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攻進東都(1 / 1)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七月,黃巢率領大軍經采石磯度過長江,攻下睦州(今浙江

淳安)和婺州(今浙江金華)。義軍的隊伍離高駢盤踞的廣陵隻有五十裏,可高駢仍是不敢出戰。僖宗多次下旨要高駢出兵剿賊,高駢為保存實力就是不出兵。接著義軍又攻下了宣州,朝廷隻好派泰寧節度使齊克讓駐守汝州,並派淄州刺史曹全晸為天平節度使、東南行營副都統協助齊克讓與義軍作戰。還詔令河南諸道派兵沿溵水(在今河南省中部,為淮河支流)布防,防止黃巢軍隊進攻東都洛陽。

曹全晸帶領的唐軍隻有六千多人,而黃巢的隊伍有十五萬人之多。在泗水附近曹全晸被義軍包圍,高駢接到消息,卻不派兵救援,曹全晸的唐軍全部被消滅。

正在義軍節節勝利,隊伍迅速壯大的時候,唐朝廷派往溵水的士兵又發生了兵變。徐州節度使薛能帶領的兵馬,在路過許昌時,由於欠餉太久發生騷亂。薛能登上城樓安撫良久,士兵們才安定下來。這時另一路忠武軍的人馬,在大將周岌帶領下也來到溵水。他們聽到兵變的消息,立刻夜行軍趕到出事地點,天還沒亮就衝進徐州兵營殺了起來,把鬧事的徐州兵幾乎殺光。薛能因為縱容徐州兵鬧事,而被周岌從軍隊中趕了出去,死在去襄陽的亂軍之中。

駐守汝州的泰寧節度使齊克讓感到事情不妙,單靠自己的軍隊肯定守不住汝州,臨陣脫逃,帶領自己的人馬退回了兗州。防守溵水的各路唐軍見齊克讓撤走,也紛紛退回本鎮,朝廷布置的東部防線不戰自潰。黃巢得到探報,立刻引軍馬度過淮河,攻下申州(今河南信陽)。

公元880年十月份,黃巢的義軍已經攻占了穎州、宋州、徐州、兗州,逼近了唐朝的東都洛陽。義軍這時的紀律較好,所過州縣不劫掠,隻是裹挾年輕人參加起義軍,壯大隊伍。

黃巢大軍度過淮河,唐朝京師震動,僖宗皇帝召集百官商議應對之策。當朝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豆盧琢出班奏道:“不如先應允黃巢的要求,給他天平節度使名號,使他到鎮後,再加以討伐。”而另一位禮部侍郎,也是同平章事的盧攜馬上反對,他說:“盜賊都是貪得無厭,封官也不可能製止他們的剽掠行為。隻要我們發諸道兵,扼守住泗州、汴州,賊兵不能入關,他們就會回兵到淮、浙去剽掠,到海邊去討生活去了,京都會安然無虞的。”僖宗聽從了盧攜的話,決定不對黃巢招安。

令僖宗沒想到的是黃巢的義軍度過淮河以後進展很快,不久就打下了汝州,離唐帝國的東都洛陽很近了。當初不主張對黃巢采取招安政策的盧攜見事不好,稱病不再上朝。僖宗隻好把齊克讓軍隊又調回來與義軍作戰,並給了他一個汝鄭把截製置都指揮使的頭銜。奇怪的是這位唐軍前線指揮不但把黃巢在各地貼出的布告奏報給僖宗皇帝,還把黃巢瓦解唐軍的布告傳給唐軍各部,起到了義軍宣傳員的作用。黃巢軍的布告這樣說道“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既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眾人。”

大唐僖宗皇帝得到齊克讓的奏報,緊急召集宰相和要員商討對策。麵對這些朝廷要員想到黃巢要來和自己算賬,禁不住哭了起來。豆盧琢、崔沆兩位宰相建議趕緊召集各鎮兵馬

和左右神策軍去守住潼關。大太監田令孜這時也出班奏道:“請選派左右神策軍弓弩手去把守潼關,老奴願為指揮使親自帶兵前往。”僖宗雖然糊塗,但也知道這左右神策軍都是官宦子弟,根本上不得陣,於是說:“那些侍衛沒有打過仗,恐怕不頂用。”田令孜又說道:“安祿山造反時玄宗曾經到過蜀地避難,不如我們也到四川去避一避吧?”僖宗這時根本沒有去蜀地避難的意思,於是說:“卿先派兵將去把守潼關吧。”於是田令孜向僖宗推薦了左軍馬軍將領張承範、右軍步軍將領王師會、左軍兵馬使趙珂。僖宗召見了三位將領,派張承範等三人,揀選二千八百神策軍弓弩手去守潼關。

正在朝廷商討軍情及對付黃巢大軍辦法的時候,前線作戰的齊克讓又送來三百裏加急戰報,黃巢軍已經占領了東都洛陽。留守東都的將軍劉允章帶領洛陽的官員把黃巢迎進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