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宗李曄在宦官的裹挾下離開長安,宰相崔胤就成了長安主事之人。他指使太子太師盧渥等二百名官員簽名寫聯名狀給朱溫,請朱溫西去迎接聖駕,派出使臣王溥到赤水去見朱溫。朱溫給崔胤等人回信說:“現在我要西進則冒脅迫君王的罪名,我如若不出兵則對不起國家,而我寧願承擔罪名來盡力報效國家。”十一月初十,朱溫大軍從赤水出發向長安進軍。
朱溫來到長安,以崔胤為首的文武百官都到長樂坡迎接,隆重的儀式象迎接皇帝一樣。第二天朱溫帶兵向西進發,崔胤等文武百官又到臨泉驛列隊相送。
朱溫對李繼昭非常賞識,為表揚他保護宰相及百官的功勞,給了他很多賞賜,並任命他為匡國留後,後又留他在長安任兩街製置使。李繼昭則獻出他的二千軍隊隨朱溫出征。
昭宗李曄在宦官及部分禁軍的簇擁下一路西行,在田家這個地方見到前來迎駕的李茂貞。李曄見到李茂貞慌忙下馬,向李茂貞問好,現在李茂貞是可以決定他的命運的人了。車駕繼續進發,到盩厔(今名周至)停留一日,然後又在岐山停留三天,十一月十四日到達鳳翔。昭宗身邊隻有兵部伺郎盧光啟跟隨,於是隻好讓他暫理中書事務。
朱溫派判官李擇、裴鑄騎快馬入鳳翔奏事,他們見到昭宗說:“朱溫是見到皇帝的密令和宰相崔胤的密信,尊照命令帶兵來朝見天子的。”韓全誨於是代替昭宗寫詔書給朱溫回答說:“朕是避災到這裏,不是被宦官劫持。秘密詔令都是崔胤假造的,卿應該回師保衛自己的領地才是。”朱溫怎肯相信這樣的鬼話,照樣繼續進兵。在武功朱溫的軍隊遭到了李茂貞派出軍隊的抵抗。十一月十五日,朱溫手下大將康懷貞打敗了駐守武功的符道昭,拿下了武功城。
十一月二十日,朱溫的大軍來到鳳翔城下,在城東紮下大營。李茂貞上城與朱溫搭話,他對朱溫說:“天子到我這兒來,是為了避禍的,沒有人劫持他,朱公是聽信了別人的謠言,受了別人的騙來到這裏的。”朱溫答複說:“韓全誨就是劫遷天子的人,我今天就是來問罪,迎接皇帝回宮的。歧王如果沒有參與策劃,何用表白,把天子送出來就是了。”在李茂貞、韓全誨的脅迫下,昭宗李曄也多次詔令朱溫返回鎮所,朱溫無奈隻好表示同意。可朱溫並沒有按照昭宗的旨意回大梁,而是帶領兵馬去攻打邠州了。
二十七日,朱溫兵馬攻打邠州,邠州守將靜難節度使李繼徽哪敢抵抗,二十九日率部投降,並恢複了原來的名字楊崇本。朱溫把楊崇本的妻子送到河中作為人質,讓他仍守邠州。
朱溫領兵進入關中,韓全誨命令傳令官,拿著詔書去找李克用,命李克用出兵去對付朱溫。李茂貞也寫信給李克用希望他出兵救援。李克用也不願直接與朱溫大軍死拚,他還是那一招,你打西,我打東。李克用派出李嗣昭帶領五千騎兵自沁州發兵去打晉州。李嗣昭在平陽北遇到汴軍,打了一場勝仗。
朱溫打下邠州後來到三原(今屬陝西鹹陽),崔胤也急忙趕到三原來見朱溫。崔胤仍是說服朱溫到鳳翔去迎駕,朱溫於是派朱友寧去攻打盩厔(今為周至縣)。朱友寧沒有打下盩厔,朱溫就親自指揮攻打,最後拿下了城池。朱溫恨盩厔人敢於抵抗下令屠城。
李茂貞、韓全誨以昭宗名義向江淮及其他地方軍閥發出征兵的命令。西川節度使王建也接到了詔書,同時也接到朱溫的信函,都是請他派兵助陣。狡猾的王建既回信交好朱溫,又派信使告訴李茂貞要他堅守,說自己要出兵救援。其實王建是看中了李茂貞的山南諸州的地盤,他派出以武信節度使王宗佶和前東川節度使王宗滌帶兵五萬去襲取山南諸州。
朱溫又命令崔胤帶領百官及長安市民遷往華州,為將來把皇帝遷往中原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