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廉政九章 導讀
學習的形式若無影無蹤,學習的實質便無處不在。學習的目的是應用,是推動工作和事業。這部分文字是我在山上進行探訪觀察和體驗的附屬產品。走在白雲山的台階和小路上,我經常凝視一片葉子、一朵山茶花、一棵馬占相思樹,通過思維想象的通道將工作中的現實問題貫注到觀察對象物中,讓不在場的東西一一在場,上下五千年,縱橫八萬裏,古今中外,文理哲經,各種知識元在這一特定生態場中不斷交互激蕩,思想的自由電子圍繞問題以光的速度旋轉,思考中全能的細胞自動吸收營養給精神注入能量,念頭像不朽的基因適應環境變化一樣快速重組和表達,在場與不在場、虛擬與現實、曆史與眼前不斷建立新聯係,不斷產生新的東西。日積月累,聚沙成塔。2008年9月,我對這些新思考略加整理,冠名《廉政九章》在《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在紀檢監察係統引起一定反響。這一實驗證明了“山下問題山上答”的可行性。
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誌,供我使用。
——馬克思
新思想也是國家財產。
——拿破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