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告訴我說:“今晚,我想給你做一個試驗。”父親讓我雙手放在漏鬥下麵接著,然
後撿一粒種子投到漏鬥裏麵,種子便順著漏鬥滑到了我的手裏。父親投了十幾次,我的手
中也就有了十幾粒種子。然後,父親抓起滿滿一把玉米粒放到漏鬥裏麵,玉米粒相互擠
著,竟一粒也沒有掉下來。父親意味深長地對我說:“這個漏鬥代表假如你每天都能做好
一件事,每天你就會有一粒種子的收獲快樂。可是,當你想把所有的事情都擠到一起來
做,反而一粒種子也收獲不到了。”
20多年過去了,我一直銘記著父親的教誨:“每天做好一件事,坦然微笑地麵對生
活。”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有限的能力隻能用來幹有限的事情,妄想一步登天,
那隻會適得其反;不要對有限的事情的完成不屑一顧,也許從它本身我們確實看不到什麼,因
為它的確輕微,但其實是我們忽略了對這樣一個問題的思考;無數的有限加起來會是什麼
呢?每天雖隻做好一件事,但我們還是要坦然微笑麵對生活;每天隻要做好一件事,我們就能
坦然麵對生活;每天做好了一件事,我們最終得到了能坦然微笑麵對的生活。
決鬥
十多年前,一位旅行家到馬來半島旅遊。半島地處熱帶,雨林蓊鬱,繁花似錦,五顏六色的
奇異鳥類在空中飛翔鳴唱。海岸邊,碧波起伏,沙灘如玉。島上的土著居民一身陽光染就的健
康膚色,從容而快樂。自然風光讓旅行家如癡如醉,淳樸民風更讓他流連忘返。特別是偶然遇
到的一場奇異的決鬥場麵,更讓他眼界大開。
決鬥者是兩名薩凱部落的男青年,幾乎一樣健壯、一樣帥氣。他們滿臉嚴肅地走到決鬥的
地點,赤裸著上身,一副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神情。令旅行家大惑不解的是,決鬥者的手中,既
沒有槍,也沒有劍,而是一人握著一根孔雀翎。孔雀翎就是孔雀的尾羽。他們握住上端的羽
梗,將下端圓圓的中間有一隻美麗“眼睛”的尾部指向對方,找好適當距離站定。決鬥開始了,
隻見他們舉起“武器”,把那美麗的“眼睛”觸向對方赤裸的上身,而且專找那些最薄弱的地方,
千方百計地給對方搔癢。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表情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由怒氣衝衝慢慢
地變成了“忍俊不禁”,最後,一方終於難耐“折磨”,控製不住笑出聲來,決鬥即告結束。決鬥
的雙方竟然怒氣全消,互相拍拍肩膀,一前一後地離開了。
旅行家問導遊:“這是不是一場特意安排的幽默表演?”導遊肯定地答複說:“絕對不是。這
是薩凱部落的一個傳統習俗,什麼時候產生的不知道,但確實已流傳了好多年。在這個部落
裏,一個人若以為受了別人的侮辱,便可以用決鬥來泄憤。決鬥的方式隻有一種,就是你剛才
看到的。決鬥的時間沒有限製,可以從早到晚,直到一方笑出了聲,方告結束。先笑者為輸
家。笑過之後,冤家對頭往往會握手言和。剛才的兩個小夥子是一對情敵,為一個姑娘互不相
讓,所以隻好決鬥。
決鬥後勝者高興,輸者也心悅誠服,因為世代相傳的遊戲規則早已內化為自覺遵守的觀
念。這樣的決鬥,不僅能使難題迎刃而解,而且雙方身體都不會受到傷害,更不會造成流血。”
旅行家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他絕對沒有想到在這個近乎原始的地方,竟然存在著如
此高超的生存智慧,如此充滿藝術魅力的維護尊嚴的方式。
的確,人類社會總是充滿著矛盾和衝突,怎樣解決這些矛盾需要莫大的勇氣和
高超的智慧。倘若解決不好,往往導致災難性的後果,比如戰爭和人類的毀滅。可是什麼樣的
解決方式稱得上充滿智慧呢?有時不用很複雜,我想和平、理性的方式是最佳的選擇。要知
道,暴力壓製總是使問題激化,它不可避免地使雙方身體受損,更嚴重的是尊嚴受損,這是人最
不能忍受的一點。人總是這樣,失了麵子即便理虧也不會低頭認錯的。真正的智慧就在於此,
它能夠維護人的尊嚴,正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
不服輸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裏,牛奶罐裏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
是足以讓青蛙們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
很快就沉了下去。
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一位自己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
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
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展現在
它每一次搏擊與奮鬥裏。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粘稠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踐踏和跳動,
已經把液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
罐裏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裏,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那樣留在了那塊奶酪
裏,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離險境。
樂觀的精神其實是生命中最寶貴的品格,而這種精神隻有在困難的時候才會凸
現其價值。那是一種絕境逢生的力量,隻有在真正堅強的人身上才找到。普通人並不能時時
樂觀,因為人會懷疑原本相信的東西,而這種懷疑有時具有致命的摧毀力量。要保持樂觀的精
神,人首先要相信——相信生命中美好、積極的東西。同時,人還要將目光投射在事物積極的
一麵,即使是對負麵的東西也要有正麵的理解。做到這點才能時時保持樂觀的心態。