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個性天空 15. 蛋殼娃娃被戳破了以後(1 / 1)

一 個性天空 15. 蛋殼娃娃被戳破了以後

沈曉萍

案例背景

我知道小星喜歡做手工,為了讓小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我請小星在家做了幾個手工作品拿到學校來展示。周一,小星興致勃勃地提著一個小籃子來到了學校。籃子裏有可愛的蛋殼小姑娘,小巧的紅棗小狗,長長的綠豆小蟲。看著這些可愛的小玩意,小朋友們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我把這些小玩意放在一張空桌子上,並囑咐其他小朋友珍惜小星的勞動成果,隻觀看不動手,小朋友們都聽話地點了點頭。但沒過多久,小星帶來的蛋殼娃娃的臉就被戳破了。小星拿著破了的蛋殼娃娃非常傷心。

案例過程

中午放學時,小星哭著跑到我麵前。我看到他手裏的蛋殼娃娃已經麵目全非。臉上破了一個大洞,橡皮泥和一些碎蛋殼都漏到蛋殼裏麵去了。可能是有孩子按蛋殼娃娃的紅鼻子時,把蛋殼給戳破了。看著小星那傷心的樣子,我也很難過。我想我不能讓小星就這樣失望而歸,更不想讓班級裏的孩子們養成隨意破壞別人勞動成果的壞習慣。

午間講話時,我把破了的蛋殼娃娃拿給孩子們看,孩子們都覺得很可惜。這時有一個學生叫了起來:“一定是小立幹的,他的桌子就在空桌子旁邊。”旁邊的小朋友也都附和著。小立紅著臉大叫起來:“不是我,不是我!”我連忙示意小朋友們安靜,並告訴他們,蛋殼已經破了,再爭吵也沒用了,還不如想辦法補救。孩子們陸續想出了一些補救辦法。有的孩子說:“我晚上吃雞蛋的時候,把蛋殼留下來,請小星重新做一個吧。”有的孩子說:“蛋殼還是不夠牢固,我看還是用乒乓球來代替吧。”小星說:“我家有乒乓球,可是都破了。”四五個孩子馬上舉手:“小星,我家有,明天我帶來。”經過討論,孩子們達成了共識:小星帶白膠,有乒乓球的孩子帶乒乓球。第二天,請小星教大家製作乒乓球娃娃。

第二天,小黃帶來了乒乓球,小星帶來了白膠。小星站到講台上,開始粘娃娃的頭發。可是白膠很難幹,小星粘好了這根頭發,那根頭發又掉了。在他手忙腳亂的時候,我在他耳邊提示:可以請同學幫忙。他請了小黃,我告訴他還可以請小立。小立和小黃都站到了小星的旁邊,他們三個在講台邊忙碌著。小立用手捏著頭發,頭發一會兒就滑了下來,他把頭發移了上去,頭發看似已經粘住了,可是碰一下又掉了。小立在一旁嘀咕著:“怎麼這麼麻煩,我的手都快粘住了,頭發還粘不住。”我在一旁應和著:“是啊,真難製作,看來我們觀看時更應該隻用眼不用手,你說對嗎?”小立紅著臉不說話了。下課時,好多小朋友都圍了上來,他們七手八腳地幫著忙,誰知越幫越忙。上課鈴聲響了,乒乓球娃娃才粘了三根頭發。上課時,我問孩子們:“難做嗎?”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說:“真難做。”“看來小星是花了很多工夫才做了三樣精美的作品的,我們今後該怎麼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呢?”在我的進一步引導下,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在孩子們的摸索和努力下,乒乓球娃娃總算製作完成了。時間過得很快,這學期結束了,但擺在空課桌上的娃娃,至今還完好無損。孩子們懂得如何珍惜勞動成果了。

案例反思

我請小星展示了整個製作過程,使孩子們真正體會到其中的艱辛。孩子們經過勞動的體驗,認識到應該愛護別人的勞動成果。特別是把蛋殼戳破的小立,在經曆了艱辛的製作過程後,也知道該怎樣對待別人的勞動成果了。另外,在整件事情的處理過程中,老師不是被動地批評學生,而是讓他們積極地采取補救措施。這對孩子們今後積極地麵對人生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