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餐飲篇 第二章 餐飲服務基本技能(1 / 3)

一、餐飲篇 第二章 餐飲服務基本技能

第一節 擺台與引位技能

?擺台應掌握哪些要求?

(1)擺台要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飲食習慣。如中餐和西餐所用的餐台和餐具都不一樣,必須區別對待。如擺中餐台麵要用筷,擺西餐台麵要用餐刀、餐叉。此外,某些民族、某些宗教還有所禁忌,擺台時必須特別注意。如回民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忌諱豬,那麼在擺台時就不能擺設乳豬之類的餐巾花。

(2)擺台要符合各民族的禮儀形式。如酒席宴會的擺台、餐台、席位的安排要注意突出主台、主賓、主人席位,賓主席位的安排要根據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傳統習慣確定。

(3)小件餐具的擺設要配套、齊全。無論是便餐擺台或是酒席宴會擺台,其所擺的小件餐具都要根據菜單安排,即吃什麼菜配什麼餐具,喝什麼酒配什麼酒杯。不同規格的酒席,還要配上不同品種、不同質量、不同件數的餐具。

(4)小件餐具和其他物件的擺設,要相對集中,整齊一致,既要方便用餐,又要便於席間服務。

(5)花台麵的造型要逼真、美觀、得體、實用。用各種小件餐具造型時,即要設法使圖案逼真美觀,又不要使餐具過於散亂。各位客人所用的餐具原則上要擺在各位客人的席位上,以便於開席後取用。

(6)要保持台麵的清潔衛生。擺台所用的台布、口布、小件餐具、味料瓶、牙簽筒和其他各種裝飾物品,都要保持清潔衛生,特別是擺設小件餐具和折疊餐巾,更要注意操作衛生,防止汙染。

提醒您:

所謂“得體”,是指台麵的造型要根據酒席宴會的性質恰當安排,使台麵圖案所標示的主題和酒席宴會的性質相稱。如屬婚嫁酒席就應擺“喜”字席、百鳥朝鳳席、蝴蝶鬧花席等台麵;如為接待外賓的酒席,就應擺設迎賓席、友誼席、和平席等。

?台布鋪設有哪些方法?

鋪台布的方法按手法可分為三種:抖鋪式、撒網式和推拉式。

1.抖鋪式

先選取與餐桌桌麵大小相配的台布,站在副主人座位處用雙手將台布一次抖開,正麵朝上,兩手平行打折用力把台布鋪在桌麵上。要求台布鼓縫隙麵朝上,中線縫正對正、副主人席位,台布四角下垂與桌腿成直線下垂,四角垂直部分與地麵距離相等,不可搭地。台布的花紋、圖案置於桌正中。鋪完台布後,再圍好椅子。

2.推拉式

一般多用在地方窄小、客人又等著急用的特殊情況。鋪設時應選取與桌麵大小相配合的台布,站在副主人席位旁,靠近桌邊,將台布用雙手平行打折,向前推出,再拉回,台布鼓縫麵朝上,中線縫正對正、副主人席位,台布的四角和桌腿成直線下垂,四角垂直部分與地麵等距,不可搭地。鋪好的台布圖案,花紋置於桌正中,台布鋪完後再圍椅子。

3.撒網式

這種方法多用於表演或考核場合。員工在選好合適台布後,站在副主人的位置,離桌邊40厘米,右腳在前,左腳在後,用雙手把台布平行打折並提起,向第一主賓方向一次撒開,鼓縫朝上,中線縫直對正、副主人席位,台布四角要與桌腿成直線下垂,四角垂直部分與地麵等距,不許搭地,鋪好的台布圖案、花紋置於餐桌正中,台布鋪完後再圍椅子。撒網式鋪台時要求動作幹脆利落,動作優美,技藝嫻熟,一氣嗬成。

?台形與用具擺放的方法有哪些?

