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洛城那裏可有得到消息?”她把玩著手中鈴鐺,這個女子叫玉塤。是平日裏負責另一部分主要管事,年近三十。平日裏就住後麵廂房中,表麵看起來是一個負責張雲溪後庫房嬤嬤。
“棗兒那邊說是已經將消息送進去了,至於能否成倒是一個問題。隻是那薛家事情有些難辦。”她聲音平平,低緩沒有特別詞調兒。
“想辦法送那個姑娘上青雲路?”張雲溪將鈴鐺桌子上滾了滾然後嘴角一勾:“那姑娘姨媽可還想著他們家萬貫家財呢!怎麼會讓她如願?”
玉塤沒有吭聲,隻是聽著張雲溪自言自語。
“薛寶釵該……及笄了吧!”她手指拿著鈴鐺空氣中反轉流連了一會兒,笑著:“罷了……幫上她一把好了,反正還有一個史*雲。傳信回去,讓老太太偶遇一下薛家大丫頭,想辦法送她進宮當女官。至於皇上……那就不是我們能擺布事情不是嗎?”
“是!”玉塤眼皮抬都沒有抬一下。張雲溪揮手讓她離開,將鈴鐺放回抽屜。空蕩蕩房間內,隻有她一個人安靜翻書頁聲音。
“奶奶這裏怎麼一個人都沒有,都懶做那裏去了?”艾草走進屋子,看著空蕩蕩很是生氣,嚷嚷喊人進來。張雲溪笑著招呼她:“別忙了,剛剛族老過來,都站累了我讓她們歇息去了。”
“剛剛收到了從隴西來信。”艾草將裝著信木匣子遞給張雲溪,上麵泥封還沒有開啟。張雲溪從一邊籃子裏拿出小刀,小心開啟匣子。裏麵是一封信和一疊寫滿了各種資料紙張。張雲溪解開蠟封,取出裏麵信。一共慢慢地六張紙,除了說明了關於水泥製造和研發方麵事情,還有關於隴西關外地區今年情況。
伊樓家畢竟是千年氏族,他們有他們自己經營管理方式。有他們對待危機處理方式和經驗。當然,也有對事物接受和融入能力。
張雲溪提供水泥配方和樣本,解決了關於青石磚損耗和紅磚燒紙不易等因素。但是同時也表明,這種工藝其實以前就有。曾經鐵佛家族,建造白石城時候,就用上了用白石粉和泥土混合建築技術。隻是後來因為水草改道,雖然舍棄那個城池。但是隋唐時期,一直作為重要邊疆要塞來使用。這種技術隻是因為中原地區主要都是木製建築,而沒有得到長遠發展。張雲溪提供方式方法,可以很好解決一些老技術上難題。同時築路架橋上麵,有了好輔助。
張雲溪知道自己提供,隻是自己查閱書籍然後常識性燒紙出來實驗品。空間雖然提供了便利,但是實驗室產品運用到現實還需要多方努力。不過既然古時就有技術,現看來隻是推廣方麵了?她沉吟一下,喊過一邊坐著艾草:“我們修路,被偷了多少路段了?”
“大概都丟了!除了入城那段路外,基本上沒有保住多少。橫豎來說,算是白弄了。”艾草撇撇嘴,修路這筆銀子出是大頭。可是到頭來,除了偏僻山路挖掘不易,還留著。剩下基本都不見了。
“除了信,據說還有兩船東西,過兩天估計會到。你同喬遠達說一聲,讓他注意一些。那裏東西都是沾不得水和潮氣,入庫時候墊起來,下麵放上木炭。倉裏要提前放一些炭火盆子,驅驅濕氣。然後同來匠人,每天要有肉有菜。五個人四菜一湯,不能斷了。住地方,也比照著巧匠標準來。”張雲溪將信交給艾草收起來,自己拿著那疊紙放多寶閣中一個竹編箱子內。那裏都是一些技術性文書。
艾草放好了信,坐一邊:“等哥兒出了孝,甘草姐姐也就要出門子了。提上來,奶奶可有個成算?”她說是除了晴雯外兩個,那兩個一直沒有簽契子也沒有改變待遇。原本,就是有看看意思。
這次提上來兩個小丫頭,一個是之前提到巧哥,另一個是從大廚房那裏無意中發現一個丫頭。很是潑辣,同時還有著一種不卑不亢態度。沒藥一眼就相中了,帶了過來現做一個掃地丫頭。平日裏就隔間帶著,來人倒水沏茶。性格很是爽利,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接事兒。重用了以前名字,叫做雙兒。她姐姐陣線上做事,叫做單兒。姓葉,據說以前也是書香門第隻是家道中落。父親隻知道念書不懂經營,全靠著母親。後來前幾年一場大雪,夫妻倆都沒過去死了。留下兩個女孩兒就自賣自身,進了府。
“巧哥倒是可以,隻是那個雙兒我想再磨磨。”張雲溪想了想,此時沒藥要準備啟程事情。她過去是作為織娘去,到那邊教會了人再回來。通行還有其他織娘,也是去了就要回來。甘草已經馬上就要嫁了,這日頭怕是等不。艾草一個人負責白天,晴雯一個人夜裏也費力很。那個巧哥是個幹淨,倒是可以用了。隻是那單雙,實是需要仔細考慮一下。她們雖說是因為家裏受災才入府,但是那單身上氣質可不是平民女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