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姬照這位燕國的王,大冬天的也不嫌冷,跟工匠一般,吃住都在苑子裏,膳食更是直接蹲在工地上用,生怕自己錯過一晌,宮人就把苑子哪裏弄錯了。
“待薑兒回來,夏天也就快了。”姬照抹了把汗,看著逐漸和記憶裏重合的苑子,目光溫柔,“到時候寡人和薑兒,還有燕兒,我們一家三口就來豐山。燕兒舉著捕蟲網兜,跑來跑去的捉蟬蟲,我在旁邊看著,叮囑他留神腳下,燕兒捉到蟬了,我會笑著誇他,薑兒在樹下鋪了墊子,準備了親手做的蒸餅,喚我們歇歇,吃點東西。”
一切,都和記憶裏重合。
姬照露出了孩童般幹淨的笑容,最燦爛的希望,在他眸底升起。
就仿佛是一個腐朽的靈魂,重新蛻殼重生,露出潔白又脆弱的底來。
旁邊的宮人卻瞧得膽戰心驚,那笑容過於燦爛,不像是陽世應該出現的了。
飛蛾撲火的最後一刻,是身子點燃了火,光芒最為璀璨。
……
距離豐山不遠的亂葬崗,三兩寺人抬著卷草席,罵罵咧咧的行進著,薄靴踩在雪地裏咯吱響。
“晦氣!姓羋的到底死在了冬天,腳板都凍麻了!”寺人沒好氣的一用力,將草席胡亂的扔在亂葬崗某處。
草席散開來,一個脖頸發紫的女屍翻出來,咕嚕嚕的滾進雪裏。
光天化日,連入土為安都不得。
“快走吧,回去烤烤火!”寺人看都不看,拍了拍手上的草席渣子,招呼了同伴遠去。
白雪為塋,烏鴉撲起漫天黑羽。
……
王城,綠水巷。
叮咚叮咚,隨著敲竹竿的聲音,還有孩童戲謔的童謠,某位男子被奴仆扶著,來到東閣的枇杷樹下。
曾經亭亭如蓋的樹倒在積雪裏,生機全無。
說來也是奇怪,屹立了這麼些年的老樹,去年冬天雪也不算大,竟把這棵樹壓斷了,反正東閣廢了多年,綠水巷的嬤嬤也就沒找人來管,任樹倒著,死活沒差了。
男子卻還是日複一日的來,跪在樹下雙手合十,虔誠的向神佛祈願,取我一顆真心,換與她結緣。
除了苣靜,王城所有人都用看異類的目光,看著這位曾經的小將軍,魏家的少貴人,如今的小瘋子,小瞎子,重複著這毫無意義的行為。
石板路磨出了槽,樹下跪出了坑,穿石的不是水,而是凡身肉胎。
男子拜完,在奴仆的攙扶下起身,睜著並不對焦的眼睛,抬頭看向某處,他黑暗的視線裏,或許出現了某個人兒,逗得他唇角一翹。
——我以前在綠水巷念史,最喜歡《西周史》,明帝和憫德皇後的故事。憫德皇後和萬善寺的僧尼有一段對話:這世間有佛麼?沒有。這世間有鬼麼?沒有。那世人所敬之物,所懼之物,又是何物呢?真心。
那個人兒,曾經這樣對他說。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而已。”男子笑了。
枇杷樹倒在地上,半空空無一物,不知他在對何人說,四周寂靜,落雪無聲。
忽的,另一道腳步聲臨近,男子和奴仆都詫異的轉過身去,這是十年間,唯一一個來打攪的客人。
“涼少爺,是白馬寺的跛腳僧人。”奴仆辨認半晌,向男子附耳。
男子禮貌的點了點頭,雖然方向都沒對準。
跛腳僧人走進前來,蹲下身,在枇杷樹的枯枝裏摸索,複起身,向男子伸出手,掌心是幾粒褐色小球。
從曆一百三十九年,到曆一百四十八年。
是這棵在男子祈願第九年死亡的,枇杷樹的種子。
佛曰:九者,極也,極則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