1.台形擺放要求

台形是桌與椅恰當擺設所構成的規範形狀。4人方台,采取十字對稱法;6人圓台采用一字對中,左右對稱法;8人圓台,采用十字對中,兩兩對稱法;10人圓台,采用一字對中,左右對稱法;12人圓台,采用十字對中,兩兩相間法。

從整個餐廳來說,台形的擺放要注意四個直線:餐廳內所有餐台腳要橫、豎成一條直線;所有餐椅腳要橫豎成一條直線;所有餐台布的“十”字形折縫要成一條直線;餐台麵的煙灰盅、花盆要成一條直線。

2.用具擺放要求

(1)早餐用具擺放方法。

①餐碟(又稱餐盤、骨碟):根據台形擺放,要求餐碟與桌邊相距1.5厘米,保持一個食指位的長度。

②湯碗:擺放於骨碟的正上方位置。

③湯匙:擺放於湯碗內,湯匙把向左。

④茶碟:放在骨碟右側,與桌邊的距離同樣為1.5厘米。

⑤茶杯:扣放在茶碟上麵,杯耳向右。

⑥筷子架、筷子:筷子架擺放於骨碟右上方,筷子放在筷子架上,筷子的後端距桌邊1.5厘米。筷子套的圖案要向上。筷子從骨碟與茶碟中間位置穿過。

(2)午餐、晚餐用具擺放方法。

①餐碟:根據台形擺放,要求餐碟與桌邊相距1.5厘米。盤與盤之間距離相等,盤中店徽等圖文要對正。

②筷子架、筷子:將筷子架擺在餐碟右上方,再將筷子(帶衛生筷套)擺在筷子架上。筷子的後端距桌邊1.5厘米。筷子套的圖案向上。

③湯碗、湯匙:湯碗擺放在骨碟上方偏左,湯匙擺放在湯碗內,湯匙把向左。

④翅碗、味碟:擺在餐碟前,翅碗擺在餐碟垂直線(或台布中線)左邊,味碟居右,二者相距0.5厘米。翅碗裏放匙羹與味碟、翅碗中線成直線。

⑤酒具:中餐宴會一般使用三套杯,即水杯、葡萄酒杯、白酒杯,或分別稱為飲料杯、色酒杯、辣酒杯。先將色酒杯擺放在距翅碗與味碟邊約0.5厘米的餐碟垂直線上,然後飲料杯置於其左,辣酒杯居於其右,三杯直徑橫向成一條直線,杯距約0.5~1厘米,以不互相碰撞為宜。

⑥茶碟、茶杯:茶碟放在骨碟右側,與桌邊保持1.5厘米距離。茶杯倒扣放在茶碟上麵,杯耳向右。

⑦牙簽:現代牙簽多為袋裝,擺在筷子與骨碟之間,印有圖文的一麵向上對正即可。

⑧餐巾:將45厘米長的餐巾折疊整齊,可折成各種款式,一般以擺放在餐碟中為中高級,另一種是擺插在飲料杯中。

⑨香巾、香巾托:上香巾時,將香巾放在香巾托內,置於餐碟左邊。

(3)其他物品擺放。

①鮮花:單枝插花、花瓶插花通常擺放在小方台正中,多枝插花、盆栽插花通常擺放於轉台中心上。

②煙灰缸:在大台擺放煙缸時呈“品”字形,主人右上方一個,陪同於第四賓之間、翻譯與次賓之間各一個。方台放於花瓶旁,擺放位置注意統一。

③轉盤:通常用在大圓台上,盤底宜壓在台布“十”字折邊的正中。

?西餐應如何擺台?

