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靈交融 9. 老師,你說話不算數(1 / 1)

二 心靈交融 9. 老師,你說話不算數

李海娣

案例背景

“老師,你說話不算數!你答應這節課給我們看英語動畫片的,可你……”

我驚訝地抬起頭,循聲望去,原來是那個一向活潑好動的磊,他猛地站了起來,嘴裏不停地重複著剛才那句話,臉上堆滿了失望和不滿,執著地看著我,等待著我的答複。當我鎮定地盯著他時,他似乎有點膽怯了,慢慢收回他那充滿質問的眼神,緩緩坐下來,左手無意識地抓著,好像在盡量掩飾著由於自己的無禮所帶來的不安,但又不時地用他那雙小眼睛瞄著我。這時,剛才附和著的幾個小聲音也安靜下來。

案例過程

我當時真的挺氣憤,真想走過去訓他一頓,狠狠批評他的不懂禮貌。可我及時抑製住了這一衝動的想法,心想:他為什麼敢說出這句話呢?是因為他真的不懂禮貌嗎?可是,每次在課外遇到我,他總是親切地說:“Hello,Miss Li!”也許正是因為這份親切,他們並沒有純粹把我當做老師,也許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親近我,才會對我直言不諱。想到這點,心裏平靜了許多,我慢慢走到他跟前,摸了摸他的頭,說:“你真是個勇敢的孩子,能大膽地指出老師的缺點,我們大家都應該向你學習!”隨即,我示意小朋友們給他以熱烈的掌聲。磊又自信地抬起了頭。

“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說過的話,或者答應別人的事,卻沒有做到的呢?”

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討論開了。不久,幾隻小手猶豫地舉了起來。

“老師,昨天我答應媽媽早點回家的,可放學後我卻忘了,在小朋友家玩到很晚才回家。媽媽著急死了,到處找我。我真不應該!”

“老師,有一次,我答應蕊蕊,把洋娃娃借給她玩的,可後來我卻沒舍得。”

這時,我突然發現磊也舉起了手。“老師,上個星期五,我答應把《十萬個為什麼》借給軍的,可我沒有做到。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是真的忘了,真的!”他急得臉都紅了。

“我相信你!”我的這句話如同鎮定劑一般,終於使他平靜了下來。

“我們每個人都有忘記做某件事的時候,但要盡量避免犯這個錯誤,如果萬一犯了,就一定要及時補上。所謂‘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對不對?”

“對!”孩子們都笑著答應著。

“明天老師一定把那張VCD帶來給你們看。你們相信老師嗎?”

“相信!”

這時候,磊又猛地站了起來:“軍,我明天一定把書帶給你看。”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

第二天,我如約帶來了他們最喜歡看的英語動畫片。當我打開電視的時候,教室裏一片歡呼,孩子們津津有味地看著電視,都心滿意足地笑了。

案例反思

誠信是古人推崇的一種人格境界,它要求人們真實無妄,誠實無欺。誠信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一種道德行為。隻有內心誠實,恪守諾言的人,才會善待父母、善待朋友,進而維護更高層次的社會關係。社會生活實際上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的,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集體、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生存的基礎。

誠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失信不立”是亙古不變的人生哲理。

作為一名教師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麵對廣大小朋友應牢牢恪守誠信、承諾,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不能馬虎,因為在孩子心中,沒有大事與小事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