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鄉村飄香
因為年齡小,每次過河,撐船人不會強求我們非交錢不可。他所掙到的錢,也要交給有關部門。對兒童
一級的人物,很和諧、寬鬆。再說他也不想先富起來。那個年代,誰要先富起來就會挨打,貧下中農會
打土豪,分土地,全部充公。
坐過不花錢的船,到了外婆的鄉下,住在農房裏,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十分快樂的。
外婆家住方家村,對麵人家有一個小女孩,姓方。她經常會去放牛,認識我以後,就帶著我一塊去放牛
,打著赤腳上山坡、踏草叢、竄樹林。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靜靜的、長長的,彎彎的田埂上,留下我們的腳印一串串??????
外婆有看病治病的神妙技術,村上的人和周邊方圓幾十裏路外的人都會找她看病,拿草藥。
外婆看病從來不收錢,鄉親們就送點雞蛋或青菜蘿卜。逢年過節會送上一碗麵條,端過來。有的會在麵
條上蓋上三五個雞蛋。外婆讓給我吃,並告訴說:碗裏的雞蛋隻能吃一個,其餘的要還給人家,不好全
部吃掉的。也有麵條上蓋著大塊豬肉的,有的蓋三五塊,有的蓋七塊,也不能全吃光,隻能吃一塊,其
餘的還給人家。
碰上誰家辦喜事,送的麵條就會端過來兩碗。鄉村人很厚道,說給外婆一碗,給外孫一碗。外婆不吃肉
,就從碗裏夾下一塊肉,然後存到鹽壇子裏。到過年時招待她的兒子、女兒、媳婦、女婿、孫子和外孫
們……
到農村的酒席上喝酒,也是很有講究的。像我們小孩輩的,不能坐桌子,隻能站在大人的身邊,等著大
人們從菜盤子裏把菜夾到自己的碗裏。
大人們坐在桌子上,首先要由桌上的老人發話:
吃!大家一起來。大人們才能動筷子,而且不能各其所需,要聽老人指點,吃完一盤,才能吃第二盤。
小孩們有時等不及大人、老人們的支配,就會勇敢地舉起筷子,專挑肉啊魚啊雞鴨之類的菜搞奪權,立
刻就會被大人用筷子打手,眼看就要落進肚子的美食,又重新跳回桌上的盤子裏去了。但也有例外,有
小孩眼明手快的,夾起就跑到遠處往口裏一吞,大人們也沒辦法。
這樣依次吃下去,一桌八至十多人,把每個盤子掃得一幹二淨。小孩們便各自端走滿滿的一碗菜回家。
很多大人卻是吃不到很多菜。因為他們每次從桌上夾到的菜都放進孩子們的碗裏了。
大人們吃一餐酒席,能吃進三分之一的菜就算很好了。但米飯是會填飽肚子的。
長大以後經常會想象起來,如果學習這種接人待物的風氣,我們的權力大點,本領大點時,老百姓或社
會大眾看得起,會讓我們經常賺到錢。如賺到一百塊,還給社會大眾七、八十塊,那這個世界肯定會美
好得不得了。
做個通人情的人,後人就會不停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