西餐擺台分為便餐擺台、宴會擺台。台形一般以長台和腰圓台為主,有時也用圓台或方台。具體擺台方式是根據菜單設計的,食用某一類型的菜點,就相應地放置所需要用的餐具。

1.西餐便餐擺台

其擺台順序是先擺墊盤定位,而後在墊盤左邊擺餐叉,右邊擺餐刀,刀刃向內,湯匙放在墊盤前方,把向右,麵包盤放在餐叉左邊,盤內放一黃油刀,刃向盤內。酒杯放在湯匙前方,擺法與中餐相同。口布折花放在墊盤內或者插入啤酒杯內。煙缸放在墊盤正前方酒杯外,胡椒粉、精鹽瓶放在煙缸左側,牙簽放在椒瓶、鹽瓶左邊。花瓶放在煙缸前麵。

西餐便餐擺台具體又可以分為美式擺法、法式擺法、國際式擺法三種。

(1)美式擺法。

在座位正中距桌邊三指處,放一塊折好的口布,口布左邊放餐叉,右邊依次擺放餐刀、白脫刀(刀口衝著盆子方向)、兩把茶匙,叉齒的上方擺放麵包、白脫盆。水杯放在餐刀頭偏右的地方。

(2)法式擺法。

擺好墊盤定位,墊盤左邊擺餐叉,右邊擺餐刀,餐刀右側再擺清湯匙。墊盤上方擺甜點叉、甜點匙,叉把向左,匙把向右。水杯擺在餐刀前方,餐叉左前方擺麵包黃油盤。煙缸、胡椒粉瓶、精鹽瓶擺法與中式擺台方式相同。口布折花或折成長方形放在墊盤內。

(3)國際式擺法。

這一擺法綜合了美式擺法與法式擺法。先擺墊盤定位,再在墊盤左邊擺放餐叉、色拉叉,墊盤右邊擺餐刀、色拉刀、清湯匙,墊盤上方擺甜點叉和匙。酒杯放在餐刀前方,餐叉上方擺麵包黃油盤。其他附屬品擺法與前麵相同。

2.西餐宴會擺台方法

西餐宴會需要根據宴會菜單擺台,每上一道菜就要換一副刀叉,通常不超過七件,包括三刀、三叉和一匙,擺放時按照上菜順序由外到內放置。其具體擺法是:先將墊盤擺好作為定位,墊盤左邊按順序擺放餐叉、魚叉、冷菜叉,墊盤右側按順序擺放餐刀、魚刀、冷菜刀,刀刃向左。前方擺湯匙,湯匙前邊交叉擺放點心叉和點心匙。叉的左側擺麵包盤,盤內斜放黃油刀,盤的前方擺黃油碟。點心叉、匙的前方擺水杯、色酒杯、白酒杯。口布折花放在墊盤內或插在水杯中。

?中餐應如何擺台?

(1)中餐台麵擺設的順序。

①先鋪平台布,台布折縫要上下直角度,台布鋪好後擺小件餐具。

②擺小件餐具一般先擺托碟或骨碟定位,再擺湯碗、味碟、筷子、湯匙,後擺各色酒杯。

③小件餐具擺好後,再折疊、擺插口布或餐紙,最後擺花瓶、味料壺、牙簽和煙灰缸等物品。

(2)台麵各種物件擺設位置。

①台簽(桌號)、席簽。台簽要擺在花瓶與小件餐具之間的位置上,並朝向客人入門處,以便客人識認。各賓主的席簽置放在各席托碟中或托碟的前麵,正麵朝向席位。台簽、席簽要在客人落座後撤去。

②公筷、公勺。一桌酒席一般擺兩副公筷、公勺。公筷、公勺要擱在筷勺架上,擺在小件餐具之間,靠近主人和副主人席位的右手上邊。

③花瓶、味料瓶和其他物品。花瓶擺在席桌正中,要擺味料瓶、兩隻煙灰缸、兩隻牙簽筒,煙灰缸和牙簽筒一般要靠近主賓和副主賓的席位,以示對客人的尊敬。

(3)各小件餐具擺式位置,根據件數不同,其排列方法也不同,具體是:

