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迄今世界考古史上唯一發現的古代軍陣指揮部完整的
實物形象資料。
在一號俑坑的北側20米處,還發現了一個未建成的兵
馬俑坑,即四號坑。
一、二、三號坑和未建成的四號坑,本是一個有機的整
體,代表著軍隊的左、中、右三軍和1個指揮部。
一號坑在發掘修複了一千多件兵馬俑並複位後,於
1979年對外展出。三號坑在全部發掘清理完畢後,於
1989年對外展出。1994年3月,二號坑全麵發掘展開,在剛
剛發掘時就對外開放,邊發掘邊展出,現仍在發掘過程中。
不久的將來,這“世界第八大奇跡”就將完整地展現在世人
麵前。
秦兵馬俑坑在出土前早已遭到焚毀。一號坑全部和二
號坑的一部分,都是因為被火焚燒後塌陷的。陶俑、陶馬身
上的彩繪經火烤大都脫落,被砸後斷成數段,或成為碎片,
完整的很少(現在展出的兵馬俑都是技術人員精心拚接修
複而“複活”的)。這場劫難是如何發生的?目前許多學者認
為,秦亡後,項羽率大軍來過秦始皇陵並火燒陵園地麵建
築,兵馬俑坑作為陵園的一部分在劫難逃,遭到洗劫焚毀。
但這難以解釋“俑坑內堆積14層淤泥”這一現象。此外,還
有“沼氣自燃說”、“葬禮儀式自焚說”、“漢代牧童焚毀說”。
但這些說法都沒能令人完全信服。
為什麼要在秦始皇陵旁修建如此巨大的兵馬俑坑呢?
多數學者認為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是陵園建築結構的
一部分。其作用,多數學者認為兵馬俑坑一是顯示皇威,表
彰軍功,象征秦王朝的軍事力量。二是辟邪壓惡,防神驅
鬼。也有人認為兵馬俑象征駐紮在京城內外的宿衛軍,有
人認為它們是送葬的俑群,還有人認為它們是秦始皇陵園
東門大道以北的叢葬坑。
甚至有人認為兵馬俑坑不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而是
屬於具有紀念碑性質的建築物,或認為秦俑坑與秦始皇無
關。但這些說法缺乏確鑿的證據。
三
秦是戰國時著名軍事強國,擁有上千輛戰車,數萬匹
戰馬,百餘萬雄兵。秦始皇憑借這支強大軍隊,以秋風掃落
葉之勢兼並六國,完成統一中國的大業。出土的兵馬俑,使
人們親眼目睹威武壯闊的營陣場景,了解秦軍將士的風
采,窺視深刻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思想的脈絡。
中國步兵是古代諸兵種中最早誕生的兵種。秦兵馬俑一、
二、三號坑內都有獨立編製的步兵俑。其中一號坑有536
個,二號坑有332個,三號坑有64個。一、二號坑步兵俑作
軍陣式排列,是正規的作戰士兵。三號坑步兵俑是警衛士
兵。從裝備上看,可分為兩類:一是輕裝步兵俑,有261個。
一是重裝步兵俑,有641個。
輕裝步兵俑身上沒有防護裝備,不戴頭盔,不穿鎧甲,
裝束輕便,行動敏捷。有的俑護腿質地厚重,好象夾有棉
絮,可能是古代的“絮衣”。
重裝步兵俑身穿鎧甲,頭上的裝束有圓髻、扁髻和介幘
的區別。圓髻鎧甲俑數量占絕大多數,有立姿和蹲跪式兩
種。扁髻鎧甲步兵俑隻有6個,梳扁髻可能與頭上準備戴
盔有關。介幘是一種軟布小帽,多為紅色,上部有一尖頂,
下部齊及發際,頭發正好全部罩在幘內。重裝步兵俑的軍
吏俑,有高、中、低之別,區別的主要標誌是鎧甲和冠飾的
不同。高級軍吏俑外披彩色魚鱗甲,雙肩及前後胸甲上綴
有彩色花朵,戴冠。中級軍吏俑腰際佩劍,頭戴雙板長冠。
下級軍吏俑戴單板長冠,甲衣與一般戰士相仿。
戰國時期,重裝步兵是步兵的主要作戰力量,而輕裝步
兵兵員較少。從步兵俑在軍陣中的位置來看,輕裝步兵俑
位於前鋒,重裝步兵俑為軍陣主體。二者相輔相成,協同作
戰。
秦俑坑出土的兵器基本上都是青銅兵器,種類有弓
弩、矛、戈、戟、殳、劍、彎刀等。弓管是遠射兵器,矛、戈、
戟、铖、殳等是進行白刃格鬥的帶有長柄的長兵器,劍、彎
刀是護衛身體的短兵器。秦俑的武器配置,一是長短兵器
相雜;二是弓弩放置於軍陣的前鋒和兩翼。弓弩在當時是
比較先進的武器,在戰鬥中,持有弓弩的步兵總是擺在突
出的地位上。在二號坑以334位弓弩手編成一個獨立的小
方陣,方陣四周均是持強弩的立姿射手,放置中心的則是
持弓的跪姿射手。當敵人接近時,立姿射手先發強弩,繼之
跪姿射手再發弓箭,一起一伏,迭相交換,使敵不得接近而
斃命。
中國古代車戰的興起可追溯到商代,戰國時期戰車的
種類、編製、裝備、戰術等方麵已發生深刻的變革。秦俑二
號坑大型車陣的發現,首次向人們展示了古代戰車編製、
裝備、戰術方麵的實物資料。
俑坑出土的戰車,可分為4種:一是一般戰士乘的戰
