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成長煩惱 9. 我教學生過“聖誕”
陳雁
案例背景
聖誕前夕,大街小巷、商店櫥窗裏已貼滿了聖誕老人、聖誕樹。雖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卻也讓人心動。往年總是要舉行聖誕party,然而學生在感受了節日的快樂與自由後,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還有不少孩子在其父母或其他親人的影響下,盲目地跟隨著他們去教堂接受什麼“洗禮”,在年少的孩子心底裏造成一種十分不好的影響。對年幼無知的孩子來說,“聖誕”隻不過是一個熱鬧的活動的代名詞而已,為了使學生的純潔心靈不受幹擾,我移花接木,有目標地組織了一係列的活動……
案例過程
在聖誕前幾天,我特意安排了一個聖誕動員會。我告訴孩子們“聖誕”到了,就意味著新的一年就要來臨,在新的一年來臨之前,我們要對親人、朋友做一下真情的祝福。我們應該自己動手做賀卡,親手寫上真誠的祝福。我發覺,孩子們都有一種躍躍欲試、急不可待的衝動。於是,我就說:“同學們,我們在聖誕的早上,舉行互送賀卡的祝福活動。請把你們製作的賀卡在聖誕節的早上帶來。”聖誕節的早上,我走進教室,發現已有學生悄然將賀卡拿出。為了不影響學生早讀,也為了讓學生將那份真情蓄到極至,我照例組織他們早讀。但從學生那相視一瞥中,我分明感到他們的心早已飛到了賀卡上,早已飛到了相互祝福的溫情中。好不容易早讀結束,我告訴學生可以開始互贈賀卡,互送真情。但這時學生似乎有些忸怩,輕撫著賀卡,尋覓著好友投去羞澀的微笑。我知道我的存在限製了他們的自由,我該適時而退。於是我借故離開了教室,留給學生一個完完全全、實實在在的自己的空間。我等待著收獲學生的喜悅、快樂、甜蜜……
踏著鈴聲,我又走進了教室。教室裏,紀律出奇的好,大概是真情感染了他們。我為自己的設計暗自叫好,我走上講台,說:“今天,你們的收獲一定很大,從昨天製作賀卡到今天互贈賀卡,你們一定感觸頗多。現在,請拿起筆抒寫你心中的那份感動,那份……”學生很快鋪開紙,沒有以前的搜腸刮肚、愁眉苦臉,拿起筆洋洋灑灑,真可謂是文思如泉,筆走如飛。我不禁又為自己的創舉得意起來。
刷刷刷……已有學生寫好。鳴贈送禮物的那份神秘讓我莞爾,湯的《一張發愁的賀卡》叫人同情,許製作賀卡的真心令人感動……
看著學生的作業,我知道我收獲的不隻是作業,而是一份份真情,一份份真愛,一顆顆茁壯成長的心。那份真情流露,那份成長的喜悅,同樣浸泡著我。好幾天,我都沉醉在那份真誠的感動裏,那份成長的快樂中。
聖誕的那一天,我收獲了許多,也想了許多……是啊,在和學生一起生活的日子裏,用我們的真情與智慧去創設一個個美麗真實的世界,用我們的真心與真愛去編織一個個稍縱即逝的瞬間,學生將會牽著你的手,牽著你的心,去他們純淨的心田徜徉……
案例反思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化,外來文化也逐漸滲透到我們的家庭、校園、社區。諸如母親節、父親節、聖誕節等洋節日也在人們的頭腦裏占有一席之地。
麵對這個社會現象,如何在小學生中開展積極有效的工作是擺在每個班主任老師麵前不可推卸的責任。任何簡單、機械和生硬的、粗暴的做法都不會收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在這裏就要充分發揮我們教師的教育機製,把堵變成導,設計生動活潑,富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得到體驗,真正收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