①三件頭(即托碟、湯匙、筷子)。托碟擺在桌邊對正客位正中,碟邊離桌邊約10厘米。筷子直擺在托碟右邊、筷子大頭離桌邊約2厘米。湯匙把朝右橫擺在托碟上。

②四件頭。小件餐具除用以上三件外,另加酒杯一隻,擺在托碟右上方。

③五件頭。小件餐具除用以上四件外,另加啤酒杯或白酒杯一隻,兩隻酒杯並排擺在托碟的右上方。小酒杯擺在右邊或下邊,大酒杯擺在上邊或左邊。

④六件頭。小件餐具除用以上五件外,另加口湯碗一隻。擺放位置是:托盤在右、口湯碗在左,並排擺在各客席位桌邊的中間,盤、碗離桌邊約10厘米,湯勺把朝右橫擱在托碟上或口湯碗中,筷子直擺在托碟右邊,也可橫擺在托碟和口湯碗下方。橫擺時,筷子大頭朝右。兩隻酒杯並排擺在托碟上方,小酒杯在右,大酒杯在左。

此外,還有七件頭、八件頭和九件頭等。七件頭比六件頭多加一隻骨碟;八件頭在七件頭基礎上,另加一隻果酒杯;九件頭在八件頭基礎上再加一隻口湯匙。有的九件頭除白酒杯、色酒杯、啤酒杯外,還有汽水杯。

?如何作好席位安排?

席位安排是餐廳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席位安排是否得當,不僅牽涉禮節,而且也關係到服務質量。在預定酒席時,如果客人沒有提出要服務員安排賓主席位的要求,可由主人自行處理,但應在定席時主動征詢客人的意見,事先加以確定。如果需要服務員安排坐次,服務員要事先了解首席主人、副主人、主賓、副主賓以及其他賓主的名單,並按照各桌的坐次,及時擬出各賓主席位的排列方案,然後送宴席主持人過目確定後,填入席名簽,擺在席位上。

1.中餐酒席

一般有方台麵和圓台麵。

中餐酒席,方台麵每排安排八個席位,圓台麵一般每桌安排10~12個席位。

(1)方台麵。

是以方桌的上方即靠餐廳正麵牆為上席,上方又以右邊為主賓,左邊為副主賓,主人(即陪客)則安排在席桌正上方的席位上,其他客人則依次按照從上至下、從右至左的順序安排(如圖1所示)。

(2)圓台麵。

圓台麵並無統一安排方法。其特點是吸取了西餐酒席席位的安排規則,將主人安排在席桌上方的正中間,將主賓席位安排在主人的右邊,將副主賓安排在副主人的右邊,其他客人則從右至左、從上至下依次排列(如圖2所示)。

如主賓和副主賓都偕夫人出席,或客人是外賓,有翻譯陪同,均可按圖3所示排列。翻譯應安排在靠近主賓席的席位上,這樣可便於賓主在宴會中交談。

2.中餐多桌酒席

中餐多桌酒席宴會各桌席位的安排有兩種方法:一是各桌主賓位的方向一致(如圖4所示);二是各桌的主賓位方向不同,各桌主位都麵向中間(如圖5所示)。

3.西餐宴會席位安排

(1)安排原則。

西餐席位安排大致上與中餐相似,須注意的原則有:

①以女主人為主,女主人坐於麵對門的主位,男主人則安排坐在背著門的位置,與女主人對坐。

②一般主人席位安排在席位上方和正中的位置,主賓席位安排在主人席位右邊,副主賓席位安排在主人席位左邊。

③女士優先,並以右座為尊。

④男女客人須安排交叉座位,夫妻分坐。

(2)圓桌席位安排(如圖6所示)。

(3)方桌席位安排(如圖7所示)。

(4)長桌席位安排(如圖8所示)。

(5)“T”形桌席位安排(如圖9所示)。

(6)“∩”形桌席位安排(如圖10所示)。

(7)“M”形桌席位安排(如圖11所示)。

?如何做好引位工作?

