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工業革命前的準備(1 / 2)

華夏三年三月二十日。

五羊城。

楊定剛剛宴請完了富態無比的柴正清,老實說剛接見的時候就嚇了一跳。

前後不過幾年時間,柴正清居然從一個清瘦的中年男人,愣是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的油膩中年男人。

反差之大,實在令人無以言明。

好在雖然反差有點大,但是他至少還算有本事,西疆的水利就做得很好,如今西疆近百萬平方公裏的已開發土地徹底跟清江連成一片。

前前後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的發展規模,都是不可估量的。

而且西疆高架運河的軍事意義也不低,在鐵路還沒鋪就的年代,運河的效益永遠是第一。

也是為此,楊定做出了禮賢下士的決定,除了親自宴請,還冊封了他一個子爵,並且在工部下麵設立水利司,以工部尚書之職領銜督辦全國水利設施的維護、建設。

可以說因為高架運河,柴正清從原先渡縣附近的一個中年的官吏,一躍成為了靖國炙手可熱的高層。

要知道,在如今的靖國進行大基建計劃的時代,任何基建建設,朝廷都有錢撥款。

柴正清如今身居水利尚書,有維護和建設設計等職能,可以說他隻要點點頭,就有大筆的項目流到民間百姓和官紳富豪的手中。

這些可都是錢啊!

不過好在柴正清是一個怕死但是有分寸的人。

皇帝宴請結束之後,他就整天貓在家中,稱水土不服,既不見客,也不拜訪,可以說妥妥的皇帝值得信任的小夥伴一枚。

所以楊定放下了廠衛的奏報之後,也很滿意的點頭說:“柴正清是個人才,當初他還是牧田從渡縣抓到的。這牧田,不愧是朕的福將。”

“牧將軍確實有福,但也是遇到了陛下之後,才開始展現福氣的。要不是陛下慧眼識珠,也沒牧將軍如今的福星高照。”

陳安一通馬屁拍上來,楊定聽得哈哈大笑:“行了,公是公,過是過。牧田的功記下了,之後再賞。如今西疆運河通船,也就是一五計劃完成得差不多了,是時候該進行驗收了。你去一趟內閣,通知他們提前去查驗一五計劃的各項任務指標以及完成度。”

“然後,廠衛明訪,暗訪同時進行,務必在最後一年半的時間,完成所有項目的攻堅和收官。還有清查所有的貪官汙吏。”

“是!”

陳安下去了。

楊定敲了敲桌子,拿出之前南下的時候四處看時寫的小本本。

上麵絕大多數都是有名有姓的貪汙犯或者玩忽職守之徒。

這本本上的頁腳其實都起了毛刺,甚至發黃了,不平整了。

可見楊定是時常翻看,銘記於心。

隨後他在最後幾頁空白的地方寫上:要把懲處貪腐,完善帝國內部吏治,作為周期性任務。

每年地方自查,小查。

每五年朝廷三法司查,中查。

每十年,以廠衛調查和收集的資料為主,轉交給三法司進行執行處理。並且追咎三法司違規操作等事宜。

……

寫完上邊的內容之後,楊定吹了吹墨跡,又把邊上的一些絹帛拿出來。

趁著眼下對外並無大戰,必須抓緊時間清洗、打擊國內的流氓惡霸。

掃黑除惡!

而想要掃黑除惡,就必須將某一些官職進行調整。

所謂調整調整,你就能整出一堆的問題和漏洞,而且不用擔心朝臣反對。

因為調整的決定,他們一定會支持。

楊定打算調整的手段就是,給朝廷細化某一些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