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心靈交融 16. 西瓜蟲讓我走進了他的世界(1 / 1)

二 心靈交融 16. 西瓜蟲讓我走進了他的世界

沈曉萍

案例背景

一年級剛接班,就發現了一個非常特殊的孩子小宏。他從來沒有端端正正地坐著聽過一節課,不是趴著,就是頭扭到別的地方東看西看,或者與旁邊的同學說話,同學不跟他說,他就打人。下課,幾乎每節課都有學生來告狀。因為他學習、品德都不好,所以挨批也是經常的事。我能感受到,小家夥對我不是很親近。可是,有一天上午出乎意料地安靜,居然沒有一個小朋友來告他的狀。

案例過程

我帶著好奇走向教室,路上剛好碰到了小宏。他兩隻手緊緊地捂著一個鉛筆盒,快速向教室奔去。我緊隨其後跟進了教室。他在位子上坐定後打開了鉛筆盒。我探身一看,天哪,滿滿一盒子的西瓜蟲,在鉛筆盒裏橫衝直撞,拚命地想跑出來。小宏捏住了這個又逃走了那個,他幹脆把鉛筆盒重新蓋上了。我伸手去拿那隻鉛筆盒,小宏怕我把他的“寶貝”倒掉,緊緊地拽住鉛筆盒不肯放手。我在他耳邊輕輕地說:“我給你一個小盒子,你給西瓜蟲換個家,不然你要寫作業的時候,怎麼打開鉛筆盒呢?”小宏聽我說得有道理,就鬆了手。他跟著我來到辦公室,當我遞給他一個巧克力盒子時,調皮搗蛋的他第一次對我說了一句禮貌用語“謝謝”,然後屁顛屁顛地給西瓜蟲搬家去了。上課了,我看他還在欣賞他的寶貝,就讓他把那個巧克力盒子放到抽屜裏麵,並且要求他上課的時候不準觀察西瓜蟲。小家夥順從地答應了。那節課他聽得比平時認真多了。

下課後,小宏第一個衝出教室,又到花壇邊去充實他的“西瓜蟲大軍”了。我看他不再與同學發生衝突,心裏也暗自高興。我走到他身邊,蹲下來,要求他在捉西瓜蟲時做到兩點:

1.不踩踏草坪。

2.按時進教室上課。

小宏爽快地答應了。

那幾天,小宏特別乖,沒與任何同學發生衝突。因為他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捉西瓜蟲了。我的耳根也清靜了許多。小宏捉西瓜蟲是不是純粹因為好玩呢?下課的時候,我邀請他來我的辦公室做客,還請他帶上他的寶貝西瓜蟲。我問他:“小宏,你研究西瓜蟲那麼久了,你發現了什麼呢?”小家夥見我居然也對西瓜蟲有興趣,頓時就活躍起來。他說:“沈老師你看,雌的西瓜蟲顏色是青的,雄的西瓜蟲顏色是黑的。西瓜蟲越老顏色越深。雌的西瓜蟲肚子是白顏色的,因為它裏麵裝了許多小西瓜蟲。西瓜蟲還有嘴巴呢,你看,前麵那尖尖的地方就是它的嘴巴……”平時說話結結巴巴的他,今天說話居然那麼順溜。不知不覺上課鈴響了,他還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我大力表揚了他,並鼓勵他對西瓜蟲進行進一步的觀察,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小家夥開心地上課去了,並且把他的寶貝放在我的辦公室裏,請我保管。看著他信任的目光,我不禁為自己走進了他的世界而感到高興。

此後,小家夥經常到我這裏來彙報他的發現,我和他一起上網找了有關西瓜蟲的資料,並且請他把自己的觀察所得和網上了解到的知識,在中午教師講話時間講給同學聽。當同學們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時,我感到自信挺直了他的脊梁,他甚至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我趁熱打鐵,請他媽媽輔導他寫一篇有關西瓜蟲的小文章,並在第二天的語文課上,請他自己讀出來。當他把自己捉西瓜蟲時發生的一些趣事讀給同學們聽時,同學們的笑聲表達了他們對小宏的接納。我發現小宏和同學們的關係融洽了,大家也不再把他看成可怕的刺蝟了。課間還有部分同學和他一起捉起了西瓜蟲。

案例反思

有些孩子的言行舉止與普通孩子大不相同,讓老師和家長都感到頭痛和無措。批評、說教對他們都不見成效,甚至適得其反。要想幫他們走上正軌,惟有用寬容的愛心去對待他們,感動他們,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入手,讓他們感到老師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讓他們感到老師也是可以親近的,讓他們因為愛其師,從而親其業。當學生愛他的老師時,老師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走進他們的心坎裏,從而引導學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