引位是客人進入酒店後接受服務的開始,規範、優質的引位,能使客人對酒店餐飲部留下良好的第一感覺,並影響客人對酒店餐飲部後續服務的質量評價。同時,引位技能恰到好處地運用,可以使酒店餐飲部的空間得到很好地利用,方便餐飲部員工的服務,襯托出餐飲部環境的不同一般的感觀印象。合適的空間、地點安排能夠契合客人的心理,增加客人的滿意度。引位的具體技巧有:

(1)根據客人的人數安排相應的地方,使客人就餐人數與桌麵容納能力相對應。這樣可以充分利用餐廳的服務能力。

(2)酒店的引座應當表現出向客人誠意的推薦。在具體的引座、推薦過程中應當尊重客人的選擇,使雙方的意見能很好地結合起來。

(3)第一批客人到餐廳就餐時,可以將他們安排在比較靠近入口或距離窗戶比較近的地方,使後來的客人感到餐廳人氣旺盛,構造出熱鬧的氛圍,避免給客人留下門庭冷落之嫌。

(4)對於帶小孩的客人,應盡量將他們安排在離通道較遠的地方,以保證小孩的安全,同時也可使餐廳員工便利地服務。

(5)對於著裝鮮豔的女賓,餐廳可以將其安排在較為顯眼的地方,以增加餐廳的亮色。

(6)對於來餐廳就餐的情侶,可以將其安排在較為偏僻、安靜的地方。

(7)餐廳經營高峰時,引位員要善於做好調度、協調工作,靈活及時地為客人找到位置,掌握不同桌麵客人的就餐動態。

第二節 端盤與托盤技能

?端盤與托盤有哪些方法?

1.徒手端法

徒手端菜、端飯、端湯較為方便靈活,也比較容易掌握,它主要適用於端送涼菜、米飯及點心等。此法技藝高、難度大。隨著服務技巧的提高,現已很少使用此法。徒手端托時,應注意:

(1)各盤碗都要保持水平或稍向裏傾斜,以防止外滑。如發生特殊情況使擱盤內滑時,即可用身體頂住滑動的盤碗,再請另外的服務員幫助調整一下,或輕步上台即可。

(2)端盤碗時,左手大臂要保持水平,並可根據避讓的需要作水平方向的靈活轉動。

(3)徒手端托需要巧妙地運用指力、腕力和臂力。服務員隻有在練好指力、腕力和臂力這一基本功的基礎上,才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各種徒手端法。

2.托盤端法

在餐廳,使用托盤端菜、端湯不僅能比徒手端得多,而且安全、衛生,現已普及此法。托盤方法按其所托重量分為輕托和重托兩種:

(1)輕托。

用中、小圓盤或小條盤端菜送酒。因其所托的重量比較輕,故叫輕托。

(2)重托。

重托主要用於托送較多的菜點、酒水和空盤碟。盤中的重量一般在2.5~5千克之間。重托的盤子,要選用質地堅固的大、中長條盤。由於重托的盤經常與菜湯接觸,易沾油膩,所以使用前要特別注意擦洗幹淨。

?端盤與托盤行走應掌握哪些要領?

端盤與托盤行走時一般使用五種步伐:

1.常步

常步即是使用平常行進的步伐,要求步距均勻,快慢適宜。

提醒您:

端托時的行走要求是:上身挺直,略向前傾,視線開闊,動作敏捷,精力集中,步伐穩健。

2.快步

快步的步幅應稍大,步速應稍快,但不能跑,以免潑灑菜肴或影響菜形。主要是端送需要熱吃的菜肴,如鍋巴肉片、拖魚條、鬆鼠鱖魚、拔絲山藥等,因上菜慢了就會影響菜肴的風味。

3.碎步

碎步就是使用較小的步幅、較快的步速行進。主要適用端湯,因此種步伐可以保持上身平穩,避免湯汁溢出。

4.墊步

墊步即是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前腳進一步,後腳跟一步的行進步伐。此種步伐,一是在穿行狹窄的過道時使用;二是在行進中突然遇到障礙或靠近席桌需減速時使用。

5.跑樓步伐

跑樓步伐是走菜服務員端托上樓時所使用的一種特殊步伐。其要求是:身體向前彎曲,重心前傾,一步緊跟一步,不可上一步停一下。

?托盤操作有哪些程序?

