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回(倒V)(2 / 2)

及至明日,探春便坐了轎子往薛府去,恰黛玉正在那裏同寶釵姊妹說話兒,見他來了忙問好,寶釵便讓探春坐,笑道:“三妹妹可是稀客了。昨兒還巴巴地下了個帖子來,顯見的同我們生疏了。”探春忙笑道:“那裏敢生疏,不過是家中事忙罷了。過幾日老太太生辰,還要請姨媽同兩位大哥哥、寶姐姐、林姐姐合琴妹妹去吃酒聽戲呢。”一時幾人坐了,說些閑話。探春因覺黛玉亦不是外人,乃笑道:“今日林姐姐也在這裏,更好了。我們太太原教我來向姐姐取這管家經的,如今倒省得我再往林姐姐家去了。”因此便將府中之事說了,又道:“我因覺‘開源’不易,‘節流’倒使得;往日就覺我們府上有些不像了,多有奢靡浪費之事,乃至今日捉襟見肘;不知姐姐們於這事上可有甚麼好計策?”

寶釵聞是王夫人教他來的,先就明白了其間關竅;不過是如今賈府銀錢不湊手,意欲同薛家借些,隻是不好說得,故而先教探春來同自己說,名為取經,實則打個前站,日後好開口借錢的。因見黛玉也在,隻恐王夫人也有向林家借錢的意思,乃對他偷使個眼色,笑道:“如今各家都是如此,若想開源,委實難辦,皆因各地莊子上收成不好,有些虧空,收不上錢糧來;你們府上又人口眾多,花費自然也多,不比我們家同你林姐姐家人口簡單。”探春卻是不曾料到王夫人這話中意思,聞寶釵此語,乃靈光一閃,笑道:“姐姐可是點醒我了。我們那裏原是人口冗雜,未免有些‘尾大不掉’;若想省錢,還是要先將這人整頓起來才是正經。”

黛玉見寶釵同他使眼色,便知他有緣故,故而隻不作聲;聞二人這話,約也猜中其間緣故了,便抿嘴而笑,自同寶琴去說話。探春一朝想明白此事,心下約也暢快,乃暗想道:“如今且先將老太太的壽誕應承過去,再過了中秋,便可將這事一一整頓起來;回去我自己先拿個章程,再往太太那裏報。”他本是個雷厲風行的,生性又敏慧,一點便透;於是又同他姊妹說了一回,便起身告辭。

一時探春走了,黛玉同寶釵姊妹頑笑一陣,也便往家裏去。寶琴便對他姐姐笑道:“可惜了三姑娘。”寶釵便知他這話意思,乃道:“可是呢,生在甚麼樣的家裏,難道是誰能定的?他也算個聰明人了,隻可惜生不逢時。”一時薛姨媽回來,寶釵便將今日之事說了。薛姨媽聞言,卻道:“若是你姨媽當真來找咱們借銀子,難道好不給的?況這日下不是老太太壽誕,若禮輕了,瞧著不像;禮重了,未免教人覷著咱們家不缺錢使,倒為難辦。”寶釵笑道:“媽也不必為此事操心,隻教哥哥同林大哥哥商量便了。他們家如何,咱們也如何。”薛姨媽聞言稱是,到得晚上薛蜨回來,便同他說知。

薛蜨聞言,乃暗想道:“果然如今賈府中告艱難了。隻是如今尚未蓋那園子,並未至入不敷出的境地,不過一時有些局促;況又算計薛家不得,林家又搬了出來,沒了這兩項添補,倒告艱難了。自己往日沒個算計,反向人家要錢來,二太太也是好厚的臉皮,難道還當寶丫頭心心念念要嫁寶玉不成?”因此便向他母親妹妹道:“蝌兒不日便要往江南去打理生意,屆時自然要帶本錢走的;難道為著他們,咱們的生意就不做了不成?這壽禮同節禮,咱們便比著林家來。他們一個正經的外孫家如何,咱們一個兒媳婦的妹妹家也如何,誰也挑不出理來。”幾人聞言都稱是,薛蜨又囑了他母親同寶釵寶琴幾句,方才回房。如是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