車,二是高級軍吏乘的指揮車,三是兩人乘的佐車,四是4
人乘的駟乘車。戰車一般為雙輪、單轅,由4匹馬係駕。與
以前的車相比,秦代戰車具有很多優點:車轅較長,為
3.5—3.96米,易於平穩,適應坡地行駛;輪輻增多,為30
根;車廂增大,長1.40米,寬1.10—1.20米,便於戰士格
鬥;戰車一律無蓋。
古代戰車分為攻擊型和防守型。秦俑坑出土的戰車都
屬攻擊型的輕車類。戰車與徒兵俑的編組有兩種:一種是
戰車在前,徒兵在後,徒兵俑手持弓弩或戈、矛、戟等長兵
器,這種編組稱為“魚麗陣法”,便於發揮車的威力;另一種
是徒兵俑居於戰車的前後左右,可增強護衛戰車的力量,
也增強了戰車兩翼的攻擊力量。而二號坑龐大的車陣說
明,輕型戰車並沒有因戰爭的發展和戰術的變化而衰退,
反而呈現出穩定發展的趨勢,並漸已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兵
種。和騎兵、弩兵等精銳處在同樣的重要位置。
騎兵作為中國古代軍隊中的獨立兵種,大約始於春秋
戰國之際。秦俑二號坑騎兵俑的出土,將兩千多年前騎兵
軍陣的雄姿第一次展現在人們麵前。
二號坑騎兵俑群位於營壘的左部,有陶馬116匹,每匹
馬前站有1個牽馬的騎兵俑。馬身長約2米,高約1.72米,
馬背上雕有鞍韉,馬頭上戴著籠頭、銜鑣、韁繩。陶馬身塗
棗紅色,黑鬃,白蹄,剪鬃辮尾,是以宮廷廄苑的真馬為原
型塑造的。
騎兵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
胸前的上衣,外披鎧甲,腰束革帶,下身穿緊口長褲,足登
短靴,其裝束與步兵俑、車兵俑明顯不同,這是與騎馬的實
戰要求相適應的。從武器裝備上看,騎兵俑作垂臂、右手提
弓的姿勢,證明秦代騎兵備有弓弩,但未有長柄兵器,說明
當時騎兵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無法充當作戰主力,而隻
能處於輔助地位。
騎兵俑的編組為4騎一組,3組1列,8列(96騎)組成
一個縱隊,成為騎兵陣的陣體。二號俑坑的軍陣由4個方
陣組織而成,騎兵陣隻是這個軍陣的左翼,這種編排反映
出騎兵在當時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配合戰車和步兵作
戰。但騎兵行動輕捷靈活,能散能合,可遠距離作戰,快速
奔襲,其高度的機動力和強大的衝擊力,是其它兵種所不
能取代的。秦國騎兵的出現早於中原諸國,在秦統一六國
的戰爭中,騎兵數量迅速增多,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秦兵馬俑一、二、三號坑共有陶俑、陶馬約八千件,包括
戰車。騎兵和步兵,兵種混合編列,隊伍嚴整,排列有序,是
古代一幅完整的陳兵圖的真實再現。
一號坑是一個方陣格局的典型代表。戰車和步兵的排
列呈東西向的長方形,長約184米,寬約57米。最前端(東
端)的步兵俑是手執弓箭的前鋒部隊。南、北兩側的持弩步
兵俑是翼衛,俑群最後的三列步兵俑是後衛。陣中主體是
戰車與步兵相間排列的38路縱隊。作戰時,前鋒部隊萬箭
齊發,打亂敵軍陣腳,後續38路大軍源源不斷地衝擊格
鬥,眾多步兵簇擁戰車形成強大戰鬥力,手執長柄兵器的
步兵用以刺殺敵軍主力,車兵和弩兵用以射殺突出和明顯
部位的敵軍,達到全殲敵人的目的。
二號坑由4個軍陣組成:即334位弩兵方陣、64輛輕
車方陣、19輛重型戰車和百餘隨車步兵的長方形陣弩戰車
和124位騎兵的長方陣。這4個小陣有機結合組成一個大
型曲尺形軍陣。弩兵陣突出於左前方,是軍陣的前角,戰車
和騎兵是軍陣主力。4個集團各有長處和短處,不能單獨成
陣,但組合起來,就形成一個有強大殺傷力和攻擊效能的
曲形陣。
三號俑坑是指揮部。俑坑中未發現主帥。有人認為主帥
就是秦始皇。也有人認為古代打仗是臨時任命將領率軍出
征的,主帥可能尚未任命。
秦始皇建造兵馬俑坑是為了在死後也能繼續統帥強大
的帝國。秦俑坑兵馬俑象征著駐在京城內外的宿衛軍。一
號坑軍陣為右軍,二號坑軍陣為左軍,未建成的四號坑為
中軍。秦俑軍陣是“雁行軍陣”的再現。戰爭開始,弓弩手放
箭,一號坑步兵主力向前推進,同時,二號坑騎兵與車兵襲
擊敵軍側翼,一號坑步兵主力在接敵的同時將隊伍散開,
和車、騎兵共同將敵包圍,達到殲滅敵人的目的。
四
兵馬俑形體逼真,情態自然,藝術技巧精湛,具有獨特
強大的表現力,繼承發展了當代雕塑藝術傳統,並將中國
雕塑藝術提高到嶄新的階段,其明快洗練、深沉雄大的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