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綿綿愛心 6. 五彩的黑板,五彩的愛
周嫻華
案例背景
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孩子們開始熱衷於在黑板上發表自己的大作。寫的寫,畫的畫,上課的老師走進教室大半天了,也絲毫不能削減他們的熱情。我在班會上反複強調了幾次也不見成效,後來幹脆派兩個同學負責監督,誰知其他同學卻和他倆打了起來,弄得我狼狽不堪地給他們收拾“戰後的殘局”。
案例過程
我想既然製止不了,幹脆讓他們寫個夠,畫個夠。於是,我把教室後麵的黑板刷洗了一下,開辟了同學們的創作“陣地”,還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創新園地”。這下子可熱鬧了,課間同學們把黑板圍得水泄不通,放學後,也有不少同學忙著作畫、寫字。有時,他們還自發評選最佳“小畫家”、“小書法家”。最後,他們幹脆分組辦起了“擂台賽”。僅僅一星期時間,這裏就成了我們班的特色舞台,引得不少外班同學競相參觀,而我也有了了解學生的另一條渠道。
看到孩子們這麼認真的樣子,我想幹脆把他們的興趣引到更好的路子上來:我就順著他們的愛好先後舉辦了三次比賽。由易到難,由零到整,舉辦“粉筆書法比賽”、“粉筆畫比賽”、“小小黑板報設計比賽”,這幾項比賽都十分成功,還引來同一年級其他班老師和學生的注意。後來校大隊輔導員把我們班的做法給全校各班做了介紹,還舉行了幾期全校性的比賽。我真是受寵若驚,沒想到我這個沒有辦法的辦法,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而更使我吃驚的是,這一段時間以後,孩子們不再有亂塗黑板的現象。
案例反思
孩子們有旺盛的精力,也有許多各種各樣的興趣,如果教師能引導得正確就會產生積極的效果。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成功的最重要一點就是抓住了水的本質,變以堵為主為以疏為主。我們的教育不是也該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