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二轉為公辦教師被調到了小黃鄉中心小學,他依然教畢業班的數學,從一個小單位到一個大單位,他自然覺得生活的天地和工作的意義也都廣泛了許多。
鄉中心小學是有其特殊性的,它擔負著全鄉教育教學工作迎來送往的繁重事務,全鄉各種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在這裏舉行。
1989年9月的“優質課賽講”為本學年的教育教學活動拉開了序幕。
“優質課賽講”先在各小學內部開展,各小學賽講的優勝者再到鄉中心小學進行最後的角逐。
那天下午放學後,校長召集全體老師開會,布置了第二天在學校舉行全鄉優質課賽講的事宜,號召大家把各自的衛生搞好,做好“東道主”等等。
本校參賽的分別是一二年級兩個語文科老師,兩人都是剛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新同誌,學校有意讓年輕人多一個曆練的機會。
那天,蘇老二下晚自習從教室裏出來,看見那兩個參賽的女老師一個人手裏提了一個小黑板站在他的住室門前,見他走了過來,就上前打招呼說:“蘇老師,求你幫個忙”。
他立刻迎上前:“幫什麼樣忙?這樣客氣”,三個人說著話就進了他的住室。
“俺倆明天講課,你把課文上相關的圖畫到這小黑板上,這樣會更直觀一些,效果會更好······”,一個老師對蘇老二說。
“已經好多天都沒有畫過畫了,也不知道能畫好畫不好”,蘇老二說著,就把兩個小黑板接了過來。
一年級老師講的是看圖識字教學,需要在小黑板上畫上黃瓜和西紅柿;二年級老師講的是一篇小文章,文章需要表達蜻蜓在荷葉上盤旋的意境。
送走了兩位老師,蘇老二去教導處取了一包彩色粉筆,按照那兩個老師地交待,蘇老二很快完成了兩個小黑板上畫畫的任務。
鄉裏組織的優質課賽講往往都是請縣局教研室的人員當評委,有鄉教辦的業務專幹牽頭,具體操作此項工作的是本校的校長。
那次賽講共參加了七個人,上午安排了四節,下午安排了三節。臨開講,校長把本校的兩個老師叫到教導處說:“你們兩個安排到下午的最後兩節,先讓外校的老師們講,他們講完了還得趕路回家”。
下午,第二節是本校一年級的語文科。本來評委們都有點坐不住了,有兩個人甚至在後麵坐著都打起了瞌睡,死氣沉沉的教室裏從那個老師把小黑板往大黑板一角一掛開始,教室裏一下子亮了起來。
小黑板上交錯的兩根黃瓜和不完全重疊的兩個西紅柿青翠欲滴,油光閃亮,似乎還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台下的孩子們立刻活躍起來,後麵評委們的注意力也立刻集中了,那兩個在後麵坐著打起了瞌睡的評委,發現教室裏的一陣騷動,眼睛裏那撲閃著的明晃晃的光,也朝講台上那個小黑板望去,。
最後一節,是本校二年級的語文老師,小黑板上那蜻蜓若即若離的在那片青色的荷葉上晃悠,荷葉下一泓綠水波光粼粼····。
賽講終於結束了,按照程序,鄉教辦的業務專幹把評委們集中在會議室裏進行評課,決定小黃鄉赴縣“賽講”的人選。
待人們坐定,業務專幹很謙虛地讓縣教研室主任講話。
教研室主任清了清嗓子說:“今年小黃鄉赴縣的選手大家都不用投票了,我當家,就定最後這兩節課的老師,從她們講課的內容到形式,可以看出是進行了充分準備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態度決定一切”的道理。大家想一想,若不熟悉課文,不認真備課,對課文理解的不夠透徹,是不會畫出那樣逼真圖畫的,這兩節課做到了圖文並茂,生動形象,師生互動,因人施教······”。
兩個月後,校長找到了蘇老二對他說:“我給教辦主任說過了,咱的教導主任提拔為副校長,你就當我的教導主任吧”。
······
當上了小黃鄉中心小學的教導主任,極大地刺激了蘇老二工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