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綿綿愛心 3. 一隻裝著青蛙的禮品盒(1 / 1)

五 綿綿愛心 3. 一隻裝著青蛙的禮品盒

俞黎霞

案例背景

十幾歲的少年,正是喜愛動的年齡,沒有惡意,隻是調皮。學生犯錯誤,多數是調皮,他們不像我們一些老師說的是意識壞,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意識還正需要我們去幫助確立。所以在遇到突發事件時,我們一定要冷靜,爭取變被動為主動,善於捕捉教育契機。

案例過程

上課了,我按習慣走進教室,登上講台,猛然看見講台上放著一個禮品盒,上麵寫著“贈給俞老師”字樣。我很高興,當眾打開禮品盒。突然,從盒裏跳出一隻青蛙,一動不動地蹲在講桌上——原來是一場惡作劇!這時,一雙雙眼睛全都盯著我,看我如何處理這一突發事件……教室裏一片寂靜。

猛然間我吃了一驚,這是誰搗的鬼?但我立刻又冷靜下來,鎮靜地咳了一聲,微笑著麵對全班學生,沒有露出絲毫責怪學生的表情,而是借題發揮,調整了教學內容。

同學們,不知是哪位同學為我今天這堂課提供了這麼好的活的教具。大家都知道,現在是初夏時節,由蝌蚪變過來的小青蛙早已長大了,今天我就拿同學提供的活青蛙上一節說明文寫作指導課。我一邊說一邊順手麻利地抓住青蛙,講起了青蛙外表、生活習性、作用和功能,並拿著青蛙讓學生一一觀察,還結合說明文的教學,安排了介紹青蛙的課外練筆,最後還感謝了為這一堂課提供教具的同學。

事情就這樣平靜地過去了。從這以後,我似乎發覺教室裏少了幾個調皮搗蛋的學生,多了幾雙認真聽課的眼睛。

大約過了一個星期,班級中最調皮的B和其他幾個同學來到我的辦公室:“老師,這件事是我們幹的,請老師處理我們,我們以後絕不做這種壞事了……”說完,這幾位學生還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事後在其中的一位學生的日記中還寫道:“我做了一件錯事,老師不僅沒有當場批評我,還感謝我,真使我慚愧難當。我感謝老師不僅教給我們知識,還讓我們學到了怎樣做人,怎樣尊重人。”

案例反思

一個孩子,在充滿斥責和挑剔的環境裏生活,他將學會粗野,在一個充滿寬容的環境裏成長,他將懂得關愛。一個學生,就是一個複雜的世界。教師要十分注意挖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為他們喝彩,給他們激勵,讓他們看到成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