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聲音沙啞,帶著山東一帶口音。聽得張雲溪微微一笑,隔著紗帽:“大爺覺得好用是嗎?可有什麼缺陷,您說我記下了回去讓人改改。”

“這要說起來,輪子有些大了。著地麵可不都是平。這犁平地還好,若是有些坡度就有問題了。雖然說手杆向下壓,能夠夠到。但多少都會有點妨礙。”

“這樣啊!那就是說,目前我們這些水田是沒有問題對嗎?”張雲溪想了想,決定將這個問題交給能工巧匠來做。畢竟原型她已經給他們做出來了,能不能改進就看他們本事了。

安撫了莊稼漢,張雲溪帶著林晗和黛玉沿著田岸石板路,慢慢地走著。一邊走張雲溪一邊給他們介紹這農活和農戶。

“這篇天地,看著今年豐收不錯。但是,今年淮河南雖然豐收,但是淮河北可就未必了。我們家選用都是好種子,是特意培養出來送給農戶。每畝可增產到六百斤。你們知道,沒有良種前,是多少嗎?”

林晗看著那地裏稻穗,想了想:“四五百斤走有?”說完這個他,有些羞澀:“學裏老師沒講過這個。”

“不足三百,這還是老年景數量。也就是說,這附近良田,除了咱們家莊子以外,都是這個數值。”張雲溪看著羞澀林晗,笑著拍了拍他肩膀:“無事,這些課程原本也是待你們過了童生成了秀才後,才會知道。”

黛玉看著那些稻穗,想著自己生活:“伯母,要不我們也家中院子裏麵,開出一小塊地,種點菜什麼吧!花花草草,雖然看著美麗卻當不得饑飽。”

“你們若是想要體驗一下,我都是不反對。但是如果要決定做,就不能讓別人幫手。要自己照顧,好壞都是自己看著。”張雲溪並不排斥孩子去體驗生活,隻是讓他們莊子上多少有些不合適,尤其是黛玉還有孝身,加不合適。不過自己家院子裏,弄上一小塊菜地倒是可以。橫豎,也不過是半年光景。這裏冬天雖說不冷,也無法保證植物生長。

“母親,兒子有一個疑問不知當問不當問。”林晗走了一路,看著那些稻穗。想著母親說北方大旱事情,心中有些不解。

“問吧!當然,如果母親解答不出來,你可不要怪母親喲!”張雲溪笑著走一邊,看著稚氣未脫男孩兒。

“母親,既然北方大旱,那麼是不是等於南方糧食要往北邊運才可以解這危局?”林晗停住腳,很是認真詢問。

“按照國家治理來說,確是要如此才好。”張雲溪看著他肯定說道。不過她很轉了語義:“但是,大量良田都掌握富戶顯貴之手。每年收入糧倉,終究是有限。如果此時拿出救了北邊災民,那麼當那邊蠻子下來搶奪時候,將無兵糧可出。因此,這次災情可能還會依靠當地大戶存糧度過,也許會放些許官倉也是不多。”

“那麼,我們家往年糧食都沒有賣出多少,不如送過去讓他們過了燃眉之急?”黛玉想到了看著賬冊中關於糧食數量,小聲提議。

“主意是好!”張雲溪笑著表揚她:“但是,黛玉你可知道我們家莊子平日是如何對外說嗎?”

“如何說?”黛玉讓張雲溪問題,問得有些愣。

“就是說,我們收成和他們差不多。因為我們對外說,和他們差不多,要了佃戶六成利。可這邊倉子裏,隻存了僅夠一年口糧。黛玉可知這是為什麼?”

“種子!”林晗想到了,一定是種子上有文章。他看著張雲溪,是不解了:“母親有良種,為何不廣泛推廣呢?這樣,大家不都是有好收成了嗎?”

“好種子需要好地,實際上原本畝產三百斤已算不錯。不用太過施肥,土地可以使用三代人。但是如果是畝產千斤種子,那麼就意味著土地肥力可能隻能支持一代人。過了這代人,這土地就要還地為草。蓄養兩代人方可再次使用。可平均一下也不過是代每年畝產三百數額。初次看著客觀,可後麵呢?為了今日收益,斷了後代口糧?這等事情,我們莊子上因為對肥料多少還能供給,所以不至於讓土地失去了肥沃。但是普通農戶呢?他們開墾這荒地、官府分配田地。本來是一家很好生活,過了一代後就不能用了。該當如何?”張雲溪知道林晗和林黛玉此時都是少年心性,十分純真帶著良善。所以,她暫時還不想通過自己,來告訴他們世間殘酷和陰暗。

“若是能有那種可以讓普通農戶也使用肥料就好了!”黛玉歎了口氣,確如果將收成實話實說,那麼勢必會引起多人主意。那麼必然會暴露良種,之後會如何呢?看著林家這些人,她歎了口氣。

張雲溪帶著他們向前走:“以後會有,但不是現。”是,化肥必須提上日程。種子好壞,於肥料好壞。可如果是工業化肥,必然會引起環境汙染。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她都沒有做好決定,將電力這種東西拿出來。電出現,是加速了采礦業發展。而同時,運輸等輔助也會開展起來。可終究合適不合適,她還不得而知。想想倫敦霧氣,到了二戰期間都沒有消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