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韜此言一出,台下武者盡皆嘩然。誰都知道,少林方丈之所以聲稱退出比武,是為了保住弟子宗伽。如今宗伽已死,依照江湖規矩,那便是恩怨已了,怎可舊事重提?
少林一派向來德高望重,於是很快有多名武者同江韜理論起來。
麵對眾人的指責,江韜不急不躁,笑著反問:“剛才方丈大師是否說過要退出比武?我派掌門是否說過宗伽若能接他一槊,少林方可留下來參會?那宗伽是否未能接下了我派掌門的一槊?咱江湖中人最講究言而有信,少林身為佛門弟子,口出妄語也正是佛門十惡之一。那麼請教諸位,這少林一派是否應當遵守承諾退出比武?”
“這……”
在其巧舌如簧下,與其對峙的武者們紛紛語塞。
“少林理應退出比武!”
皇羅傘下忽然傳來一聲威喝,一直與美侍嬉耍的李承乾擺出太子威儀,“當著本宮的麵,既已作出承諾,如何可以不遵?來人,將這群少林僧眾請離校場!”
智達瞪圓雙眼欲要爭辯,卻被智普阻住。太子殿下已開尊口,豈有違逆之理。方丈智普沉默地向皇羅傘下的主位合十一禮,率眾僧離去。
“太子哥哥,這樣做不太妥當吧?少林畢竟有功於父王。”坐於李承乾身旁的九王子李治忐忑地扭動著身體。
當年隋末天下大亂,王世充洛陽稱王。李世民曾在私服洛陽時不慎被其抓獲,幸有十三名武僧俠義相救,方令他有驚無險地脫困。稱帝後,李世民大行封賞。然那十三義僧隻得一人入朝,其餘十二位皆不願為官,各自雲遊。其中幾位如今正隱居於這少林寺中。
“有何不妥?若真讓這些和尚當上天擂擂主,本宮豈不要威風掃地?”李承乾答得漫不經心,目光熱切地望著擂台上的那名威俊的青年。剛才那一槊,他亦震憾無比。平日裏,他最喜歡扮作契丹武士與人對戰玩耍。那凶殘暴虐的一槊,令他興奮得渾身戰栗,仿佛看到幻想中的自己步入了現實。
“正是!隻有這般既威風又俊美的人物,才配得上天擂擂主。”坐於李承乾另一側的漢王李元昌撫須稱讚,同樣歡欣鼓舞,“如此一來,這天擂擂台終於不再被僧侶霸占了。說實話,我早就看膩了那群光頭毫無氣勢的打鬥。”
轉過頭,他語重心長地對李治說道:“小九啊,那些陳年舊事就不要再提啦。如果真讓和尚當上了天擂擂主,難不成要那些武林好漢剃度為僧,成天禮佛念經?這種事情一想起來就全身發寒啊。還是台上這位夠味!如此俊秀,又足夠凶殘,實在是太對我的胃口啦!”
“王叔,知己也。”李承乾與李元昌對視一眼,同時哈哈大笑。
“可是太子哥哥,那人剛才還好像指桑罵槐地諷刺過你。”雖然王叔與王兄都這樣說了,李治心底仍覺不妥,想了想,再次開口勸說。
“有才華者性格自是異於常人。本宮有容人雅量,豈會計較那些許小事。”
……
與太子、漢王的厭棄相反,校場上的看客們自覺地為離去的眾僧讓出一條通路。
百姓之中,禮佛者並不少見,便是不禮佛者也會對僧侶恭敬相待。而在江湖,少林戒律森嚴,幾乎從不與人結怨,反倒經常排解糾紛,聲望極高。望著少林眾僧默然走向校場大門,即使以其為競爭對手的名門大派心中也是百味陳雜。雖然遠離皇羅傘,無法得知皇族間的談話,但太子與漢王的暢意大笑卻全都落入在場武者眼中。
與此同時,幾名士卒走上擂台,抬走二缽的身軀與斷頭,並奮力清理宗伽支離破碎的屍身。
“一團臭肉,千古迷人看不足。萬種狂心,六道奔波浮更沉。”
嘈雜聲中,一道清音朗聲漫吟,若淙淙流溪洗滌過紛擾的人心。
眾人舉目望去,說此話者是一位仙風道骨的道長。
道門領袖青風觀掌門清玄子吟罷,望向立於浸血天擂中的青年,沉痛地說道:“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閣下陰煞之氣如此之重,非祥也。”
尚天華將金釘棗陽槊在台上重重一杵,目光桀驁陰戾,“兵器造就即是用來斬殺,何來祥與不祥?武技習成便是用來征服,煞重豈非正好?道長若有不服,盡可台上論道!”
“說得好!”李承乾聞言更覺此人極稱心意,不由撫掌大笑,一副欲看好戲模樣,“道長何不受邀比試一番,多言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