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八、再圍太原(1 / 1)

昭宗天複二年(公元902年)正月,朱溫帶兵回到三原,後又移兵武功,準備再次進攻鳳翔。突然探馬來報,李嗣昭、周德威帶領晉軍進攻慈州和隰州。不久又報慈州、隰州失守,晉兵進逼晉州和絳州。朱溫馬上派兄子朱友寧會同晉州刺史氏叔琮去迎擊李嗣昭。李嗣昭攻下了絳州,可是不久又被汴軍將領康懷英奪了回去。李嗣昭在蒲縣紮營,汴軍十萬在蒲南為營。氏叔琮夜半帶兵攻擊晉軍營壘,並派兵截斷晉軍歸路,大敗河東軍,消滅晉軍一萬多人。

二月,昭宗任命韋貽範為工部侍郎,同平章事,並派出給事中嚴龜充岐、汴協和使勸朱溫和李茂貞雙方罷兵,並賜朱溫姓李,使朱溫和李茂貞結為兄弟,朱溫不同意,不奉旨。可是李茂貞堅守不戰,朱溫短時間也沒辦法。這時接到戰報,知道河東軍進攻晉、絳,於是回師河中,再到晉州,先去對付李克用的軍馬了。

三月,氏叔琮、朱友寧再次攻打李嗣昭、周德威,汴軍橫陳十裏人數眾多,而河東軍不過數萬,士兵都非常懼怕。周德威出戰失敗,於是就讓李嗣昭先退,他帶領騎兵殿後。汴軍隨後追擊,李克用的另一個兒子李廷鸞跑得慢,被汴軍捉住,成為了俘虜。朱溫傳下命令,讓氏叔琮、朱友寧乘勝進攻河東。

李克用接報李嗣昭戰敗,馬上派李存信帶兵增援。李存信在清源遇到汴軍,見汴軍勢大,連忙逃回晉陽,汴軍複取慈、隰、汾三州。

三月十五日汴軍開到晉陽城下,在晉祠安下大營,急攻晉陽西門。這時雖然李嗣昭、周德威收集潰兵已經回到晉陽,但晉陽守軍仍是準備不足,李克用隻得親自上城防禦,經常飯都吃不上。而氏叔琮卻不穿鎧甲,在攻城隊伍後溜溜達達指揮,不把晉軍放在眼裏。

李克用守城飯不得吃覺不得睡,有點撐不住了。他召集眾將開會,商議要放棄晉陽退保雲州。李嗣昭、李嗣源、周德威都不主張撤退,他們說:“有兒子們在這裏,一定能守住晉陽,父王不要做撤退的打算,免得動搖軍心。”隻有李存信主張撤退,他說:“關東、河北已經被朱溫征服,我們兵少地窄,困守孤城。如果敵人在城外築壘挖溝包圍城池,那時候我們飛都飛不出去。不如暫時退入北方少數民族地區,然後再徐圖進取。”李嗣昭不同意李存信的意見,兩人不免爭論起來,李克用不能做出決定。朱溫後堂有位張氏夫人經常為朱溫出主意,李克用後宮也有位劉氏夫人很有智謀。李克用回到後堂,劉夫人就對李克用說:“李存信隻不過是一個北川的牧羊兒,怎能有遠慮。大王常常嘲笑王行瑜輕易逃出城,被人所殺,今天怎麼反而要去學他呢?而且昔日大王屈居韃靼,差點把命都丟了。現在朝廷多事,我們才回到中原。目前大王一腳邁出城去,則禍福難料,塞外之地還能到嗎?”這樣李克用才又下定了守城的決心。

過了幾日,上次戰鬥中打散的將士又都回到了晉陽,李克用的弟弟忻州刺史李克寧也帶兵來到晉陽。李克寧態度非常堅決,他說:“我要死守晉陽,哪兒都不去。”軍心於是安定下來。

朱溫見一時打不下晉陽城,於是自己就帶領中軍回了河中。他還命令朱友寧帶走一部分人馬再去攻打李茂貞,軍隊移駐興平與武功之間。這下河東軍有了回手的機會,李嗣昭、李嗣源等將領頻頻出動夜襲氏叔琮大營,殺人放火,汴軍不堪其擾。這時汴軍中又傳染起疫病,氏叔琮隻好撤軍。

聽到汴軍撤兵的消息,李嗣昭、周德威帶兵追擊,一直把汴軍追到石會關。氏叔琮在石會關山上布置了一些馬匹及不少的軍旗作為疑兵,李嗣昭等怕中埋伏,這才退兵。回兵又收複了慈、隰、汾三州。雖然李克用保住了晉陽(太原),但經過這次與朱溫的交鋒感到自己的兵力財力都不如朱溫,他聽從了掌書記李襲吉和兒子李存勖的建議,在他治理的疆域內禁止胡漢軍隊剽掠百姓,實行法政和仁政。在數年中不再與朱溫爭鋒,韜光養晦,致力於增強國力。李存勖是李克用的寵妃曹氏所生,而他的正室劉氏沒有生養,自從曹氏有了存勖,劉氏更厚待曹氏。李克用認為劉氏很賢惠,於是就把教養兒子的任務都交與了劉氏。李存勖從小就聰明勇敢,很得李克用和劉氏的歡心。

四月份,崔胤從華州來到河中見朱溫。他在朱溫麵前大哭,仍是勸朱溫盡快發兵去討伐李茂貞,他對朱溫說,如果不去迎駕恐怕李茂貞會劫持聖駕去蜀地。朱溫舉行宴會歡迎崔胤,崔胤還親自打擊樂器為朱溫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