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木棉花開”紅勝火(2 / 2)

《木棉花開》在文學表達上的經驗很值得吸取。像任仲夷這樣在特殊的環境下,在矛盾激烈交錯時期,在廣東省主政多年的經曆,足可以寫一本大書的。可是,李春雷卻隻在2萬字的篇幅中,僅僅用幾個細節描繪和事件記述就將主人公的思想、精神、情感、作風和性格等方麵集中形象地表現出來了。例如作品寫任仲夷剛上任時,在市場上感受廣州缺魚的情景,寫他站在深圳的文錦渡看燈火輝煌的香港和內地死寂灰暗的對比,他對梁湘的重用和對他晚年的管護,他心裏頂著很大壓力外表卻保持放鬆等許多細節,都被作家采訪得來給以很好的文學體驗和描述,使人感受強烈,使人物性格形象分明厚重。特別是表現任仲夷頂著社會輿論和最高權力層巨大壓力(被喧“二進宮”),堅持實事求是,堅定不移改革開放,力推放開物價、市場經濟、私有企業、出讓土地、政企分開、股份製、外資銀行等等政策的無私和勇猛精神內容,更被作家用真實的事實和現場般的精簡描寫表現得驚心動魄。李春雷的文字,不張揚,但散文化的語言很富有質感和表現力。例如,他幾次描寫到任仲夷如秋草一般的白發、脫齒等等滄桑形象,而又著力表現他生猛的改革行為,這樣,就使作品有了很強的悲壯之氣,將人物奮勇開拓、冒險的同時又清醒、孤獨和失落的處境作了非常到位的表現。作品在冷靜對待觀念、思想劇烈矛盾衝突和大膽開拓行為的表現中,非常用心地還原描繪人物的現場感受,時常在一個會議上,會見中,表情中,表現出特殊的環境氣氛與人們的心境情緒,在柔軟中突出了人物精神、性格和情感的剛強。總之,讀《木棉花開》這樣的作品,你會在感動中理解什麼是智慧、高尚、堅毅、深情和偉大。在真實中很好地感受到文學的力量。真實是文學藝術的上等原料,文學藝術的表達是燃燒升華真實的動力。

我很高興報告文學有這麼出色的表現。我也深知,在30年的改革開放道路上,還有很多重要的內容和人物,事件和矛盾值得曆史的回顧和書寫。所以,很樂意將李春雷的這篇報告文學推薦給人們。或許有助於人們的閱讀和書寫。

2008年9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