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李曄複位以後不聽崔胤的建議,又把禁軍的軍權交給了北司,這時北司宦官的代表就是韓全誨。崔胤為了消弱北司宦官的權利,就發布命令禁止左右兩軍賣酒曲得利,而允許老百姓自己造酒曲。軍隊造酒曲開始於楊複恭,他用賣曲得來的錢養左、右禁軍。這個禁令也發布到其他藩鎮,李茂貞的軍隊也接到這樣的命令。李茂貞也不同意軍隊禁賣酒曲的命令,於是就請求入朝論奏,左軍中尉韓全誨建議昭宗允許李茂貞入朝。李茂貞在長安期間,韓全誨刻意結交李茂貞,兩人來往關係密切。這就使崔胤非常害怕,於是就暗中與朱溫交往,依靠汴軍為外援。
崔胤因助昭宗複位,深得昭宗李曄信任,宦官們非常害怕,做每件事都去請示崔胤,但心中卻十分痛恨崔胤。崔胤也認為宦官典兵是禍亂之由,建議昭宗誅殺宦官。翰林學士韓偓勸崔胤說:“太監這類人也不可全無,事情別做得太過,否則這些人會生出事端。”崔胤不聽。太監們聽到消息,都到宮中向昭宗哀求,昭宗李曄也同意崔胤的意見,隻是對崔胤說有事要密奏,不要到處講。太監們為了知道崔胤到底向皇帝密奏了些什麼,便選派了一名識字的宮女到李曄身邊,窺探機密。太監們完全掌握了崔胤的計劃,而昭宗和崔胤卻不知道。
韓全誨等人知道了崔胤上書要盡除宦官的消息,每聚會就相對大哭,最後他們決定先動手除掉崔胤。於是他們結交李繼昭、李繼誨、李彥弼、李繼筠準備殺掉崔胤劫持昭宗去投李茂貞,其中隻有李繼昭不肯參與他們的行動。
崔胤這時也知道危險馬上要到來,馬上派人聲稱接皇帝密詔,要朱溫出兵京城迎接昭宗到洛陽。狹天子而令諸侯,這是曹操發明的手段,朱溫和李茂貞都想步他的後塵。李茂貞想讓昭宗去鳳翔,朱溫想讓李曄去東都洛陽。公元901年十月,接到崔胤的密信,朱溫馬上點兵出發前往長安。
十月農曆十九日,韓全誨等人聽說朱溫已發兵要到長安來,立刻命令李繼筠、李彥弼強迫昭宗李曄起駕去鳳翔,並在皇宮布滿兵馬,使百官無法朝見皇上。十月二十九日,神策都指揮使李繼筠派遣手下兵士虜掠內庫珠寶財物、帷帳及皇帝車馬禮器,韓全誨密送諸王、宮人先前往鳳翔。十月三十日朱溫帶領兵來到河中,上表給昭宗請皇帝李曄去東都洛陽。長安的市民聽說非常恐懼,紛紛逃離長安。
由於李繼昭與韓全誨等人意見不同,故而韓全誨等把守宮門,不讓李繼昭見皇上。崔胤居住在開化坊,李繼昭帶領手下六十餘人及關東諸道駐京師的兵馬在此守衛,不少官員和市民也逃進此處。皇帝李曄派供奉官張紹孫招百官進宮,崔胤等知道皇宮已被宦官控製,誰敢去送死啊。於是大家皆辭表不至。
十一月初四,韓全誨在殿前布置了軍隊,上殿去對昭宗李曄說:“朱溫大兵逼近京城,想要劫持天子前往洛陽,要陛下禪位給他。我們請求陛下駕臨鳳翔,然後組織軍隊進行抵抗。”唐昭宗李曄哪兒都不想去,為了表示對宦官們的行動表示不滿,他提著一口寶劍爬上了乞巧樓。這時李曄這位唐朝的大皇帝身邊既沒有了文武百官又沒有了侍奉之人,真是孤家寡人一個。在韓全誨等人的逼迫之下,李曄最後還是走下乞巧樓。李曄剛走到壽春殿,李彥弼就在皇宮後院放起火來。這天是冬至,天氣很冷,昭宗李曄走到思政殿坐下欲哭無淚,把腳蹺在欄杆上,想了一會,覺得沒有辦法,隻好召集皇後、嬪妃、諸王收拾行裝上馬跟太監們走。等他們走出皇宮,背後的宮殿已經是一片大火。當夜皇帝李曄到達鄠縣(今陝西省戶縣)投宿。
朱溫帶領四鎮兵馬來到同州,韓建手下匡國留後司馬鄴馬上舉手投降,獻出了同州。朱溫派司馬鄴到華州勸降韓建。他叫司馬鄴給韓建帶信說:“你難道還不知錯必改嗎?還想讓我的軍隊在你城下滯留耽誤我勤王時間嗎?”當日朱溫的大隊人馬渡過渭水,擺開了攻擊的架勢。韓建見狀不好,馬上派節度副使李巨川到朱溫大營投降,並答應助軍餉銀三萬。朱溫於是不打華州,而向西南渡過赤水進兵。
朱溫帶領大軍渡過赤水,來到零口(今屬西安市臨潼區)聽說昭宗已被劫持西行,於是聚集眾將商議辦法。退休宰相張浚對朱溫說:“韓建是李茂貞的幫凶,不先處理掉必為後患。”朱溫也聽說韓建曾上書昭宗勸李曄到鳳翔去,於是又渡過赤水來到華州城下。韓建單騎來迎接朱溫,朱溫責問勸昭宗移駕鳳翔的事,韓建把責任都推到李巨川身上,說:“我目不識丁,所有文書都是他搞的。”朱溫立刻命人將李巨川拿下,在軍門斬首示眾。然後對韓建說:“你是許州人,你現在可以衣錦還鄉了。”於是派人護送韓建去陳州當忠武節度使去了。韓建在昭宗避難華州時,由於商賈雲集,他趁機重稅盤剝,二年得銀九百萬緡,這下全便宜了朱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