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高友新(1 / 2)

大多數人對小時候的記憶常常集中於幾個畫麵,多數並不重大,但一定驚豔或驚嚇,違背常理。

讀小學的時候,周尋才曾有一段癡迷於捉魚摸蝦。暑假有一天,他無意中在河邊看到了一小塊水窪,因為水位下降,截斷了跟河裏的連接。

水窪裏是數不清的魚。

在大人來看那當然不算什麼,可對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孩,那跟滿屋子的錢沒什麼區別。

周尋才隻記得當時腦子一片空白,整個人都極度激動。一把拿下草帽,他跳到水裏就去扣魚,捉到就往岸上扔,自己也不知道扔到了哪。

那種腦袋混沌的狀態不知道持續了多久,直到有人路過喊了一聲,周尋才才驚覺自己不知不覺陷到了泥裏,泥漿沒到了大腿,還在慢慢往下陷。

讓人救到岸上後,小小年紀的周尋才坐在太陽底下,三十五六度的盛夏,他卻一個勁的渾身發冷。在那時,他就真切地體會到了貪婪這個詞的含義。

楊向現在幾乎成了周尋才的司機,每天就是送他到下麵各個縣城轉。到後來本市的幾個縣轉遍了,就幹脆往旁邊城市的縣城去。

縣城市場不大,周尋才不是沒想過去大點的城市,去過,可效果不好。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是,越正規的,越大的城市,就越挑剔也越複雜。一個快倒閉的廠子的,一批沒有質保沒有後續供應的商品,能趁早賣掉賺個快錢也就不錯了,就算周尋才口才再好,那也得經過一層一層的流程。

相比之下,倒是小地方更高效更簡單,隻要有利益,那別的都不是問題。

雖然周尋才並沒有打算把這生意做多久,但從縣城百貨的反饋來看,熱水壺的銷量竟然還不錯,緊接著就有了後續訂單。

這算個意外驚喜,但同時也說明了,不鏽鋼電熱水壺確實是未來的方向。可惜,富沿廠找到了正確的路,卻沒有力氣走下去了。

連著一周多,周尋才都在一種亢奮的狀態中。他沒見過什麼大錢,以前最大的一筆也不過是家裏賣了糧食後,看到父母在臥室床上攤開數的一千多塊錢。

而周尋才所擁有的錢就更少了,攢了那麼多年的零花錢,直到一個月前也從未超過一百塊。

可現在,當他看著存折上的數字在以一種跳躍的方式增長,三千,五千,八千!

周尋才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的那個上午,那個水窪裏。所不同的是,魚變成了錢,而他也從孩子變成了大人。

但那種感覺卻絲毫未變。

於是,他再次體會到了那種讓人戰栗的,大腦混沌不清的狀態。

不過,周尋才現在的心智畢竟成長了不少,很快就從這種狀態擺脫了出來。

坐在自己簡陋的床上,周尋才手裏揣著存折,感慨不已。隻有經曆過這種財富的急劇增長,才會真正理解,為什麼那麼多人會為了錢不顧一切。

富沿廠職工手裏的存貨很快讓周尋才收購一空了,而周尋才這邊的訂單卻越來越多,於是很自然的,他的目光隻能轉向富沿廠倉庫裏,那裏據說還有兩萬存貨。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你們得上點心啊!再拖下去,之前談好的訂單也得吹了。到底什麼時候能有個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