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果不對國企產權進行製度變革,僅僅依靠郎鹹平所謂的“信托責任”這樣的道德約束,我們所能見到的不過是——國資流失變得更加嚴重,官員變得更加腐敗,社會變得更加糜爛而已,直到國企壟斷拖垮中國經濟之時。這就是郎鹹平的主張帶給我們的最終後果。
政府與市場
無論是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還是實業市場,隻要發生問題,郎鹹平的解決方法始終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則——政府對市場進行幹預。
比如房地產市場,郎鹹平不斷地老調重彈,一再強調房地產市場發生問題的根源在於資本炒作,因此解決的方法就是政府政策的調整並加強政府管製。然而,房產價格猛漲、市場失序的根本原因恰恰是由於政府權力過大,監管過多。
1994年分稅製改革以來,財政收入集中於中央政府,地方財政收入則急劇下降,而其開支卻未降低,因此地方政府普遍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這樣就導致了地方政府尋求開源渠道增加財政收入。於是,土地公產是地方政府的可支配資源,土地資源在很多地方成為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例如,通過土地批租,50年或者70年的土地租金被一次性收取,而一屆政府的任期隻有3到5年。在一些地方政府,土地直接稅收及城市擴張帶來的間接稅收占地方預算內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讓金淨收入占政府預算外收入的60%以上。
另一個原因是,許多地方政府將房產列為推動經濟增長的支柱性產業。在許多地方,房產已經成為地方政府GDP上升的重要支柱。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在同級人大監督不力的情況下,經過成本收益權衡,其最優策略是將主要精力用於上級政府可觀察的政績顯示,如GDP增長、市政建設等。加入任期限製,地方政府的行為由於中央政府難以監督與約束而愈加具有強烈的機會主義衝動和傾向。
就資本市場來看,郎鹹平說中國股市的混亂是因為企業缺乏信托責任,政府沒有強力監管。因此,解決中國股市問題的方法應該是加強政府管製,對企業家進行道德輸灌。但是,中國上市公司治理問題的產生,恰恰是股市是為國企解困而設立的製度選擇的結果。
像郎鹹平這樣一麵大肆鼓吹公平正義,一麵卻開出錯誤的會導致不公平非正義結果的藥方的專家學者,藏的是什麼心?看來隻能是包藏禍心。
聖人不死,大盜不已
一個真正有良知的學者不應像郎鹹平那樣鼓吹支持國企壟斷,鼓吹擴大政府權力,鼓吹所謂“嚴刑峻法”的殘暴專製統治,而應鼓吹正義,鼓吹現代政治與經濟製度,鼓吹社保、社會救濟等國家福利製度,更應鼓吹民主憲政,因為隻有民主憲政才是體現正義的根本製度,才是遏止濫用權力的根本性製度安排,才能體現出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和對國家權力的控製,才是支撐民主、法治和個人權利。
郎鹹平本人從來就自稱是資本主義經濟學家,與內地左派劃清界限,奇怪的是,內地左憤、毛憤卻一廂情願地拉郎入夥,在左派知名網站上開辟郎鹹平專欄,顯然是把郎鹹平當成了日漸被社會拋棄的極左派的救命稻草。
郎鹹平,一個所謂敢言的“專家”,一個貌似天真的“作秀者”,一個大言不慚地自稱為經濟學界“劉德華”的“芙蓉姐姐”。
郎鹹平,一個研究“公司治理”的學者,卻可以在國企改製、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以至於勞動法等諸多社會熱點問題上大放厥詞,成為無所不通的“全才”和超級“大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一直以來,中國學術界都彌漫著一股泡沫泛起、浮誇盛行的學術不正之風,而投機取巧的郎鹹平恰恰鑽了此空。正因如此,他在美國和香港沒有成為“世界頂級經濟學家”,而在大陸就轉眼一變,成為著名經濟學家了。
郎鹹平本是打著為民請命這樣冠冕堂皇的旗號,其實是利用國人的愛國心來進行炒作以達到斂財之根本目的。可是,無知者無畏,郎鹹平現在竟然發展到產生某種認知障礙,在媒體與大眾的追捧下自我膨脹到竟然寡廉鮮恥地這樣吹捧自己,即本文開頭引用的那段話——“我希望我的言論能夠改變國家的改革方向。如果我失敗的話,這不是我個人的失敗,這是我們國家的失敗。我是個偉大的思想家。我這一次一定要成功,如果我失敗的話,那會給中國社會帶來一個多麼大的危害。”就算郎鹹平的某些言論有那麼幾分道理,卻也成了變味的隔夜飯。
老子曰:“聖人不死,大盜不已。”所謂的“聖人”、“君子”,表麵上是“為萬世開太平”,其實是蠱惑人心、爭名逐利,並會造成極嚴重的社會災難。其實,郎鹹平這樣所謂的“聖人”、“君子”,對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但願本文能讓更多的人認清郎鹹平實為“芙蓉姐姐”的真麵目,則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