1.理盤

首先要根據所運送的物品選擇大小合適的托盤,將盤底擦幹淨,而後用墊布或濕毛巾墊在托盤上,並用手鋪平拉直,使墊布或毛巾的四邊與盤底對齊。

2.裝盤

裝盤時要根據托送物品的體積、輕重、使用的先後順序,將所要運送的物品安放於托盤之上。原則上是較重、較高的物品放在托盤的內側,較輕、較低的物品放在外側;後用、後上的物品放在內側,先用、先上的物品放在外側。並從總體上保持托盤內物品重量分布的平衡。裝盤時不要一次裝太多的物品,寧可多跑幾趟也要保證安全。

3.托盤

餐廳服務員不應將托盤從台麵直接托起,而應先將托盤從台麵輕輕拖出,使托盤保留約15厘米的長度擱在台麵上。而後將手放至托盤中心,用右手扶住托盤邊,協助左手將托盤托起。如果托盤中物品較重,不宜用臂力將托盤直接用力托起,而應當彎曲雙膝,利用腿部直起的力量將托盤托起。

4.行走

服務員托起托盤行走時,眼睛要目視前方,身體端正,不要彎腰駝背。腳步要輕快勻稱,步態要穩健。如果服務員所要經過的門是左開的,則應用右手托盤;如果門是右開的,則宜於用左手托盤,以方便於經過門時順利地將門打開。不過如果左手或右手力氣不足時,也不必強求遵循這一規律。行走的時候要注意控製所托物體的運動慣性,如果遇到情況需要突然停下來時,應當順手向前略伸減速,另一隻手及時伸出扶住托盤,從而使托盤及托盤中的物品均保持相對平穩。

5.卸盤

餐廳服務員將所托物品送到預定地點時,如果所托物品較輕,可以用右手將物品從托盤中取下來遞給客人;某些物品或某些場合下,服務員可以托住托盤,讓客人自取。取走部分物品之後,餐廳服務員應及時用右手對托盤位置或盤中物品進行調整,使托盤保持平衡。如果托送的物品較為沉重時,餐廳服務員可以將托盤放在鄰近的桌麵或菜台上,而後將所托物品依次遞給客人。

?單手托盤需掌握哪些技巧?

1.適用情形

單手托盤適用於中、小型圓形托盤或橢圓形托盤來盛裝運送物品,將少量小型的餐點飲料、餐具器皿或較輕的物品,直接托在手中來服務客人。

2.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及流程如圖12所示。

3.注意要點

(1)將托送的物品擺在托盤的中心,容易掌握重心且方便運送。

(2)托送較多物品時,須將所有物品均衡地擺在托盤上。

?雙手托盤需掌握哪些技巧?

1.適用情形

雙手托盤通常適用於以長方托盤來盛裝運送量多、質重的餐點飲料、餐具器皿,便於來往廚房及餐廳服務台、服務櫃之間。

2.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及流程為:

(1)將托送的物品依照大小輕重,均勻擺在托盤上。

(2)伸出雙手抓住托盤兩端的中間部分。

(3)雙手向上抬起,將托盤平衡地端在胸前。

3.注意要點

(1)雙臂可微變以方便施力,且易於掌握托盤重心。

(2)注意托盤勿盛裝過重且堆積過高,易生危險。

?肩托托盤需掌握哪些技巧?

1.適用情形

利用大型圓形托盤、橢圓托盤,或是長方托盤,以上肩方式來托送較多物品,可一次將幾個即將上菜的餐盤托送到餐廳,或者從服務台將整桌撤下的餐具杯盤送回廚房。此法常見於宴會場合,或是西式服務中。

2.操作方法

操作方法的流程如圖13所示:

3.注意要點

使用此方法極需要注意服務人員手腕所能承受的重量、個人操作技巧及熟練度、托盤重心的掌握、餐具的疊放及場地空間等因素。

?托盤上菜服務需哪些技巧?

