道:“不如歸!”

(理解這首詞的詞意,請參閱宋代史達祖的詞《雙雙燕》。)

這部影片的另一首插曲《花弄影》,是《燕雙飛》的姊妹篇,詞如下:

溪山如畫對新晴,雲溶溶,風淡淡,水盈盈。最喜春來百卉榮,好花弄影,細柳搖青。

最怕春歸百卉零,風風雨雨劫殘英。君記取,青春易逝,莫負良辰美景蜜意幽情。

樓台隔水晚霞明,蝶翩翩,人寂寂,鳥嚶嚶。池上鴛鴦夢不驚,杏花煙暖,楊柳風輕。

愛侶雙雙挽臂行,春光美妙醉心靈。小溪畔,澄波照影,且自儂歌新曲,君奏銀箏。

這樣的歌詞,今天的年輕讀者不一定喜歡,也不一定讀得懂,因而無法進入歌詞營造的氛圍和意境。當年,老師教唱這樣的歌曲時,會向學生們逐句逐段地講解歌詞所描寫的景物和整首詞所表達的情感、內涵,以及一些詞句的出處和相關的典故,在學生們的記憶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樣的歌詞曆史上曾經走紅,今天倘若把它們送進曆史博物館,它們也有份量、有資格在博物館裏占有一席之地。

高天棲也用直白的語言寫歌詞,最成功的是1934年他為“天一”影片《母親》寫的同名主題歌,內容和影響已在第二樂章介紹,不再重述。

1935年,高天棲為“天一”影片寫的三首插曲,《偉大的手》比較直白,《美麗的青春》和《豔陽天》,以及1936年他為“天一”影片《女同學》的插曲《春風嫋娜》寫的詞,仍然是他的風格,具有濃濃的文學色彩,隻是沒有《燕雙飛》和《花弄影》那樣成功。

偉大的手

我也有,你也有,兩個好朋友,每天不離我們的左右。不論什麼工作,它能都擔負,它有力量,它能奮鬥,要把世界一切強暴者鏟除,要把世界一切弱小者援救。它能開辟光明的道路,它能創造美麗的宇宙。你道它是誰,原來是偉大的手。

美麗的青春

月色清如水,天宇淨無塵。花似錦,草如茵,啊!這可愛的美景良辰。華燈燦爛,滿座嘉賓,舉起杯中酒,同祝美麗的青春。我們有豐富情感,純潔天真,不愛舊隻愛新,常抱著快樂活潑的精神。相親相愛,相愛相親,永享著美麗的青春。

豔 陽 天

雲溶溶,風細細,萬花如繡,飛燕蹴紅英。雙槳來時,半篙波緩,葉底黃鸝一兩聲。綠水紅橋,係人心處,一絲柳一寸柔情。尋花伴侶共攜手,一笑盈盈。對著花枝,嫩紅雙腮似花明。多情遊賞處,山明水秀,斜照弄晴。

春風嫋娜

春風嫋娜春光媚,燕成雙,蝶成對,欄杆外花影啐,小狸貓窗下睡。這般風景似乎太美,可是人有點累,不喝酒,也像醉、醉、醉。

春風嫋娜春光曉,鳥兒唱,花兒笑,小庭中滿芳草,黃蜂兒嗡嗡鬧。這般天氣似乎太好,可是人有點惱,不吃飯,也像飽、飽、飽。

高天棲寫的唱片歌曲不多,查到詞曲的隻有陳玉梅灌唱片的《節儉歌》、《蝶和蜂》和胡珊灌唱片的《秋閨怨》,年代久遠,流傳情況已無從考證。

許如輝時代曲歌詞的不同題材與風格

許如輝1933年—1935年創作的時代曲,已查到19首,有18首由他自己寫詞。

許如輝13歲離家赴上海,忽聞作童工的弟弟因患病延誤醫治而死亡,他十分悲痛,寫下了《永別了,我的弟弟》這首歌。歌詞表達了他對弟弟幼時的記憶、全家人對弟弟一病不起時的奔走搶救和痛苦,以至最後終於《永別了,我的弟弟》的悲傷。詞如下:

我親愛的小弟弟,天真爛漫,活潑美麗。那時候,你小小的年紀,不會胡鬧,不會淘氣,一天到晚笑眯眯,爸爸媽媽都很歡喜。誰知你睡在搖籃裏,一病不起。害得媽媽心裏慌,爸爸著急。姊妹去買藥,哥哥去請醫,弟弟妹妹侍候你,一天到晚沒有安息。誰知道,雄雞啼,永別了我的弟弟!永別了,我的弟弟!永別了,我的弟弟!

我親愛的小弟弟,嬌小玲瓏,聰敏伶俐。這時候,你小小的年紀,拋棄人間永別離,從今我你各東西,小小弟弟誰不痛惜。誰知你睡在搖籃裏,永不再起。爸爸媽媽痛心頭,哀號哭涕。哥哥也傷心,弟弟也悲泣,姊姊妹妹更痛惜,整天流淚沒有停息。可憐哪,雄雞啼,永別了我的弟弟!永別了,我的弟弟!永別了,我的弟弟!

傾訴親情的還有一首《回憶慈母曲》,許如輝寫了自己夜晚不能入睡,輾轉反側時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夜兒沉沉,心兒焦焦,聲兒寂寂,夢兒迢迢。一陣陣的風兒吹到了我的心房,不斷地播著催眠曲調。(白):我明白了!原來是慈母要她的孩子安安逸逸地睡覺。啊,我也想起了,我親愛的慈母她白發蕭蕭,年壽已高。再想起了,我在繈褓,也在媽的懷抱。噢噢我的小寶寶,我沒有忘了,回想起了,不覺淚珠湧如泉瀑。分離骨肉故鄉拋,母親哪,我不能想了,不能想了,不能想了!

月兒彎彎,星兒耀耀,風兒瀟瀟,雲兒飄飄。一微微的聲兒送到了我的耳旁,不住地傳著嘻哈歡笑。(白):我明白了!原來是慈母引她的孩子快快活活地別鬧。啊,我也想起了,我親愛的慈母,她肌膚蒼老,唇齒動搖。回想起了我在繈褓,也在媽的懷抱。親親我的小寶寶,誰能夠忘掉,追想起了,不覺心痛如剌雙刀。重返故鄉期遙迢,母親哪,我不能想了,不能想了,不能想了!

對勞苦大眾表達同情之心的作品,包括《賣油條》、《縫窮婆》、《香草美人》和《村姑娘》,比較流行的是《賣油條》和《村姑娘》。

賣 油 條

賣油條,賣油條,長街短巷到處地叫。哪裏來的溫,哪裏來的飽!賣油條,賣油條,爺娘年已老,兒女年猶小,還有妻子辛辛苦苦,勤勤儉儉真正好。

賣油條,賣油條,誰買我的熱油條,滋味適口價錢巧,三個銅子買一條,不欺老也不欺小。賣油條,賣油條,哪裏來的溫,哪裏來的飽,就靠著我賣油條,賣油條!

賣油條,賣油條,跑東跑西到處地叫。哪裏來的溫,哪裏來的飽!賣油條,賣油條,冷風呼呼叫,白雪紛紛飄,赤腳露膝,戰戰兢兢,兢兢戰戰真苦惱。

賣油條,賣油條,今天油條賣不掉,一家老小活不了,妻子要哭爹娘鬧,更有那兒女要吵。賣油條,賣油條,哪裏來的溫,哪裏來的飽,就靠著我賣油條,賣油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