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靈交融 11. 做溝通情感的橋梁
陳莉莉
案例背景
“老師,張和羅打架了,而且羅滿臉是血!”我們班小朋友的喊聲傳入了我的耳朵。打架?不會吧,當我聽見他們倆打架,真不敢相信,因為他倆是我們班比較聽話的孩子,怎麼可能?於是,我決定把事情搞清楚……
案例過程
這時羅已經由同學陪著來到了我的麵前,隻見她的臉已經被擦破了皮,而且還在流血。此時的羅已經淚流滿麵了,一副非常委屈的樣子。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竟會有這樣激烈的打鬥?我心裏有種莫名的憤怒。但我還是告訴自己,要冷靜。於是,我若無其事地走進了教室,這時候的張正歇斯底裏地大哭著。看到這一幕,我有點摸不著頭腦了,到底是誰不對呢?還是讓他倆當麵把事情說清楚吧。“張,跟我來。”這時候的張,就像是鬥敗的公雞似的乖乖地跟著我來到了辦公室。兩個孩子一聲不響,誰也不肯先把事情說清楚。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真想發火,可又一想,這樣做隻會讓孩子更怕我,於是我壓住怒火,輕聲問:“你們能不能把剛才發生的事,跟老師說說?”
張終於開口了,輕聲地說道:“我……跟羅在掃地,她輕輕碰了我一下,我就拿掃把扔了過去,不……不小心劃破了她的臉。”說完,又哭了起來,這時我知道他已經認識到錯了,他的淚水不是為了自己受了委屈而流的,而是害怕闖禍。我明白了,對兩個孩子說:“你們兩個都有不好的地方,小朋友之間,應該做些安全的遊戲,不該發生今天這樣的事情,本來是玩玩的,可一不留神,就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現在老師讓你們自己說說,這樣做應不應該?”這時,兩個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對不起,我不應該這樣做的!”看到這一幕,我心裏就漸漸舒暢了起來:“那好吧,一起來握個手,大家還是好朋友!”
這時,我想到這件事情應該和雙方的家長交代一下,以免節外生枝。想到這,我馬上打了電話,通知他們的父母到學校來一趟。不一會兒,雙方父母趕到。當羅的媽媽看見自己的女兒傷成這樣,大聲說道:“怎麼回事,我們把女兒交給學校,現在卻弄成這樣,是誰把我女兒弄傷的,我可不輕饒他。”當張的父母聽到這些話時,還不等我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解釋,就大嗓門地說起來:“什麼?什麼?事情的情況還沒搞清楚,就這樣說話,你什麼意思?”這時在氣頭上的雙方家長吵得不可開交,再加上兩個孩子的哭聲,頓時整個辦公室就像炸開了鍋似的。我也急了:“停,都聽我說!”也許是我的聲音突然之間冒出的原因,雙方家長都停止了爭吵。我見雙方的情緒平靜了下來才說:“請你們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聽我說!大家的心情我都理解,哪個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平時一點小磕碰,也會很心疼,何況是傷在臉上。今天事情既然發生了,我們就要想辦法解決而不是爭吵。請你們耐心聽我把事情的經過說說,可以嗎?”我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家長們聽了後,也都明白了事情的真相。這時,張的父母說了:“老師,我家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樣好了,讓羅去看醫生吧,一切醫藥費都由我們負責。”羅的父母聽後說:“老師,我們也是通情達理的,我也知道小孩子之間磕磕碰碰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既然他們這樣有誠意,我們也沒什麼好說了。”看著雙方的父母把誤會解除了,我也會心地笑了。
案例反思
學生因為打鬧而發生受傷的事,在校園裏屢見不鮮。小朋友往往都能承認自己的錯誤,向對方道歉。往往是雙方的父母對於這種事情耿耿於懷。對老師來說,處理不好,就會鬧出事情,雙方父母因為小孩的事情而產生矛盾,這樣就把本來可以解決的事情複雜化了。所以,在學校裏發生的事情,我們應該盡量在學校裏把事情以最好的方式處理妥當,而不是讓雙方的家長鬧出矛盾後,再去調解,那就太遲了。
其實,處理這種事情的方法也並不複雜,那就是讓雙方怒火衝天的父母先冷靜下來,再把發生的事情有條理地說清楚,讓父母用冷靜的頭腦去分辨對錯,讓他們自己明白是非,這樣矛盾就會迎刃而解了。那麼老師在這裏就要起到一個橋梁作用,做一個溝通情感、化解矛盾的角色。這樣,才能讓學生喜歡你,讓家長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