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死,是最好的結局(1 / 2)

本以為這次早朝能讓宋易安屈服,誰知道,竟讓不速之客赫連衣搶了風頭,打亂了他的精心布局。宋元傑氣得險些昏過去。

赫連衣說話的語氣不疾不徐,像是在說一件與自己毫無關係的小事;臉色淡然,像是在談論一本才子佳人的話本;唯有眼中流露出輕微的愴然,才能讓人窺探出事情牽扯著無數人的性命,關乎著成串的血淚和碎成齏粉的情感。

第一次早朝草草收場,剛登基的皇帝被人當眾揭穿了陰謀,簡直是翊朝乃至曆朝曆代最大的笑話。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讓他變成笑話的兩個人——宋易安和赫連衣——即將被處以極刑,成為永世萬代的罪人,受盡唾罵,靈魂不得安眠。

被天子親自詛咒的宋易安,垂頭坐在牢房的角落裏,心亂如麻。

她最親近的人們都死在了宋元傑的手上,她認定了,這是赫連衣的傑作,是赫連家和甄家的陰謀,赫連衣活著就是證據。可經曆了一次早朝,她不爭氣地懷疑了自己的推斷。

她不由得重新考慮赫連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早朝時赫連衣揭穿宋元傑陰謀的話,每一個字、每一個嗓音、每一個表情都讓宋易安震撼。她完全沒有料到這一幕。

赫連衣在尋死。

赫連衣說的那些話原本應該由宋易安說出來,但宋易安沒有說,沒有把真實的宋元傑撕碎來給別人看。她不這樣做,不是為了什麼江山社稷、家國天下,隻是覺得沒有必要。

沒有必要像個孩子一樣互相揭短,除了讓對方生氣,似乎沒有任何作用。不會讓已經死了的人複活,不會讓即將赴死的人平安,更不會讓已經成為九五之尊的人失去他的權力和地位。他的臣民隻會覺得自己和主君一樣可笑,把仁義忠君掛在嘴邊,卻連個人都不配做。

不,或許他們為了粉飾太平,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個人,會把宋易安的話當成她臨死前的報複,一場詆毀新帝的陰謀,一次惡毒又無用的嘴上功夫。他們會更加懷疑她的母親和舅舅如何不知廉恥,竟然製造了一個幫助他們複仇的工具,不惜用殘害手足的方式為他們開脫。

人嘛,總會偏愛那個會給他們帶來好處的人,哪管別人的死活?

可赫連衣把這些說出來,性質就大大的不一樣了。

他的父親、舅舅和表弟都是為宋元傑繼承大統立下汗馬功勞的人,縱然赫連衣自己與宋易安交情匪淺,但他的話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再看宋元傑和赫連閔欲蓋彌彰的表現,便更加確定了。

但這也致使宋元傑惱羞成怒,必定殺了赫連衣以泄憤。

如果把“因為背叛而活著”和“因為忠貞而死亡”同時放在赫連衣的身上,宋易安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她懷疑自己對赫連衣愛的程度,更懷疑自己對複仇抱有的決心。

死,她不怕,這是她該麵對的結局,但懷著一個巨大的疑問而死,她覺得鬱悶,心口像塞了一團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