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之上,科舉舞弊案之事大理寺左少陽已經呈奏皇帝,但靖元皇帝看完奏章之後,竟然一言不發,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了”,卻是沒了下文。滿朝文武無比對此詫異莫名,難道是雷聲大雨點小?此事會因此不了了之?
朝堂之上沒了太子、沒了吏部尚書陳素元,整個朝堂隻有睿王一人站立在朝堂的最前端。朝臣都把眼光放在了他身上,睿王非常享受這種被注視的目光。他終於體會到,沒了太子,自己獨尊於百官之前的那種超然之感。
科舉舞弊案,是扳倒吏部最好的機會,也是給太子落井下石的絕佳機會,他可不想就此不了了之下去。他悄悄看了眼對麵的刑部尚書郭孝昌,郭孝昌與與之對視一眼,自然是心領神會。他向左踏出一步,手持玉板,恭敬地說道:“陛下,科舉舞弊案,既然已經查出端倪,應該循著蛛絲馬跡,繼續深挖下去……”
靖元皇帝卻是一拍奏牘,怒視著郭孝昌,惱怒的說道:“郭大人,此事朕已經全權交給了大理寺處理。其餘之人,就不要過多過問了。若無其他事,就退了吧。”
工部尚書趙綸跨步出來,說道:“啟奏陛下,臣有話說。今年進入六月以來,雨水漸漸增多,都水清吏司查探上遊雨量,瀾滄江今年的水位較之以往上漲了許多。若是待仲夏之後,進入雨季之時,怕是水位會進一步上漲起來。”
“然瀾滄江下遊淮陰郡一帶,兩岸堤壩年久失修,若不加以維護,怕有決堤之患。工部請求陛下允準,從戶部撥發伍佰萬兩銀子,用以修繕淮陰郡一帶兩岸堤壩,以防不測。”
工部執掌全國各項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而都水清吏司則是專職水利工程,一應河道疏浚維修,都是工部負責的。
防患於未然,這種事情都是必須做的,工部早在早朝之前已經稟奏過,靖元皇帝也是知曉的。他隻是稍加思慮,便直接允準了。
“既如此,那戶部就擬個條陳上來,按章辦事即可。退朝吧。大理寺卿到禦書房來一下。”皇帝說罷,直接起身離開了太極殿。
眾臣三呼萬歲之後,口中對科舉舞弊案還是議論紛紛,在討論之中也漸漸離開了太極殿。諾大的朝堂之上,隻剩下了大理寺卿還有睿王。
左少陽正緩步向大殿之外行走著,卻聽到身後的睿王叫住了他。
回頭向睿王拜了一拜,然後拱手問道:“睿王殿下,不知叫住下官,所為何事?”
睿王托起左少陽,淡然說道:“左大人,眼下科舉舞弊案鬧得是沸沸揚揚,剛才你也都聽到了,朝中群臣對此事可謂是議論紛紛,你大理寺在漩渦之中,也是壓力頗大吧。”
“睿王所言極是!唉!殿下也是知道的,如今卷入其中的核心人物梁彥超以及梁氏族人都不見了蹤影,又沒有其他線索可以查證,下官也是焦急得很,然也隻能為之奈何。”左少陽搖著頭,一臉的無奈。
聞聽此言,睿王冷冷的哼了一聲,整理了一下左少陽的官袍,漫不經心的說道:“左大人,既然梁彥超有賣題之嫌,那他的題從何而來?跟他老子梁尚雲不無關係吧?聽說你已經羈押了梁尚雲,那就該一往無前的繼續審下去,撬開梁尚雲的嘴巴,一切豈不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