為客人上菜服務除了以手端盤服務外,大部分是利用托盤來完成上菜。詳細動作說明如下:

(1)備妥幹淨圓形托盤,並鋪上餐廳專用托盤墊紙或墊布。

(2)以左手平穩托住托盤。

(3)將餐盤置於托盤中央處,或與其他物品平均放置在托盤上。

(4)確實掌握住托盤的重心,並確認所有物品擺設妥當。

(5)持托盤行進到客人座位處,側身從客人右邊接近並準備上菜。

(6)注意左手托盤的高度與距離,不要因太近而侵犯到客人。

(7)上菜前須先禮貌告知客人即將服務上菜。

(8)確認客人座位麵前妨礙上菜擺放餐盤的任何物品。

(9)以右手接觸餐盤右側邊緣,端起餐盤,並前傾上身,微彎腰,平穩地將餐盤擺在客人麵前。

(10)擺放餐盤的同時要注意左手的托盤,仍須以手托空托盤方式保持平穩。

(11)要注意隨餐的餐具、調味醬料的先後擺放順序。

提醒您:

完成上菜服務後,仍保持空托盤行進方式,回到服務櫃準備下一項工作,或在回程中接著服務其他客人。

?托盤服務咖啡、茶需哪些技巧?

1.服務技巧

(1)備妥幹淨圓形托盤,並鋪上餐廳專用托盤墊紙或墊布。

(2)以左手平穩托住托盤。

(3)將咖啡杯盤組、咖啡匙、奶盅等物置於托盤中央處。一般圓形托盤可擺放3~4組咖啡杯盤。

(4)若一次送多杯咖啡、茶,則可以先將咖啡杯底盤集中疊放於靠近胸前的托盤處,然後於底盤上放一杯咖啡,而其他咖啡杯則平均放在托盤上,並記得放上咖啡匙。

(5)確實掌握住托盤的重心,並確認所有物品擺設妥當。

(6)持托盤行進到客人座位處,側身從客人右邊接近,並準備上咖啡。

(7)注意左手托盤的高度與距離,不要因太近而侵犯到客人。

(8)上咖啡前須先禮貌告知客人即將服務咖啡。

(9)確認客人座位麵前已經清理幹淨,無妨礙上咖啡的任何物品,若有則須事先移除。

(10)先將搭配咖啡所需且已擺在托盤上的相關物品(如奶盅、糖盅)擺上桌。

(11)若是隻服務單杯咖啡,則以右手端起咖啡杯組服務上桌。

(12)若是服務多杯時,則以右手先拿起一隻咖啡匙,放在底盤上那杯咖啡組後,端起咖啡服務上桌,再繼續拿起托盤上的第二杯咖啡,擺在咖啡底盤上,並加上咖啡匙後,服務上桌,以此方式依序服務咖啡。

(13)服務的同時,注意左手托盤上的物品,仍須保持平衡。

(14)上完所有咖啡以後,將空托盤托回來。

提醒您:

若是服務連壺帶杯,甚至有蠟燭保溫座時,則是:

(1)以托盤托送所有物品至客人座位處。

(2)將空的杯盤組端起,放在客人麵前。

(3)右手從托盤上拿起咖啡壺或茶壺,從客人右側小心將飲料倒入杯中。

(4)然後再將壺擺在客人桌上,靠近客人右手邊處。

(5)若連帶附有保溫座,則先將保溫座放在桌上,再擺上壺。

(6)上完飲料之後,將空托盤托回來。

2.適用情形

此方法適用於服務熱飲,如咖啡、茶等飲料。

?托盤服務果汁飲料技巧有哪些?

1.服務技巧

(1)備妥幹淨圓形托盤,並鋪上餐廳專用托盤墊紙或墊布。

(2)以左手平穩托住托盤。

(3)將果汁飲料杯、杯墊、吸管、紙巾等物,置於托盤中央處。

(4)若一次送多杯飲料,則可以先將飲料杯集中擺放於托盤中稍靠近胸前處,後將杯墊、吸管等物品放在其周邊空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