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家校溝通 10. 麵對“怒火”家長(1 / 1)

四 家校溝通 10. 麵對“怒火”家長

金虹霞

案例背景

“非典”肆虐時,整個中國處於高度警備狀態。我們學校對“非典”也采取了嚴格的防禦措施,實施每日兩次的體溫檢測規定,要求學生在家量好體溫後,確保沒問題才能來校上課。

案例過程

記得有一天?熏我像平時一樣坐在辦公室批改作文。突然辦公室的門被重重地推開了,緊隨著的是一句:“金老師在嗎?”我抬頭一看,原來是我班學生光的父親,是一個外地人。從他的語氣中,我感受到了一股憤怒與不滿。我心頭不禁一震: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我馬上又平穩住自己的情緒。我微笑著向他打了個招呼,並立即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在家都要量體溫,但是我跑了好多藥店都買不到體溫表。孩子回家又吵著要,你們叫我怎麼辦?”他帶著抱怨的口氣向我訴說著。我的心一下子就輕鬆了許多: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呢?原來是這樣。

我馬上對他說:“你別急,別急。學校有這樣的要求主要還是為孩子著想,現在藥店裏體溫表脫銷,我們都知道。這樣,我來幫你想辦法,好嗎?”聽了我的話,他似乎也平靜了許多。“對了,我們班哲的媽媽在藥店裏工作,我來問問她有沒有,或者她們藥店進貨時我讓她給你留一枝,你看好嗎?”這時他的怒火徹底平息了,他為難地說:“金老師,那現在怎麼辦?”“現在這樣,我們學校醫務室裏有體溫表,讓光每天早上去那裏量體溫。”“謝謝你,金老師。那就麻煩你了。”光的父親滿意地離開了辦公室。送走他後,我長歎了一聲,暗自慶幸自己沒說錯話。在慶幸之餘,我又陷入了沉思:怎樣與“怒火”家長交流?

案例反思

有時想想我們老師從早到晚與這些孩子呆在一起,要兼顧孩子的各個方麵,本來就很辛苦了,可有的家長還會不明事理地前來質問,作為教師心裏難免窩火。但轉念又想,其實家長、老師在某一層麵上來說是站在同一立場上的,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好,好上再好。有時,家長前來質問,往往是對事情的了解不夠明確(學生在傳達中會有所偏差)。作為老師有必要做相應的澄清。我相信,“怒火”家長畢竟為數不多。這樣一想,當你麵對充滿“怒火”的家長就能以微笑相迎了。

最後,為了避免出現僵局現象,我們還要做到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係,一方麵讓學生有一定的約束力,更重要的是讓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萬一出現了什麼狀況,教師也能與家長較早、較快、較順利地處理好突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